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南平市紅色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2-05-16 14:30常改欣楊顏榮江海旭
旅游縱覽 2022年4期
關鍵詞:紅色旅游發展現狀

常改欣 楊顏榮 江海旭

摘 要:紅色旅游是以中國共產黨相關的歷史紀念地為資源、弘揚中國民族精神的主題性旅游活動,對于加強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進革命老區和紅色旅游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以革命老區福建省南平市作為研究地,分析當地紅色旅游發展現狀,深入實地考察歸納和提煉紅色旅游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共性問題,并探求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紅色旅游;發展現狀;福建省南平市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19年度優秀青年人才成長計劃(2018XJYQ01)。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旅游產品的需求愈發多樣化,紅色旅游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旅游發展模式,滿足了游客對景觀和文化旅游的雙重需求,吸引了很多游客進行體驗。紅色旅游的興起及蓬勃發展,不僅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有利于紅色旅游景區所在地旅游經濟的發展。不少地方政府把發展紅色旅游與革命傳統教育、老區經濟發展等相結合,采取相應措施拉動當地居民就業,推動當地居民積極投身到紅色旅游發展中,在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時,拉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同時,紅色旅游發展也可以增強游客保護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意識,為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紅色旅游是中國特有的旅游發展模式。其概念是基于游覽內容的性質而定的,2002年李宗堯教授提出紅色旅游是以游覽革命老區和革命遺址紀念地為主,為廣大旅游者提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旅游方式[1]。200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首次正式地、官方地對“紅色旅游”做出定義,認為紅色旅游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旅游的主體性旅游活動。紅色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其定義眾多,側重點也各不相同,但是都傾向于功能多樣性,認為其具有觀光游覽功能,也有文化教育功能,紅色旅游不是簡單的游覽觀光,而是集學習和旅游于一體的活動形式。目前,國內關于紅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江西井岡山、臨沂革命老區、延安革命區等具有代表性的紅色景點,對其他紅色旅游景區的關注較少。福建省南平市紅色旅游資源豐富,本文以南平市為研究案例,深入分析紅色旅游發展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依據現存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南平市紅色旅游發展建議。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地處福建、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也被稱為“閩北”,是福建省開發較早的城市之一。革命戰爭年代,福建省委曾經幾度駐扎于此,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紅色旅游資源豐富。同時,還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位于此地。因此,本文選擇南平市作為紅色旅游的研究點,便于開展紅色旅游研究和調查。

(一)南平市革命遺址現狀

1.數量情況

南平市革命遺址文化資源豐富。目前,全市共有革命遺址238處,包括重要歷史事件遺址、革命領導故居、重要人物活動紀念地遺址、革命烈士紀念墓等,分布在南平市內的10個縣(市、區)。目前,全市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閩北革命歷史紀念館)1處,市級35處,縣級23處,還有未進行級別鑒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80余處[2]。這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存在為紅色旅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2.分類挖掘情況

從類型劃分來看,南平市既有革命事件、活動遺址、名人故居的遺址,又有屬于紀念場所的紀念館、烈士陵園、墓祠、碑亭,還有宣傳革命精神型的遺址,如方志敏手書“中國紅軍萬歲”標語、“紅軍護水”標語群、蘇區精神、方志敏革命精神等。

(二)南平市旅游線路設計

南平市在長期革命斗爭之中形成了特色的閩北紅色文化,留下了很多革命歷史事跡。為了更好地宣揚革命歷史精神,宣傳紅色文化。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將文化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整合市內紅色文化資源,精心設計了“閩北黨史學習教育之旅”“閩贛中央蘇區紅色之旅”“緬懷革命先烈之旅”“紅色經典愛國之旅”“紅色經典愛國行”“經典紅色探尋之路”等1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串聯起閩北山水與革命歷史遺跡,促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3]。

(一)旅游資源開發不全面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南平市雖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紅色旅游資源體量較單薄,很多旅游資源還處在待開發狀態,未能有效結合當地資源特色和民俗特征,降低了其經濟利用價值,導致當地的旅游產品知名度較低[4]。另外,南平市很多紅色旅游景區位于山區,游客進入可能性較小,加上地形影響,紅色旅游景區之間距離較遠,不利于景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和規?;l展。因此,如何全面開發紅色旅游資源,是南平市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紅色旅游景區發展模式缺乏創新

南平市有革命遺址、領導人故居等多種紅色旅游資源,但當地紅色旅游景區發展模式依舊是比較傳統的櫥窗陳列、物品展示等靜態呈現方式。這種單一的旅游產品呈現方式缺乏創新,無法吸引旅游者,難以使游客產生共鳴,缺少互動體驗。因此,旅游者在參觀文化類景觀時興致不高,體驗感較低。

(三)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

基礎設施是紅色旅游景區得以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紅色旅游的發展,很多紅色旅游景區缺少配套基礎服務設施。一些景區盲目開發紅色旅游景區,無法有效吸引大量旅游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5]。另外,南平市的交通、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也限制了其發展。例如,大多數紅色旅游景區缺少游客服務中心、廁所有限、衛生條件較差、停車位數量少,甚至有的景區沒有停車場,嚴重影響了旅游者的體驗感,也暴露了景區接待方面的問題。

(四)缺乏有效的旅游資源保護措施

紅色旅游景區對于紅色精神的宣傳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很多紅色旅游景區缺乏合理規劃,也沒有相應的制度約束,一些開發商在紅色旅游景區周圍大肆修建賓館、餐廳、娛樂休閑場所等,加上缺乏相應的監督措施和生態環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一些景區沒有應對景區超載的有效措施,景區超過最大承載量會對景區文物古跡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影響,再加上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嚴重影響了紅色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加強紅色旅游資源整合

紅色旅游資源是宣傳革命精神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許多紅色景區地理位置偏僻,合理規劃當地的交通運輸等設施條件,可以提高旅游地的可進入性,增加游客參觀紀念地、體會革命情懷的機會。同時,地方政府和旅游相關企業要合理規劃紅色旅游景區,如深入調查本市的紅色旅游資源,并了解其發展現狀,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和社會發展概況,對革命遺址、紀念地等不同紅色旅游資源進行有針對性地規劃與開發[6]。針對地域分割造成的紅色旅游資源之間整合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根據現有的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游精品路線,開設紅色旅游專線,拓展紅色旅游內容,延伸旅游產業鏈條,以規?;穆糜尉皡^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提升旅游地景區的知名度。

(二)創新“紅色+”旅游發展模式

南平市紅色旅游的發展模式主要停留在紀念館的參觀學習、歷史講授和才藝表演等方面,這樣的旅游發展模式缺乏創新,不能滿足游客的要求。南平市可創新“紅色+”發展模式,如以“紅+綠”為紅色旅游發展的主要模式,將紅色旅游資源與當地的自然景觀相結合,發展綠水青山中的紅色旅游。同時,還可以發展“紅+鄉”模式,將紅色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發揮紅色旅游景區的教育功能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帶動美麗鄉村建設[7]。另外,還可以將紅色旅游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等讓游客親身體驗紅色文化,提高景區吸引力。

(三)加強配套設施建設

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是為旅游者提供良好旅游體驗的保障。例如,紅色旅游景區應適當擴建停車場,建立游客服務中心,完善區域內旅游公共交通運輸設施等,保證游客的良好旅游體驗。同時,要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各方面的需求,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在景區內設置紅色旅游紀念品銷售點,深入挖掘紅色旅游文化,弘揚紅色精神,還可以在假日期間開展節慶旅游,以傳揚經典為抓手,吸引游客前來體驗。

(四)注重旅游資源保護

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旅游景區得以發展的基礎。首先,要堅持紅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嚴格控制紅色景區周邊娛樂場所數量,對周圍基礎設施進行定期檢查,使空氣環境質量和水質量達到國家標準,始終把可持續發展放在第一位。其次,南平市旅游相關部門要制定相應的監督機制,如定期對當地酒店、餐飲業進行質量監控,對污水排放等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嚴格管控景區周圍的環境[8]。再次,景區要根據自身的最大承載量制定合理的應對措施,及時制止景區旅游旺季超載運營的情況,在官網或者各大網絡售票平臺公布當天游客數量及景區可承載量,使游客獲得最佳體驗感的同時,為景區的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

(五)做好旅游宣傳工作

旅游宣傳既是旅游業環境優化的必要條件,也是旅游業科技發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紅色旅游應重視旅游宣傳活動,為旅游業健康發展和市場穩定繁榮創造良好的氛圍。一方面,南平市可以突出特色,凝練主題,深層次挖掘旅游資源蘊含的文化內涵。針對紅色旅游景區、景點,要突出重點、規模適度、增加特色、強化功能,打造有利于其作為旅游目的地發展的個性和特色旅游產品[9]。另一方面,文化是景點的靈魂,是發展旅游最具吸引力的內容。旅游期刊是旅游宣傳的專業力量,南平市可加強本土旅游專業期刊的宣傳穿透力,豐富期刊種類、提高期刊質量。

紅色旅游資源是我們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財富,也是人們學習革命歷史文化的重要平臺,每個紅色旅游景點都是一個生動形象的課堂,蘊含著深厚的政治智慧和文化價值。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紅色旅游資源為研究對象,深入了解紅色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紅色資源進行活化,再現歷史本來韻味,不斷增強其可讀性、可聽性、可看性、可續性,并提出優化當地紅色旅游資源發展的策略,推動紅色旅游景區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1] 李宗堯.論“紅色旅游”功能的多樣性:兼談蒙陰縣野店鎮旅游業的綜合開發[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4):66-67.

[2] 谷桂秀.發展紅色旅游 助推綠色發展:關于加快南平市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的思考[J].福建黨史月刊,2014(24):63-65.

[3] 張懷鵬,侯媛媛,李樹良.文旅融合背景下膠東紅色旅游開發與紅色文化傳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2):10-12.

[4] 徐仁立.閩北紅色旅游發展問題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2):58-60.

[5] 陳愛蘭.閩西北紅色旅游協同發展路徑探析[J].海峽科學,2020(11):81-85.

[6] 鐘小東,趙影.“紅色旅游”的問題與出路[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7(2):16-17.

[7] 張金華.鄉村振興視角下紅色旅游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30):135-137.

[8] 羅永勝.加強紅色資源保護 推動紅色旅游發展[J].福建黨史月刊,2020(4):17-21.

[9] 陳文娟.我國旅游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活力,2008(10):50-51.

猜你喜歡
紅色旅游發展現狀
Red tourism sees boom 紅色旅游正“青春”
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
紅色旅游助力宗店鄉村振興
東征村:紅色旅游助力脫貧換新顏
紅色旅游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開展紅色旅游業務 提升老人生活品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