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化學教學情境,煥發課堂生命活力

2022-04-15 00:25周學農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14期
關鍵詞:稀硫酸濃硫酸化學

周學農

初三化學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初三化學教學的內容,為落實化學課堂教學目標所設定的,適合學習主體并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 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建構性學習的具有學習背景、最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境。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情感共鳴,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和學習興趣,在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主動學習習慣,煥發課堂生命活力。

一、設置巧妙問題,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智力活動的展開,關鍵是要提供學生初三化學感興趣的問題。由于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艱苦的、同時又極富挑戰性的探索過程,所以他們的意義建構才牢不可破,他們的能力發展自然也水到渠成。

1、問題設置應具有層次性

教師在突破難點時所設計的問題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從而“圍殲”難點。

例如在初三復習課《單質碳的化學性質》中,自己利用一張實驗圖及5個問題進行了這部分內容的復習,為學生準備了如下一-組問題:(1)設計裝置A的目的是什么?

(2)在1中的“操作”后將裝置B中銅絲插入稀硝酸,觀察到裝置B中的現象是?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裝置B和F的作用是?為實現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4)若從注射器F多次推入燒瓶E中的氣體為純氧,最終使燒瓶E中盛有120ml的NO2和02混合氣體(無其它氣體)。迅速將燒瓶倒立與水槽中,還剩余20ml無色氣體,求原混合氣體中02的體積?

(5)碳的可燃性:木炭與氧氣或空氣中氧氣反應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爐火著得旺時,發生的也是碳與氧氣生成氧化碳的反應,同時放出大量熱供人使用。當氧氣供給不足時,碳燃燒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以上的5個問題一個一一個地提出,又-一個一一個地解決,學生經歷了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智能素質。

2、問題設置應具有啟發性

課堂提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有助于啟發學生去思考和探求。在初三化學課堂教學中,時常會有這樣一種現象,教師為達到某一教學目的,往往喜歡控制學生的思維,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一問一答的現象,效果看似和諧,實質上留給學生的思維空間太小,并沒有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真正目的。我認為課題上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 既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積極的思維,又要使學生通過努力達到“最近發展區”,“跳一跳,摘桃子”。

例如,在學習了濃硫酸的性質之后,可組織學生討論,如何將有兩瓶盛有等體積的硫酸,一瓶是濃硫酸, 一瓶是稀硫酸,鑒別出來。只要教師給予學生足夠多的時間,經過學生的討論,會得出很多方法:

取少量蒸餾水,向其中加入少許試樣硫酸, 如果能放出大量熱的就為濃硫酸,反之為稀硫酸。

②用手掂量,因為濃硫酸的密度大,重的就為濃硫酸,輕的是稀硫酸。③觀察狀態,略微搖動,若為油狀粘稠液體就為濃硫酸,另為稀硫

④取少量試液,向其中投入鐵片,若產生大量氣泡的為稀硫酸,另一為濃硫酸。

⑤用玻璃棒蘸取試樣在紙上寫字。立即改變者為濃硫酸,另.為稀硫

⑥取少量試液,投入膽礬,顏色改變的為濃硫酸,另一為稀硫酸。⑦取少量試液,分別投入小塊銅片,稍加熱,發生反應的(有氣泡產生,溶液變藍)為濃硫酸,無現象的是稀硫酸。

我認為,像以上這種難易適度的問題,關系到學生思維活動開展的廣度和深度,能引導學生沿著符合邏輯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

二、利用化學故事,創設教學情境

許多中學生熱衷于聽故事,許多化學故事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因此,用化學故事創設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初三化學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學中,學生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后,教師可引入英國戰艦“歐羅巴”號失火事件:

[故事]1854年5月31日,英國戰艦“歐羅巴”號按照作戰命令開始了遠涉重洋的遠航,它的船艙里結結實實地裝滿了供戰馬吃的草料。兩個多月后的一天,船艙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沒了整艘戰艦,片刻之間戰艦便葬身海底,全艦官兵、戰馬無一生還。事后英國軍事保安部門調查,沒有什么結果,但化學家們根據英國軍事保安部門提供的材料,卻很快地 找到了“縱火犯”。

課例: [問題]查找縱火犯?

學生交流可燃物燃燒要達到一定的溫度, 要與氧氣接觸, 船腦里有大量的空氣,草料著火可能的原因是溫度達到的著火點,那么, 溫度是怎樣達到著火點的呢,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

學生1:有人放火;

學生2:有人不小心將煙頭掉到草料堆中;

學生3:戰艦在海洋上航行,太陽照射在船艙里熱量來不及散發,溫度升高達到草料的著火點;

學生4:船艙里很潮濕,草料慢慢腐爛產生熱量,聚集起來使溫度升高。

通過學生的猜想、分析、討論和教師的及時評價,可幫助學生理解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利用對學生進行過程與方法教育,同時又增進了學生對化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同時利用一些相關的逸聞趣事導入新課,比如:教學<金剛石與石墨>這一-節課前, 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的嘗試,拉瓦錫有一次曾用放大鏡把太陽光聚焦在一塊貴重的金剛石上,希望仔細欣賞它璀璨的光芒.沒想到,在強烈的光照下,不會,金剛石居然煙消云散般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他既詫異,更后悔不迭。聽了這個有趣的故事,每一個學生都急著想弄清金剛石到底到哪去了,其后的教學當然就很好組織了。

三、通過化學實驗,創設教學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創設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體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和諧,學生求知欲旺盛,其過程直觀、富有啟發性。尤其對初三學生來說,他們剛接觸化學知識領域,相關內容是否吸引他們、是否引他們的共鳴、是否讓他們有認同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利用好學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和活動的時間,使學生愉悅、輕松 地“撩開化學的神秘面紗”。

三十年的初中化學教學使我體會到,化學教學情境的創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磨練。教學情境不能單純地追求形式的新穎性、手段的先進性和多樣性,而應首先考慮如何有效地實現化學教學目標,然后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考 慮采取何種形式和方法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70F5098C-5AF4-4FDC-8F75-C56111E3734E

猜你喜歡
稀硫酸濃硫酸化學
鐵粉和氧化銅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的實驗探究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泥炭的稀硫酸預處理及其工藝優化
“硫酸”的六種考查方式賞析
一問一答話硫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銅和濃硫酸反應”演示實驗的改進與組合
補注區別濃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