?

大數據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應用研究

2022-04-09 20:13魏大鵬
電子樂園·上旬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大數據應用

魏大鵬

摘要:當代社會,大數據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范圍處于擴大的發展趨勢。地理空間大數據作為統一的空間定位和空間分析的數據集,已經成為通用性最強、使用頻率最高、共享需求最大的一類數據。通過在傳統的地理空間數據基礎上進行規范性操作,使得地理數據信息覆蓋面積更強,數據類型更加豐富,并具備更強的靈活性和準確性,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大數據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應用。

關鍵詞: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應用

引言

我國國土空間規劃仍然面臨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而地理空間大數據技術以其特有的海量空間數據多源整合、統計分析和快速提取等優勢可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科學的空間信息支撐,可以極大地促進土地資源的有效保護和高效開發利用。

1大數據時代概述

廣義上講,大數據是指在短時間內不能利用一些常規軟件進行管理的數據集合體,這些數據集合體在獲取、編輯、整理上都存在一定難度。為了有效利用這些海量的數據,就要依賴于新技術的處理模式,從而使數據信息具有為行業服務提供決策的基礎資料。從我國目前大數據的發展局勢來看,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需要進行處理的信息量也不斷上升。這些信息變化多樣,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但其中某些信息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導致信息處理起來比較復雜。面對如此困難的局勢,就要提高處理數據信息的效率,挖掘數據信息的價值,以便利用大數據的優勢特點,實現行業深層次改革,實現企業的積極轉型[1]。

2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特征

第一,數據標準統一特征為,基于系統關聯規則,根據數據的關聯屬性進行歸類整理,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后導入數據庫中,保證庫內所存儲數據信息的標準完全統一、具有極強的銜接性,便于后續工作開展。

第二,數據時效性特征為,依托大數據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有著數據自動感知、實時采集處理的功能,基于程序運行準則自動捕獲與上傳信息數據,使用全新數據來覆蓋歷史數據,確保所存儲數據信息可以真實反映各區域國土空間規劃發展與利用現狀,避免因數據內容滯后而造成規劃決策錯誤。

第三,共享性特征為,所構建各層級國土空間規劃數據庫和政府職能部門間的數據庫保持緊密銜接關系,工作人員可以依托互聯網將系統所采集信息數據發送至指定數據庫,或是登陸賬戶認證后訪問其他數據庫,執行數據檢索、查閱、文件異地下載等操作[2]。

3大數據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應用

3.1優化國土空間規劃設計

開展國土空間規劃設計過程中,通過合理運用GIS技術與RS技術,這兩項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國土空間規劃的科學性,還能夠確保外業工作任務保質保量地完成。近幾年,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范圍變得更加廣泛,其是實現信息獲取與準確定位的重要手段。在面對大量的復雜的地理信息數據時,要展開全面分析,利用GIS技術展開相應的空間信息查詢、分析和評估,以準確地評價該規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并進一步對土地進行分析與規劃。對于多類型的土地來說,可以利用相關的土地數據制定合理的規劃管理方案,實現土地資源的整合,完成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

3.2健全大數據類型

為了充分體現出地理空間大數據系統功能,首先需要提升硬件技術水平,作為優化地理空間大數據系統的基礎條件,需要重視對內部數據庫的分類和索引。索引,為了更加的為各行業發展提供區域性的土地信息服務,在大數據系統運用過程中需要積極應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同時構建完善的大數據服務用戶反饋系統,從而為工作人員在應用地理空間大數據系統過程中及時提供反饋意見,同時依據反饋更加優化大數據平臺功能[3]。

3.3促進大數據、大規劃融合

根據大數據技術應用情況分析,大數據和傳統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有著作用互補特征,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起到簡化規劃編制業務流程、強化數據處理能力、客觀評估方案實施效果、多類型數據整合處理等多重作用。因此,為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規劃部門需要著重推動大數據、大規劃的深度融合,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大數據和國土空間規劃耦合分析模型、在數據采集環節依托大數據建立分類整合機制、建立土地利用分類規劃機制、應用大數據技術來探索動態模擬等現代化國土空間規劃方法手段、簡化國土空間規劃業務流程。

3.4地理空間大數據的應用推廣

大數據技術使用過程中,如何通過地理空間大數據系統來制定全面和詳細的規劃內容仍然存在較大的難度,當前我國的地理空間大數據能夠幫助國土空間規劃的各個流程以及領域提供決策基礎,提到區域性的土地流轉和土地利用率都可以依據地理空間大數據系統提供相應的數據來幫助完成規劃建立的過程,在傳統的土地規劃流程中,缺乏在土地規劃完成后的評價機制,正是因為缺乏地理信息數據作為支撐,隨著地理空間大數據系統的不斷完善,有效地解決了數據缺失問題,隨著評價機制的不斷建立,極大地促進了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5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

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的趨勢下,我國提出智慧化城市建設要求,促進城市智慧化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諸多城市發展便利,同時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在大數據時代下,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其中,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應用數字化的地圖準確了解城市建設情況,進而為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數據支持。同時,還可以利用數據資源對地理位置進行定位管理,從而優化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此外,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應用多種類型的數據庫,研究智慧城市建設要點[4]。

結束語

大數據國土空間規劃是依托大數據技術而探索形成的一種全新規劃模式,組合運用大數據與GIS等信息技術,通過對地理信息數據的搜集、整理與分析,可以為國土資源利用及分配提供科學依據,在一定程度上為國土空間規劃提供多樣化選擇。

參考文獻

[1]王映月,杜娜.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6):34-37+40.

[2]吳楚寧.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策略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4):21-22.

[3]曠辛.探析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J].建材與裝飾,2019(19):95-96.

猜你喜歡
國土空間規劃大數據應用
村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思考
明確國土空間規劃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縣“多規合一”實現路徑初探
國土空間規劃對重點開發區域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