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雜交稻新品種永興優香粘的選育與應用

2022-04-16 20:13程朝平葉新福鄭向華
福建稻麥科技 2022年4期
關鍵詞:永興父本母本

程朝平,葉新福,葉 寧,鄭向華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

三系雜交稻的研究與應用為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以及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1]。在新時期下,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生改變[2],為了適應稻米市場需求的轉變以及水稻種業快速發展的趨勢,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提出選育優質抗逆、高產高效品種的研究計劃,并通過不斷創新優質親本,重點培育優質不育系和恢復系親本,并采用雙優親本配組方式選育優質、高產和抗病雜交稻新組合,解決優質稻培育的卡脖子問題?;谶@一育種思路,利用自選育的優質三系不育系永興A(閩審稻20210074)與江西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優質常規稻九香粘雜交育成優質、高產三系雜交稻新組合永興優香粘,于2022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220086)。

1 選育經過

2010年夏季在福州永泰采用溫湯殺雄法以自育中間材料龍特甫B/金23B 的F8代為母本與元豐B 進行雜交創制保持系。2011年春季在海南種植F1代雜交種共14 株,去除偽劣假雜株,成熟后混收。同年夏季在福州永泰種植F2代群體共800個株,成熟后定向選擇株高較矮、大穗、后期轉色好的優良單株68個,2012年春季在海南種植F3代,并結合田間稻瘟病自然誘發法進行抗性篩選,成熟后選擇綜合性狀優良的株系30個,同年夏季在福州永泰種植F4代,抽穗后選擇農藝性狀優良單株與元豐A進行測交15個組合,2013年春季在海南成對種植測交組合,抽穗后對測交組合逐株進行花粉育性鏡檢,淘汰有可育花粉及染敗的單株,選擇花藥敗育徹底、且以典敗為主的不育單株繼續與對應F5代保持系單株回交獲得BC1F1。此后世代采用連續回交結合花粉鏡檢的方法不斷在三亞和永泰基地進行穿梭育種選擇,并在龍巖上杭茶地自然稻瘟病區進行稻瘟病抗性篩選。經過連續8個世代的淘汰和選擇,于2017年育成育性穩定、開花習性好、米質優,綜合性狀優良的秈型三系不育系及相應的保持系永興A(永興B),于2021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210073)。

2016年晚季在福州以優質三系不育系永興A為母本,優質常規稻九香粘為父本測交,同年冬季在海南種植F1代測交組合,表現株葉形態好、米質優、雜種優勢強、產量高。2017年冬季在海南永興優香粘進行制種,2018年晚季永香優香粘參加福建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品比試驗,比對照宜優673增產4.25%,株葉形態好,產量高,米質優,推薦參加2019年福建省科研單位水稻品種試驗聯合體晚稻遲熟組試驗,于2022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稻20220086)。

2 產量表現

永興優香粘2019年參加福建省科研單位水稻品種試驗聯合體晚稻遲熟組試驗,平均產量8.27 t/hm2,比對照宜優673 增產4.5%,達極顯著水平,居第5 位,增產點率92.5%;2020年晚季續試,平均產量8.01 t/hm2,比對照宜優673 增產4.3%,達極顯著水平,居第4 位,增產點率57.1%。2 a 平均產量8.14 t/hm2,比對照宜優673 增產4.4%。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7.8 t/hm2,比對照宜優673增產4.8%。

3 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和主要農藝性狀

永興優香粘屬晚熟型雜交水稻新品種,全生育期2 a 區試平均127.7 d,比對照宜優673 遲熟0.4 d。其群體整齊,株葉形態好,劍葉挺直,葉鞘、穎尖無色,穗大粒多,熟期轉色好,米質優。分蘗力較強,有效穗數249 萬/hm2,株高111.6 cm,穗長24.1 cm,每穗總粒數168.3 粒,結實率78.59%,千粒重25.6 g。

3.2 稻米品質

福建省科企聯合體區試統一取樣,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分析:永興優香粘糙米率82%,精米率70.2%,整精米率60.9%,粒長7.2 mm,長寬比3.5,堊白粒率4.0%,堊白度0.7%,透明度1.0 級,堿消值6.5 級,膠稠度70.0 mm,直鏈淀粉含量15.9%,依據NY/T593-2013《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米質達部頒一等標準。稻米外觀品質和蒸煮食味品質性狀結合較好,米粒透明、有油質光澤,米飯軟硬適中、適口性好、有嚼頭,熱飯蓬松、冷不回生,有香味。

3.3 稻瘟病抗性

永興優香粘參加福建省2 a 區域試驗1 a 生產試驗,抗性綜合評價為:2019年綜合指數 5.13,穗損失率最高級別9 級,高感(HS)稻瘟??;2020年綜合指數1.88,穗損失率最高級別3 級,中抗(MR)稻瘟病。苗期室內人工接菌鑒定:2019年抗菌株率16.67%,感(S)稻瘟??;2020年抗菌株率23.08%,感(S)稻瘟病。2 a 鑒定綜合評價為高感(HS)稻瘟病。

4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4.1 適時播種,稀播育壯秧

永興優香粘屬遲熟感溫型三系雜交稻品種,全生育期比對照宜優673 長0.4 d,在福州適宜于晚季種植,播種期安排在6月中旬。播種前種子翻曬1~2 d,采用清水浸泡、晝浸夜晾的方式,期間多次換水,清洗浸泡24 h 后人工輔助增溫催芽,芽長2 ~3 mm 時撒播。種子稀播、勻播,秧田播種量以150 ~180 kg/hm2為宜,大田用種量15 ~22.5 kg/hm2。秧田肥水管理:基肥施45%復合肥300 ~350 kg/hm2或有機肥20 ~30 t/hm2,秧苗生長至2葉、3 葉1 心時施尿素150 ~300 kg/hm2作壯苗肥;移栽前7 d 施尿素150 kg/hm2作送嫁肥,注意防鳥、鼠害。移栽前3 ~5 d 噴送嫁藥,預防稻瘟病、螟蟲和稻薊馬等 。

4.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秧齡控制在25 d 左右,秧苗插栽不宜過深。永興優香粘分蘗力較好,有效穗數可達249 萬/hm2,在插足基本苗的前提下爭大穗,以獲高產。插秧規格為23.0 cm×23.0 cm,叢插帶蘗秧2 粒谷,插足基本苗90 萬/hm2萬以上,有效穗數達250 萬~270 萬/hm2。

4.3 科學肥水管理

根據土壤肥力進行科學施肥,控制總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控制苗峰,減少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和群體質量,實現高產穩產[3]。大田施肥時基肥要足,追肥要早,后期根據實際情況加施穗肥,控制施肥比例。永興優香粘長勢繁茂,分蘗能力較強,施純氮75 ~150 kg/hm2,N、P2O5、K2O 質量比例以1∶0.7∶0.9 為宜?;?、分蘗肥、穗肥比例6∶3∶1。大田施45%復合肥450 kg/hm2作基肥。移栽后7 d 施45%復合肥15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分蘗肥。根據田間水稻生長情況酌情補施穗肥,對長勢好、葉色濃綠的田塊施氯化鉀200 ~250 kg/hm2;對長勢差、分蘗少、葉色偏黃的田塊,除施氯化鉀200 ~250 kg/hm2外,還需補施45%復合肥150 kg/hm2、尿素75 kg/hm2,注意尿素不宜多施,以免水稻黃熟后轉色差。水分管理遵循淺水栽秧,寸水返青,以濕為主,干濕相間原則進行。根據水稻根系的需水量進行灌溉,分蘗期淺水灌溉,保證正常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4];夠苗時及時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后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 d 斷水,忌過早斷水,以免影響結實率及種子飽滿度。

4.4 病蟲害的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掌握“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倡導綠色防控,減少農藥使用量。根據當地植保部門病蟲害預發情報,結合田間實際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防治。永興優香粘要重點防治稻瘟病,在移栽前3 ~5 d 用75%三環唑1 500 倍液配合其它農藥噴撒秧苗作送嫁藥,可有效預防葉瘟。破口期與齊穗期用40%稻瘟靈乳油1 500 mL/hm2或可濕性粉劑1 500 g 或2%春雷霉素1 500 mL 對水600 kg 噴霧,各1 次。分蘗期和抽穗期重點防治稻飛虱、稻螟蟲和稻縱卷葉螟等蟲害,對于稻縱卷葉螟和稻螟蟲可以用40%毒死蟬乳油1 500 mL/hm2、92%殺蟲單可濕性粉劑1 200 g/hm2、20%阿維?唑磷乳油1 000 mL/hm2對水750 kg 噴施防治,稻飛虱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 ~300 g/hm2、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600 ~900 g/hm2、20%速滅威或仲丁威乳油1500 mL/hm2對水750 kg 噴施防治。

5 制種技術要點

5.1 制種基地選擇

制種田塊盡量選擇地勢平坦、背風,方便排、灌的田塊,且容易隔離。永興A 開花習性好、異交結實率高,要求制種田塊在空間隔離上不少于200 m 或時間隔離不少于25 d。

5.2 播差期安排及插植規格

父母本播差期應根據當地生態區域季節氣候和天氣的變化而調整。永興優香粘在南平市建陽區夏制時,父本播種期安排在5月下旬,父母本在8月上旬左右抽穗揚花,以避開高溫,提高異交率和結實率。父、母本播差期為葉差1.5 ~2 葉,父本比母本早播7 d 左右。

稀播育壯秧,做好秧田田間管理。夏制氣溫高,父母本生長發育較快,早插以利于早發,父本秧齡控制在25 ~28 d,秧苗生長期間如遇低溫則不超過32 d,母本秧齡控制在22 ~25 d,父、母本行比2∶(8 ~10),父本株行距為16.5 cm×20 cm,Ⅰ、Ⅱ期父本各插一行。父、母本間距30 cm 作為工作行,母本株行距為16.5 cm×16.5 cm,每穴叢插2 粒谷。

5.3 田間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制種田每公頃總施氮量不低于200 kg,N、P2O5、K2O 質量比例以1∶1∶1.5 為宜。在移栽前可施45%復合肥200 kg/hm2或農家肥7 t/hm2作基肥,移栽7 d 后施尿素200 kg/hm2、氯化鉀300 kg/hm2左右作為分蘗肥。水分管理以淺水插秧、深水護苗、寸水活苗的原則進行,以濕為主干濕交替。收獲前7 d 左右斷水,切忌斷水過早,以免降低粒重。

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在秧苗期應注意做好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分蘗末期、孕穗期和始穗期重點防治螟蟲、稻飛虱、紋枯??;抽穗揚花期結合“九二○”的使用,用“滅黑靈”、“愛苗”噴施1 ~2 次,防治稻粒黑粉病、稻曲病。

5.4 及時預測花期,確保父、母本相遇

父、母本花期相遇是雜交稻高產制種關鍵,花期預測方式有很多,通過多年制種實踐證明,幼穗剝查法對預測花期準確可靠[5]?;ㄆ陬A測從幼穗分化Ⅰ期初開始進行,越早干預效果越好,隔3 d 抽查一次,直至幼穗分化Ⅶ期為止,同時確保每次檢測不同株,總體要求是一期父本較母本晚抽穗2 d左右比較理想。調節花期原則應當促控結合,因地、因苗制宜,多種措施綜合應用,盡量做到不損傷禾苗,以免影響穗數和異交結實率。

5.5 適噴“九二○”,提高異交結實率

永興A 劍葉小而挺直,對“九二○”較敏感,無需割葉?!熬哦稹眹娛r間在09:00 之前或者16:00 之后進行,母本始穗15%時噴施第1 次“九二○”,用量為80 g/hm2,次日噴施第2 次“九二○”,用量為100 g/hm2,第3 次“九二○”與第2 次間隔1 d 噴施,用量為30 g/hm2,父母本同噴。

加強人工輔助授粉,一般在第3 次噴施“九二○”后,父母本盛花時段(10:00—12:00)進行人工趕粉,遇高溫、高濕天氣提前30 ~60 min 趕粉,每天趕粉3 次,每次趕粉間隔約0.5 h,持續趕粉10 ~12 d。

5.6 及時去雜保純

在水稻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都要注意去雜,秧苗期開始去除異形株,移栽后水稻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根據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去除雜株,重點是始穗前后,應徹底去除雜株,尤其是有粉雜株需在其開花散粉前去除干凈,防止異花竄粉。母本授粉結束后2 ~3 d 割除全部父本,并及時清理干凈,避免混雜,同時增強通風透光,減少蟲害,促進成熟。種子八成熟時即可收割,防止機械混雜,確保種子發芽率。

猜你喜歡
永興父本母本
旅大紅骨改良先鋒父本選系抗病性鑒定及穗部性狀配合力分析
Quantum interferometry via a coherent state mixed with a squeezed number state?
三種土壤滅菌劑對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響
不同母本密度對敦玉328雜交玉米農藝性狀及經濟性狀和效益的影響
秈粳雜交水稻制種父本機插機收技術初探
Design of Electronic Weft-Insertion System for Three-Dimensional Loom
陜西西安明永興恭定王墓
永興“六主動”狠抓防汛抗旱水利建設惠民生
茶樹新品種“湘波綠2號”父本的SSR標記鑒定
棉花雜交制種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