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

2022-04-22 00:48黃綺綾
學習與科普 2022年15期
關鍵詞:閱讀興趣信息技術

黃綺綾

摘要:課外閱讀的內容相對于教材更加具有廣泛性,學生能夠基于自身的閱讀愛好對課外知識進行廣泛涉獵,由此更好地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而為小學語文寫作提供良好的素材。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以及生動形象的情境促使學生激發閱讀的興趣,進而為拓寬整體視野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將對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興趣的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興趣;閱讀;小學語文;信息技術

1 引言

課外閱讀是拓寬學生視野的重要路徑,但由于課堂上給予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課外閱讀開展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融入其中,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從繁雜的課外信息中積累語文素材,進而為優化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整體效果奠定良好基礎。以下將對培養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興趣的路徑進行探究:

2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2.1 合理篩選課外閱讀素材,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切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從選材入手,保證為學生選擇的閱讀材料能激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學習基礎、興趣愛好等發展需要,并根據這些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視頻、音樂、圖片等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他們的閱讀動力。比如,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引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在這些學生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鋼鐵是如何煉成的》《海底兩萬里》,品味趣味,體會人物、景物等的描寫,感受作者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經歷,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快樂。在對小說人物的描寫和刻畫中積累素材,把握小說人物的刻畫特點。再例如在講《秦兵馬俑》一課時,正式講解課文前,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通過互聯網查找了解秦始皇制作兵馬俑的歷史背景以及原因等,并將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成冊,進而為后續的課堂閱讀提供知識儲備,同時也能更好地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2.2 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提升課外閱讀融入效率

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多元化的圖片以及影視資料,將為優化情境創設的質量奠定良好基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音頻和圖片,能夠為小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藝術感受,使得情境創設的教學效果更加明顯。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加入音頻的PPT,而后在語文播放時插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由此更好地提升閱讀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I課文學習中,教師可以在小學閱讀教學之前,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展現春天生機勃勃的自然現象,而后再引入有關于春季萬物復蘇以及燕子歸來的圖片,使得小學生能夠在直觀地畫面中感知歌曲中傳達的對燕子的喜愛之情。讓學生讀片段,看插圖,品析動詞(伸出、捧起、送到),感受作者寫的連續性動作這一寫作方法,同時感受修辭手法給文字帶來的作用,通過比喻句的使用能讓讀者感受到小貝蒂對小燕子的關心、呵護。教師并且強調寫好人物動作,首先要進行仔細地觀察,準確地運用動詞,再適當地運用修飾語或修辭方法,更加生動地展現人物的內心。再例如在《海濱小城》一課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這篇文章的創作背景,而后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播放海濱小城景色視頻的方式提升學生對語文情境的感知,為優化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奠定良好基礎。

2.3 綜合課外閱讀素材,規范群文閱讀流程

由于課外閱讀的種類具有繁雜性,因此為了更好地確保課外閱讀的整體質量效果,語文教師需要將同性質的文章組合起來,并在閱讀流程上進行規范,進而使得課外閱讀的效果得到優化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從理論上分析,就是在語文教學中以一個獨立的議題為中心,開展多篇閱讀教學活動。群文閱讀教學流程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根據語文教材內容的確定中心議題;第二步,根據確定的議題選擇多篇文本,在選擇文本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文本和中心議題之間的聯系;第三步,確定中心議題,選擇文本之后,根據中心議題設置相關的問題,從多文本的角度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中心議題。

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黃河頌》的閱讀教學中,確定一個中心議題——家國情懷,通過《詹天佑》《狼牙山五壯士》多文本教學,讓學生在同一個中心議題下閱讀學習,掌握理解所有課文,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同樣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掌握群文閱讀思想,在學生閱讀其他文章之時聯想以往所學的內容,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群文閱讀在一個核心思想指導下將多篇具有相同性質的文章集合起來,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對其進行歸類總結,進而為深化對主題內容的感知奠定良好基礎。尤其在多類型的課外閱讀下,教師更加需要做好不同性質文章的整合工作,促使學生能夠在集中閱讀的過程中深化對閱讀主旨的感知,進而為增加自身知識儲備奠定良好基礎。

3 結語

總而言之,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能夠通過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插入,使學生的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得到優化提升,同時在互聯網上將課外閱讀資源融入到課外閱讀教學中,也將能夠更好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而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做好不同性質文章的整合工作,促使學生能夠在統一的素材下深化對文章思想情感的感知,進而更好地增加自身知識儲備。

參考文獻:

[1]張慧宏.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及實施路徑[J].學周刊,2021(14):145-146.

[2]徐曉紅.拓展延伸,遷移運用——芻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21(13):53-54.

猜你喜歡
閱讀興趣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