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架式教學模式走進初中英語課堂

2022-04-18 13:38吳麗紅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關鍵詞:支架理論初中英語教學模式

吳麗紅

摘要:支架原本指建筑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在這里用來形象地描述一種教學方式:學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學生的“學”是在不斷地、積極地建構著自身的過程;而教師的“教”則是一個必要的腳手架,支持兒童不斷地建構自己,不斷建造新的能力。本文結合教學戴例分析了支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分五個階段,即搭建支架;創設情境;獨立探索;協作學習;效果評價。

關鍵詞:初中英語;支架理論;教學模式

一、實施支架式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維果斯基,前蘇聯心理學家,被譽為“心理學界的莫扎特”。他的理論精髓集中體現在教學與發展的思想,提出了現有發展水平和可能達到的較高水平之間的“最近發展區”概念。他認為現有發展水平,表現為學生能獨立自如地解決問題;潛在發展水平,是那些尚處于形成狀態、心理機能的成熟正在進行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學生還不能獨立地解決問題,須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介于這兩個水平之間的區間就稱為“最近發展區”。

支架原指建筑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scaffolding),它最早是由布魯納借用來說明在教育活動中,學生可以憑借由父生提供一種概念框架,幫助學生建構對知識的理解,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通過維果斯基的理論,給我們展現的正是這樣一個畫面:學生們沿看教卯二BMT記S是文本形式的,音像形式的,圖片形式的,情景形式的,情感形式的,語言交流形式的,還可以是活動形式的。

二、支架式教學模式的運用步驟及其特點

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在最近發展區內搭建支架

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為我們更容易地創建一個富有活力的課堂環境,通過背景音樂、網上搜索圖片、視頻、文字資料,創設情景,設問懸疑,激發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為我們更容易地創建一個富有活力的教學環境,自然而然地過度到課堂諸多問題的挖掘中,使學生有一張水到渠成之感。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本能,有意識地營造“問題解決”的氛圍,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促使學生對新事物產生興趣,能自覺主動地觀察事物,從而找到問題的特點和解決思路,就能及時點燃他們的思維火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進入到較為理想的求知狀態。如我在上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上Unit3 topic2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時,主要學習表達家庭成員、職業和工作場所,我首先拿出我的一只全家福,學生一下興趣就集中過來了,然后就一一向學生介紹我的爸爸媽媽、我的先生、我的孩子,利用一張照片就把表示職業的生詞一一呈現給學生。然后再問學生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我他爸媽的職業了,很快完成了導入任務。

2.創設情景——引入課題、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

引導探索,即“搭建支架”,這是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問題儲境的階段。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目標,教師要圍繞當前的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探索學習所需要的概念框架(使其內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該概念框架應置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再次,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探索問題情境,教師的引導要隨著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增強而逐漸減少。

3.獨立探索——使學生獨立探索,自己去分析

讓學生獨立探索。探索內容包括:確定與本課話題有關的各種詞匯、句型, 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后讓學生自己去聽、去說、去讀、去寫,在這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導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漸減少——愈來愈多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完成;最后要爭取做到無須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繼續攀升。

4.協作學習——學生進行小組協商,討論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备鶕罱l展區理論,學生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往往依賴于教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所以最有效的學習策略是創造學習共同體,開展協作學習教師在一旁協助,學生遇到問題是引導他們解決問題,并與學生討論,展開交流,教師采用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補充自己的想法。學習支架的作用在于幫助學生順利穿越最近發展區,以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此后,教師應撤去學習支架,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合作的空間,在實踐中求得發展,從實際發展水平逐漸上升到潛在發展水平。這一點體現在每堂課Pair work的設置上。在這個情景設計上,教師顯然撤去了原先搭建的支架,讓學生自主發揮,有利于真正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在支架式教學中,學生在教師提供的輕松、協作的學習氛圍中開展合作學習,他們“互為支架,互相幫助”。

5.效果評價一增強學習自信

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1)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對小組內協作學習所作出的貢獻。(3)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勺寣W生就以上幾方面談收獲。

教師還注意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在這種評價的指導下,提高了自信心,勇敢的大膽開口說英語。另外,可通過自評和互評提高學習對自己和他人學習能力的認識,形成相互協作,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通過搭建一系列支架,有力地突破了教學重點和難點,實現了三維一體的教育目標。因此,如何巧妙、準確地運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如何合理、有效地搭建不同層次的支架,仍是課堂教學中不可回避的問題。但我們相信,隨著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這種模式將會有更廣闊的應用天地。

參考文獻:

[1]朱琳琳.關于支架式教學基本問題的探討[J].教育導刊,2004,10.

[2]魏志平.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方法[J]

猜你喜歡
支架理論初中英語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支架教學模式的英語寫作教學
用“支架理論”優化英語閱讀教學
運用支架理論指導中學英語閱讀教學
支架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