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雕作品分析與欣賞

2022-05-16 10:08宋梓源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玉料玉雕

摘要:龜鶴遐壽,意思就是祝老人延年益壽,身體安康,是對人祝福長壽的形容。出自《抱樸子·對俗》:“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高的文化高度的,是長壽,健康平安,吉祥的象征,也寓意了包括了人類精神文明和其歷史文化傳承以及傳統玉雕藝術的融合。它也屬于鳥類的一種,種類高貴,而又經常被古代詩人與天上的神仙相聯系,所以又被稱為“仙鶴”。此玉雕作品運用了鶴和樹的巧妙結合,其造型為花鳥題材的設計,使這個作品的寓意更加深刻與明顯,同時又體現出傳統鳥類形象的藝術文化,加深了玉文化方面的知識。本篇文章賞析此玉雕作品的特點,并且對其玉料、設計理念、藝術價值進行分析。

關鍵詞:玉雕;藝術文化;玉料

一、玉雕花鳥的造型

玉雕花鳥是近代興盛的玉雕產品,花鳥題材對于雕刻大師們來說是可以表達藝術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花和鳥在人們生活中息息相關,并且同時又被人們從古至今一直以美好的寓意賦予其形象,所以花鳥題材的玉雕作品是玉雕大師們長盛不衰的重要題材的作品。造型主要以鳥為主要,樹為其次,或者反之。在設計中造型講究應隨玉料的變化而改變各種形式,作品常常伴有俏色作品出現,所以造型設計十分重要。玉雕造型中鳥的種類很多,特點不一,做每個鳥的形態,特點及個性并且必須掌握鳥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細部結構,好對作品的設計清楚理解。一般花鳥作品的玉料只采用中下等材料制作,一般采取俏色作品更為突出,其所運用的玉料最忌諱大的綹裂,不可挑選,既不能放在鳥身上或者樹枝或者樹干上容易斷裂。必須堅決去掉。小的綹裂必須藏在樹后或者石頭后不可放在表面。在作品中同時出現多個鳥,就要考慮每個鳥的大小,形態,動姿,以及外形的變化,并且還要考慮哪個為主哪個為輔,來體現作品的層次感以及設計效果。如果出現了品類為兩種以上的鳥類,還有考慮鳥類顯示大小比例從而同步做到增大或者減小,并且在局部肯可能作出一些調整?;B作品的陪襯有很多種例如樹類及花類或者水中動植物,用這些眾多的陪襯襯托出鳥的豐富以及構圖更加獨特,更考驗了設計者的能力。

二、作品的設計與取材

該作品采用的玉料是岫玉為原材料,其顏色有淺綠的俏色及深色,其運用俏色所為鶴的顏色,其余的作為樹來設計,該作品雕刻了九個鶴、松樹以及兩只小松鼠所為陪襯。其設計分布了樹的上面有四個鶴空中飛了兩個鶴,地上還有三個鶴,其所分布的很分散并且都有相互連接,其中一個鶴嘴里叼了一個玉如意暗示著寓意更加吉祥如意,其樹雕刻的層次分明樹干蒼勁有力,雕刻出了一簇又一簇的松樹,并且在樹下的一塊塊石頭上雕刻出了兩個松鼠進行設計上的鏈接,松樹的刻畫枝干分明樹葉與樹桿相互交織,松鼠還叼著松果,生動形象的設計出來動物的形態以及它的活潑形象。鶴雕刻的十分細,造型準確,有神態,鶴也有張嘴的和閉嘴的,姿態各異。翅膀的細節以及樹葉上的細節十分清晰,表達出了鶴互相嬉戲玩鬧的畫面十分融合。設計者知道鶴和松樹設計在一起,用來比喻長壽。地上的鶴和石頭的底平。此雕刻的作品層次分明生動形象,并且雕刻的十分豐富。并且使用其原料破除了其原本的形狀,更能體現玉料的應用方法。

三、作品賞析

此作品的立意明確,寓意了長壽、吉祥、平安。主題內容貼切選題,意境深遠。形象生動明確,構圖設計十分巧妙,運用俏色體現出來鶴的動態,松樹分布在旁邊層次分明。但是樹枝粗細、大小、長短一樣,體現不出樹的結構,枝干應該粗細均勻,老嫩結合起來,枝干要彎曲不一。葉要分組,應該和枝干相互的遮掩,葉不能壓迫,不能把樹葉做的生硬,必須要有風動感,而且樹枝做的不合理,做了成了十字,必須注意方向,要有深長或者收回。而且樹桿中隱藏了一處綹裂。鶴生理上不可以上樹,但是在設計中設計了三只鶴在樹上就十分不符合常理,但是作者能把鶴和松樹進行一起雕刻就符合常理。鶴的布局太過于緊密,應該分開,進行相互呼應,而且姿態首位應該進行改變,不應該有一樣的神態。而且整體上的鶴的比裂大小相似,沒有明顯的反差特點。但是鶴的本身形態做的很正確。嘴部細長而且直,腳部趾都很長,蹼卻不發達以及翅膀很大。但是沒有體現出鶴的主次關系,不清楚哪個鶴是主體,而且不可以把所有的鶴都刻畫的細節相似。反映不出鳥的相互呼應。其樹的前后大小都一樣,左側和右側的樹也刻畫的相似也沒有體現出哪個樹是主要哪個樹是次要的,立場不明確。但是整體布局合理,鶴和樹的層次分明。

四、總結

在做花鳥作品的時候要注意設計原材料的處理方法應該根據材料的特性來設計產品就例如俏色之后才是題材的構思,必須構思新穎。在整體構圖上要清楚各個鳥和樹的位置擺布,把關系統一,是一個整體。把群鳥安排的有裝飾性價值。在設計中應該更具有創新性,不應該僅僅只有傳統的鶴和松柏,雖然立意正確,沒有問題但是沒有創作,沒有新穎的東西加在之前傳統的文化藝術中。在現代藝術創作中,我們雖然要傳承傳統文化但是更要創新,和傳統藝術結合的創新現在最為重要。能體現出為與現代人民的思想相結合,讓更多人知道玉雕工藝。

參考文獻

[1]呂志會.古代山水畫之玉雕山子借鑒意義探幽[J].寶石和寶石雜志,2014,16(05):67-74.

[2]李洋.造型藝術風格視角下的玉雕創造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6.

[3]曹天慧,張家銘.岫巖玉雕設計研究[J].藝術評鑒,2017(15):149-151.

[4]于紅.岫巖玉雕素活工藝的保護與傳承[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19(03):7-10.

[5]鄭琦.岫巖玉雕文化產業發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宋梓源(2001—),女,漢族,學生,研究方向:玉雕鑒賞與技法。

猜你喜歡
玉料玉雕
《一帶一路》 張嘉偉玉雕作品
淺談近代玉雕工藝
論玉雕山子工藝
玉雕作品《蟹游荷塘》賞析
淺談近代玉雕山子工藝
傳統的玉雕與玉雕的傳統
玉器之美
淺析玉雕人物形象與用料選擇
隨形就勢 順色立意
和田玉料來源探討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