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先天型桿狀體肌病1例報道

2022-05-10 22:49胡向文高菊梅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關鍵詞:肌張力新生兒患兒

胡向文 高菊梅

【中圖分類號】R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0--01

患兒,女,32周,因“呼吸急促、呻吟分鐘”入院。該患兒系剖宮產娩出,出生體重1.82kg,羊水過多、色清,出生后哭聲反應差欠佳,經初步復蘇后,皮膚青紫,立即給予氣囊面罩正壓通氣45秒后膚色轉紅,但哭聲小且不連續,繼續氣囊面罩正壓通氣45秒后,哭聲大但不連續。Apgar評分:1分鐘6分,5分鐘9分。立即轉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入院查體:精神軟,反應欠佳,呼吸急促,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濕啰音,心率120次/分,腹部平軟,肝脾未觸及,下肢肌張力減低。詢問病史,孕婦有胎動減少、羊水過多史?;純鹤≡浩陂g四肢肌張力減低,自主運動少,吸吮能力差,前11天一直給予鼻飼奶,生后12天可自行吸奶5ml/次,吸吮吞咽不協調,奶汁容易返流。實驗室檢查結果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WBC 18.81×10 9/L,N 36.60%,L 54.14%,Plt 236×109/L,CRP<0.499;TORCH結果陰性;大生化:葡萄糖3.2mmol/L,鈣 2.40mmol/L,肌酸激酶193.8 U/L ,肌酸激酶同工酶170.3 U/L)。血代謝病篩查未見異常。心臟彩超:卵圓孔未閉合2mm。住院期間給予靜脈營養、抗炎、非營養性吸吮鍛煉、加強喂養等治療,患兒逐漸好轉,但吸吮能力仍欠佳,奶汁容易返流,于生后17天出院,囑門診隨訪。

基因檢測及結果:患兒外周血2ml送至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明碼生物科技公司,行高通量測序基因檢測,發現患兒檢出NEB基因的2個變異位點,分別是c.23846C>T(p.S7949L)和c.19550G>A(p.R6517H),NEB基因的致病變異與染色體隱形遺傳的桿狀體肌病有關[1],從而導致患兒患病。

討論:桿狀體肌?。╪emaline myopathy,NM) ,是由Conen等和Shy等于1963年首先報道,因在肌纖維中可發現線狀體,故又叫線狀體肌病。多為常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其發病年齡從新生兒到老年不等,在新生兒期發病的報道少見。根據肌無力類型及發病年齡一般分為三型[2]:嚴重的新生兒型;較輕的先天型或經典型;緩慢進展的晚發型或成人型。

多數重型NM新生兒出生即伴有自主活動少、關節攣縮、呼吸功能障礙及吞咽困難[3]。本例新生兒出生后四肢肌張力減低,喂養困難,吸吮吞咽不協調,奶汁易返流,無宮內缺氧史,但明顯輕于嚴重的新生兒型,臨床可考慮先天型肌病。有條件醫院可行肌肉病理、肌電圖、肌肉MRI等檢查。后經基因分析,證實患兒存在NEB基因突變,桿狀體肌病診斷明確。

根據該病例分析,當新生兒一直出現四肢肌張力減低,反射減弱或無自主活動,喂養困難,吸吮吞咽不協調,奶汁易返流,可考慮先天型肌病,可進一步行肌肉病理、肌電圖、肌肉MRI檢查,必要時行基因檢測,以便于及早明確診斷。核內肌桿與肌肉嚴重受累及預后較差有關,死亡率較高,應加強醫護對本病的防范及認識,并告知家屬患兒疾病的相關風險。此類患兒出院后應注意心肺功能監測,可行理療、言語和矯形治療。隨著遺傳診斷技術的發展,特別是2代測序技術的應用,將降低缺陷兒的出生率,會有越來越多有著高風險的夫婦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尹西,蒲傳強.桿狀體肌病基因與臨床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3,46(3):197-201.

[2]王曄 ,何祥, 鄭惠民.線狀體肌病. ?中華神經科雜志.2001,5:311-313.

[3]徐春曉,趙亞雯,張巍,等.常見類型先天性肌病骨骼肌磁共振成像改變特點研究[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15,22(3):177-181.

作者簡介:胡向文,1985.9.14,男,漢族,江西上饒市,無,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兒科學,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八一大道318號

猜你喜歡
肌張力新生兒患兒
小兒肺炎護理4重點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維生素D聯合GnRHa在特發性性早熟患兒中的應用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小兒驚厥不要慌,記住這些護理知識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別讓肌張力障礙成為健康的“攔路虎”
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聯合作業療法對偏癱型腦癱患兒上肢功能的影響
影響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相關因素分析
白血病·患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