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經濟學視角對我國藥品集中采購改革的優勢分析

2022-04-09 00:49潘家寅
電子樂園·上旬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集中采購經濟學藥品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醫療行業也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趨勢,高值醫用耗材已經在疾病診斷、疾病治療以及疾病康復等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這為許多重癥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同時也使這些重癥患者家庭承受著巨大的經濟負擔。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必須對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管理現狀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并不斷優化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管理的具體手段,從而有效地緩解患者在就醫過程中面臨的經濟壓力。

關鍵詞:經濟學;藥品;集中采購;優勢

引言

自2018年12月首輪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后文簡稱“4+7帶量采購”)開展以來,“4+7”擴圍和第二、三、四、五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政策(以下簡稱“國家集采政策”)有序推進。區別于以往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國家集采政策通過明確具體采購量,以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為質量要求且入圍后僅考慮價格因素、醫?;痤A付貨款、衛生健康部門和醫保部門對醫療機構使用中選品種的使用量進行雙重考核等方式,創新了藥品集中采購機制,真正落實了帶量采購、量價掛鉤。然而,目前社會各界針對國家集采政策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國家集采政策規范了流通環節、降低了藥品價格、推動了“三醫聯動”改革;但也有人認為國家集采政策極度壓縮藥品價格,可能影響藥品的質量和供應;還有人認為國家集采政策在降低中選品種費用的同時,可能會引起臨床同類替代品種費用增加的情況。

1藥品集中采購改革的優勢

1.1網絡集中招標采購減少交易費用

藥品分散采購耗費過多交易費用指為了完成一項交易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代價,包括傳播信息、廣告、與市場有關的運輸以及談判、協商、簽約、合約執行的監督等活動所花費的成本。在傳統的分散采購模式中,公立醫療機構及醫師具有很大的話語權,生產企業為了將自己的商品銷售出去,難免要與醫療機構進行多次交流互動,每一次的談判、拜訪、簽訂合同等過程都會產生交易費用,甚至會出現一些行賄行為,而在這些行為中所消耗的費用絕對不會由企業及個人來買單,會加入到藥品的成本當中,藥品的價格隨之上升,最終的經濟壓力落在了消費者肩上,如此循環下去讓患者“看病貴”、因病致貧,嚴重破壞了我國醫藥市場的運行。

1.2國家與企業良性互動,可持續性增強

一方面國家對藥企藥品的采購并非空手套白狼,而是在前期向藥企以不低于采購量30%的比例預付貨款,保證貨款及時回籠,維持企業資金正常運轉,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進而使企業在現金流健康運轉的同時,能夠積極研發新產品。尤其是國家在藥品集采過程中,積極推進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替代原研藥,試點期間,原研藥銷量占比從33%下降到17%,聯盟擴圍后繼續下降到11%,仿制藥對原研藥實現有效替代,大大提高了企業研發的積極性,多個產品中選的某知名企業2019年研發投入39億元,同比增長46%,另一知名企業研發投入37億元,預計3年內將達到100億元。這推動了我國藥品企業結構改革,促進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增加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與可持續性,大大提高了廠商研發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過程中改進了擬中選規則,新增并沿用了價格熔斷和價格保護機制,推動市場的良性競爭。新規則的出臺推動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使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制度規則進一步完善,制度發展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實現多方利益最大化。

2我國藥品集中采購中突出問題

2.1集中采購監督工作量較大

運營物資采購監督包括招標預備會、項目開評標的現場監督,評標專家抽取,以及采購計劃、計劃變更、采購方案、采購結果、集體決策等資料的審核工作。建設物資監督包含招標預備會、評標專家抽取、項目開評標的現場監督,以及采購計劃、計劃變更、招標方案、方案變更等資料的審核工作。將業務外包項目、零小工程項目納入管理后,相關工作量更是成倍增加。

2.2采購平臺建設不足

根據《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和《工作規范》的相關條例要求,高值醫用耗材必須經過各個省份、自治區以及直轄市集中采購平臺進行陽光采購,并且各個省份、自治區以及直轄市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搭建行之有效的采購平臺,從而有效降低高值醫用耗材采購管理的工作成本和工作強度,切實優化高值醫用耗材采購管理的標準化和現代化水平。但是,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由于經濟條件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高值醫用耗材采購管理平臺尚未建立健全,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值醫用耗材采購管理的高效進行。

2.3集中采購監督工作質量不高

部分采購項目雖經招標預備會集體討論,但資格條件、技術條款仍然存在缺陷,甚至違規設置門檻,而采購監督人員未能及時發現和糾正。運營物資采購監督人員審核采購計劃、計劃變更、采購方案、采購結果、集體決策等資料時,往往只注重對工作程序進行把關,忽視對主要內容的把關,造成資料雖經重重把關但依然存在問題的現象。

3經濟學視角對我國藥品集中采購改革策略

3.1保證藥品數量與質量,促進合理競爭

醫院若使用超量的非中標藥品,醫院下一年度的醫保額度將會減少,這一規定的出臺使得廠商的產品一旦未能中標,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所以部分廠商為了市場占有率不惜一切代價加入低價競標的博弈甚至低于成本價競標,而那些在成本控制、管線搭配、風險對沖上得天獨厚的大型藥品企業會沖擊到一些市場用量較小、價格偏低、生產品種單一的中小藥品生產企業,不利于藥品市場的健康發展。在長期競爭中,這些大型企業終將會壟斷藥品銷售市場和原材料市場,而在得不到有效監管的情況下,中標藥企可能會出現對藥品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和生產不積極的行為,引發藥品的質量和供應問題,最終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此外,根據市場供求原則,一些利潤較低卻是臨床上不可或缺的藥品出現了生產不積極甚至是獨家生產的局面,最后導致藥品短缺、無藥可用的情況。并且,多地出現了藥品配送供貨不均衡和對基層醫療機構的采購響應不積極以及對偏遠地區醫療機構的配送不及時的情況。

3.2優化藥品采購機制,引導市場價格的合理形成

從國際上看,藥品集中采購是遴選多來源處方藥的常規做法。但藥品集中采購政策也是一把“雙刃劍”,其在降低藥品價格的同時,也可能會對藥品的供應、質量、市場結構帶來負面影響和風險。目前,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的《良好藥品采購操作原則》還是歐盟的《公共部門采購指令》,追求的均是總體采購成本最低和質量價格比最佳。因此,筆者建議在國家集采政策中應當避免“唯價格論”,避免設置最高限價、價差、降幅等做法,應當依托藥品集中采購本身具有的競爭性、排他性等特點,引導價格的合理形成。再者,當采用歷史消費法預測采購量時,應當意識到任何現有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將長期存在,繼而對國家集采政策中預期采購量進行柔性調整,避免實踐中存在醫療機構為了完成采購量而使用的情況;同時可運用時間序列模型來模擬采購量的預測結果,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3.3建立健全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平臺

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高值醫用耗材采購管理的工作模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建立健全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平臺,可以切實優化高值醫用耗材的采購效率,進一步地提高高值醫用耗材招標采購的公平性和公開性。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切實加強對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平臺的開發、應用和管理,并合理運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效提高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平臺的智能化和現代化水平,全面實現網上電子交易、電子合同簽訂以及在線支付結算;其二,定期更新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平臺的企業信息基礎庫、報價數據庫、交易數據庫、資質審核數據庫以及評標數據庫等,并建立科學合理的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實現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平臺與醫保經辦機構、醫療機構以及價格管理部門之間的合作交流;其三,有效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管理作用,并為社會公眾提供有效的監督舉報途徑,實現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的透明化和公開化發展。

3.4強化集中采購監督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的執行力

不斷健全細化集中采購監督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適應集中采購和監督工作發展需要,堵塞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降低采購人員和監督人員利用制度缺陷實施違規操作的可能性。大力推進標準化規范化作業,嚴格按照集中采購監督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要求,固化作業程序,規范作業內容,統一資料格式,采購人員和監督人員按照標準業務流程進行操作,有效減少因人為認識偏差造成的違規操作。加大違法操作的查處力度以及違規操作的考核力度,警鐘長鳴,增強采購人員和監督人員標準化規范化作業意識,自覺形成遵章守紀的良好習慣,保障集中采購監督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的規范執行。

結束語

可以看出藥品集中采購制度可以有效保證藥品配置公平和市場正常運行,讓百姓和企業雙方受益。這是深化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降低醫藥售價、緩解百姓經濟壓力、規范藥品市場正常運行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藥品招標采購正進行的如火如荼,在利用集中采購制度優勢的同時,也要關注集中采購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和盲區,對下一步制度的改革提出方向:增加藥店加入集中采購的機會,實行“雙驅動、八步走”的一體化管理;促進國產藥和創新藥的發展;建立醫藥信用體制。相信我國藥品集中采購的覆蓋范圍會進一步擴大,最終形成藥品平價市場,真正造福群眾。

參考文獻

[1]王萱.淺析互聯網經濟下企業的集中采購[J].現代商業,2019(34):158-160.

[2]陳潤生.基于內部控制管理視角下試劑耗材采購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9,30(11):1441-1445.

[3]陳會.物資采購管理中的總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設備監理,2019(11):37+50.

[4]褚莎莎.對企業實行集中采購管理的分析[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11):67-68.

[5]王淋,朱劍武,楊勇.綜合醫院科研試劑集中采購管理模式[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9,26(07):671-673.

作者簡介:潘家寅,男,漢族,江蘇無錫人,就讀于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集中采購經濟學藥品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西方經濟學教學研究
藥品保存細解讀
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對何為假藥劣藥重新作出界定
經濟增長總體平穩 經濟運行預期穩定
過期藥品回收“?!痹谀膬??
強化電力企業物資計劃集中采購的思考
大宗物資集中采購的風險管理措施探討
雷人的經濟學原理
讀書
怎樣買到合格的藥品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