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2022-04-17 02:21李亞利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4期
關鍵詞:影響機制經濟社會相關性

摘 要:經濟社會在發展過程中,綜合運輸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綜合運輸與經濟的發展非常密切,兩者相互依存。本文對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進行了深入分析,找尋兩者之間存在的規律,以及兩者的相互影響機制,重點探析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為完善綜合運輸體系和經濟社會的有序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綜合運輸;經濟社會;影響機制;相關性;對策

本文索引:李亞利.<標題>[J].商展經濟,2022(07):-099.

中圖分類號:F42 文獻標識碼:A

1 綜合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綜合運輸的發展能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作用。

1.1 促進社會化大生產

在社會化大生產背景下,經濟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而商品的流通及勞動力的流動,無形中加大了運輸需求。在傳統運輸中,運輸成本高,運輸效率低,運輸總量小,資源的流通也會受限,大規模的商品流通交換無法實現。而在綜合運輸下,運輸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運輸速度快,運輸量大,運輸成本反而降低,在此基礎上,社會分工更加明確、企業規模以及社會化程度不斷增大,國際貿易化程度也不斷加深,而各項資源的配置也實現了最優化。

1.2 為商品實現創造了條件

商品的生產、銷售、交換等過程都與運輸有著密切的聯系,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的購買需要運輸,因為一個地區的資源有限,原材料往往需要從資源豐富的地區購入,而運輸在其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商品在完成生產后,將其從生產地運向銷售地,同樣要通過運輸來實現。由此可以看出,運輸為商品實現創造了條件,也是商品實現的重要環節。交換完的商品,價值得以實現,而社會經濟總量因此增加,商品在交換的過程中,市場也在不斷擴大,為社會化大生產奠定了基礎,為商品生產創造了條件。在綜合運輸體系之前,運輸服務都是依靠自然力來進行,在有限的運輸能力水平下,商品交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綜合運輸體系的出現,商品實現的整個過程通過綜合運輸體系來完成,運輸能力大大增強,商品的大規模生產和交換得到了實現,與此同時,商品經濟蓬勃發展。

1.3 為生產效益最大化創造條件

綜合運輸對生產效益的最大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在企業的整個經營過程中,運輸是必不可少的,而運輸成本的高低,以及運輸的效率,都對企業效益產生一定影響。在綜合運輸體系下,運輸方式逐漸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多種方式的組合運輸成為企業的首選,這不僅實現了運輸方式之間的高效銜接,還實現降本增效的最佳手段;其次,在綜合運輸體系產生之后,企業運輸的降本增效得以實現,而這無形中加速了商品之間的流動,資源得到了最優化的配置,生產效率因此提高;最后,綜合運輸體系促進商品流動的同時,加速了市場競爭,而對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成為企業所追求的,最終提升生產效率。

1.4 對產業布局產生影響

經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運輸,而綜合運輸體系的建成,使產業鏈條上的相關企業形成統一的整體,通過運輸不斷增強企業之間的合作,最大化地推動了產業的集聚和融合,不斷優化和完善產業布局。

1.5 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綜合運輸體系對運輸通道內各種運輸方式進行系統的規劃與整合,綜合運輸體系的運輸工具在運輸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其體系本身的建設也會耗費一些資源,而體系在建設的過程中,同樣會產生資源的耗費,因此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在運輸技術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可再生資源的出現,以及動力系統的誕生,環境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通過對可再生資源和材料的利用,能源耗費減少,在運輸過程中產業間的聯系更為密切,所以綜合運輸能夠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經濟社會發展對綜合運輸體系的影響

2.1 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物流需求的產生

在不同的物流需求之下,運輸的目的截然不同,因此對運輸的各方面屬性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如運輸方式、運輸速度、運輸服等。由于各個地區的資源和技術條件有限,在本地區內的生產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全部物品的生產無法依靠一個地區的生產力完成,同時會產生部分的產品剩余。在此情況下,產生了區域內的產品輸入和輸出,產品在流動過程中必然有運輸,運輸是在物流的需求之下產生,不同的物流需求會產生不同的運輸服務。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對物流商品的實現目的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商品的不斷流通,商品也在不斷增值,經濟總量的增加也在不斷提速,社會生產力會產生剩余,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從而進一步推動了物流需求的擴大化,物流需求呈現出不同的變化種類。這一系列過程最終的結果是,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物流需求,從而幫助商品實現目的,由此來影響運輸的各方面屬性。

2.2 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運輸方式不斷演變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而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在運輸業發展中,技術水平的提升,促進了運輸方式的多樣化發展。在農業社會中,生產技術水平一般,而在運輸時主要依靠人力、風力、畜力等,主要是憑借自然力來開展運輸;三次產業革命爆發后,生產技術水平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運輸方式也因此發生了巨變,所以經濟發展不斷推動著技術水平的進步,同時也影響著運輸水平,由此運輸方式趨向于多樣化和合理化發展。

2.3 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了運輸結構優化,實現了運輸通道與運輸方式的集合

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往往追求生產效益最大化,所以在運輸業發展的過程中,較為傾向于選擇效益最佳的方式,這對于優化運輸結構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會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式,來完成和實現此目標,企業的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等,都與運輸有著密切的聯系,運輸是企業經營的重要一環。所以,企業通過利用降本增效的方式來達到運輸的目的,是企業發展中必須要關注的。在實際運輸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如地理位置、貨物特征、運輸需求等,如果一味依靠一種運輸方式難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同時無法完成整個運輸,所以,選擇運輸通道與運輸方式結合的方式,通過對運輸方式的科學規劃,實現兩種或兩種以上運輸方式之間的有效銜接,可以達到效益最大的目的。在物流需求的相關作用下,各運輸方式間的分工協作更為合理科學,從而達到了整個綜合運輸體系結構優化的目的。

2.4 社會經濟發展促進了可持續運輸

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可持續性運輸成為其中的重要部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建立在社會經濟發展基礎上的,無一例外,同樣脫離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的運輸業是沒有任何生存意義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兩者之間有著密切聯系。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果缺乏可持續的交通運輸系統支持,可持續發展同樣無法實現。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傳統運輸方式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可持續性運輸。

3 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影響機制

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發展,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其中諸多因素之間都存在著因果關系,如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程度、社會發展程度、城市水平等等。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運輸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運輸技術不斷升級進步,運輸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綜合運輸體系越來越完善,并朝著高質量可持續化發展的方向堅定邁進。綜合運輸的發展中,由于追求最大化的利益,運輸體系會不斷優化完善,這對于運輸資源的整合非常有利,同時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另外,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技術在不斷升級,而運輸業的技術變革也是必然,由此綜合運輸體系終將會走可持續化發展的道路,相反,綜合運輸體系的發展對于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4 綜合運輸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4.1 發展與經濟社會相適應的綜合運輸服務

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區的綜合運輸服務始終處于較低水平。另外,由于運輸方式自成體系式的發展模式,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綜合運輸信息化建設,必須不斷加大現代綜合運輸服務的建設水平,以此來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保持同步,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著手:

(1)合理、科學規劃運輸方式,并實現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在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下,對運輸資源進行優化利用和合理配置,實現信息之間的實時共享。對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站場進行優化布局,并不斷加快交通運輸網絡體系的建設,以促進綜合運輸體系能夠高質高效的運轉。

(2)積極推動綜合運輸信息化的建設。在互聯網時代下,要重點推進互聯網+綜合運輸的建設,從而實現綜合運輸信息化的發展,具體包含:完善運輸網絡售票系統、城市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建設、國際道路運輸服務體系建設、地區經濟一體化運輸信息平臺建設。

(3)重點關注綜合運輸發展的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攻克。不斷提升城鄉綜合運輸服務水平,積極扶持農村客運的發展,制定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機制,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水平;不斷加強交通運輸網絡建設,形成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管道運輸、內河運輸、航空運輸等多維一體的運輸網絡體系,實現運輸資源的合理和科學配置,高效利用運輸資源。

(4)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水平,在加快綜合運輸樞紐場站建設的同時,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層面出發,不斷優化建設交通樞紐的基礎設施,通過利用網絡化的先進技術手段,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綜合運輸體系中,實現綜合運輸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另外,對運輸組織結構進行完善優化,進一步提升綜合運輸管理水平。

4.2 推動經濟社會的空間戰略性建設與發展

(1)加強國際經貿交流。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不斷促進國際經貿的交流與合作,加快產業發展腳步,形成產業經濟發展新格局,不斷優化調整進出口結構,并在政策上給予適當的優惠。與此同時,企業自身的產品和服務也要進行不斷優化升級,不斷拉動物流需求,擴大出口,從而不斷完善綜合運輸體系。

(2)大力發展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其未來的發展潛力是無限的,因此要圍繞此優勢,發揮核心城市的作用,不斷培養有競爭力的內河經濟帶,合理科學地進行產業布局,實現區域經濟的一體化高效發展,同時促進區域交通運輸的發展,為完善綜合運輸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3)推動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城鎮化發展。發揮京津冀經濟發展戰略示范作用,帶動形成多個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城鎮化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城市間形成經濟一體化,推動建設城市群綜合運輸信息服務平臺及高效的現代化城市交通運輸,提升綜合運輸整體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黃鎮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運高質量發展若干問題思考[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0(10):1-6.

吳書強.優化道路運輸結構促進運輸經濟發展[J].中國航務周刊,2021(39):52-53.

鞏梨.區域交通一體化下的綜合運輸通道客運結構協調發展研究[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21.

夏杰長.我國綜合交通運輸創新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對策建議[J].新經濟導刊,2021(1):4-9.

王慶云,毛保華.科技進步對交通運輸系統發展的影響[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20,20(6):1-8+36.

左大杰,肖國勝,王孟云.產業轉移背景下西部運輸需求的完全分解模型[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20,20(5):15-20+35.

李名良.構建高質量綜合運輸通道:時代要求與發展對策[J].學習與實踐,2020(10):55-62.

吳玉芝.淺析“一帶一路”背景下鄭州城市樞紐經濟功能[J].當代經濟,2020(9):28-31.

錢名軍.基于協整理論的鐵路運輸系統規模測算及協調性研究[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20.

畢繼芳.基于DEA模型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綜合交通運輸經濟效率研究[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20.

殷俊杰.綜合運輸系統客貨運輸組織效率雙邊界網絡DEA評價[D].長春:吉林大學,2020.

孔黎莉.道路運輸結構的優化對促進運輸經濟發展的辦法研究[J].中國市場,2020(15):160-161.

谷東升.中小城市市域綜合交通網布局規劃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萬銘.高速公路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0(12):7-8.

鄧志杰.區域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9.

猜你喜歡
影響機制經濟社會相關性
未來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
房地產投資對城市經濟增長影響的分析
商貿流通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及效率評估
城鎮化進程影響居民福利的內在機制探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警務監督對警民關系的影響研究
當前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數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