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中應用價值及對舒適度的影響

2022-05-07 14:25辛雙鳳杜靜靜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9期
關鍵詞:舒適護理血液透析

辛雙鳳 杜靜靜

摘 ?要:目的 ?觀察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及對舒適度的影響。方法 ?以2019年4月~2021年1月濰坊市坊子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22例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1例,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舒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及舒適度評分、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價值較高,可穩定患者情緒,提升患者身心舒適度,減少并發癥發生,對促使透析工作順利進行,保障治療效果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血液透析;舒適護理;HAMA評分;HAMD評分;舒適度評分

中圖分類號:R45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9-0098-04

血液透析為臨床治療尿毒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方法,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有毒物質與多余水分,起到維持患者基本生理功能,延長患者壽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作用[1]??v觀臨床血液透析患者治療現狀發現,部分患者受對自身疾病及對治療方式不了解等因素的影響,心理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較為嚴重,身心舒適度較差,這無疑會進一步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并發癥發生風險,影響治療效果,加重病情[2]。由此可知,加強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干預是提升患者身心舒適度、保障治療效果的關鍵。本研究對2019年4月~2021年1月濰坊市坊子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22例血液透析患者展開研究,力在觀察舒適護理在該類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4月~2021年1月濰坊市坊子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22例血液透析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1例。對照組男31例,女30例;年齡42~71歲,平均年齡(56.35±2.35)歲;透析時間6個月~2年,平均透析時間(1.52±0.12)年;觀察組男30例,女31例;年齡43~71歲,平均年齡(55.45±2.33)歲;透析時間7個月~2年,平均透析時間(1.55±0.10)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濰坊市坊子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符合相關透析標準[3]。

排除標準:①合并傳染性疾病者。②預計生存期<3個月者。③凝血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透析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準備步驟,同時采取面對面健康宣教形式,對患者開展有關血液透析及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與治療手段,減輕內心矛盾,提升患者配合度與依從性。透析中,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觀察,并時刻留意患者面色是否異常,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安撫,主動耐心詢問患者是否突感不適,若出現不適,即刻找尋原因,并上報醫師緊急處理。透析后,給予患者營養支持及生活指導,并告知患者注意保護穿刺皮膚,盡量避免水、重物刺激,最大程度減少感染、滲血等并發癥的發生。

觀察組患者予以舒適護理,主要內容如下:(1)透析前護理。①建立舒適護理小組。以護士長、5~6名從業時間長、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組成護理小組。護士長負責護理指導、護理監督。責任護士負責護理措施執行、護理效果信息反饋等工作內容。組內成員各司其職,最大程度保障護理質量。同時,定期進行血液透析及護理相關知識、技能操作培訓,全面提升護理人員業務能力。②心理護理。透析前,與患者及家屬有效溝通,了解患者心理波動狀況,找尋產生波動的原因,對因干預。針對質疑透析治療效果者,可介紹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減輕其內心焦慮。針對患者因透析治療費用所產生的焦慮、抑郁負性情緒者,可介紹國家醫保政策優惠及告知家屬期望等,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使其積極主動配合透析治療,保障透析工作順利進行。此外,還可通過指導患者聽舒緩音樂、進行深呼吸等方式,減輕患者內心煩躁焦慮情緒,使其以最佳狀態面對治療,保障治療效果。(2)透析治療中護理。①環境護理??稍谕肝鍪覂炔シ泡p音樂、鼓勵患者冥想自己向往的美好事物畫面等減輕患者緊張情緒。同時,耐心詢問環境溫濕度是否舒適,依據患者舒適度適當調整,保障患者以最佳狀態進行透析治療。②體位護理。穿刺前、后,保障在不影響患者穿刺效果前提下,盡量滿足患者保持舒適體位要求,提升患者身體舒適度,提高耐受性,保障透析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體位管理注意事項,叮囑患者盡量減少穿刺肢體活動,避免影響透析進程。③穿刺護理。穿刺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在不影響操作前提下與患者交流感興趣的事物,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的疼痛與不適感,保障一次性穿刺成功,進針成功后固定好透析管路,并囑咐患者切忌大幅度挪動,避免管道脫落,增大內瘺出血、感染等并發癥風險,影響透析效果。穿刺后,護理人員間隔30 min巡訪檢查一次,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是否平穩、穿刺點有無滲血,詢問患者舒適度,針對水腫者,上報醫師給予控制,減輕患者不適。鼓勵患者及時訴出內心不適,如感覺心慌、呼吸困難等,便于盡早發現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先兆癥狀,及時干預。密切留意患者面色,如是否有心慌、內瘺震顫音減弱情況,利于快速對癥干預,最大程度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3)透析后護理。①穿刺點基礎護理。透析結束后,執行無菌回血操作,妥善包扎穿刺點,并留意穿刺點滲血情況,針對滲血者,可適當放松穿刺部位彈力繃帶緩解滲血。②并發癥預防護理,傳授內瘺基礎護理方法、自評內瘺情況技巧等,叮囑患者注意保護穿刺部位謹防進水,預防感染,一旦發現穿刺部位紅腫熱痛需上報醫師,及時處理,預防內瘺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發生。③身體舒適度護理。護理人員應用專業護理技術,定時對患者透析皮膚開展清洗、消毒護理,維持患者機體皮膚清潔度,避免污漬引起患者不適。同時,針對身體不適患者,可適當給予按摩,預防或緩解肌肉痙攣與皮膚瘙癢癥狀,提升機體舒適度。④飲食護理。在不影響治療效果前提下,可最大程度尊重患者飲食習慣,減輕患者心理抵觸感,提升心理舒適度。如可為其制定適宜、富含營養的食譜。同時,需闡明微量元素與維生素對穩定病情的優勢,提升患者飲食積極性,促使患者盡可能攝入足量新鮮蔬菜與水果。此外,針對食欲不佳者,可適當改善烹飪方法,從食物顏色與香氣方面入手,增強患者食欲,預防營養不良發生,保障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前者>14分表示有焦慮,總分56分。后者>17分表示有抑郁,總分64分,分值高低與對應情緒成正比。

②觀察舒適度評分。應用Kolcaba舒適狀況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評估患者舒適度,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及環境四個方面,滿分100分,分值與舒適度狀況成正比。

③觀察并發癥發生率,包括感染、低血壓、心力衰竭、內瘺出血。并發癥發生率=(感染+低血壓+心力衰竭+內瘺出血)例數/總例數×100%。

④觀察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濰坊市坊子區人民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量表,信度為0.896、效度為0.910,邀請患者從護理內容、護理效果、護理流程、護理人員服務態度等方面滿意度進行評估,各項滿分為2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對應項目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處理數據,HAMA、HAMD評分、舒適度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上述指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舒適度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心理精神、生理、社會文化等舒適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上述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內容、護理效果、護理流程、護理人員服務態度等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所實施的舒適護理干預,為臨床新型護理模式,不僅注重對患者進行疾病護理、更注重從患者心理角度出發,全面提升患者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舒適度,以減輕負性情緒對患者治療進程及效果影響,達到保障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提升患者舒適度的目的[4-5]。分析護理內容,主要分三個階段對患者開展護理。透析前,通過建立舒適護理小組、開展心理護理,保障護理工作有序開展,有效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改善焦慮、抑郁負性情緒,提升患者身心舒適度,使其以最舒適的身心狀態應對治療,促使透析工作順利進行,預防治療中途終止情況[6-7]。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證實舒適護理可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升患者心理舒適度[8-9]。術中通過環境護理、體位護理、穿刺護理能最大程度減輕患者機體不適,預見性評估,及時發現患者心力衰竭、內瘺出血等并發癥先兆,并給予對癥護理,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輕并發癥帶給患者的痛苦,促使透析工作順利進行,保障治療效果[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可知舒適護理對減少并發癥發生有積極作用。最后通過透析后穿刺點基礎護理、并發癥預防護理、身體舒適度護理、飲食護理,能將治療后并發癥發生風險降至最低,最大程度提升患者機體舒適度,滿足患者對舒適的需求,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對穩定患者病情、獲取患者支持與理解亦有積極作用[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較之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后舒適度評分明顯更高,患者對護理內容、護理效果、護理流程、護理人員服務態度等滿意度評分明顯更高,證實舒適護理確能滿足患者護理需求,帶給患者舒適護理體驗,獲得患者認可[14-1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價值較高,可穩定患者情緒,提升患者身心舒適度,減少并發癥發生,對透析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治療效果的保障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鑫,李奇.團體心理治療在中青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30):3946-3949.

[2]林輝,肖蓓,王喆.高流量血液透析在終末期腎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2):145-146.

[3]中國醫院協會血液凈化中心分會血管通路工作組.中國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專家共識(第2版)[J].中國血液凈化,2019,18(6):365-381.

[4]張瑞芹,郭佳鈺.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20,23(1):41-44.

[5]楊瓊,馮瑾.預見性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9):144-146.

[6]王慧,張佳馨,和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20,42(19):3028-3031.

[7]陳錦華,李艷芬,俞瀾.醫護一體化管理型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及預后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15):1698-1701.

[8]張蘭婷.流程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質量、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8):892-895.

[9]蔡娟.質量控制在實施血液透析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3):1726-1728.

[10]年素娟,李惠莉,李兒,等.預見性護理在預防血液透析過程中發生低血糖的應用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0,20(8):597-600.

[11]彭湘,薛琳.321健康教育模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膚瘙癢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13):1020-1026.

[12]李家琳,付麗.血液透析病人飲食治療態度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考評[J].護理研究,2020,34(2):202-207.

[13]馮秀蓉.認知行為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4):528-530.

[14]王玲,梁麗芬,牛杰,等.適應模式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1):1914-1915.

[15]董旭,蘇春燕,尚少梅.獨立血液透析中心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3):174-180.

猜你喜歡
舒適護理血液透析
綜合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深靜脈導管并發癥的影響
優質護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療糖尿病腎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評價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循證護理干預效果研究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