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助力邢臺旅游提檔升級

2022-04-18 21:48劉梅芳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1期
關鍵詞:邢臺市邢臺文獻

收刊地址:劉梅芳 15175664002 河北省邢臺市圖書館鋼鐵北路789號,

摘要:目前,隨著文化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傳統村落的旅游文化資源開發成為未來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傳統村落中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傳統村落的旅游文化為基礎,推進傳統村落的生態旅游發展,在旅游文化建設中,結合當地的旅游資源和人文環境,發展符合當地旅游產業特色的旅游經濟,推進傳統村落的旅游文化資源開發,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提高當地的經濟收入水平。在對傳統村落旅游開發過程中,需要對傳統村落旅游文化資源進行智能整合設計,提高對傳統村落旅游文化資源的集成管理和調度能力,從而促進旅游文化資源的信息共享化水平的提升,研究傳統村落旅游文化資源智能整合模型具有重要意義。文中對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助力邢臺旅游提檔升級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助力;邢臺旅游提檔升級

一、邢臺文化旅游資源特點及評價

1.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樣,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據統計,邢臺24家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中,文化型旅游景區為9家。邢臺市最有代表性的十處景區有七處以人文景點為主。文化旅游資源不僅數量上居多,而且文化價值品味也較高,極大提高了邢臺市文化旅游資源核心競爭力。比如,邢臺縣張果老山和沙河市北武當山是道教文化和太極養生文化的重要基地;邢臺縣天河山景區以愛情文化為主,景區有牛郎莊、織女峰、鵲橋等大量有關牛郎織女的人文遺跡;紅色文化旅游是前南峪生態觀光旅游三大特色之一,景區內有抗大舊址和抗大紀念館等紅色景點;邢臺市還擁有扁鵲廟等著名歷史名人文化景區。

2.文化旅游資源特色鮮明,具有濃厚地域文化色彩

由于自然條件、歷史環境和社會形態的不同,各區域社會文化產生了顯著的差異性,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正是這些地域文化的差異,促進了人們加以了解和溝通的愿望。歷史遺跡、文物和民俗等對文化的承載功能表現最為突出,因而每個地區的歷史文化遺址和民俗文化往往都表現出鮮明的地域特點。邢臺作為文化旅游資源大市,擁有許多特色鮮明地域文化資源,比如清河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武松文化之鄉”,通過對武松、武大郎等往事的尋訪,展現武松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內核;柏鄉漢牡丹園的牡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神秘的傳說,與洛陽、菏澤牡丹相比,有“柏鄉牡丹天下先”之稱。這些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資源是邢臺發展文化旅游業的優勢所在。

3.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歷史積淀豐富,文化底蘊厚重

邢臺歷史悠久,被譽為“商殷之源、祖乙之都、邢侯治國”,是中華文明的早期發源地之一。3500多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特有的邢臺文化,使之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名人文化資源。這里擁有商朝發祥地——邢臺葛莊邢商遺址,建造了中國第一座帝王園林——沙丘平臺;擁有中國最早的醫學家扁鵲和科學家郭守敬的紀念地——扁鵲廟和郭守敬紀念館;有“道教音樂活化石”之稱的太平道樂、被譽為我國數學、天文、歷法重要發祥地之一“紫金山書院”等等都是邢臺歷史文化資源寶庫中璀璨珍品的代表,這些都構成了邢臺發展歷史文化旅游的巨大優勢。

4.紅色旅游資源優勢突出

邢臺有著光榮的歷史和悠久的革命傳統,具備發展紅色旅游得天獨厚的條件。邢臺縣前南峪曾是抗日軍政大學的所在地,南宮市曾是劉鄧率領的129師東進縱隊司令部所在地,豐富而雄厚的紅色游資源為邢臺發展紅色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持。與其他地區相比,邢臺的紅色旅游具有明顯優勢:一是知名度高,震撼力強,抗大陳列館是中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二是傳奇性、參與性強,便于打造成為受市場歡迎的旅游產品;三是與邢臺市綠色生態、太行山特色文化等旅游資源相伴,同其他景觀互補增值。以“紅色”品牌為主題,讓游客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同時,體驗邢臺美麗山水風光,領略獨特的民俗風情,已經成為邢臺旅游市場一大特色。

二、旅游和傳統文化的關系

1.旅游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的重要形式

保護傳承文化遺產,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名人故居保護和城市特色風貌管理。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展示方式,無論是文化遺址、遺跡、文物、建筑、藝術景觀等形式的物質文化遺產,還是以民間藝術、傳統習俗、民族風情等為主要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藝術館、遺址公園、文化公園、歷史和文化街區等旅游公共產品都是它們最重要的展示方式和存在空間,以旅游景觀、休閑游憩活動、舞臺或現場演藝、參與性體驗節目、研學課程等產品類型,供游客觀賞、體驗和研修。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旅游產品的形式、并通過旅游的途徑得到最有效的發揮。即使是那些融入城市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和生產生活的文化元素、文化符號,也是在以旅游公共資源、旅游公共設施等形式在為旅游者提供著旅游公共服務,或營造著旅游公共環境。

2.旅游是傳統文化傳播交流的重要渠道

旅游本身就是一種通過人的流動來實現文化的外向傳播與異地交流的重要渠道,在這一過程中,旅游者成為文化傳播交流的載體。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國際旅游的快速發展,中餐、唐裝、中華武術、中醫藥等最具代表性的中華文化,就是隨著海外旅游者的腳步,從中國走向了世界各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對話與交流,無論是通過海外旅游者來中國旅游,將中華文化帶向世界,還是通過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將中華文化向國外傳播,旅游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即使是在國內旅游領域,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和現代紅色文化等,也一直是我們開發研學旅游產品、紅色旅游產品等最重要的文化資源。旅游成為文化交流傳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渠道。

3.旅游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手段

旅游業本身就是創新、創意型產業,旅游開發是文化創新的重要手段。優秀傳統文化自身也要隨時代而改變和發展,特別是在現代社會,更需要不斷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方式,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能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能夠讓更多的現代人去理解、認知和接受。旅游能夠通過與時俱進的創新、創意,以最讓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去詮釋傳統文化的內涵,去表現傳統文化的形態和特點,無論是嵩山的《禪宗少林》、G20的《印象西湖》,還是故宮的文創旅游商品和作為國禮的魯班鎖現代工藝品,都是在用旅游的方式創造性地演繹中華文化的精髓,并將其轉化為最容易被普通人接受的文化展示方式,甚至能夠讓那些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通過這種方式感知和體驗中華文化的內涵。同時,這種旅游轉化和創新發展方式,本身也是對傳統舞臺藝術、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美術以及傳統文化展示方式的創新和發展。

4.旅游是社會力量參與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要途徑

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需要全社會的參與,特別是需要在政府的主導下,通過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并通過市場化手段,來吸引各種社會資本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社會資本參與的文化傳承發展項目,有公益性的,也有市場化的。而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市場化利用,旅游化開發和利用是最有效的途徑和最重要的渠道。實際上,以旅游化利用為渠道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已經在以往的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非遺”進景區、“非遺園”建設、“非遺”社區營造等成功的模式,都是通過旅游化利用途徑、市場化運作渠道實現的。

三、邢臺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邢臺文化旅游資源數量豐富,但布局較為分散,難以形成規模

邢臺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濃厚,但是各景區、景點之間分散、彼此孤立,現已開發建設的60多處景點絕大部分集中在邢臺所轄各縣。文化旅游資源表現出規模小、分布零散,缺乏產業龍頭和精品線路,沒有形成集群優勢。加之各地區旅游業各自為政,景區和景點之間交流不夠,缺乏實質性的區域合作,使得整個邢臺旅游缺乏“大作品”,導致邢臺旅游產業競爭力不強。

2.邢臺文化旅游資源缺乏整合,旅游產品吸引力較弱

人文旅游資源開發以點為主,景點孤立,由于缺乏合理的整合,缺少與之相配套的系列旅游產品,比如墓碑等一些人文景點只是孤零零的矗立在哪兒,墓碑背后的歷史故事沒能形象直觀地展示給游客。文化旅游特色沒有充分體現,旅游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遠遠不夠,導致景點缺乏強大吸引力,應該深入挖掘更深層次的歷史文化內涵,發揮文化資源稟賦優勢,培育出富有地方特色、彰顯自身優勢的文化旅游產業。

3.宣傳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

作為五朝古都,邢臺市在國內外的旅游者心目中總體知度卻不高,主要原因是宣傳力度不夠,缺乏整體包裝。一個地區僅有旅游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宣傳,嚴密組織,才能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上驳氖?,近幾年邢臺大力開展了旅游宣傳活動,成功舉辦了太行山旅游文化節、天河山“七夕”愛情節等一系列旅游節慶活動,擴大邢臺旅游影響。

4.邢臺旅游收入總量偏小,整體實力較弱,旅游產業競爭力不足

隨著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長,邢臺旅游業增速迅猛,旅游總收入逐年上升。2017年全年共接待國內游客2628.56萬人次、創收238.83億元,共接待入境游客3.05萬人次、創匯784.81萬美元,旅游總收入比2014年增加將近124%。盡管近4年邢臺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河北其他地區相比,旅游收入總量偏小,與旅游大市差距較大。以秦皇島為例,2017年該市入境旅游收入21145.16萬美元,國內旅游收入644.01億元。旅游收入總量偏小背后折射出邢臺旅游產業競爭力不足,多數文化旅游的景區景點經營模式簡單化,單一的觀光、單一的主題,缺乏新亮點,缺乏能夠單獨參與市場競爭的高端產品。

四、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助力邢臺旅游提檔升級的措施

地方文獻具有“存史、資政、勵志”的作用,而如何開發地方文獻、提高文獻利用率、利用地方文獻為邢臺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我館征集地方文獻的一個重要目的。

1.設立專門的地方文獻借閱室

為加強對地方文獻的保護和利用,我館設立了專門的地方文獻借閱室,指定專人負責,并在為讀者提供開架借閱服務的同時,編印了“文史資料專題書目”“邢臺中共黨史資料匯編”等宣傳和利用地方文獻的書目資料和信息資料。

2.建立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

我館將所有館藏地方文獻都編制了規范的書目數據,為讀者提供從書名、作者、主題等多方位的檢索服務。

3.建立地方文獻全文數據庫及提供數字化特色服務

2005年,我館委托超星數圖公司對當時館藏的532種地方文獻進行了全文數字化,建立了地方文獻全文數據庫,通過網絡為讀者提供地方文獻數字化特色服務。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我館將對2005年以后征集到的地方文獻進行全文數字化,健全地文獻全文數據庫。

4.編制出版邢臺地方文獻提要目錄

2009年我館對館藏地方文獻及部分縣級公共圖書館收藏的地方文獻進行了統一加工、整理、撰寫提要,編輯了《河北省地方文獻提要目錄·邢臺卷》,2010年8月由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地方文獻820種,所收條目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順序排列,后附有“邢臺地方文獻題名索引”,按音序排列?!逗颖笔〉胤轿墨I提要目錄(邢臺卷)》的編輯出版,對地方文獻的宣傳、保護、利用、征集具有重要意義。

5.加強地方文獻宣傳及舉辦地方文獻展

1999年和2006年在我館舉辦了“喜迎澳門回歸首屆地方文獻展”及“邢臺市第二屆地方文獻展”,分方志、文史資料、名家名作等幾個專題,向社會公眾展示館藏地方文獻,增強市民對地方文獻征集重要性的認識。

6.開發深層信息產品

2006年,邢臺市圖書館根據省委《關于開展抗戰時期河北省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課題調研工作的通知》和市領導小組《關于調整抗戰時期邢臺市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課題調研工作的通知》精神,利用館藏地方文獻,編制了《邢臺市圖書館館藏有關抗戰時期圖書資料專題書目》,收錄了《中共邢臺地區黨史大事記》《清河文史資料》《中共邢臺地區黨史大事記》等地方文獻資料117種。為了開展深層信息服務,我館對117種地方文獻資料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整理匯總出有關日本侵華期間給邢臺市所造成的人口傷亡、財產損失、制造的慘案以及建立據點、碉堡和封鎖溝墻的情況等資料約200余條,匯集成《邢臺市圖書館抗戰課題調研成果目錄》,為市課題調研工作領導小組提供數據和資料服務。

五、結語

總之,圖書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收藏和服務機構,也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應努力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深化社會教育職能,通過各種渠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增強讀者傳統文化傳承意識,引導讀者尋找、遇見、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廣泛傳播和傳承。同時在開發利用地方文獻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為地方政治、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歷史研究提供各類專題資料服務,以保證地方文獻工作健康持續地開展。

參考文獻

[1]于協和.淺談地方文獻的收集管理與利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2):72—73.

[2]高小軍.發揮民間閱讀組織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J].圖書館界,2011(3).

[3]李姣.社會化閱讀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角色定位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2(12).

猜你喜歡
邢臺市邢臺文獻
邢臺市焚風時空特征分析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 preliminary study on Whether binding theory is adapted to the reflexive pronouns in Chinese and ziji‘self’in Chines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朱樂天歷史小說《柴榮大帝》贈送儀式在邢臺市檔案館舉行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