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音、停頓、語調等表現手段在舞臺語言中的運用

2022-05-16 10:08張燕菲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青衣重音語調

張燕菲

摘要:舞臺語言中重音、停頓、語調等表現手段的運用是較為廣泛的,這是訓練舞臺語言表現技巧的基本功。演員只有靈活掌握與運用這些基本功,才能完成舞臺作品的呈現。本文以《青衣》為例,在演員應具有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現力三方面中,闡述了這些基本功的具體運用,并說明了這些表現手段對于塑造作品的重要性。

關鍵詞:重音;停頓;語調;舞臺語言;《青衣》

舞臺語言的基本表現手段包括重音、停頓和語調,這三項是訓練舞臺語言表現技巧的基本功。演員只有靈活掌握與運用這三項基本功,才能真正表達出文學作品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將無聲的文字變成觀眾可聽、可感的有聲語言,進而在演員演繹作品的過程當中能夠與觀眾進行情感的交流,達到共鳴的目的。

一、一定的理解力

演員的理解力指對作品的內涵思想的理解。演員拿到稿件,或接受角色時,要先大致地瀏覽一遍作品,知道作品的感情基調,究竟是悲,還是喜。

散文作品《青衣》根據畢飛宇的中篇小說《青衣》改編而成,散文是原小說的精煉版和濃縮版,字里行間略微地領悟到了筱燕秋帶有悲涼色彩的一生。畢飛宇作品《青衣》是一部描寫戲劇演員生活的中篇小說,此小說帶有傷痕文學的痕跡。從這一點來看,全文的感情基調大部分是悲涼、凄婉,帶有感懷色彩。根據小說內容知道,筱燕秋一生對藝術的追求是執著的,而且她在青衣的唱腔和表演方面的造詣頗深。然而,她卻一生郁郁不得志,“道德方面的欠缺妨礙了她在藝術上的成功”,這是她不得志的主要原因。筱燕秋在商品經濟浪潮的沖擊下,漸漸散失了自己的人格與人性。

筱燕秋的青衣角色“嫦娥”是她全部的生命,“我就是嫦娥”是她內心的強烈暗示,正是有這種暗示使她演起嫦娥來得心應手,如魚得水,她對“嫦娥”的追求變成了一種對理想和精神的追求。應當說,筱燕秋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獻給了“嫦娥”。當第五場的演出開始時,因為筱燕秋來晚了,學生春來代替了她走向了上場門。這意味著筱燕秋的“嫦娥”將退出歷史舞臺,同樣,她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為春來高興,畢竟春來是自己的學生。此時的筱燕秋哽咽了,縱有千言萬語,但也終究無語。因此,在處理文章第二段的時候,那些敘述性的文字,交待背景的文字,氣息要緩和,語調要平穩,而讀到筱燕秋內心中的矛盾與掙扎時,氣息要有所急促,語速加快等,以表達此時筱燕秋內心的難過、悲涼之感。

二、豐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對于演員是極為重要的?!肚嘁隆愤@篇文章雖然是一篇散文,但是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短小精干的故事。它是很有畫面感的,筱燕秋當看到春來代替自己出演“嫦娥”。她沖進化妝間時,她的所思所想,她的心情,完全可以通過語言表現出來。

處理時要特別注意重音和停頓。每句話中的名詞、形容詞、動詞等出現時,要重讀,表示狀態、行動、介紹人物等。在第一段中的“青衣”,是點明題旨的詞語,要重讀,還有“極少”,要重讀,而當文章第二次出現“青衣”的時候,則要輕讀,這種強弱的對比可起到強調、突出的作用。同理,當故事的主人公“筱燕秋”、“春來”的字眼出現時,要重讀以示強調,而這些名字第二次出現時要輕讀。停頓又可以分為自然停頓和情感停頓,這里的自然停頓指的是每個自然段之間的停頓,這可以說是約定俗成的停頓,也可以叫做邏輯停頓,因為每一個自然段的結束就代表了一個意思、一段情感的結束,而下一段開始的是新的意思、新的情感;而自然停頓又可以細分為句號間的小停頓和段落間的大停頓。掌握住了自然停頓后,情感的停頓也要特別加以注意,哪些句子該換氣,哪些該連讀,這些都是建立在深入分析、理解文章的基礎之上的。在《青衣》中,“筱燕秋無聲地坐在化妝臺前”這一段,語氣要輕柔、緩和,這是表現筱燕秋內心苦悶的一段文字。雖然充滿著動作性,但是筱燕秋表面的動作卻是略顯機械的,她心里裝著事情,她顯然不是為了化妝而化妝的。

三、到位的表現力

重音、停頓、語調等的運用是在為最后的舞臺呈現打基礎,表現力是否到位就直接影響著作品呈現的好壞,這就要求演員要有到位的舞臺表現力,要熟悉舞臺,駕馭舞臺。配樂朗誦散文,要盡量地體現、還原散文中的角色的真情實感,想角色之所想,這樣讀出來的感情才能更真摯和感人,也只有感染自己了,或者說自己被感動了,才能感動臺下的觀眾。

在舞臺上的配樂散文朗誦,面對的是觀眾,這就涉及到與觀眾的視聽關系?!奥牎敝傅氖怯^眾感受演員的聲音是否悅耳動聽,其實,更重要的是,這個聲音是否符合規定情境,是否表達清楚了事件的前因后果等;“視”指的是看演員的表演,有沒有隨著敘述的過程而產生相應的變化?!肚嘁隆返谋硌菘梢允且恍┖唵蔚氖謩莺兔娌勘砬?,視聽的過程其實就是感受演員是否聲情并茂的過程。

《青衣》是一篇敘事性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我們要培養語言的塑形能力,在表演的過程中要在眼前浮現出畫面感,塑造出這篇文章特有的意象感來,還要有邏輯感和形象感。聲音要富于變化,不要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聲調,一個語氣,這是較為忌諱的。聲音要講求立體感,還要把握好高低輕重、緩急、把握層次和色彩,語言有彈性,不呆板,再配上一些合理的手勢和眼神等。在排練的過程中要認真琢磨,反復思索,也可提前進劇場排練,熟悉演出環境,以確保高質量地完成舞臺演出。

四、結語

綜上,配樂表演散文可以說是演員塑造角色前的一個基本的演練,也是一個便于實踐的過程。話劇舞臺語言基本功是演員應該加強訓練的一項重要功課,舞臺語言的訓練不可能一蹴而就,演員只有在平時多加強語言基本功的訓練,注意重音、停頓、語調等在聲音塑形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培養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能夠根據劇情的需要和角色的要求,靈活運用聲音和形體,以便塑造更出色的角色。

參考文獻: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臺詞教研室編著.舞臺影視語言基本技巧[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青衣重音語調
青衣覆雪
阿基與烏龜之重音
單詞重音
重音和語調
青衣
重音朗讀,讓朗讀更有韻味
淺談英語語調及英語教學
朗讀基本技能:語調(一)
談漢語特殊疑問句的語調類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