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專業認證的工程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改革

2022-04-13 06:19王一新王有凱楊增科石世英緱文娟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經濟學思政工程

王一新 王有凱 楊增科 石世英 緱文娟

《工程經濟學》是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利用經濟理論與方法分析實際工程問題的工程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在專業培養方案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有效利用工程經濟學原理和方法解決實際工程問題,順應市場需求,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綜合能力和價值取向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結合多年從教經驗,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創新特色和效果評價五個方面分析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課時緊張。學生難以在有限的課堂學時內學透學精;教師教學推進困難。二是理論與實際存在脫節。學生不知道理論如何落腳實際,缺少成就感;教師難以實現能力、素質等高階目標。三是教學參與度低。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教師教學效果不理想。四是評價反饋方式單一。學生的壓力小,學習目的不明確,師生溝通互評途徑較少;教師的教學管理效率不高,信息反饋渠道偏少,難以持續精準改進。

鑒于以上問題,亟需挖掘工程經濟學中蘊含的思政資源,以實踐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專業素養和創新思維為目標,重構教學內容,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體系?;趯I認證學科建設的整體框架下開展工程經濟學課程建設,構建工程經濟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多元高效全過程參與的教學模式,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學,把理論知識、實踐應用和價值提升有機統一,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課程改革路徑分析

1.1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探索互動合作式教學模式,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組建小組,共同學習和討論,提高教學效率。

1.2切實改變教學觀念

為學生和老師創造實踐機會,邀請優秀畢業生和校外專家走進課堂,分享心得和體會,總結經驗和教訓。借助校內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專業實踐,提高學生對工程經濟學課程的理解和對工程管理專業的認知,明確未來就業目標;幫助教師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綜合素養。

1.3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參與度

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普及,大學課堂“低頭族”現象非常普遍。豐富多彩的智能設備娛樂活動滲入課堂,教師上課難度增加,教學效果不佳。因此,迫切需要豐富課堂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參與度和學習興趣,真正讓學生回歸課堂。

2.課程改革設計

2.1課程目標定位

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結合學情分析,從知識、素質和能力三個方面明確課程定位。

(1)掌握工程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2)能夠開展有效的自主和合作學習,具備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專業素質。

(3)初步具備知識遷移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具有工程經濟領域的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

2.2教學模塊構建

在目標導向的指引下,構建工程經濟學3大課程模塊,分別是理論知識模塊,實踐應用模塊和價值提升模塊。其中,理論知識模塊,包括認知工程經濟學、資金的時間價值、經濟評價要素、經濟評價方法、不確定性與風險分析和價值工程6個專題,通過整合和創新教學內容,教會學生學什么、如何學。實踐應用模塊,融合案例分析、頭腦風暴和情景模擬等多種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價值提升模塊,通過講述重大工程決策案例,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介紹工程經濟學知識,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解釋費用和效益,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講解方案比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介紹經濟評價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先進性意識。借助以上5條路徑,解決學生為什么學,為誰而學的問題,實現育人目標。

2.3教學方法融合

針對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工程經濟學的課程特點,重塑教學內容,引進優質資源,改進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從教學設計、組織實施、教學管理三個方面實現信息化、模塊化、情景化與研討化教學四個融合。利用網絡信息化平臺覆蓋課前、課中與課后三個教學環節;構建實際工程情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整合專業知識,強調科學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小組研討,師生互動,實現師生共享、共情,雙教雙學同頻共振。

3.課程改革思路

3.1構建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

在《工程經濟學》課程團隊前期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在線教學特點,建立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實現多元高效全過程參與的《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

3.2課程思政融入工程管理專業教學

凝練工程經濟學的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堂。例如以突發新冠疫情為背景,選擇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為對象收集整理相關建設資料,引導學生結合項目管理目標了解工程經濟問題,理解時間觀念,融入價值觀、愛國情懷、民族精神、制度自信,開展生命觀教育。以宋朝“皇宮修復”作為引例,詳細剖析都江堰工程、京張鐵路和三峽工程等經典案例,根據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原則,融入愛國情懷、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悠久歷史,激發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通過王健林“小目標一個億”故事引入現金流的概念,融入正確的消費觀、理財觀、勤儉節約的美德,分析現金流轉對企業、家庭、個人的重要性。以“校園貸”為例,讓學生練習復利計算,對學生進行反詐防騙安全教育;讓學生倒推復利率,了解個人成長的復利效應,計算網貸分期還款利息;融入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消費觀與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理解網貸分期還款的利息陷阱。從銀行的發展歷程入手,講述利息的產生,引出資金時間價值的概念,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解釋時間價值的實質,分析其現實表現形式;以淘寶和京東為例闡釋生活中的資金時間價值;以建設期分期貸款為例解釋工程實踐中的資金時間價值,融入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價值觀。通過視頻展示疫情期間我國應對新冠疫情的巨大投入(醫院的修建、醫藥費用的兜底等),提出問題:國家投入的這筆錢從何而來?使學生明白稅收的定義: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融入愛國情懷,培養學生四個自信。以汽車等實物折舊拓展到職場折舊和人生折舊,幫助學生認識人生不能折舊,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價值,融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升自我。通過大興國際機場的設計方案比較和討論,融入國情教育,幫助學生認知國情,培養愛國情懷。通過“車隊運輸成本”案例分析,融入創新精神、勞模精神,培養學生面對困難不放棄、開拓進取的挑戰精神、職業精神和優良品格。以中鐵建沙特巨虧項目為例,使學生深刻認識風險識別、評估和應對等風險管理問題的重要性,加深學生對政治風險、環境風險、文化風險的理解,融入國情教育,培養嚴謹、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培養愛國情懷和嚴謹的工作作風。通過分析某房地產項目設計方案比選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價值工程的內涵。以日本的零式戰斗機和汽車為例融入國情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課程思政融入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又能立德樹人,培養學生的高尚品格,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3建設混合式課程全過程多元化評價反饋體系

基于數據采用多元化過程性評價和反饋體系,精準持續改進課程。針對“課程思政”調整課程評價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突破課堂盲點改進課堂,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和反饋機制。不斷改進與優化課程評價方式,效果評價多元并舉,由單一的知識維度評價轉化為“德才并舉”的二維評價標準。以“課程思政”為指引進行綜合評價。

4.課程改革實施方案

4.1修訂教學大綱,優化教學內容

瞄準工程管理學科前沿,以通過工程管理專業認證和建設國家一流專業為契機,重新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優化教學內容。梳理整合工程經濟學新思想、新方法、新應用;引用實例,模擬工程情景,加深學生對實際應用的理解,提高實踐能力;潛移默化地融入課程思政,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所學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價值,實現教學育人的統一。

4.2教學理念創新

堅持以“學”為中心,將“教”與“學”結合起來,啟發學生同步思考,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為學生提供新的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思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融入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提升的“三位一體”育人思想,塑造多元高效參與的全過程混合式教學理念,做到教有道,學有效。

4.3教學資源創新

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完善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學習方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過程相結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形成教學過程和課程建設相輔相成的健康發展機制,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依托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整合雨課堂、騰訊課堂授課回放和課堂派課后測試等自建資源,將線上金課與自建資源有機結合。

4.4教學手段創新

創新授課方式,多種手段互相融合。在“互聯網+”大背景之下,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構建工程經濟思維,開闊視野。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融合互聯網+手機+智慧教室+在線課程+線下課堂等多種教學手段,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教學。還可以隨時嵌入思政內容,保證思政教育和專業內容同向同行。

4.5教學模式創新

堅持專業教育、工程實踐為一體的教育教學體系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組建教學團隊,加強交流和融合,探索建立教師工作坊,為教師提供學術討論,參與工程實踐的機會。建立課前、課中、課后混合式全過程教學模式,實現師生實時交互,全過程實時分析教學數據,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全員全程參與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工程經濟學知識輪廓,突破重難點,不斷提升綜合能力。

5.結語

通過重塑教學內容,工程經濟學課程容量得到擴展,學生學習成績明顯提高;針對傳統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強調多元參與式學習,要求學生全員全過程參與,課堂活躍度顯著提升;通過構建實際工程情景,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不斷完善全過程多元化評價反饋機制,學生的學習獲得感和教師的教學滿意度大幅提高。

未來將從六個方面持續改進課程教學。注重知識體系,細化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目標和任務,明確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及不同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理論教學內容及時引入學科最新發展成果,重塑工程經濟學課程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優化教學團隊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提高團隊成員的工程經驗,將教師多年參與的相關科研項目整理并編制成適應學生設計的工程背景資料,建立課程設計選題資料庫,通過模擬使學生進入一個開放式的實際工程情景中,學會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整理數據,掌握具體工程項目的經濟評價方法和思路,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注重引導探究,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和高階深度學習,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團隊意識;注重智慧教學,引入新媒體、互動式、提問性等先進教學理念,建立和完善課程網站,線上線下混合,多元參與學習;注重評價反饋,進一步明確工程經濟學在專業培養中的地位以及知識、能力、素質的目標達成度,完善工程經濟學課程評價反饋體系,做到教學相長;注重思政教育,教書育人,培養具備寬闊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級管理人才。

(基金項目:1.基金來源:2019年河南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項目名稱:基于專業認證的工程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改革——以工程經濟學為例;項目編號:2019JG045;

2.基金來源:2018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項目名稱:基于新工科的土建類多專業聯合畢業設計創新與實踐;項目編號:[2018]-JKGHYB-0065;3.基金來源:2021年度河南省重點研發與推廣專項(軟科學研究);項目名稱: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產品使用意愿研究——以“無廢城市”建設為背景;項目編號:212400410070。)

猜你喜歡
經濟學思政工程
《計算機輔助工程》征稿啟事
評價賦能: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必然向度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西方經濟學教學研究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應用
經濟增長總體平穩 經濟運行預期穩定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雷人的經濟學原理
泛濫的“工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