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體檢測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中的應用進展

2022-05-13 17:53劉澤端磨立達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1期
關鍵詞:應用進展新型冠狀病毒

劉澤端 磨立達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引起的一類新型的急性傳染病。2019-nCoV抗體檢測作為診斷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據,可協同核酸診斷。本文綜述2019-nCoV抗體檢測在新冠肺炎診斷中的應用進展,為臨床應用及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應用進展

【中圖分類號】R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截止2022年3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波及全球各地,確診的總人數超過4.46億,我國積極采取了封城、隔離等防疫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衛健委將2019-nCoV感染的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按甲類傳染病管理,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20年3月將新冠肺炎正式命名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導致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被命名為“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1]。

1.2019-nCoV抗體檢測的意義

目前,實驗室將核酸檢測作為新冠肺炎診斷的一項“金標準”,但核酸檢測受標本采集運輸、標本病毒含量、檢測試劑質量等因素導致漏檢。由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指南(試行第七版)》[2]中,首次推薦將2019-nCoV抗體檢測作為診斷新冠肺炎的依據,檢測結果可以獲得機體近期或者以往是否感染過2019-nCoV。當2019-nCoV侵入機體后,機體的免疫細胞會產生特異性抗體,IgM抗體在急性感染后產生,親和力較低,持續的時間短,可提示是否處于急性感染或者近期感染;IgG抗體產生稍晚,有較強的親和力,維持時間長,可提示曾感染2019-nCoV或者當前為感染中后期;因兩種抗體產生的時間與峰值時間不一致,聯合檢測可以監測患者整個疾病過程的抗體表達水平[3]。2019-nCoV核酸檢測使用樣本多為上呼吸道樣本,采集過程容易導致醫護人員被感染,而2019-nCoV的抗體檢測采用含病毒量低或不含病毒的血液作為檢測樣本,采集便捷、運輸要求低、依賴設備少、樣本更穩定、檢測耗時短,在保護醫護人員安全的同時也極大提高了臨床檢測的效率,是一個很好的檢測指標[4]。

2.2019-nCoV抗體檢測方法

目前2019-nCoV抗體采用的技術主要有化學發光(CLIA)、膠體金免疫層析(GICA)、酶聯免疫分析(ELISA)以及熒光免疫層析(ICA)等檢測方法,每種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試劑盒間的敏感度、特異度及一致性有一些差異[5]。指南[6]指出存在差異的原因有:①試劑盒選擇S蛋白和/或N蛋白為捕獲抗原,②待檢抗體選擇IgM、IgG、IgA等一種或多種抗體聯合檢測,③使用雙抗原夾心法、間接法、捕獲法等不同的檢測方法,④廠家的生產工藝及質量等方面;此外,受自身ASO、補體、RF等內源性物質以及脂濁、標本溶血、免疫交叉反應、實驗污染等外源性因素干擾,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陽性,同時,受抗體表達窗口期、試劑盒靈敏度、樣本保存、操作不當、抗體反應弱等導致結果假陰性。

2.1 CLIA

化學發光法目前以磁微?;瘜W發光法較為普遍,是以磁微粒為載體,通過對被檢測物質催化底物的發光強度進行檢測,計算出濃度。磁性納米顆粒具有表面積大、分離富集能力好、易操控等特點,檢測敏感性較高。鄭培明等[7]指出:應用化學發光法檢測2019-nCoV中IgM、IgG抗體的敏感性分別為48%、56%,特異性均為100%。胡燕等[8]經臨床研究得出:化學發光法檢測2019-nCoV IgM、IgG抗體的敏感性分別為75.86%、90.52%,特異性分別為99.42%、98.84%,準確性分別為96.86%、96.75%。CLIA結果穩定、自動化檢測程度高,能夠對抗體進行定量檢測,但需要配套的檢測設備,臨床使用受限于設備的普及程度,基層醫院少見,常見于需要定量檢測、監測抗體水平的變化情況的醫療機構[9]。

2.2 GICA

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是特異性抗體與膠體金標記的抗原形成免疫復合物,在檢測區被包被的抗體捕獲形成一條肉眼可見的紅色條帶。檢測使用10uL的全血、血清或血漿樣本,15min便可觀察結果,如檢測線(T)與質控線(C)出現條帶,結果為陽性,如僅C出現條帶,結果為陰性 [10]。鄧杰倫等[11]采用GICA檢測血清內的2019-nCoV IgM抗體,靈敏度與特異度分別是50%、90.91%。李暉等[12]采用GICA檢測血清內的2019-nCoV IgM、IgG靈敏度為 78.7%、73.0%,特異度分別為98.2%、99.3%。羅雪蓮等[13]指出:GICA無需專用儀器、無需特殊培訓、檢測結果直觀,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經濟、實用性強等特點,但是檢測結果容易受到環境、標本質量、視覺判定、試劑批間差異等因素影響,適合人力資源不足、資金有限、缺乏專業檢測儀器的基層醫療機構,無需設備便可以對無癥狀感染或者疑似患者開展檢測。

2.3 ELISA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指的是選用包被于聚苯乙烯等固相載體上的可溶性的抗原或抗體,將其與待測抗體及酶標記的抗體/抗原特異性結合形成三元復合物,根據酶催化底物產生吸光度變化得到結果[14]。李德昌等[15]研究兩種ELISA試劑盒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7.7%,70.1%和特異度分別為83.9%,89.2%。吳重陽等[16]研究ELISA檢測2019-nCoV IgM和IgG抗體的靈敏度分別為55.26%、60.53%,特異度均為97.67%。ELISA對實驗室操作、儀器配置要求相對較低,能夠同時用于多個樣品檢測,但是檢測速度慢,步驟繁瑣、干擾因素較多,目前大型醫療機構使用較少,常見于基層醫院[17]。

2.4 ICA

熒光免疫層析技術具有敏感度高、穩定性好、受自然熒光干擾低等優點。徐云云等[18]采用ICA檢測2019-nCoV IgM 抗體的靈敏度為88.75%,特異度為96%。薛雄燕等[19]檢測2019-nCoV總抗體的陽性樣本符合率為90.9%,陰性標本符合率為100%。熒光免疫層析技術不僅有效的延續了傳統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無需對樣本進行特殊處理的優點,因此檢測過程中所需的樣本數量較少,同時還結合了熒光檢測技術具備的敏感度高的優點,可見該技術在一定程度解決了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存在的弊端。免疫熒光層析法使用小型檢測設備,可實現床旁每日檢測,該法重復性、靈敏度優于膠體金法,低于化學發光法,性能介于膠體金法和化學發光法之間。

3. 結語

綜上所述,2019-nCoV抗體檢測作為新冠肺炎診治的一個重要補充或協同檢測手段,較核酸檢測優勢明顯,其打破了核酸檢測技術對場地和操作人員方面的限制,還有效降低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2019-nCoV抗體的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可根據自身條件采購相應試劑,實現疑似患者快速準確篩檢和確診的前移和下移,為疾病防控、疾病篩查及臨床診斷提供有利依據,有效減輕經濟及社會負擔。此外,抗體檢測會受到各種因素干擾,提倡多技術相結合,加強科研攻關,取長補短,增強實用性,提高疾病的快速明確診斷和鑒別診斷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安華,黃勛,李春輝,等. 醫療機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問題[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20,19(2):99-104.

[2]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指南(試行第七版)[EB/OL].(2020-03-03).

[3] 張園,周澤奇,王志賢,等.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抗原和抗體聯合檢測的臨床價值討論[J].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20,35(5):99-102,109.

[4] 袁夢嬌,王蓓麗,潘柏申,等. 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及中和性抗體免疫治療研究進展[J].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21,44(3):265-269.

[5] Carter LJ, Garner LV, Smoot JW, et al. Assay Techniques and Test Development for COVID-19 Diagnosis. ACS Central Science. 2020 May;6(5):591-605.

[6]中國醫院協會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專業委員會,徐英春,胡繼紅. 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檢測專家共識[J]. 協和醫學雜志,2021,12(1):18-26.

[7]鄭培明,崔發財,張福明,等.新型冠狀病毒 Ig M 和 Ig G 抗體不同檢測方法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的臨床應用評價[J].檢驗醫學,2020,35(04):291-294.

[8]胡燕,申鴿,李瓊,等. 2種SARS-CoV-2抗體檢測方法在COVID-19診斷中的價值[J]. 檢驗醫學,2020,35(12):1294-1297.

[9]高原,陳川,王晶.2019 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抗體檢測[J].計量學報,2020,41 (05):513-517.

[10]Li X, Yin Y, Pang L, et al.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GICA) is an effective screening method for identifying detectable anti-SARS-CoV-2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t J Infect Dis. 2021;108:483-486.

[11]鄧杰倫,王遠芳,王婷婷,等.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 2019-nCoV 血清抗體的臨床價值探討[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20,41(08):964-966+970.

[12]李暉,李詠茵,張志高, 等.2019 新型冠狀病毒抗體膠體金檢測方法的建立與臨床性能評價[J].中華傳染病雜志,2020,38(3):139-144.

[13]羅雪蓮,閆梅英,吳媛,等.新型冠狀病毒血清學抗體檢測試劑盒現狀分析[J/OL].疾病監測:1-11[2021-01-21].

[14]李家俊,鄭瀟,盛杰,等.新型冠狀病毒及其臨床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OL].生物技術通報:1-10[2021-01-15].

[15]李德昌,張明霞,林大川,等. 新型冠狀病毒ELISA試劑盒靈敏度和特異度評價[J]. 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2020,37(3):224-226.

[16]吳重陽,敖科萍,王遠芳,等. 膠體金法與ELISA檢測新型冠狀病毒IgM和IgG抗體的臨床診斷價值比較[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21,42(7):824-827.

[17]邱峰,王慧君,張子康,等.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實驗室檢測技術[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20,40(2):164-167.

[18]徐云云,李宗光,劉海燕,等.兩種方法檢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異性 Ig M 抗體比較分析[J].重慶醫學,2020,49(17):2798-2801.

[19]薛雄燕,朱嫦琳,黃少珍,等. 血液樣本滅活處理對三種SARS-CoV-2抗體檢測方法結果的影響[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20,40(3):316-320.

課題:廣西衛生健康委員會自籌經費科研課題 Z20200856 某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幾種檢測方法的對比研究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自籌課題 GZZC2020454 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生存質量和實驗室指標的影響

猜你喜歡
應用進展新型冠狀病毒
從疫情到輿情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政府與公眾的變與不變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藥物使用法規依據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網上財務管理思考
“新型冠狀病毒”該如何防治
傳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構與反思
淺談營林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進展及發展趨勢
金屬材料熱處理節能技術應用進展
抗旱性植物研究應用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