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木版水印歷史及其工藝技法演化

2022-04-21 00:43封葉佳
上海工藝美術 2022年1期
關鍵詞:木版木刻技法

封葉佳

伴隨著古代文化的需求,最初的雕版印刷應運而生,在傳統工藝手段逐漸發展成熟的過程中,木版水印在雕版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為中國傳統繪畫復制工藝增添了更為精良的技法。本文探索了木版水印的歷史及其工藝技法隨著歷史的發展所產生的演變,而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之下傳統木版水印又是以怎樣的形式得以延續的。

一、木版水印的歷史淵源

木版水印由雕版印刷發展而來,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雕版作品是現藏于英國倫敦博物館的《金剛經》。在中國,從唐初期至清代雕版印刷技術不斷成熟,雕版印刷的風格更是逐漸豐富。

唐代是實物可查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出現的朝代,最初的雕版版畫大多被運用于佛教宣傳有關的佛經和經卷扉畫,如1996年在韓國發現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現藏于英國倫敦博物館的《大圣毗沙門天王像》和《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等。

在宋、遼、金、元時期除去諸多經卷扉畫,還出現了許多獨幅雕版畫,在民間,雕版畫在書籍插圖和畫譜叢書上的功能開始普及。在獨幅雕版畫中最為出色精湛的佛畫是遼代的《熾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此作也為之后水印技法的成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鑒意義。宋元時期雕版畫譜已逐漸普及,其中南宋景定的《梅花喜神譜》是中國史上的第一部畫譜,這一畫譜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雕版畫在民間實際生活的融入。宋金時期的《東方朔盜桃圖》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木刻雕版套色版畫,可謂是中國古代木刻雕版畫史上的一次跨越式發展,為此后彩色套印術的成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明后期是推動木刻雕版畫發展的重要時期,徽州、金陵、蘇州、杭州、吳興等地的版畫各有所長,各有其風格特色。值得一談的是饾版彩色套印術和拱花術的發明,在明代出現的《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和《蘿軒變古箋譜》便是運用了饾版和拱花術,其工藝將套色的技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現代的木刻雕版水印主要以此套色印刷術為主。

清代時民間自明代便有的楊柳青、桃花塢等地的木版年畫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此外《芥子圓畫傳》亦是彩色套印技術的高超體現。

縱觀從唐朝開始的雕版印刷術至清代的版畫印刷,都離不開刻與印,雕版印刷從最初的單色線條逐漸向更加豐富逼真的畫面發展,而木刻雕版印刷的功能性也由最初的以宗教宣傳為主滲透至民間,逐漸被運用在插圖、畫譜、年畫等。

二、傳統木版水印

現在的傳統木版水印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固定的制作模式,勾描分版、雕刻版面、制色印刷都有專門的負責人,北京的榮寶齋和上海的朵云軒在木版水印復制上可屬最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木版水印的制作工藝達到頂峰,木版水印的畫幅由原來的箋紙大小到印制大幅的畫作,如《簪花仕女圖》《踏歌圖》由榮寶齋復制,畫作神韻可以假亂真。

傳統木版水印發展至今在技術上已趨于完備,在古今國畫作品的復制上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這是現代工業的印刷技術無法替代的。木版水印從勾描分版開始便需要去體會原作的神韻精髓,以更好地再現原畫作者的藝術風格和作畫功力,此便是機器印刷不可及之處。

木版水印分勾描、刻板、印刷三道工序,講究刀味、木味、水味。對于刻版木材的選擇需要根據畫面來做選取,木質的軟硬,纖維的粗細以及木頭的吸水性等都是選取木種的依據。而對于刀味的要求并非一日之功,除卻對刀具的要求,還需歷久的雕刻功夫。版畫的水味體現在印刷中,印刷需印紙和色料,而水印的水味也正是由這兩物來進行調試,若用清水適當悶紙,印制的畫面顏色有潤味,印色細節仍需根據具體畫面要求作出最適宜的調整。

在中國古代木版水印的演變過程中,最初的雕版印刷以單版墨色為主,除卻用于文字雕刻的雕版,以雕版印制的圖畫多以雕刻線條來表現物體的形象,故對線條的雕刻和掌控往往成為今人對古代雕刻者功力的評說依據。在宋、遼、金、元時期,以墨色線條為主的版畫印刷逐漸開始了變化,版畫的畫面要求不再局限于此,工藝者對版畫開始有色彩的要求,雕刻者可以用線條展現縝密豐富的畫面,卻難在畫面的色彩上給人滿足。遼代的《熾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以雕版墨線印制再加以暈染,此作雖是獨幅版畫卻將雕版印刷和手工暈染結合,作出的畫面不匠氣,有生動流暢之感,卻不失佛畫所體現的莊嚴,另一方面也可見人們對畫面的要求不再拘于單調的墨色線條,而是要尋求更豐富的畫面色彩,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套色水印的產生。

明代《十竹齋書畫譜》的出現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彩色套印術為現代的木版水印技術奠定了基礎。彩色套印與最初的雕版印刷相較,不再僅僅執著于對線條的雕刻,而需另外雕刻大塊的木版用以印制彩色塊面,面與線的結合使印制的畫面更為生動有趣。從單色雕版印刷到彩色套印是一次黑白至彩色畫面的變革,豐富的色彩使刻畫的物體在紙面上呈現得更為生動。

三、水印木刻

在由古至今的傳承過程中,木版水印作為一種傳統的工藝技法也在跟隨時代的變遷作出革新,為年輕的一代所接納和發展,許多青年藝術家依托木版水印的技法進行創作,如此木版水印也逐漸地從復制性功能演化出了藝術創作功能。

傳統木版水印對工藝技師的水平有極高的要求,雕版的技師在版面上雕刻線條時不僅要穩,也要講究自然雕刻出線條的氣韻,這些都需要工藝者常年反復練習以及經驗的積累。但開始為藝術創作服務的木版水印為了讓創作者更好地適應這項傳統技法,不得不從用料和技法上的進行改良。一是版面用料上,用木質夾板(一般會選用五夾板)來代替原先的天然木板,木質夾板較常見的是用于版畫中黑白及套色木刻,特點是較薄且版面容易刻制,對于沒有雕刻技術的初學者來說更易上手;二是在雕刻工具上,用木刻刀代替了拳刀來雕刻線條,木刻刀同樣常見用于木刻版畫,木刻刀在抓握原理上對初學者而言會更加順手,對雕刻力度的控制更為容易;三是在印刷用具上,創作者會根據自身經驗和創作畫面的需要來選取適宜的用具,例如在版面上色時選取傳統的毛筆還是其他經過處理的上色工具,都取決于創作者個人的選擇,目的都是為了讓畫面呈現出創作者所理想的效果。創作者甚至會運用其他材料在版面上進行拼貼來合成圖像再進行水印,這種綜合水印的技法是一種創新,也體現了創作者對水印畫面肌理的更多需求。應天齊的《西遞村系列》便是典型的現代水印木刻中的綜合水印,為了呈現不同的肌理及干濕畫面效果創作者會主動地去改變版面的材料介質,再利用各種多變的刻印手段來達成理想的畫面效果?,F代水印木刻在藝術主觀能動性和技法的綜合性上確實要優于傳統木版水印。從傳統木版水印到現代水印木刻的演化過程中,衍生了一套可以為普通藝術創作者所用的工藝技法,水印木刻依托于傳統木版水印技法,但在雕刻的技藝和畫面水印的成熟度上,還無法與傳統木版水印相提并論。

相比于傳統木版水印從木版原料的選取開始便需講究,水印木刻確有便捷易學且靈活多變的優勢,適合注重畫面整體效果而相對不拘于刻印細節的創作者,但在傳統國畫作品的復制上卻難以取代木版水印的制作工藝。

四、總結

木版水印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雕版印刷開始大量被運用于宗教文化的傳播。隨著印刷工藝的成熟,印刷出的成品的畫面也產生了新的變化,從單色的線條到套色畫面的出現,再到嚴謹地復制國畫水墨,在印刷畫面不斷豐富的背后支撐的是經過歷史打磨不斷成熟的傳統木版印刷工藝技法。

在由古至今的傳承過程中,木版水印作為一種傳統的工藝技法也在跟隨時代的變遷作出革新,為年輕一代所接納和發展,許多青年藝術家依托木版水印技法進行創作,如此木版水印也逐漸地從復制性功能演化出了藝術創作功能。從木版水印到水印木刻的發展過程中,傳統技法也在為適應新的時代變遷作出革新,為了更好地傳播這項傳統技藝,將傳統木版水印工藝長久地流傳下去。

猜你喜歡
木版木刻技法
“大美民間 匠心風韻”
———山西木版年畫展在山西美術館成功舉辦
手繪技法表現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國情?家國夢
木版年畫色彩的象征與應用研究
以木為紙 以刀為筆
為革命而“新興”
作品一
絳州木版年畫:追憶民俗味道
秀秀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