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時代性視角探析鄉村傳統民居的困境與對策

2022-04-21 00:43馮鑫陳友法袁君瑤
上海工藝美術 2022年1期
關鍵詞:奉賢區時代性民居

馮鑫 陳友法 袁君瑤

為了針對鄉村傳統民居在時代變遷中的困境探尋相應對策,文章由時代性視角出發,深入上海市奉賢區鄉村對傳統民居進行了大量調研,采用訪談、航拍、測繪等方式深入了解與記錄了三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等多處傳統民居,發現鄉村傳統民居存在盲目改造風貌不再、結構老化淪為危房、功能陳舊難用棄置等問題,并結合優秀具體案例,對以上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力圖在保護優秀鄉村傳統民居的同時滿足居民現代生活的空間與物質需要。

建筑,受影響于科技程度、社會文化、哲學追求等隨時代變化的因素,由人來設計和使用——而處于核心中的“人”永遠都是屬于特定時代的人,凸顯了建筑文化的時代性。所以說,建筑是時代的產物,時代對其的影響甚于一切。傳統鄉村民居作為我國歷史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呈現過去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鄉村真實生活狀態,將人們與歷史記憶聯系起來以增強歸屬感,同時也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印證了時代的更迭,是人類社會的寶貴資源。與知名度較高的大型優秀歷史建筑不同,鄉村傳統民居在當今時代很難得到全面的科學管理與修繕保護,面臨著諸多困境,好在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熱烈展開,鄉村傳統民居得到了愈多的重視。

一、建筑的時代性

文學家茅盾十分主張文學的“時代性”,曾詳細說明“時代性”這一概念:所謂時代性,在表現時代空氣而外,還應有兩個要義:一是時代給人們以怎樣的影響,二是人們的集團活力又怎樣地將時代推進了新方向,換言之,即是怎樣地催促歷史進入了必然的新時代;亦有藝術家指出,藝術的時代性是由時代的社會精神、審美傾向、藝術觀念共同組成,也由三者綜合體現,而不同的時代具有各自獨特的時代性;我國著名建筑師何鏡堂先生進一步闡釋了建筑的時代性:建筑是一個時代的寫照,是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綜合的反映,時代在不斷地更迭,資源和生活的關系也必然會隨之改變,有什么樣的時代就有什么樣的建筑,這就是建筑的時代性。建筑作為一種具備極強的功能性的獨特藝術,其時代性不僅是一個時代的表層狀態呈現,亦是時代發展至歷史必然與人們集團活動之間的互相作用結果。不同時代的建筑各有特色,同時亦各有局限,這種時代的局限即是鄉村傳統民居等歷史建筑而今面臨困境的重要原因——難以滿足新時代人們生產生活的空間及物質需要。

二、上海市奉賢區鄉村傳統民居面臨的主要困境

通常,傳統建筑在空間上的過時會阻礙它有效地容納家庭或企業建設,致其經濟價值降低,而土地的持續升值則推動人們將傳統建筑拆除轉而建設具備較高經濟價值的建筑。以奉賢區傳統鄉村民居為例,其目前的主要困境有在時代更迭中遭到損毀,以及挪作他用、私自改建甚至棄置不用等。究其原因,還是這些傳統民居難以滿足時代更迭后人們生產生活的空間及物質需要,諸如江南地區氣候多雨、空氣潮濕木構架易腐,小青磚墻體單薄難以防寒保暖,木質門窗及墻體圍護易燃,墻體強度不足難以掛裝家電用具等。

(一)在時代更迭中遭損毀的徐兆奎宅

徐兆奎宅(圖1)位于今奉賢區柘林鎮迎龍村,為奉賢區文物保護點。徐兆奎宅原名振麟堂,為無錫商人董氏始建于公元1820年前后,距今已有200年歷史,建設工程歷時13年之久。后董氏經商失敗,將東側半幢宅院賣與徐氏,隨著董氏家族的逐漸衰落以及徐氏家族的日益興盛,最終宅院易姓為徐,后歷史變遷中損毀大半,僅存今日的徐兆奎宅。由航拍圖可見,徐兆奎宅西側道路為進宅村路,發于南側河岸主路;宅四周林田交融,新建民居與傳統民居新舊交織,時代演化痕跡明顯;由人視圖可見徐兆奎宅為典型小青瓦人字雙坡頂,穿斗式木架構,小青磚圍墻,脊飾與滴水瓦當俱全,由兩側山墻面裸露構架及屋頂瓦面斷面可見明顯損毀痕跡,后在使用過程中保留了木門更換了木窗,以及用小紅磚修補了墻體并涂料粉刷了外立面,今已不為戶主居住所用,改為儲物。整體來看,徐兆奎宅損毀較多,但剩余三間仍然在木構架、屋頂、脊飾以及內部空間分隔上保留了上海鄉村傳統民居的典型特征,延續了上海鄉村傳統民居的建筑文化與風貌。諸如徐兆奎宅這樣在時代更迭中遭到損毀甚至消逝的鄉村傳統民居不在少數。

(二)挪作他用的李家閣小學

李家閣小學(圖2)位于今奉賢區南橋鎮燈塔村,為奉賢區文物保護點。李家閣小學原名李閣小學,為竹岡李氏家族李卓民所建南園之一隅,建于民國六年(1917年),距今已逾百年。2013年,竹岡李氏后人自發成立“竹岡李氏宗親會”,于2014年由族親捐資將李閣小學翻修作為竹岡李氏宗親會活動中心,承展覽、活動、會議、辦公等功能。歷經百余年,南園已不在,李家閣小學卻得以較為完好的保存。其歇山頂青瓦白墻,屋面與脊線弧度優美,屋檐出挑深遠,滴水瓦當花紋細致;內部穿斗式木構架保存完好,望磚、檁條、梁柱穿枋、柱礎一應俱全;木質門窗及匾額古色古香。但翻修時用新磚建起很厚的外圍墻使其通透靈巧之意折損大半,內飾上青石地板、立柱紅刷、木板吊頂和燈具陳設也將傳統民居意境消耗殆盡,屬實可惜。

(三)私自改建的潘家住宅

潘家宅(圖3)位于今奉賢區柘林鎮胡橋老街農交路15號,為奉賢區文物保護點。潘家宅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翻修于2017年前后,仍作居住用。潘家宅原貌已不可考,翻修后為2層小樓,依稀可見其南北兩幢夾東西側廂房的典型合院布局樣式,然而內部院落也被新建建筑蠶食大部;原青瓦屋面已經被機制琉璃紅瓦取代,屋面也變為直線,亦是因為原木構架已經被完全拆除,翻修中全部改用磚混結構;原本的一家一院也被拆分成多戶人家居住,因此南側與東側臨街處多開有門;立面用青灰色涂料粉刷,陰冷怪異;金屬門和防盜合金玻璃窗簡單粗暴地代替了原木質門窗;內部隔墻、樓梯、鋪地等所用材質也全為新式建材;“圈地”式占有空間也使得內部空間極其擁擠雜亂。整體而言,潘家宅經過翻修,幾乎是一個被勉強套進傳統合院布局樣式的新建民居,完全喪失了傳統民居的物質特征與文化氣息,面目全非不再具有保護價值。

(四)棄置不用的華根堂宅

華根堂宅(圖4)位于今奉賢區四團鎮三團村,為奉賢區文物保護點,已經被完全廢棄。走訪附近居民得知其始建于清代,具體時間已不可得。華根堂宅為典型的東西軸對稱布局,然而其西北角已經損毀,唯有從東側半部推斷其西北角損壞前平面布局,經測繪的平面圖(圖5)。華根堂宅為二層以抬梁為主混有穿斗的木構架,望磚青瓦作頂,小青磚與木板作墻體圍合,其形制為獨特的合院式平面布局,典型的南北兩埭各五開間、東西兩側共四廂房繞庭心而建,是上海及周邊地區所特有的“絞圈房子”。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由發音來看,其應讀作“絞(gao,音同“高”)圈房子”,又被叫作高圈房子、交圈房子等;“絞圈”為木工術語,指采用45°倒角拼接的方法將呈矩形的四邊形接成一圈,以此工法所建多排建筑為多埭絞圈房子,最多可至“十埭九庭心”;從結構而言,四面圍合的絞圈房子的結構體系是一個相互連接的整體,應視為一幢房子。整體而言,華根堂宅雖然有部分損毀,但其形制與架構保存尚好,構件與材質也都原真而典型,依然具備較高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價值,而以華根堂宅為代表的絞圈房子結構簡單、裝飾簡樸、靈活用材與布局,體現了江南地區傳統民居的樸素智慧,傳承了上海及周邊地區獨特的建筑技術與文化。但是隨著時代的更迭,以及人們對鄉村傳統民居的重視與保護力度不足,絞圈房子等獨特的傳統民居逐漸遭到棄置至完全損毀或拆除,令人嘆惋。

三、奉賢區對鄉村傳統民居的保護策略

在調研中遇到的典型問題是鄉村民居的住戶希望拆遷以改善居住條件,但是保護政策不允許拆遷,以至于很多住戶就放任住宅損毀至危房,然后申請修繕,在修繕中動手腳。此類事件既不能保護好這些優秀的傳統鄉村民居,又不能將居住質量提升到讓住戶滿意的程度。針對這一現象,奉賢區的優秀鄉村傳統保護工作有著較好的應對措施。實際上,奉賢區優秀鄉村傳統民居保護工作在遵循《上海市文物保護條例》和《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的同時,有以下幾點值得發揚推廣的優秀策略:一是村域整體保護改造,二是細致保護,明確責任人,三是鼓勵屋主自發進行的合理維護。

(一)以吳房村為代表的村域整體保護改造

吳房村(圖6)被譽為上海南郊的桃花源,是上海第一批9個鄉村振興示范村之一。設計方中國美術學院設計總院創新性地提出全域設計概念,將視野所及皆納入設計范疇,以全面提升吳房村的整體風貌。吳房村的建構筑物建設雖然不再以木柱青磚為主,但色調上依然延續了粉墻黛瓦這種樸素雅致的風格;布局上尊重原聚落肌理,河流道路建筑關系生動自然;形式上沿用柔美的坡屋面流線、樸實的木飾線條與窗框、步移景異的村落景觀等,展現出江南水鄉的柔美;業態上將藝術、設計、繪畫等元素融入到該項目中,創造出與“黃桃”產業相關的新體驗。村內優秀傳統民居吳房村115號,被改為展覽建筑,充分印證了傳統民居在時代變遷中的魅力??梢哉f,吳房村的村域整體保護改造不僅在保護傳統民居的基礎上重新激發了村域活力,更是全面系統地梳理鄉村振興體系,通過政府、制度、人、資本合力,以“三塊地”為基底,做大基金,在一定范圍內全面策劃,促進產業融合與“三農”發展。

(二)以柘林鎮為代表的細致明確保護責任

在實地調研中,奉賢區柘林鎮建立文物保護點聯系表的做法也非常值得推廣。調研人員剛開始的時候并不知道文物保護點聯系表的存在,但是在調研過程中,被列為文保建筑的優秀傳統鄉村傳統民居的屋主告知了這一存在。通過調研印證,各文保點的聯系人能夠快速對文保點的信息做出反饋,這不僅極大方便了調研等保護工作的開展,也充分證明了這一工作沒有流于形式,而是文保聯系人與屋主進行過溝通,使得屋主明白文保工作的存在以及優秀傳統鄉村民居的重要性。這種深入基層的實際做法是極有力的一線的文物保護措施,對于保護優秀傳統鄉村民居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以郁邦杰宅為代表的屋主自發性合理維護

郁邦杰宅位于奉賢區柘林鎮南勝村,為奉賢區文物保護點,始建于約1860年,單層二進式院落布局,木質穿斗抬梁混合構架(圖7),望磚青瓦作頂,青磚圍合,內部額枋等雕花細節精美,保留較為完好,一直作居住用。屋主精通木工手藝,十分珍視這座祖傳下來的宅院,一直精心維護。如今屋主已經退休,便有時間對宅子進行全方位的維護,對損壞的門窗及檁條等按照原貌用木材就行修繕(圖8),就連門柱朽壞了剩下的鉚釘也要保存下來修復的時候用上去,力圖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宅與人興,在屋主的不懈維護下,郁邦杰宅的細節也保存得十分完善,承載歷史記憶與文化的同時,亦傳承了傳統的手工藝,成為了時代變遷的見證者與傳頌者。

四、結語

只有知其所來,才能知其所往。建筑是用石頭寫成的歷史,民居更是社會歷史的活化石,是地方人文民俗的物質表現,印證了時代更迭中的歷史背景、社會構成和文化發展,其價值不言而喻。隨著時代變遷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傳統民居難以滿足當今時代人們生活的空間與物質需要,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飛速消失,所存大量優秀傳統民居散落在鄉村地區,保護迫在眉睫。對于鄉村傳統民居的保護,要透過那些物質與非物質的遺存去理解傳統的內在精神、價值判斷與認知模式等,將其中仍有生命力的東西融入到今天的價值、思想體系中,才能在時代更迭中傳承好鄉村民居所蘊含的文化與智慧。面對困境,奉賢區在保護鄉村傳統民居的同時滿足了當代人們物質需要,作出了較好的策略示例。從中可知,若保護僅依靠政府和學者、僅停留在規范制定、僅流于形制而疏于內涵,是遠遠不夠的;時代發展不可阻擋,我們必須深入實地考察問題,針對性地指定方案,才能將優秀鄉村傳統民居保護好,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

猜你喜歡
奉賢區時代性民居
民居智庫
上海奉賢:科技干部奮戰在抗疫一線
弘賢育德做先鋒 五育并舉促成長——上海市奉賢區奉城第一小學少先隊工作的實踐探索
薪火少年說——上海市奉賢區奉城第一小學少先隊創新特色項目
散文詩的時代性、視野與創新
奉賢區金匯鎮:“聯”字特色譜寫人大工作新篇章
民居攝影
民居書畫
青銅器的時代性與器型的演變
中國共產黨黨員質量標準演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