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規則抗體篩查在臨床輸血中的應用綜述

2022-05-10 05:24黃武張艷明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關鍵詞:輸血篩查

黃武 張艷明

關鍵詞:不規則抗體;篩查;輸血

【中圖分類號】R45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0--01

不規則抗體指的是ABO血型系統以外的血型抗體,又被稱作不完全抗體,主要由妊娠或輸血免疫刺激引發所致,大多屬于IgG類抗體,也有部分屬于IgM類抗體[1-2]。一旦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患者輸入含有與抗體相應抗原的紅細胞,則有可能會出現紅細胞存活期縮短、輸注無效、溶血性輸血反應等情況,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由ABO血型鑒別錯誤引發的輸血不良反應明顯減少,而由不規則抗體導致的血型鑒別困難、臨床交叉配血試驗不合等問題受到了廣泛關注。為保障輸血治療的安全性,本文就不規則抗體篩查在臨床輸血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

1 不規則抗體的生成機制

截至當前,已發現的紅細胞抗原已突破四百種,隸屬32個血型系統。國內輸血指南要求醫師在患者輸血前,對ABO系統內的B抗原、A抗原與Rh系統內的RhD抗原展開鑒別,在此基礎上選擇ABO和RhD血型相同的供血者和接受輸血者進行交叉配血[4]。如輸血者在輸血過程中多次輸入異體紅細胞表層攜帶的抗原為自身所缺乏的血液,紅細胞表層抗原則會刺激人體生成不規則抗體,誘發溶血反應[5]。由于胎兒血型一半源于父親,一半源于母親,如果源自父親的血型基因為母親所缺乏的,則母親和胎兒血型會出現不合問題,導致游離到母體內的胎兒紅細胞會刺激母體生成抗體,經胎盤傳入胎兒身體中,造成新生兒溶血病。

2不規則抗體篩查的應用原理

不規則抗體大多是Rh血型系統抗體,在多次妊娠或輸血的病例中,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不規則抗體篩查的陽性率可達到5.2~23.9%。不規則抗體多為IgG型抗體,能夠與具有對應抗原的紅細胞進行有機結合,此反應又被稱作紅細胞致敏,而致敏紅細胞在含鹽溶液介質中并不會出現肉眼可見的凝聚現象,僅能夠通過低離子介質、抗人球蛋白、酶介質等特殊介質作用,才可促使致敏紅細胞發生凝聚反應[6]。不規則抗體檢測可利用2~3個抗篩細胞表層分布的多種紅細胞抗原與受檢者血清在特殊介質環境下反應,維持溫度37℃,并根據反應結果判斷不規則抗體性質,如待檢血清中存在抗體,則提示患者與這2~3個抗篩細胞內至少1個發生陽性反應[7]。比如,以O細胞為抗篩細胞,則每套細胞內至少包含下述常見抗原,包括D、C、c、e、E、S、s、M、N、K、k、Leb、Lea、Fyb、Fya、Jkb、Jka。臨床中篩查試驗僅是對不規則抗體進行初篩,而明確抗體特異性還需進行后續鑒定試驗。

3不規則抗體篩查的臨床應用

根據《臨床輸血技術規范》[8]的相關規定,對于有妊娠史、輸血史、短期內接受多次輸血、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應實施不規則抗體篩查,如不規則抗體檢測結果為陽性,則需進一步鑒定抗體類型,明確其特異性,并在輸血時輸入相應抗原陰性的紅細胞,防控溶血性輸血反應發生。臨床中常見的不規則抗體主要源于MN系統、Rh系統、Kidd系統,其中抗-D、抗-E、抗-Jka、抗-M較為常見。

3.1輸血前展開不規則抗體篩查,有助于醫師合理選擇血液,通過選擇不規則抗體相應抗原陰性的血液,防控輸血反應。比如,若受檢者檢出抗-E,則應選擇抗-E陰性的血液為患者輸注。高艾琴等[9]以3311例預輸血患者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后發現,在輸血前對患者展開不規則抗體篩查,可有效發現不規則抗體,防控輸血不良事件發生。

3.2對輸血后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的原因進行調查和分析。這是因為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為陰性的患者在輸注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時,仍可能出現輸血反應,這是因為體內生成的不規則抗體隨著時間的延長,抗體水平下降,以致難以檢出。因此通過不規則抗體篩查,可輔助醫師明確輸血者發生溶血性輸血反應的致病因素。

3.3針對孕婦展開血清不規則抗體篩查,可及早發現導致新生兒溶血的抗體,有效防控新生兒溶血病。隨著輸血技術的提高與發展,由ABO血清不合引發的溶血問題日益減少,而不規則抗體成為了誘發溶血反應的重要原因。對孕婦進行不規則抗體檢測可防控溶血性輸血反應,這是因為不規則抗體檢測陽性患者一旦輸入具有相應抗原的血液后,抗原抗體會與人體發生免疫結合,誘發溶血性輸血反應,危及產婦的生命安全[10]。

3.4對于新生兒溶血病,臨床中血型不和引發的新生兒溶血病是一種與血型相關的嚴重病癥,通過產前不規則抗體檢查,可對血型抗體效價異常的病例予以及時干預,降低新生兒溶血病發生風險。待胎兒出生后經臍血標本可展開不規則抗體篩查,及時明確診斷,檢出新生兒溶血病,為后續輸血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3.5對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進行血清學檢驗,明確誘發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張巧平[11]實踐后發現,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采用微柱凝膠法進行交叉配血和不規則篩查,可有效提高交叉配血陽性檢出率,提升不規則抗體篩查靈敏度,達到了100.0%,有助于提高輸血安全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不規則抗體是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輸血無效、新生兒溶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為了保障輸血安全,防控輸血不良反應發生,在輸血前有必要展開不規則抗體篩查,必要時可進行抗體特異性鑒定,檢測抗體相對應的抗原,為醫師合理選擇相應的血液提供重要參照。

參考文獻:

[1]姚建云, 張歡, 戴學軍, 等. 輸血前不規則抗體檢查結果分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16, 18(3):286-287.

[2]崔穎, 陳揚, 魏華,等. 妊娠婦女ABO/RhD血型和不規則抗體特征及臨床意義[J]. 中國婦幼保健, 2018, 33(16):37-40.

[3]王志, 帥君, 羅強,等. 不規則抗體聯合血型抗體效價檢測在多次妊娠孕婦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學(江西), 2020, 21(1):3.

[4]石海燕,孔繁九,孫光.淄博地區ABO血型系統以外不規則抗體的篩查及分析[J].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2019, 21(3):4.

[5]李晗郡, 張鵬, 曾飛艷, 等. 不規則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實驗的一般資料分析[J]. 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6, 34(3):398-399.

[6]王甜甜.臨床輸血中應用不規則抗體篩查的價值研究[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16(11):87-88.

[7]白明華.輸血前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及其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1, 21(7):3.

[8]衛生部.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摘錄)[J]. 中國護理管理, 2006, 6(4):11.

[9]高艾琴. 臨床輸血患者血漿不規則抗體篩查情況分析[J]. 世界臨床醫學, 2017, 11(2):228-229.

[10]周麗華, 袁志敏, 莫亞明,等. 孕產婦不規則抗體篩查在新生兒溶血病診斷中的應用[J].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19, 21(5):3.

[11]張巧平. MGT交叉配血檢測聯合MGT不規則抗體篩查對臨床輸血安全的影響[J]. 疾病監測與控制, 2019,13(1):21-22.

猜你喜歡
輸血篩查
高危型HPV篩查與TCT聯合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
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篩查方法在篩查不同孕周產前超聲篩查胎兒畸形情況的應用價值
孤立性胎兒超聲軟指標聯合無創DNA檢測在產前篩查中的應用價值
某區2021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篩查結果分析
兩癌篩查中的健康宣教及護理干預效果評價
雙創需要金融創新“輸血”
你所不知的宮頸癌篩查小秘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