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透感染風險因素分析與護理管理

2022-05-16 16:12劉麗
婚育與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血透護理管理

劉麗

【摘要】目的:研究導致血透感染的風險因素,分析對其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法。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血透治療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予風險護理管理,對照組50例,予一般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質量、空氣質量評分、手衛生評分、感染發生率和滿意率。結果:觀察組護理質量、空氣質量評分、手衛生評分、感染發生率和滿意率均優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醫院血透感染風險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管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感染風險的發生率,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科室內整體護理水平。

【關鍵詞】血透;感染風險因素;護理管理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hemodialysis infection and nursing management

LIU Li Hemodialysis room of Jiangsu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002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hemodialysis infection and analyze the effe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Method:100 patients who received hemodialysis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with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with general routine nursing. The nursing quality, air quality score, hand hygiene score, infection incidence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The nursing quality, air quality score, hand hygiene score, infection incidence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hemodialysis infec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risk,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nursing level in the department.

【Key words】Hemodialysis; Infection risk factors; Nursing management

血透室一直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負責對慢性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的治療,以血液透析的方式代替原本腎臟的功能,幫助患者排出體內毒素,維持生命。在現代醫療技術的支持下,血液透析獲得了較大發展,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也越來越多。由于血透室護士工作量大、相關操作無菌化要求高、人員流動頻繁,使血透室風險也在不斷增加中[1]。據以往調查發現,血透室感染,尤其如乙肝、丙肝等傳染病的發生率在逐漸升高,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給其帶來新的疾病痛苦,也對醫院聲譽造成不利影響,引發醫療糾紛[2]。所以,對于血透室工作,需加強護理管理,以盡可能降低感染風險,維護患者安全。本研究對血透感染風險進行分析,并實施相應的護理管理,現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血透治療的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43歲~65歲,平均年齡(50.35±12.39)歲,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兩組間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予一般常規護理:包括對血透機器及相關物品的準備、消毒、參數設置,評估患者生化指標、干體重,設定本次透析計劃;透析過程中對患者、透析機運轉情況進行觀察;血透結束后對穿刺處壓迫止血;關于內瘺導管自護的健康宣教等。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血透感染風險因素分析和護理管理。

1.2.2.1 感染風險因素分析:①環境:血透室空間有限,患者數量較多,導致相鄰床位間距較小,引起空氣流通不佳,增加感染發生可能。②患者自身:這類患者往往有較多較重的基礎疾病,伴有貧血,自身免疫力下降,較容易被感染。③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沒有足夠的無菌意識和操作經驗,沒有對各類儀器、物品、室內空間進行嚴格的消毒;不重視手衛生,開始和結束操作時沒有及時更換手套;沒有嚴格按照規范流程實施操作,未能將應需要隔離的患者和普通患者分開不同區域。④透析水及透析液:若血透室中放置透析水和透析液的區域偏于潮濕,可明顯提高微生物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含有一定量碳酸氫鈉的透析液,如果配置后長時間未能使用,可滋生細菌。而且,如果水管道被污染,也會影響到透析用水的潔凈程度,引發患者感染。⑤血透機:不少血透室所用的血透機均需要長時間運轉,使用年限也較長,很難做到短期內更換。經過長期使用的血透機必然會伴隨一些運行上的缺陷或問題,如果平時清潔不夠充分,也是感染因素之一。平時護理人員大量的工作,使得她們未能及時消毒機器,不同患者使用后可能會導致交叉感染。即使進行了消毒、清洗,使用時間較長的老舊機器往往很難達到應有的清潔標準,當其內部零件受損時,就可能經由機器管路感染患者。

1.2.2.2 護理管理:①健全制度管理??剖医M織高年資護士組成院感防控組,定期對護理人員的手衛生、各類儀器及相關物品定期檢測,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②科學劃分血透室區域。對于所有患者定期行包括乙肝、丙肝、HIV等在內的傳染病篩查,尤其是第一次來院行血透的患者,對于長期規律來院血透者,每3月復查1次。對于存在傳染病患者置于隔離區,普通患者置于普通區,并區分治療的血透機器;控制血透室床位數量,確保相鄰床位間距,以免近距離接觸。視血透室容納情況確定每個時間段接受治療的患者數,告知患者在相應的時間前往,降低各時間段內血透室人員密度及因人員出入而帶入病菌的概率。③加強對患者家屬的管理。對患者家屬進行血透室管理宣教,讓他們認識到血透室內減少人員聚集、流動的原因和對患者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配合度。④強化護理人員管理。對護理人員進行關于院感、風險防范、相關法律條文的培訓,定期抽考其掌握情況,制定對應獎懲措施;規范血透室相關操作,定期組織人員參與技能、理論的學習,分析以往出現不良事件的原因,找尋優化方法。要求醫療人員嚴格按照血透單要求進行操作,仔細核對患者個人信息及透析機標識、參數設置,檢查管路,落實編號管理,對各個環節均準確無誤后方可開始血透治療,以確保血透計劃的正確執行,防止因患者同名導致上錯機的現象。⑤嚴格手衛生。強化無菌操作原則,尤其應注意護理人員手衛生,確保在接觸患者、展開相關操作前后均進行洗手或消毒,及時更換手套,同時切勿將換手套等同于洗手。每日消毒穿刺部位,觀察導管處皮膚有無紅腫,必要時增加局部換藥頻率,予氯己定消毒,盡可能降低感染概率;避免將透析導管作輸液等其他用途,以脈沖式正壓封管,并予酒精棉片擦拭螺旋絲口凹槽,一次性無菌肝素帽封口,并用碘伏消毒其周圍半徑10cm內皮膚。⑥加強對透析水及透析液的檢查:定期消毒水管道,使其能始終保持符合檢測標準;嚴格根據流程規范配置透析液,執行無菌操作,盡量做到現配現用。⑦管理好醫療廢物。銷毀原本患有傳染病透析者用過的醫療廢物,及時更換床單被套,清理醫療垃圾。⑧環境管理:定期紫外線消毒,及時處理污染物,經常性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質量。

1.3 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空氣質量評分、手衛生評分、感染發生率和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質量、空氣質量評分、手衛生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質量、空氣質量評分、手衛生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感染發生率、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感染發生率較對照組低,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維持性血透,在慢性腎病終末期患者治療中起到積極作用,但血透相關的感染也不容小覷。既往研究發現,血透感染主要分為細菌和病毒兩大類,究其原因,主要與透析機器、管道及相關物品,血透室環境,人員操作,傳染病患者等風險有關。本研究在翻閱大量文獻后,汲取文獻中先進經驗,并結合科室自身實際,采取了健全制度管理、科學劃分血透室區域、加強對患者家屬的管理、強化護理人員管理、嚴格手衛生、加強對透析水及透析液的檢查、管理好醫療廢物和環境管理等積極措施,為降低血透感染風險提供了制度保障,管理好可能的傳染源,切斷與之相關的傳播途徑,從血透各個容易出現感染的環節入手,降低血透管道、相關器械帶菌的可能性,盡量防患于未然,也為接受血透治療的患者們提供更為良好的環境。經上述護理管理后,觀察組的護理質量、空氣質量及手衛生評分都明顯提高,患者出現感染的情況明顯減少,滿意率也大大高于對照組。

總之,通過對醫院血透感染風險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管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感染風險的發生率,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科室內整體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孫志芬.質量控制在實施血液透析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的價值探討[J].甘肅科技,2020(14):148-150.

[2] 鄧悠悠,張立娣,丘萬星.護理流程化管理對血透室的作用及護理質量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19): 3489-3491.

猜你喜歡
血透護理管理
優質護理對血透室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血透室患者動靜脈內瘺失功的效果探討
血透室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預防
血透室里的悲歡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護理禮儀在血透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自助透析的成功可以復制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