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施工中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探討

2022-04-16 15:50蔣紅亮
科技創新導報 2022年25期
關鍵詞:卷材底板基坑

蔣紅亮

(江西千璽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新余 338000)

在建筑用地緊缺的境況下,建筑施工中常會通過地下空間利用彌補地上空間的不足,因而,地下室建筑施工成為了主流施工類型之一,地下商場、地下車庫及地下超市等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會對城市建設和發展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地下室內施工需要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標準而開展,若是與標準要求存在偏差,將可能影響到整棟建筑的施工質量,甚至會遺留安全隱患,從而帶來嚴重的損失。為此,地下空間開發過程中,需要科學應用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并做好施工技術體系的完善構建、操作方法的科學部署,以保障地下室施工的質量與安全。

1 工程概況

某地下建筑工程總施工面積為2.16 萬m2,建成后為地下停車場。本工程地下室設計平面長度比規定的伸縮縫間距最大值高出不少,因而,結合本工程的建筑功能分布,不應采用伸縮縫設置方式,可采用后澆帶施工方法完成地下室底板施工,需要設置的后澆帶間距應介于30~40m 之間。本工程地下室建設應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并且以主次梁梁板式樓蓋作為地下室的頂板。

2 地下室底板施工材料的選用要求

2.1 水泥與骨料

地下室底板施工時,需要應用水化熱系數較低的水泥配制混凝土,以盡量降低水泥使用量,并應選用II區中砂作為細骨料,與細砂相比,中砂的應用可節約水泥用量,并可減少水分添加量,而粗骨料則應選用粒徑不低于5mm 且不高于40mm 的連續級配碎石,如此可防止出現混凝土收縮變形問題。骨料篩選時,要控制好含泥量,若含泥量過大,會導致混凝土收縮變形概率增大,同時也會導致混凝土抗拉強度被削弱,且會降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骨料篩選時,應盡可能在現場做取樣實測,石子含泥量不可超過1%,且要求砂的含泥量應低于20%。

2.2 摻合料與外加劑

配制混凝土材料時,需要適量添加粉煤灰,以此減少水泥用量,減輕水化熱效應[1],可使混凝土具備更高的和易性,并能增強混凝土后期強度,使28d混凝土的強度值與混凝土標準強度值更為接近。目前,建筑工程中通常利用60d齡期混凝土強度替代28d齡期強度,以此防止溫度快速升高,并能夠延緩溫度升高峰值的出現時間?;炷僚渲茣r,還需應用TW 緩凝減水劑作為外加劑。

3 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3.1 基坑開挖施工

3.1.1 明確基坑挖掘方法

在做好基坑圍護與支護且基坑降水、場地排水均符合設計標準之后,便可挖掘基坑土方,挖出的殘土不可堆積于基坑四周。軟基施工中,需要采取分層均衡挖掘法[2],各層挖掘深度均應高于1m 以上,并且要對土方坍塌問題做好預防,以免造成人員傷亡或損壞機械。挖掘基坑時,要盡可能避免碰撞支護結構,且應先用機械挖掘,待基底標高高于基礎面20cm 以上后,再換為人工挖掘方式挖至基坑標高位置處,如此可降低對基底原狀土的干擾。

3.1.2 基坑監測與防護

挖掘基坑時,要實時監測支護結構,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中止挖掘施工,在原因查明且應用適合方式解決后,方可恢復施工。存在樁基的基坑,應安排專人破除樁頭,應重點關注鋼筋混凝土攪拌樁,防止因操作不當導致墊層被破壞,或是因返工而增大施工成本。開挖基坑時,要利用人工方式對支護結構上方附送的土方進行及時清除,防止附著土掉落導致施工人員受傷?;油诰蚝?,要及時驗收,并做好基礎墊層混凝土封底施工,以增強基坑的穩定性。

3.2 地下室底板模板施工

3.2.1 底板及承臺模板施工

應利用磚模形式開展底板及承臺等區域的模板施工。地下室施工中,應選用型號為mu7.5 磚作為底板外側、地梁及承臺外模材料,并需利用M5 砂漿砌筑磚模,之后應在磚模之上設置防水層,并構建適宜的保護層。

3.2.2 止水帶吊模施工

可應用木模作為底板高階與低階臺梯分界處的模板材料,外墻止水帶處吊模也可應用木質模板,應在外墻與底板面之下預留水平施工縫與止水帶,并需設置長度適宜的鋼板止水帶。支模之時,需要做好底部鋼筋定位與安裝,定位之時,要嚴格預防出現脹?;蚰0逦灰片F象,應利用Φ12 鋼筋作為承托模板與防止脹膜的材料,應將之彎折為L形,并將之焊接于墻上豎向鋼筋伸出長度的175mm處,而后利用木楔做錨固處理[2]。

3.2.3 模板連接處加固

在底板交界處難以穿越螺桿之時,通常會應用鐵釘作為豎楞及模板的連接物,在外力向內部施加時,會導致搭接處模板內部出現錯臺現象,因而,需要利用鐵釘從內部向外側釘牢模板及豎楞之間的連接處,以防止模板出現內陷問題。同時,應合理設置豎楞之間的距離,并應選用Φ48鋼管作為橫檁,利用一字扣件搭接鋼管,并需于兩根木豎楞間隔區域設置搭接頭,上層與下層鋼筋要交錯搭接,并利用鋼絲繩捆扎上、下兩層鋼管。

3.3 底板鋼筋綁扎施工

3.3.1 接頭位置與綁扎順序確定

地下室底板鋼筋綁扎施工前,需要對地下室地梁與基礎底板的受力特征進行分析,并應按照設計要求設置上、下兩層鋼筋的接頭位置。本工程的地下室底板具有較大的施工面積,需要設置大量鋼筋,并且涉及相對復雜的穿插與綁扎操作,因而,實際施工時,應以施工經驗為基礎做好鋼筋綁扎順序的設置,且應做好鋼筋定位與檢查,以增強鋼筋綁扎的精準性。

3.3.2 鋼筋布置與綁扎

綁扎鋼筋時,首先應做好地梁及承臺位置處的鋼筋綁扎,按照不同方向交錯布置鋼筋的箍筋。綁扎完成后,應以地下室底板標注鋼筋位置線為依據,將一層鋼筋鋪設于底板之下,并以底板受力情況為依據,合理設置鋼筋擺放方向,并在此基礎上做好鋼筋保護層設置,以使底板鋼筋與受力要求保持一致。應按照梅花型布設兩行鋼筋交點位置,而后做好雙向受力鋼筋的滿綁處理,應將混凝土墊塊放置于最下方鋼筋之下,應按照800cm 的間距設置墊塊[3]。完成下層鋼筋綁扎后,應放置好鋼筋馬登,而后再采取焊接方式連接下層鋼筋及底部鋼筋,并沿橫縱兩個方向做好馬登之上鋼筋的布設,之后再實施上層鋼筋的綁扎。

3.4 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

3.4.1 基層處理與澆筑振搗

采用分層澆筑法澆筑混凝土之時,需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后再澆筑上層混凝土。地下室內底板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底板基礎之上雜物的清除,應用水打濕磚側模及底板基層,但應控制灑水量,防止因灑水過多而導致基層之上出現積水現象。制備混凝土材料時,需要在攪拌過程中加入適量減水劑,以此預防混凝土產生冷縫[4],混凝土初凝時間一般為4h左右?;炷琳駬v時,振搗棒應與側模之間相距0.4m,并以0.5m 的距離移動振搗棒。分層振搗時,振搗棒插入深度應介于3~8cm 之間,以充分結合上、下兩層混凝土,增強混凝土密實度,從而防止出現混凝土縫隙。

3.4.2 二次收漿與止水帶細部施工

地下室底板施工中,需要結合地下室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針對性開展二次收漿工作,此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冷縫。在底板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需要加強混凝土養護,應做好地下室底板的保溫措施并實施蓄水養護,養護時間以18d為宜。之后,應實施底板止水帶細部施工,此操作通常是在混凝土坍落度不超過5~6cm 之時開展,需要以泵車的方式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模板之中混凝土的澆筑。澆筑后60min左右,再針對側墻混凝土實施振搗作業,并需將振搗棒插入到底板混凝土的10cm 左右處,遵循均勻性、密度性原則實施振搗作業。振搗過程中,要加強振搗時間控制,避免泥漿外溢,并且要對底板施工中止水帶位置偏移問題進行嚴格的監測與防控,應在位置偏差出現的第一時間及時糾正或采取其他措施彌補。

3.5 做好底板混凝土養護作業

相較于地上空間而言,底板混凝土處于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并且地下環境通常較為潮濕,且地質變化會對其產生一定干擾。為此,應做好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養護,可選用覆草方式,選用適合的覆蓋草袋,且要確保所有混凝土結構得到完全覆蓋。此外,還應合理規劃養護時間,應在養護過程中加強覆蓋草袋狀態監測,根據外界環境溫濕度變化,做好養護時間的調整。通常,養護時間應高于14h,并且需在底板混凝土強度高于1.2MPa 以上時,其上才可加載重物,以防止混凝土結構遭到破壞。地下室投入運行后,也應定期養護管理底板混凝土,應根據使用年限科學評估底板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實時監測各項參數指標。不同位置區域的底板混凝土,養護措施也應具備差異性,以便于在保障底板混凝土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地下室空間的合理應用。

4 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滲漏開裂問題的防控措施

4.1 嚴格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縫

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時,混凝土表面存在厚度過大水泥漿。此問題解決的有效方法是加強振搗時間控制,防止混凝土表面留有過厚的浮漿層。二是在外界溫度影響下,混凝土內外表面存在一定的溫度差,外界溫度快速下降時,溫度差異會變大,從而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為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縫問題,需要在澆筑與振搗完成后將混凝土表面上的浮漿層刮掉,并以施工測量的標高控制點為依據,平整處理混凝土表面。

4.2 加強底板防水性能

4.2.1 涂刷防水涂料

為保障地下室底板施工質量,增強其防滲功能,需要涂刷高防水性的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材料[5]。涂刷之前,應全面清理底板基層,將其上的雜物、污水全部清除干凈,確保底板基層保持潔凈衛生,同時,需要利用水泥砂漿做好地下室底板施工縫、裂縫的搓毛及抹平處理。地下室底板施工時,共需涂刷兩遍結晶防水涂料,涂層厚度應為1.2mm左右,應以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施工要求為依據實施涂刷作業,應利用軟毛刷做好錨桿根底部的涂刷操作,且需確保底板上凹坑位置完全填滿,應均勻控制涂刷厚度。涂刷完防水涂料后,應立即做擋風遮光處理,以降低混凝土水分散失速度,并需結合地下室內溫濕度做好養護。

4.2.2 做好混凝土防水施工

地下室底板施工時,需要注重增強混凝土材料的抗滲性能,應在配制防水混凝土時添加適量的防水劑,并應加強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以盡可能提升混凝土材料的防滲效果。與此同時,要加強混凝土中所加入水泥量的控制,同時還要嚴格控制砂率,將混凝土配制時所用砂的含泥量控制在30%以內,且含泥塊量不能超過1%。除此之外,混凝土防水施工過程中,還應做好施工縫的沖洗,之后應將水泥砂漿鋪于其上,鋪設厚度應介于2~2.5cm 之間,從而增強施工縫的防水性能。墻體水平施工縫應比底板表面高出20cm左右,并且澆筑地下室底板施工縫之時,需要將其中的雜物全部清除干凈,并將施工縫潤濕?;炷翝仓r,若澆筑高度高于2m 以上,需要采取串桶或溜槽方式下落混凝土。地下室底板施工時,應采用機械振搗方式,并將振搗時間控制在10s 左右,不可存在漏振現象,也不可過振,防止底板混凝土的密實度受到影響

4.2.3 合理應用聚乙烯丙綸高分子防水卷材

地下室底板施工中,除了可采用水泥基滲透結晶防水材料涂刷、應用防滲混凝土兩種方式實施防水處理之外,還可利用聚乙烯丙綸高分子防水卷材開展防水施工[6]。在此防水卷材應用之前,同樣需要做好基層表面的清理,應清除其上的所有塵土,并去除所有雜物,同時還應做好基層平整度處理,以防止防水卷材鋪設時存在空鼓、起翹等問題。鋪設高分子防水卷材之時,還需要以聚合物水泥防水粘結材料為輔助,以之作為防水卷材的加強層,從而增強卷材的防水性能,應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粘結材料時,應確保其凝固后的結料厚度高于1.3mm。地下室底板施工中,在結板底板墊層混凝土位置處鋪設防水卷材時,要做到所有底板區域覆蓋完全,并且不可出現粘結料堆積現象;頂板部位施工時,需要應用滿粘法;側墻施工時,則需應用外墻外防外貼法,從而保障聚乙烯丙綸高分子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得到有效發揮。

5 結語

地下室底板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屬于最為關鍵且極易出現問題的施工環節,因而,施工中應加強此環節的質量控制。實際施工中,應結合工程施工情況合理篩選混凝土配置材料,應逐一做好基坑開挖、地下室底板模板、底板鋼筋綁扎、底板混凝土澆筑等關鍵施工過程的控制,同時還應做好底板混凝土的養護。地下室底板防滲漏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縫,并需增強底板防水性能,可采取涂刷防水涂料、做好混凝土防水施工、合理應用聚乙烯丙綸高分子防水卷材3 種方式提升底板防水性,進而有效消除地下室底板滲漏開裂問題,從而保障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的質量。

猜你喜歡
卷材底板基坑
防水卷材
◆ 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
◆ 防水卷材
軟土地基上超長底板節制閘沉降及應力分析
底板巷一巷兩用的回采工作面防火實踐
底板隔水層破壞的力學模型及破壞判據
底板瓦斯抽放巷防誤揭煤快速探測方法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