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創新基因,持續賦能國際化規劃與發展

2022-04-13 00:00
現代蘇州 2022年6期
關鍵詞:金雞湖園區規劃

去年7月,園區被評為“2021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環境建設標桿園區”,其實,這還得歸功于園區開放創新的基因,持續為國際化規劃與發展賦能。很多人來到園區都會發現,這座新城和其他城市有些不同,這里的街道寬敞整潔,很少見到密如蛛網的電線;這里的馬路鮮少出現反復開挖重修的現象;即便是在暴雨天氣,這里也不會有“片片魚塘”的城市內澇煩惱。

事實上,這些都和28年前的那張規劃藍圖有關。

先規劃后建設,為城市適度“留白”

故事回溯至1994年,園區自誕生之日起,就秉承“產城融合”的理念,先規劃后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很多人在參觀完園區規劃展示館之后無不發出感嘆:“園區的規劃真是太牛了!簡直和圖紙一模一樣!”展示館中展示的兩張照片,其中一張是1994年編制園區總體規劃時設計師手繪的金雞湖遠景圖,另一張是2014年園區建成后的實景圖,兩者相似度高達90%以上。城市總規劃師的睿智也在未來的近30年里時常被世人娓娓道來。

在空間布局上,園區把規劃作為開發建設的剛性約束,實現了空間布局的有效優化。

基礎設施上,秉承“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適度超前”的開發理念,按照“九通一平”標準(“九通”指通路、供電、供水、燃氣、供熱、排水、排污、郵電和有線電視,“一平”指土地填高平整)高質量完成了主要基礎設施的布局和建設。

在公共區域設計上,建筑材質、樹木品種大小,都有詳細指標要求,確保建設水準;在“城市大腦”的規劃地理信息平臺上,大到地塊、小到垃圾桶都有精確坐標。

產業布局上,全方位融入“功能分區”理念,合理布局生活、工業、商務、教育、生態等功能區,并持續優化和更新,最大限度減少工業區、商業區對居民區的環境影響,構建最適宜企業發展、人才創業、人居生活的優良城市環境。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還將空間管控要求納入規劃環評,更好地指導生態空間保護,為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留出了寶貴的空間資源。

事實上,在園區開發建設過程中,類似的細節數不勝數。最終通過四版規劃的實施,園區實現了以工業集聚帶動人口集聚,以人口集聚促進城市繁榮,以產業發展積累的資金,促進城市轉型發展。

更高等級的城市規劃

如果園區是一部電影,它會被賦予怎樣的名字?又會演繹怎樣的故事?一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排名連續六年第一的城市,開發建設28年來,在不斷創新與探索的道路上,被頻頻點贊,各類改革突破、創新實踐,讓我們對城市格局有了更多的想象。

過去,園區三大湖泊——金雞湖、獨墅湖、陽澄湖展露出“洋蘇州”的獨特魅力?!敖痣u湖畔搞經濟、獨墅湖畔好讀書、陽澄湖邊來養生”,有人曾經對園區獨有的“三湖”資源做過這樣的形象概括。從金雞湖到陽澄湖,再到獨墅湖,坐擁三湖的園區給出了最時尚的解讀。事實上,除了“三湖”,還有流經園區境域的兩條水上運輸大動脈——“兩江”(吳淞江、婁江),賦予了園區境域經濟發展的開放特性。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吳淞江沿線的重點開發,是立足于市域統籌以及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規劃方向,面向未來的戰略布局。園區往東27公里,吳淞江畔的“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正在吹響建設的號角,甪直鎮聚焦瞄準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與“一江之隔”的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書寫協同發展的精彩。

此外,與吳淞江同樣被稱為“太湖三江”之一的婁江,沿線以世界500強企業為代表的的高科技產業集群一直是園區經濟的“主動脈”,未來也將助力園區進一步呈現產業特色鮮明、全境繁榮創新的面貌。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制度創新局局長、黨組書記,蘇州工業園區制度創新局局長沈衛奇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園區將更加注重功能品質與內涵的提升,對中心城市周邊地區產生“溢出效應”,“兩江”的發展將會和“三湖”一樣亮眼!

滬蘇融合,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

曾有媒體評價稱,園區的城市建設,或許可以將日本筑波作為參考。

上世紀60年代,意識到科技創新重要性的日本,開始在東京北側的一大片荒地,打造筑波科學城。1985年召開的筑波世博會,大大加速了筑波科學城的開發建設,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世博會的召開,最終促成筑波擺脫了原來的科技衛星城形象,開始向地區中心城市轉變,并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

而和日本筑波類似,園區也位于一座超級城市身邊,也離不開這座超級城市,那就是上海。

蘇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更加積極主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沈覓在接受文匯報記者采訪時說過,園區將堅持“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致力當好上海的“金相鄰”,積極承接上海的溢出效應,實現與上海的錯位互補發展。比如,科創方面,上海做“0到1”,園區可以多做“1到10”“10到100”的轉化。全球“燈塔工廠”共69家,園區就有博世和強生?!斑@說明園區的制造業基礎強,有成本上的優勢,完全可以形成‘上海研發+園區制造的協作模式?!?/p>

有專家談到,所謂滬蘇融合,最理想、最直觀的效果就是,讓人到了蘇州,并沒有覺得出了上海,相當于上海多了一個金雞湖和陽澄湖,園區多了一個陸家嘴和外灘,雙方都可以共享資源、共同得益。

在滬蘇融合的背景下,園區走在前列,主動對接、融入上海,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中,成為7000平方公里“大虹橋”(“大虹橋”空間范圍確定為虹橋綜合樞紐10公里圈的商務產業相對聚集的范圍)輻射圈中唯一的自貿試驗區。2020年底,園區宣布與上海的社保、公積金實現互通。與此同時,兩地在文化、醫療、交通等方面,也做出了諸多互聯互通的探索。未來,園區和上海之間必將形成更加豐富多層的連接。

猜你喜歡
金雞湖園區規劃
時尚金雞湖 用一整個夏天,留住你
整合后開發區(園區)名單“3+17”
待疫散云開,來園區赴一場春的修行
金雞湖
河北邯鄲擁有現代農業園區167個
金雞湖美術館今年首場大展開幕啦!
美麗的金雞湖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園區開發Ⅱ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