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腋下體溫與背部體溫監測對比分析

2022-05-08 14:13袁翠紅伍燕梅張玉徐小平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3期
關鍵詞:新生兒

袁翠紅 伍燕梅 張玉 徐小平

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腋下體溫與背部體溫監測數據之間的差異,為醫護人員的后期工作提供指導性意見,分析在后期工作中如何為新生兒做好保溫措施,減輕護士工作量,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方法:選擇我院接生新生兒132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利用兩種不同的體溫監測方式來展開對新生兒的體溫監測。選取時間段為2021年3月29日-2022年1月28日我院產科接生以及接診的新生兒。為保障本次研究的順利進行,醫護人員需要對納入本次研究標準,參與到研究中的132例新生兒分別展開1312次的腋下體溫監測以及背部體溫監測工作,并記錄兩者監測評分,將監測所得到的數據給予準確記錄,然后展開分析工作。結果:通過研究對比發現,采用背部體溫監測以及腋下體溫監測所得到的結果有著明顯的差異,背部體溫(37.01±0.89)℃高于腋下體溫(36.91±0.78)℃,但兩者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采用背部體溫監測以及腋下體溫監測所得的最終監測結果不存在明顯差異,結果差異極小,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因而在對新生兒進行體溫監測時可采用背部體溫監測來代替腋下體溫監測。

關鍵詞:新生兒;腋下體溫監測;背部體溫監測

一、項目背景

目前,新生兒室多采用腋溫監測患兒體溫,因新生兒室是屬于全托管理,體溫的監測需要護士全程參與體溫計的扶托,并增加了溫箱門開啟時間,新生兒暴露時間過長,不利于保暖。由于近兩年新生兒護士產假、病假較多,1名護士照顧6名以上普通新生兒情況較多,如果采用腋下測量體溫,每位患兒測量體溫5-10min,護士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且占據了護士很多有限的時間。相反采用背部體溫監測則會節約很多時間,為開展高質量護理服務提供了條件。

二、項目研究的目的

探討新生兒室在室溫和溫箱溫度恒定前提下,測量腋溫和背溫是否存在差異,實施背溫監測的可行性。

三、研究的依據

體溫也稱體核溫度,指身體內部胸腔、腹腔和中樞神經的溫度,具有相對穩定且較皮膚溫度高的特點。皮膚溫度也稱體表溫度,指皮膚表面的溫度,可受環境溫度和衣著情況的影響,且低于體核溫度。臨床常采用監測體表溫度來作為生命體征的參考。本次研究主要研究體表溫度中腋下溫度和背部溫度的差異顯著性。

四、研究的方法

研究對象:新生兒室對2021年3月29日-2022年1月28日收治的132例住院患兒分別進行腋下體溫監測1312次和背部體溫監測1312次?;純鹤阍聝?16例,早產兒16例,其中76例男患兒,56例女患兒。早產兒平均體重2513.13g,最低體重1300g,最高體重2890g;足月兒平均體重3131.48g,最低體重1700g,最高體重4200g。

測量前準備:監測場地選擇室溫22-24℃、濕度55-65%,溫箱溫度選擇30-32℃。測量時間選擇晨起、午后患兒吃奶1小時后,安靜狀態下,使用水銀體溫計分別在腋下和背部進行體溫監測10分鐘。? ?測量儀器準備:每天早上選水銀體溫計10支,在37℃的溫水里測量5分鐘,撈出后比較,選取體溫計差異<0.2℃的進行使用。

測量方法:腋溫測量時,患兒取仰臥位,擦干腋下,體溫計水銀端放置腋窩深處,緊貼皮膚,患兒屈臂過胸,護士協助扶托體溫計,計時10分鐘。背溫測量時,患兒取平臥位,體溫計水銀端插入患兒脊柱與肩胛骨之間斜方肌部位,插入長度4-6cm,壓緊體溫計,使體溫計水銀端與背部皮膚充分接觸,計時10分鐘。為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腋溫和背溫同時進行。

五、研究步驟

1.2021年3月29日-2022年1月28日在新生兒室收集132例患兒腋下體溫監測和背部體溫監測的數據。

2. 進行數據整理

腋下體溫監測和背部體溫監測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六、研究結論

目前測量體溫的方法:①接觸性測溫法:口腔測溫法、腋窩測溫法、直腸測溫法、頸下測溫法、背部肩胛測溫法、腹部測溫法、肘窩測溫法、腹股溝測溫法、手部測溫法、耳膜測溫法。②非接觸測溫法:紅外線熱像儀測溫法。而新生兒體溫測量常用部位有腋下、口腔、直腸、頜下、背部。但考慮測溫的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臨床主要使用腋溫測量。但腋溫測量在新生兒室依然有它的缺陷,主要是占用人力資源,其次是固定困難。為解決該問題,新生兒室使用背溫監測與腋溫監測進行了對比研究,最后得出新生兒腋下體溫監測與背部體溫監測差異無顯著性。臨床上背部體溫監測是可以代替腋溫體溫監測的。

總之背部體溫監測法可有效的監測新生兒的體溫,具有高效、簡潔、安全、省力,易于固定的特點,有一定的推廣性。

參考文獻:

[1]董娜.背部肩胛間體溫監測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患兒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2021,(03):367-368.

[2]劉小玲,王鴻雁,趙芳萍.新生兒背部體溫監測在NICU中應用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20,(07):95-96.

[3]王鴻雁,張彤,陳百芳,擺翔.背部測溫法對比傳統腋下體溫法對NICU患兒體溫監測的診斷準確性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0,(07):39-40.

[4]薛瑩瑩,王玲玲,金志鵬.背部測溫法在兒科重癥監護病房體溫監測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13):223-224.

[5]李世珍,劉曉敏.背部測溫法在重癥監護病房病人體溫監測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2):1996-1997.

[6]崔成愛,吳美福.ICU危重病人監測背部體溫的臨床意義[J].吉林醫學,2007,(04):539-540.

猜你喜歡
新生兒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兒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新生兒撫觸的臨床意義
這幾招教你有效預防新生兒吐奶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新生兒早期保健
新生兒窒息分為哪幾種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的相關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