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盾鋼琴奏鳴曲《夜宴》作品淺析與演奏初探

2022-04-28 15:14宋佳瑋
戲劇之家 2022年12期
關鍵詞:譚盾夜宴引子

宋佳瑋

(溫州大學 浙江 溫州 325000)

機緣巧合之下,筆者有幸學習并演奏了《夜宴》鋼琴奏鳴曲,并深深地被其音響效果和意境觸動,同時,在演奏的過程中,筆者對作品的演繹有一些粗淺的理解。在鋼琴演奏中,指法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但是,目前大部分演奏者對指法的考慮都較少。本文試圖從音樂作品本身和演奏詮釋兩個角度對本奏鳴曲的演奏進行討論,希望對廣大演奏者有所啟發。

一、創作由來

譚盾是我國在國際上有極高音樂影響力的作曲家、指揮家,被譽為“東方的馬克·波羅”。他的音樂作品具有極其鮮明的個人風格,同時,他的作品也極具中華文化色彩,他以極高的水平把中西方音樂文化和作曲技法結合在一起。作曲家陳其鋼曾這樣評價譚盾:“如果沒有我陳其鋼,中國現代音樂的影響照舊,如果沒有譚盾,中國現代音樂的形象以及它在全世界的地位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你必須要承認,他是自從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作曲的一百年以來最具有個性、最勇敢、最大膽創新,也是最有國際影響的一位。因此,無論是他的成功或失敗都給我很大的影響?!?/p>

中國創作鋼琴音樂的歷史,自1915 年趙元任創作鋼琴作品《和平進行曲》以來,已經走過了一百多年,這個時間雖然不算長,但中國的音樂家們在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今,中國鋼琴音樂作品越來越多,風格也越來越多元,在這個過程中,無數的作曲家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中國現代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常常體現出創作者較高的理論素養,創作中大量使用的中國傳統的旋律,常常描繪、體現著民族風味的意象,伴隨著濃烈的民族氣韻。

電影《夜宴》由我國著名導演馮小剛拍攝,作曲家譚盾為其配樂,電影講述了五代十國時期皇宮內的爾虞我詐與愛恨情仇。作曲家將其電影配樂改編為鋼琴奏鳴曲,從琴聲中還原電影中豐富的意境和內容,以鋼琴模仿民族樂器,將中國民族音樂和中國意象美與西方音樂巧妙融合。譚盾曾說過,“我喜歡把視覺演化成一種聽覺,再把這種聽覺推到視覺享受的位置上?!痹谑址ㄉ线@叫做“視聽通感”,譚盾就是這樣創作電影音樂的。

二、音樂本體分析

(一)第一樂章:《面具》

這一樂章為帶再現的二段式樂章,帶著陜西音樂風格,富有濃厚的地域特色。4 個小節的引子由四個樂節構成,開頭以三個F 力度出現連續四個由兩個不同的純五度和弦組成的復合和弦,高低聲部反向進行,給予樂章一定的發展動力,隨后,第二小節馬上以三個p 的力度和以g 為開始的五度上行分解和弦,將情緒減緩減弱。以三個p 的力度降低八度重復開頭,以e 為開始的五度上行分解和弦漸強進入主題。主題為b 商清樂七聲調式,高低聲部連續使用嘆息音型,即前高短、后低長的音型,仿佛是在嘆氣,然后重復并將主題拓寬。

B 句為兩次相同的先揚后抑,將嘆息感加強。C句為主題的變化重復。隨后再現主題a,轉為e 徵燕樂七聲調式,并將旋律聲部加厚。

(二)第二樂章:《今夜之后》

這一樂章為不帶再現的三段式樂章。作曲家別出心裁地用了一個24 個小節的長引子,引子中多采用前十六后八的緊湊節奏,烘托渲染了緊張、危機感十足的氛圍,仿佛描繪了暴風雨來臨前不安的內心。引子的開始沿用了第一樂章的e 徵燕樂七聲調式,以三個p 到三個f 的力度快速漸強,將調式從五度關系轉到b 徵燕樂七聲調式。十六分音符的重音轉移,在勾勒出旋律的同時,也在模仿大鼓的音色,前十六后八的音型也同樣模仿了鼓的音色。整個引子部分將氛圍營造得十分充分,引子的最后三句重復句轉到E宮五聲調式,主題旋律出現,轉到bB大調,從民族五聲調式轉到西方大小調式,體現了中西結合。本樂章由四個樂節構成,使用純四度切分節奏,延續并強化了引子渲染的緊張氣氛,低音部分十六分音符的跳音組合,模仿鼓點敲擊。后重復加厚拉寬旋律,將高低聲部都做了八度處理。經兩個小節的連接進入b 材料,此處材料使用第一樂章中的主題材料模進而來,為b 商清樂七聲調式,同樣經過一次重復加厚,經過兩個小節的連接,進入15 個小節的間奏。隨后調式轉為bB 大調的c 句,通過同樣的切分材料進行模進,同時提高音域和速度,加強緊張感,又經過五個小節的補充終止,到了11 個小節的尾聲,調式終結在bE 大調上。

(三)第三樂章:《劍舞飛揚》

這一樂章為單二部曲式,曲式結構圖如下:

這一樂章名副其實,作曲家用琴聲描繪了刀光劍影的場景,月黑風高的夜晚,兩名武者在纏斗,刀劍相接發出刺耳的響聲。引子部分出現了整曲的兩個主要材料,模仿中國大鼓音色的前短后長的低聲部節奏和描繪刀劍舞動、撞擊的高聲部節奏,營造出危險、緊張的音樂場景。A 段為兩個并列樂句,b 句為引子和a 句綜合變化發展而來,高聲旋律持續弱音量重復,好似兩位武者在持劍對峙,而后的十六分音符的重跳音則是似刀劍相撞的刺耳聲響。B 段沿用了A 段中的十六分音符,輔以強音和跳音記號,音樂在B 段進入高潮。低聲部的節奏同樣采用前短后長的節奏型,與高音聲部的旋律反向進行,使音樂更具動力。B1 段將B 段主旋律進行八度處理,低聲部采用三連音的節奏型,加強音樂動力。后出現的十六分音符的主調式琶音跑動,將此樂章音樂情緒推向最高處。同時,B 段所用的材料也是第四樂章的主要音樂材料,給后面的樂章做了鋪墊。

(四)第四樂章:《我用所有報答愛》

第四樂章是單二部曲式結構,由通俗歌曲改編而來,為G 大調的單二部曲式,這段樂曲旋律清晰,反復出現并貫穿全曲。旋律先揚后抑,悲柔感人并且民族風味十足。主題a 以三個p 的音量并輔以主和弦的分解織體,后做模進重復,結束在調式五級。主題b沿用主題a 的材料進行發展,同樣經過三次模進重復,結束在調式五級,后將主題b 進行提高并進行六度加厚重復,隨后進入作品的高潮,對主題a 的材料加厚加寬,以三連音和十六分音符的跑動將情緒推到高潮。之后是與A 段相同的四句加兩句a 材料擴充至結尾。整個樂章,主題材料a 反復出現,強化了對主旋律的記憶印象。

三、演奏詮釋與指法理解

(一)觸鍵及音響層次

在本部作品中,“靜、虛、淡、遠”的意境體現得淋漓盡致。在作品中出現大量的ppp、fff 等極端的力度記號,同時,在連續的樂句里也出現了不同的力度記號,例如ppp、pp、p、mp 等極為細致的力度轉變記號。觸鍵點、觸鍵高度、下鍵速度和深淺等這些要素都影響著音色、音響效果,需要我們靈活調整各個要素來塑造《夜宴》豐富的音樂形象。

(二)指法理解

在鋼琴演奏中,指法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很多演奏者常常因為指法出現問題而不能很好地達到作品想要表達的效果。筆者在演奏此奏鳴曲時,對指法的設計有一些粗淺的理解。

1.大指旋律改編

此處如果按照正常的指法,應該是完全用左手來演奏,筆者在練習中發現,這樣不容易演奏出三個f的力度和重音標記的旋律線條。筆者使用如圖所示的指法來演奏,通過使用大指的力量也可以更好地勾勒出旋律。(見譜例1)

作品第三樂章的開頭引子部分,低音聲部大字一組的降la 在譜面上有強音記號,改用大指來彈奏。眾所周知,小拇指的力量在所有的手指中是相對較弱的,如果用小拇指來彈奏,難免會有一些力不從心,不容易達到作品所需的音量和音強要求。

2.琶音跑動指法

作品第一樂章的織體出現大量的快速十六分音符,并且一次下行的跨度有十度,如果用正常的一到五指的順手的指法,并不能很好地演奏出此處的速度和連貫性,也不容易彈出強音mi。筆者建議最低的mi 和do 使用1、2 指來演奏,多使用手腕的旋轉,以達到所需要的速度和音強。

此處為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動,可以借助雙手來演奏,以達到更好的演奏效果。將右手的指法位置固定,分解琶音組合,可以更科學地運用手指,以達到作品需要的效果,指法如圖所示。(見譜例2)

譜例1

譜例2

四、結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譚盾秉承西方作曲技法,以無比扎實的作曲技巧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進行音樂創作時融入中國文化的元素,在傳播音樂藝術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做法值得中國青年音樂人學習。

本文從作品由來、作品分析、作品演奏三個方面對譚盾鋼琴奏鳴曲《夜宴》進行了論述。通過研究,筆者給出了該曲的作品理解和演奏時音響效果、指法選擇等方面的一些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對該曲的演奏實踐,尤其是在指法、觸鍵的運用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猜你喜歡
譚盾夜宴引子
邂逅 《唐宮夜宴》
細數《唐宮夜宴》中的“國寶”
圓的意味——解析譚盾之《圓》
巧借“引子” 活用“換元”——一道解析幾何題復習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構建引子課文閱讀教學模式
“引子”教材觀:聚焦語文要素與課文范本的閱讀教學模式——以部編版教材為例
如何演繹譚盾《八幅水彩畫的回憶》
一類導函數流行題的診斷
拉琴人的不同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