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牛羊肝吸蟲病發生和防治

2022-05-05 02:35王健
中國動物保健 2022年1期
關鍵詞:宿主蝸牛動物

王健

摘要 肝吸蟲病多發生于牛羊,馬、鹿、駱駝也易感,是一種全球性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危害嚴重,防治困難,經濟損失巨大。當前對于肝吸蟲病的防治主要是施用抗生素驅蟲,但耐藥性的產生、食品中化學物質和抗生素殘留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有著惡劣影響,因此疫苗的開發對于肝吸蟲病的控制極為重要。本文綜述了肝吸蟲的發生、臨床癥狀、診斷和防治措施,以期為農場動物健康養殖提供文獻討論。

關鍵詞 肝吸蟲病;牛;羊;防治

肝吸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全球已有 70 多個國家超過 1,700 萬人受感染,1.8 億人面臨感染風險。動物感染肝吸蟲被稱 為肝吸蟲病,人感染的肝吸蟲病被稱為肝吸蟲感染。肝吸蟲分布極 廣,主要是溫熱帶地區,如拉丁美洲、歐洲、南亞、東南亞、東亞和北 非等地區,感染食品動物所引發的經濟損失巨大。肝吸蟲主要有三 種,根據拉丁文物種名可分別稱為肝片吸蟲 (fasciola hepati ca)、巨片吸蟲或熱帶吸蟲(fasciola gigantica)和大擬片形吸蟲 或鹿吸蟲(fascioloides magna)。肝片吸蟲和巨片吸蟲已被證實 能感染家養反芻動物,據估計全球約有 5.5 億只動物受感染。大擬 片形吸蟲主要感染野生有蹄類動物,其中主要是鹿,所以也被稱為 鹿吸蟲。肝片吸蟲和巨片吸蟲主要的感染地區在北非和亞洲的低 緯度地區,還有明顯的雜交現象。其中肝片吸蟲是報道最多的肝吸 蟲,除南極洲外,所有的大洲均有報道,這也意味著其是分布最廣 的肝吸蟲。巨片吸蟲主要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地區被報道。大擬片 形吸蟲當前只在北美(美國、墨西哥)和歐洲(意大利、捷克、德國)被發現,相關研究較少。

各國經濟往來,動物被頻繁調運,全球氣候的變化,使得肝吸 蟲的活動范圍進一步增大,給全球畜牧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負擔。 巨大的經濟損失反映在每年全球驅蟲藥物市場份額超過 30 億美 元,而且肝吸蟲病的發病率被低估了,因為報道不足以及缺乏有效 的診斷方法。當前對于肝吸蟲病的防治主要是施用抗生素,但耐藥 性的產生、食品中化學物質和抗生素殘留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有著 惡劣影響,因此疫苗的開發對于肝吸蟲病的控制極為重要,但目前第一代疫苗仍在開發中。

1 生命周期

卵隨糞便排出動物體外,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下孵化出毛蚴,能 游動長達 24h,直到找到中間宿主(蝸牛)。蝸牛是最重要的中間宿主物種,蝸牛中截口土蝸是非洲、亞洲、南美的主要中間宿主,古巴 蝸牛和泡螔蝸牛是北美的主要中間宿主。

進入蝸牛的身體后,變成一個孢囊,單性繁殖分裂出 200 個毛 蚴,每個毛蚴產生約 20 個尾蚴。4~7 周后幼蟲從蝸牛體內遷出,以 囊蚴的形式附著在植物或水面上。溫濕度合適能夠存活長達一年, 低溫和干旱會使其感染能力下降。進入宿主體內后,脫殼的幼吸蟲 穿過小腸壁進入腹腔,但穿透肝臟被膜需要長達一周的時間,然后 幼吸蟲會在肝臟實質中打洞達 6 周,直到到達膽管。盡管肝片吸蟲 是雌雄同體的,但它們主要通過交叉受精繁殖,一般感染后 10~12周產卵,完成生命周期[1]。

對于巨片吸蟲,所適應的溫度更高,生命周期要更長,因為感染后到產卵之間需要 12~16 周。對于大擬片形吸蟲,感染后到產卵 之間則需要 3 周,而且在牛體內會因為免疫系統的作用而無法將 卵排出體外,但在鹿和羊體內可以做到。

2 臨床癥狀

肝片吸蟲和巨片吸蟲引起的肝吸蟲病根據臨床癥狀主要分為 兩種形式:急性肝吸蟲病和慢性肝吸蟲病。急性肝吸蟲病由幼年吸 蟲在肝實質中遷移引起的,慢性肝吸蟲病由膽管中的成年吸蟲引 起[2]。急性吸蟲病表現包括肝損害、失血、蛋白血癥、體重減輕,并經 常導致綿羊死亡,綿羊更容易感染急性吸蟲病。慢性吸蟲病典型的 癥狀包括貧血、頜下水腫、腹水癥、產奶量減少,牛的膽管鈣化可在 死后剖檢看到,能使奶牛產奶量減少 3%~15%,生長率降低 6%~9%,并對牛的繁殖有負面影響。大擬片形吸蟲引起的感染一般不會 出現明顯的臨床特征,但成熟的吸蟲在肝臟和肺中遷移,可能會導 致出血和死亡。

3 診斷

因此對于肝吸蟲感染的診斷很難通過臨床癥狀來直接判斷,當 前診斷方法主要包括糞便蟲卵計數、奶或血清中的抗體檢測和糞 便中的抗原檢測[2]。糞便蟲卵計數的原理是沉降法,雖然靈敏度差,但是省時高效,當然并不能區分具體是肝片吸蟲和巨片吸蟲中哪 一種吸蟲的卵。對于大擬片形吸蟲感染很難診斷,因為基本不排 卵。世衛組織推薦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技術作為肝吸蟲病診斷的首 選方法。

商業化的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盒對抗體進行檢測,雖然抗體水平與寄生蟲負擔沒有直接關系,而且無法判斷具體是哪種吸蟲感染。 半胱氨酸蛋白酶已被證明是一種特異的感染標志物,因此迄今為止開發的幾項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盒集中于檢測血清樣品中針對該蛋白家族的特異性抗體。德國德爾基診斷公司開發的酶聯免疫吸 附試驗試劑盒在人體樣本中顯示達 95.3%的靈敏度。糞便中抗原檢測當前的靈敏度尚不夠。

不論是哪種肝吸蟲感染,通過剖檢都能確診,當前感染或以前感染過,都能明顯觀察到膽管增厚、肝纖維化和瘢痕,大擬片形吸 蟲感染后的肝實質、淋巴結和其他組織中有明顯的黑色素沉積,以 及由于成蟲遷移引起的壞死和出血,牛體內能看到白色的纖維囊。

分子水平的檢測也能支持肝吸蟲病的診斷,尤其是對于肝吸 蟲轉錄組和基因組分析提供新的基因組位點,有效提升了基于DNA 測試的診斷特異性和敏感性。

4 防治

因為中間宿主蝸牛的棲息地是難以識別的,使用滅蝸牛劑控 制蝸牛密度并不有效。而且滅蝸牛劑多是含氟的,過度使用可能會 對飲用水有污染。但在感染高峰期如熱帶雨季剛過,殺滅蝸牛還是 很有效的。在感染高風險時期,如果是放牧,則應選擇在較干燥的 土地上,避免與中間宿主蝸牛的接觸。

綿羊有急性肝吸蟲病的風險,因此在蝸牛季高峰后 8 周左右需要補充對未成熟階段有效的藥物,如春季驅蟲治療有助于減少冬季動物體內積累的成熟吸蟲,但當前缺乏針對未成熟階段的驅 蟲藥物。

牛較少患急性肝吸蟲病,因此對于牛肝吸蟲病的治療應旨在殺 死成熟的寄生蟲,以控制可能影響生產的慢性疾病。在溫暖的地區,治療的最佳時間是夏末或秋季,正好趕上冬季和春季的感染高峰期 時感染動物的寄生蟲達到成熟的最早時間。這個時間點治療還可以 防止成蟲排卵,減少下一個生命周期可能的感染。如果是相對寒冷的 地區,感染主要發生在夏季,最有效的治療時間是在深秋和冬季,如 果動物是農場封閉飼養,則可以推遲幾周的治療時間。

有幾種藥物可用于治療肝吸蟲,如阿苯達唑、硝碘酚腈、氯氰 碘柳胺、吡喹酮和三氯苯達唑等。但這些藥物有效的寄生蟲生命階 段有所不同,應該合理施用。而且用藥時準確的劑量也很重要,應 避免過度使用單一產品,防止耐藥性的產生。三氯苯達唑在治療肝 吸蟲病方面非常成功,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對這種單一藥物的過 度依賴和肝吸蟲耐藥性的出現[3]。對于大擬片形吸蟲感染,??梢?不進行治療,影響較小;對于綿羊,阿苯達唑(7.5mg/kg·bw)、三氯苯達唑(20mg/kg·bw)對成蟲有效。

參考文獻:

[1] 周新明.羊肝片吸蟲病的診斷及治療[J].獸醫導刊,2020,355(21):50.

[2] 方文,李天美,楊敬,等.肝片形吸蟲囊蚴形成過程及其特點[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6,34(6):526-528.

[3] 劉璐,朱宏儒,楊國靜.被忽視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國的流行及防控現狀[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3,25(3):307-311.

猜你喜歡
宿主蝸牛動物
穿山甲和新型冠狀病毒到底啥關系
鳥界“神偷”——大杜鵑公審案
蝸牛說
小蝸牛
最萌動物榜
動物可笑堂
蝸牛(共3則)
抓住自然宿主
絳蟲大戰,爭奪宿主控制權
蝸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