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的藝術處理

2022-05-15 12:44胡吟久徐玥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歌唱藝術

胡吟久 徐玥

摘要:歌唱是一種聽覺的藝術。一部聲樂作品的誕生,凝聚著作詞作曲家的許多心血,而這部作品則由歌唱家表現出來展示給大眾,把歌曲要表達的內容介紹給聽眾。而這就要求演唱者不僅要尊重原創,把作詞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還要基于這一點加一些自己的情感處理,再把作品表現出來,因此演唱者也應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技巧。要想把歌曲唱好,就必須知道如何表現和處理歌曲。

關鍵詞:歌唱;藝術;處理歌曲

一、如何表現和處理歌曲

想要正確的表現和處理歌曲,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背景故事,作者的人物經歷等等,作者是在什么樣的心境下創作的作品,再從作品的內容著手,深刻理解作者創作作品時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細細理解,品味,將自己與作品進行交融,表現作品要準確,即使是二度創作也應以作者要表達的為主,不能曲解和扭曲作者原本想要表達的意思。表現和處理歌曲需要時間,演唱者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與作品磨合。

二、研究和處理歌曲的三個階段

研究和處理歌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熟悉階段

1.1熟悉歌詞曲調同時,加深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在演唱作品之前我們應該對于作品的背景故事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眾所周知《如夢令》這個作品是宋代婉約派女詞人李清照前期所寫下的作品,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出生于書香門第,其父親藏書豐富從小博覽群書,生活十分富足,正是因為先天得天獨厚的條件才得以培養出如此才女,而出自李清照之手的《如夢令》也稱得上她的代表作之一,因此演唱者詮釋此作品時,應站在作者的角度表達情感。表現此作品時,應在婉約中帶有一絲豪放,表達對大自然景色的陶醉之情和本人豪放瀟灑的風姿,應把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后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

1.2研究歌曲的思想內容和歌曲的曲式特點;

《如夢令》屬于單樂段的曲式結構,調式為E羽雅樂七聲調式,王超先生作曲時嫻熟的運用了具有我國民族音樂特征的作曲手法和結構原則并十分重視接受西方的創作經驗善于根據作品的要求創作出合適的特殊音型,對鋼琴伴奏織體的音型選擇及其變化考慮的很得體,如《如夢令》的曲調就是圍繞著宮商角徴羽這五個音進行創作并在其基礎上加入變宮,變徴,再利用離調,轉調,半音階等西方作曲技法使得旋律更加深入人心,兩段同樣的詞卻是不一樣的情感,把李清照面對美景的欣喜,陶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后一個“爭渡”的“渡”進行漸慢處理,耐人尋味讓人回味無窮。

2.深入階段

該階段應在熟悉作品的同時對作品進行分句分段及歸韻處理,并能夠完整演唱全曲。

2.1熟讀并唱會歌詞,咬字吐詞歸韻清楚;

《如夢令》我們絕大多數人耳熟能詳,但是演唱時歸韻咬字也會被我們絕不多數人給忽略,在演唱之前我們可以大聲地朗誦有助于演唱的咬字,如在文章的開頭一個“亭”字,我們應該輕咬字頭“t”,不需要用很多勁,不要咬死,讓氣息得到很好的推動,輕咬字腹,然后歸韻到“ing”上避免使聽者聽成“提”。還有歸路的“gui",很要快速咬住字頭“g”,字腹“ui”口型不變,要適當的延長保持住“i”這個元音,最后再歸韻于“e”。演唱古詩詞講究的是字正腔圓,咬字尤為重要,不應多加太多滑音和裝飾音,演唱應規矩,不然則會導致古詩詞失去韻味,演唱氣息也應保持,流動,不要過于僵硬,古詩詞的韻味十足,太僵硬則會導致聽者無法帶入感情。

2.2唱熟曲調,音的高低、節奏準確,并有一定的音樂表現;

2.3聲音要圓潤、統一,有呼吸基礎,準確換氣;

聲音圓潤這一類屬于演唱者對歌唱技術的把握,也是演唱者所需具備的基本功,在表現作品的同時我們一定不能忽略吐字咬字,良好的咬字不僅可以使歌曲聽上去更優美,也十分有利于演唱者演唱歌曲,要做到字正腔圓。在《如夢令》這首作品里最有特色的無疑是潤腔的運用,潤腔即對一些基本字調加入裝飾音,潤腔就像古琴琴弦彈撥的聲音,更能把詩詞的意境和韻味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溪亭中的“亭”加入了顫音,沉醉中的“醉”字加入后倚音,鷗鷺的“鷺”字加入了拖腔處理,都在沒有展示在譜子上,根據詩中的韻律在演唱過程中進行二度創作的,這樣的處理更能夠豐富歌曲色彩,讓聽者感覺到每一句每一字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

3.完善階段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后,如果基本上揭示了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在演唱上可以說已經進入了完善階段。在此階段我們應根據表達歌曲思想內容的需要來選擇演唱手段。

此曲雖然重復演唱了兩遍,但是演唱時的情緒和語氣是不同的,第一遍演唱時悠哉悠哉,似乎置身于美景之中,慢慢觀賞,慢慢品味,慢慢感受,十分平淡,演唱第二遍的情緒應是陶醉其中,沉醉不知歸路,彷佛我們就在這個美景之中被迷住了,但是又因為要尋找出路而十分焦急,最后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庇纸o人一種回來了但是還意猶未盡的耐人尋味之感。因此演唱者在演唱這首作品時應準確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精準表達,精準演繹。

沒有絕對的完善,完善一直在路上,藝術創造是不斷完善的過程,因此我們想要做好這個過程應該理論聯系實際,多多進行演唱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檢驗問題,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改正。

在處理作品的過程中,總結出三個經驗,分享給各位。

第一、聲情并茂。

“以聲傳情,以情帶聲”一直是歌唱者所追求的,而聲情并茂卻不是一日之功。在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和演唱技巧的基礎上,演唱者還必須刻苦鉆研,提高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對作品的詮釋和表達。

第二、人文素養。

對于歌曲的完善,還要求我們了解歷史、政治等自然及社會科學。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多聽、多看、多想、多練。多聽各種類型的音樂,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學作品,勤思考問題,善于主動學習,多嘗試各種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作品演唱。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全方位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第三、舞臺的表演。

作品的表現不僅需要好的聲音來歌唱,同時還需要配合相應的表演來表達。聲樂的舞臺表演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后天的積累和培養,突破自我,逐漸建立起歌曲的理解,再進行二度創造。表演者的舞臺表現力越強,相應的觀眾也就能夠更為全面地去了解舞臺藝術,感悟聲樂作品中的深刻內涵。

參考文獻:

[1]湯雪耕.《怎樣練習歌唱》[M].人民文學出版社,1974年.

[2]姜亞君.淺析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如夢令》演唱的意韻表達[J].藝術評鑒,2018.

猜你喜歡
歌唱藝術
漁歌唱晚
我在聽你歌唱
為你而歌唱
為你歌唱
紙的藝術
會歌唱的傘
歌唱十月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