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研究

2022-05-16 15:16牛帥
錦繡·上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協調機制信息共享金融監管

摘要:通過對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現狀的分析,可知目前的監管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急需一個權威的組織機構對其加以協調監督,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利益,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提出相關研究。重塑監管理念,保證金融資源合理化配置,擴大協調合作范圍,維持金融秩序,完善經濟體系,增強金融市場的吸引力,從而達到推動協調機制建設的目的,幫助金融業完成改革發展。

關鍵詞:財政政策;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信息共享;協調主體;經濟發展;

引言

早在二十世紀的60年代末,金融自由化與金融全球化的趨勢就已經十分明顯,但在當時混業經營的大背景影響下,我國的分業監管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導致監管難度不斷增大。為此中國人民銀行針對這一問題,曾在2005年,就已經指出了建立專業監管部門的必要性。隨著時間流逝,許多理財產品在市面上流通,各種跨行業合作層出不窮,金融業務的交叉經營,使各個領域相互影響,使分業監管的基礎更加薄弱,這一現象可能會直接導致監管漏洞的出現,不利于金融產業的健康發展[1]?;谖覈洕w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經濟市場成熟度、開放度不斷提升。金融機構作為經濟市場重要成員,能夠通過資源科學配置,提高資金利用率,推動經濟優化發展。必須在監管主體之間,建立合作共贏的協調機制,完善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之間的互動關系,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 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現狀分析

現如今的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并不是通過法律條規所約束的,而是通過人大常委會委員討論協商,達成一致后,提出的原則性要求。就目前而言,是沒有任何一個部門或組織,能夠對其他監管部門加以協調或監督的,直接導致了我國財政在法律法規層面中,處于一種無法可依的狀況,缺乏能夠協調監管的部門機構[2]?,F有的分業監管體制,經常在部門與部門之間發生沖突,使權責劃分混亂,甚至產生監管空白與監管重疊的情況,導致各方的意見出現分歧,卻無法明確責任方,最終沖突加劇。處于改革期的金融行業,其各項制度都是十分不完善的,政府在制度決定中擔當了重要責任,政府對金融市場的干預,使各行業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而新的金融制度建立后,無法迅速被人們所接受。

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仍處于不斷完善與發展階段,在這種狀態下,若是想要加強金融監管的力度,對金融危機的到來起到防范作用,就必須加強與財政政策之間的統籌協調,從而達到維護我國金融安全的目的。根據對監管信息化的發展分析結果,不難發現各監管組織之間,始終未能建立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導致財政信息不對稱,信息共享不充分等問題,使其無法直接獲取到微觀層面的貨幣流通情況,監管成本將大幅上漲。

2. 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完善與改進問題,是金融改革進程中無法忽略的重點與難點,針對上述分析得出的結果,提出如下觀點。

2.1 監管理念重塑

隨著金融行業的迅速發展,其監管理念也發生了階段性的改變,協調機制的建立,必須依靠法律法規的支撐或是相關制度的完善。監管的最終目標,是在最大限度地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維持財政金融的運營穩定。監管制度的約束能夠有效降低大環境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對于經濟市場的影響,將消費者收益與成本預期穩定在一定波動范圍內,使經濟主體對于環境的認知提高。借鑒國際財政與金融監管間的協調機制,在其中提取我國經濟市場能夠參考的部分,并將央行的主要職責向宏觀調控方向轉移,從而降低監管成本,提高監管效率??紤]到金融行業發展迅速,需要在監管理念上把握一定的前瞻性,保證金融資源合理化配置,從大局出發,在各行業之間搭建起溝通橋梁,注意不同行業間的協調性,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與壯大,消除各行業間的沖突。

2.2 協調合作范圍擴展

由于我國地域廣闊,人員眾多,所處地區的不同,其財政政策也可能會有所差異,具體情況需要因地制宜,完全統一的制度未必適合每一個地區,根據所在地區的自身特點及經濟發展情況,文化差異以及信用狀況,實施差異化監管協作,適當放權給地方部門,與此同時相應的責任也需要地方承擔,保證權責一致性。弱化地方監管部門與中央的利益博弈,防止地區內財政風險的產生,維持金融秩序[3]。明確金融監管的邊界線,不再采用中央集權方式,使中央與地方部門各司其職,扶持各地區的上市企業,增設新的金融機構,優化地方經濟市場環境,幫助地方金融體系,在最大程度上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提升區域金融業的軟實力。

2.3 經濟體系完善

現代經濟體系的基礎在于金融系統的資源配置,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是為了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無論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之間是哪一方出現了問題,都將對另一方產生制約作用。分析現階段的金融資源分布狀況,在轄區內部建立完備的組織體系,實現多層次經濟市場的建設,按照梯度配置原則,對不同地區采取相應的協調方案,減小國有銀行壟斷對市場所產生的影響,促使產權多元化發展,引進外資企業,促使融資自由化,將資本實力日益壯大,降低消費者的交易成本,增強金融市場的吸引力,使經濟體系得到完善。

3. 結束語

近年來經濟與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帶動了金融行業的創新與改革,金融業務分化,從分業經營、混業經營一直到跨業合作經營、交叉經營等模式,其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現如今的財政政策與金融監管之間存在無法很好地協調,其監管邊界日益模糊,例如銀行理財產品、保險、或是證券等業務日漸增多,更加需要金融監管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才能夠為經濟發展夯實基礎,上述內容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相關研究,希望能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杜琴蕓.以績效評價為核心加強財政資金監管的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05):206-207.

[2] 張琳.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問題及策略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05):113-114.

[3] 唐世青,張艷,高雅楠.財政監管視角下對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制度的認識[J].水利發展研究,2020,20(08):49-50.

作者簡介:牛帥(1988-)女,漢族,黑龍江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金融,財會方向。

猜你喜歡
協調機制信息共享金融監管
基于WebGIS的合肥中小企業信息共享平臺的研究
行政調解研究——以交通糾紛為例
基于供應鏈的制造業服務化客戶逆向服務研究
互聯網金融監管原則與新模式研究
中國鐵水聯運信息系統物理框架設計
論金融監管與金融行政執法風險防范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論我國司法獨立與輿論監督協調機制的完善
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政府協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