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地區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認知度的調查

2022-04-28 08:16林美鮮韋義萍莊敏堅馮大鵬楊家明
大眾科技 2022年3期
關鍵詞:智齒掌握情況認知度

林美鮮 韋義萍 盧 合 莊敏堅 覃 靜 馮大鵬 楊家明 

廣西地區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認知度的調查

林美鮮 韋義萍 盧 合 莊敏堅 覃 靜 馮大鵬 楊家明

(廣西醫科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0)

目的:了解廣西地區醫學生和非醫學生對智齒的認知度,旨在為大學生的智齒知識宣教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通過簡單隨機抽樣和配額抽樣對廣西地區5所醫學高校、5所非醫學高校共1000名大學生進行智齒認知度的問卷調查。結果:總體上大學生對智齒的基本認知情況良好,女生對智齒的認知情況略高于男生,醫學生高于非醫學生。87.5%的大學生知道智齒的生長是正常生理現象,其中女生的正確率為88.3%,男生的正確率為86.3%,女生高于男生;醫學生正確率為92.4%,非醫學生正確率為82.6%,醫學生高于非醫學生。對智齒知識的掌握情況,高年級優于低年級,醫學生高于非醫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0<0.01)。在智齒拔除術焦慮方面,學生普遍存在智齒拔除術焦慮,女生高于男生,非醫學生高于醫學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0<0.01)。結論:廣西地區學生對智齒認知度良好,但醫學生與非醫學生的認知存在差異,并且普遍存在智齒拔除術焦慮,各專業高校應重視大學生的口腔健康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大學生智齒知識普及。

醫學生;非醫學生;智齒;認知度;口腔健康

引言

智齒是口腔內最后萌出,位于牙列最內端的牙齒,又稱為第三磨牙。智齒一般在18歲左右開始萌出,萌出過程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下頜智齒常因位置不足,萌出時出現不同程度的阻生,對鄰牙、TMJ、智齒本身都將造成極大的危害。阻生智齒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智齒冠周炎,若治療不得當可并發咬肌下間隙、翼頜間隙、頜下間隙等間隙感染,嚴重者可導致全身化膿性感染,甚至發生敗血癥[1],因此,一般建議拔除處理。據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的阻生智齒發生率約為20%[2]。一般拔除年齡在18~30歲之間,大學生為主要群體[3]。醫學生因有專業課教育,對口腔相關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遇到智齒問題時有一定的應對能力,而非醫學生可能因接觸的相關知識少,應對能力較差,且目前并沒有發現有對廣西地區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認知程度是否有差異的研究,所以本課題旨在研究廣西地區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認知度是否有差異,與其他地區的研究結果是否相同,然后提供有針對性的科學理論數據。通過問卷調查廣西地區醫學生與非醫學生的智齒認知度,對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智齒知識宣教和提高大學生口腔預防保健能力有積極作用,使大學生的口腔健康狀況得到改善。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2020年8月至11月,通過簡單隨機抽樣和配額抽樣的方法確定10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500名為醫學院校的學生,另外500名為非醫學院校的學生。

在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桂林醫學院、右江醫學院、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等5所醫學類院校的在校學生中,分別以25%、18%、25%、18%、14%的比例進行配額抽樣,分別從這5所學校抽取125人、90人、125人、90人、70人,共500名醫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在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南寧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5所非醫學類院校中,分別以22%、25%、9%、14%、30%的比例進行配額抽樣,分別從這5所學校抽取110人、125人、45人、70人、150人,共500名非醫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1.2.1 問卷設計

參照李敏[3]、武文婧[4]論文設計問卷,并通過專家的指導意見進行設計,內容包括:(1)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級、為醫學生或非醫學生、對智齒知識是否感興趣、智齒萌生如何應對、對智齒拔除術是否感到焦慮、拔除智齒時傾向選擇何種類型的醫院等。(2)認知度調查:主要包括生長規律、智齒位置、智齒疼痛的應急措施、智齒拔除臉型變化、智齒拔除的必要性、智齒拔除費用等。納入標準:(1)學生自愿參加該研究;(2)理解能力好,能夠理解問卷內容。

1.2.2 調查方法

采用紙質版與電子版相結合的問卷形式進行調查,調查對象為簡單隨機抽取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五所醫學專業學生及五所非醫學專業的學生。對抽取到的十所學校進行調查,發放人員嚴格按照學生專業進行問卷的發放,待填寫問卷之后收集、整理、分析問卷。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到有效問卷共計100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

1.3 資料處理

調查結果通過Excel建立數據庫,錄入學校、專業、年級、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描述,數據導入SPSS24.0進行統計分析,卡方檢驗進行數據分析,檢驗水準為0.05。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到有效問卷共計1000份,問卷有效率為100%。在1000份問卷,男生402份,女生598份,各占40.2%,59.8%;醫學生500份,非醫學生500份,各占50%;大一年級106份,占比10.6%,大二年級293份,占比29.3%,大三年級433份,占比43.3%,大四125份,占比12.5%,其他年級43份,占比4.3%。對智齒了解程度中了解人數最多474人,占比47.4%;不了解人數最少62,占比6.2%,如表1所示。

表1 基本資料

2.2 大學生對智齒的基本認知情況

表2顯示,總體上大學生對智齒的基本認知情況良好,女生對智齒的認知情況略高于男生,醫學生對智齒的認知情況高于非醫學生。對智齒的位置和生長規律的回答,51.5%的大學生能夠正確回答智齒是從正門牙開始數的第八顆牙;87.5%的大學生知道智齒的生長是正常生理現象。對于智齒拔出臉型變化的回答,41.3%的大學生認為拔除智齒不可以瘦臉,女生對此掌握得更加全面,醫學生遠超非醫學生。

表2 大學生對智齒知識的基本認知情況

2.3 不同年級對智齒的知識掌握情況

表3顯示,不同年級大學生對智齒知識掌握情況比較,達到16~20分的大一學生有3.8%,大二學生有21.2%,大三學生有31.6%,大四學生有32.0%。高年級情況比低年級好,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0.00<0.01)。

表3 不同年級學生對智齒的認知情況

注:c2=87.769=0.00<0.01

2.4 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知識掌握情況

表4顯示,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知識掌握情況比較,達到16~20分的醫學生有39%,非醫學生有10.6%。醫學生對智齒知識的掌握比非醫學生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0<0.01)。

表4 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的認知情況

注:c2=168.356=0.00<0.01

2.5 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了解智齒知識的興趣

表5顯示,醫學生和非醫學生對了解智齒知識的興趣比較,醫學生比非醫學生更希望了解智齒的相關知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0<0.01)。

表5 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了解智齒知識的興趣

注:c2=33.608=0.00<0.001

2.6 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于智齒萌生后的應對情況

表6顯示,關于萌生智齒后的應對情況,40.6%的大學生對于智齒不痛的情況下不采取應對情況,37.4%的醫學生和29%的非醫學生選擇“先咨詢醫生的意見”,6.2%的醫學生和6.8%的非醫學生選擇“痛的話就忍著”,6.2%的醫學生和7.6%的非醫學生選擇“自己找藥物緩解”。

表6 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萌生智齒后的應對情況

2.7 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疼痛的應急處理措施

表7顯示,關于智齒疼痛的應急處理措施,71%的醫學生和61.4%的非醫學生選擇“用冰敷在疼痛的部位”,25%的醫學生和18%的非醫學生選擇“在疼痛部位含食生姜片”,59.2%的醫學生和53.4%非醫學生選擇“服用陣痛類的藥物”,21%的醫學生和10.2%的非醫學生選擇“服用解毒類藥物”。

表7 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疼痛的應急處理措施

2.8 不同性別、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拔除術的焦慮情況

表8顯示,智齒拔除術焦慮417例(男生142例,女生275例),無智齒拔除術焦慮大學生583例(男生260例,女生323例),41.7%的大學生有智齒拔除術焦慮,智齒拔除術焦慮在大學生中很普遍,女生高于男生,非醫學生高于醫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0<0.01)。

表8 不同性別、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拔除術的焦慮情況

注:男生和女生對智齒拔除術焦慮情況比較c2=11.243=0.00<0.01 醫學生和非醫學生對智齒拔除術焦慮情況比較c2=413.007=0.00<0.01

3 討論

在我國16歲~25歲人群中,智齒萌出率約為55%,在萌出智齒中阻生和錯位約占44%[5,6]大部分人在智齒萌出過程中會引起局部炎癥、鄰牙損傷、顳頜關節病,并成為牙源性囊腫及腫瘤的潛在病源,且智齒由于萌出異常無法建立正常的咬合關系[7]。武文婧、王琳等[4,8]的研究都顯示醫學生與非醫學對智齒認知度存在差異。然而,目前并沒有發現有對廣西地區醫學生與非醫學生對智齒認知程度是否有差異的研究。因此,對廣西地區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醫學生和非醫學生對智齒的認知度,對大學生進行智齒知識的宣教和提高大學生口腔預防保健能力有積極作用。

調查發現,對不同年級大學生智齒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比較,結果是高年級情況好于低年級,與相關研究表明年級是影響知識掌握情況的獨立因素,且高年級會較低年級掌握更多相一致[9]。因此,高校應加強對低年級大學生智齒知識的宣教力度,提高低年級大學生智齒認知度的水平。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智齒認知方面,女生對智齒的基本認知情況略高于男生,與相關研究中表明女性較男性更注重牙齒的健康是一致的[3]。醫學生對智齒的認知度普遍要高于非醫學生,各專業高年級掌握情況均優于低年級,且專業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性,是由于醫學生普遍接受專業課教育,對口腔相關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不同專業的要求和掌握情況不同。

從智齒掌握得分來看,得分在16~20分的醫學生占39.0%,非醫學生占10.6%,醫學生對智齒知識的掌握情況比非醫學生好。與相關研究中表明醫學生對智齒的認知度普遍要高于非醫學生[3]是一致的。有93.8%的醫學生想要了解智齒知識,6.2%的醫學生不想了解智齒知識。81.8%的非醫學生想要了解智齒知識,18.2%的非醫學生不想了解智齒知識。醫學生較非醫學生更希望了解關于智齒的知識。醫學生在學校接受了老師講授的專業知識,而非醫學生在學校并無這樣的課程,專業之外的知識對于非醫學生來說會比較難以理解。所以醫學生對智齒的認知度會高于非醫學生,對希望了解智齒知識的程度也會高于非醫學生。因此,普及非醫學院校開設口腔健康教育課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使非醫學生學會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識,也對促進大學生的口腔健康有積極作用。

在調查的人群中,有275例女生對智齒拔除術感到焦慮,有142例男生對智齒拔除術感到焦慮,與相關研究中表明女性患者牙科焦慮的發生率高于男性焦慮[10]相一致。41.7%的大學生有智齒拔除術焦慮,非醫學生對智齒拔除術的焦慮程度高于醫學生。一些實驗表明其可能與某些臨床疼痛有關,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這些負性情緒困擾[11]。從心理學上來說,女性比男性更感性,這些可能是造成女性對智齒拔除術更焦慮的原因。醫學生在學校經過系統的學習,對智齒拔除術術前術后的相關情況都有比非醫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所以,醫學生較于非醫學生對智齒拔除術的焦慮程度會低。劉朝祥[12]的研究表明口腔健康宣教能夠降低拔除阻生智齒患者的牙科焦慮,推廣價值顯著。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口腔健康宣教刻不容緩。

在智齒出現疼痛后,71.0%的醫學生和61.4%的非醫學生選擇了“冰敷疼痛部位”,59.2%的醫學生和53.4%的非醫學生選擇了“服用陣痛類藥”?!霸谔弁床课缓成?、服用解毒類藥和暫時都不了解”都有學生選擇??梢?,大家都對處理智齒疼痛的方法不太了解。甄靜敏[13]的研究表明,如果選用非手術治療,可以采取沖洗涂藥、溫熱液含漱、中藥針刺治療等方式。雖然調查顯示醫學生對智齒的認知度高于非醫學生,但是仍有18.4%的醫學生選擇了“暫時不了解”,和非醫學生的選擇率僅相差0.4%。因此,不管是醫學院校還是非醫學院校開設口腔健康選修課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教會大家選擇正確的處理方式去應對智齒引起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了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

如果智齒在萌出的時候空間不充足,大多數就會出現阻生的現象,很容易誘發牙周炎、冠周炎、齲病、牙髓炎等口腔疾病,對口腔健康危害很大。高校應重視大學生的口腔健康問題,重視對大學生智齒知識的普及。首先,可以從開設與口腔健康相關的選修課,盡可能地讓想要報名的學生都能參加,不受人數的限制。其次,不管是醫學類院校還是非醫學類院校都應舉辦相關的知識宣教講座、健康衛士活動,提高大學生對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度。大學生更應從自身做起,通過各種渠道,如網絡、報紙雜志、電視等了解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識,關心口腔健康問題。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情況下大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智齒認知度,但是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因此提出以下建議,首先,高校特別是非醫學類高校應重視大學生的口腔健康問題,重視對大學生智齒知識的普及,更多的開設口腔健康相關的選修課;其次,大學生應該從自身出發多去了解智齒相關的知識,做好相關的防范;最后,各級衛生機構應當加強口腔健康知識宣教,提升社會整體的智齒認知度。

[1]孟煥新. 牙周病學(第三版)[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 王會敏. 微創拔牙器械聯合高速渦輪牙鉆拔牙法治療下頜低位阻生智齒患者的效果[J]. 河南醫學研究,2019,28(24): 4475-4476.

[3] 李敏,刁永琴,丁志江. 蘇北地區大學生智齒認知度及心理狀況分析[J]. 中國校醫,2017,31(7): 484-486.

[4] 武文婧,王屹峰,吳雨宸,等. 上海市不同專業大學生口腔保健意識調查研究[J]. 口腔醫學,2017,37(3): 240-244.

[5] Wang Y, He D, Yang C, et al. An easy way to apply orthodontic extraction for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 compressing to 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J]. 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2012, 40(3): 234-237.

[6] Osunde O, Saheeb B D O, Bassey G O. Indications and 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s of lower third molar surgery in a Nigerian teaching hospital[J]. Annals of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Research, 2014, 4(6): 938-942.

[7] 張書宇,汪湧,徐穎. 阻生智齒拔除原因及時機分析(附200例報告)[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5,8(4): 236-239.

[8] 王琳,王夢露. 大學生智齒冠周炎相關健康認知與行為現況調查[J]. 醫學食療與健康,2019(6): 253.

[9] 周建,田小雨,洪峰,等. 我國西部某肺結核高發省份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生肺結核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職業與健康,2020,36(11): 1549-1552.

[10] 吳煜,李志剛,鄒士琦,等. 大學生阻生智齒拔除術前的焦慮水平及相關因素[J]. 中國心理衛生,2020,34(12): 1001-1005.

[11] 張享,王鑫,李爽,等. 性別對疼痛影響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7): 1294-1296.

[12] 劉朝祥. 口腔健康宣教對拔除阻生智齒患者牙科焦慮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9): 191.

[13] 甄靜敏,尹芝,翟曉雷,等. 急性智齒冠周炎診療分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31): 198-199.

Investigation on the Recognition of Wisdom Teeth between Medical and Non-Medical Students in Guangxi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cognition of wisdom teeth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nd non-medical students in Guangxi,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argeted education of wisdom teeth knowledge to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Through simple random sampling and quota sampling, 1000 college students from 5 medical colleges and 5 non-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survey shows that on the whole, college students' basic cognition of wisdom teeth is good, girls' cognition of wisdom teeth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boys, and medical students are higher than non-medical students. 87.5% of college students knew that the growth of wisdom teeth was a normal 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The correct rate of girls was 88.3%, and that of boys was 86.3%, girls were higher than boys; the correct rate of medical students was 92.4% and that of non-medical students was 82.6%,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medical students. For the mastery of wisdom teeth knowledge, the senior stude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junior students, and the medical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non-medical stud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0<0.01). Wisdom tooth extraction anxiety is common among students. Girls are higher than boys, non-medical students are higher than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0.00<0.01). Conclusion: Students in Guangxi have a good awareness of wisdom teeth,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between medical students and non-medical students, and there is widespread anxiety about wisdom tooth extra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oral health problems and popularize college students' wisdom teeth knowledge.

medical students; non-medical students; wisdom teeth; recognition; oral health

R781

A

1008-1151(2022)03-0067-05

2022-01-11

廣西醫科大學“未來學術之星”大學生課外科研課題。

林美鮮(1999-),女(壯族),廣西南寧人,廣西醫科大學學生,研究方向為護理學。

韋義萍,廣西醫科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病理學。

猜你喜歡
智齒掌握情況認知度
無論智齒疼痛與否應盡早拔除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對女性人工流產術后保健知識掌握情況的影響研究
托幼園所教師衛生保健知識認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認知度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我陪媽媽拔智齒
菏澤學院公共體育課學生籃球規則掌握情況及對策分析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反饋
智齒
綜合護理干預改善未婚人流術患者避孕知識認知度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