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加強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

2022-05-19 01:13陳靜
時代商家 2022年14期
關鍵詞:國有資產水利資產

陳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水利事業單位職能的不斷完善,與管理職能匹配的資產規模日益擴大,資產價值不斷升高,隨之而來的國有資產管理問題也逐步顯現。在此背景下,水利基層單位需要強化對于國有資產的使用與管理,以更好地保障單位財產物資的穩定及有效使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其經濟效率,避免資金的浪費。鑒于此,本文重點論述了水利基層事業單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意義,探討了水利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目前,我國水利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國有資產管理理念淡薄、賬實不符、賬賬不符等。水利事業單位資產數量繁多且具有獨特性,但其資產管理人員專業素質較低,資產權屬不清,職責劃分不明確,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資產信息因存在保密性不能及時共享,造成資產閑置、低效現象,嚴重影響了資產的使用效率與效益。

一、水利事業單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事業單位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履行職責的物質載體是其國有資產。水利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就是對本單位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實施具體管理。水利單位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可以使國有資產總量平穩增長,并且能通過國有資產管理進行國家宏觀調控,推行實物費用定額制度,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水利事業單位資產融合與共享共用,使資產管理與績效評價相結合。因此,加強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有利于提高國家公共基礎管理水平,對于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國有資產管理意識淡薄

目前,基層水利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意識仍舊較為薄弱。首先,單位的管理者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單位仍有著“重財務管理輕資產管理”“重資產數量輕資產效率”的指導思想,認為自身對國有資產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重采購、輕管理,忽視了日常的管理工作,造成資產閑置,甚至浪費或者流失。其次,水利事業單位的基層人員國有資產管理意識淡薄,對國有資產的認知和定位不準,對國有資產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握不清,導致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難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力度有待加強,無法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性。

(二)基礎工作不扎實,難以做到賬實相符

基層水利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基礎工作不扎實,常常造成賬實不相符現象。第一,資產采購人員對資產的認知和定位不準,未將資產按正確科目登記入賬,如將固定資產登記進入耗材或者其他商品;第二,資產管理人員管理方法不到位,沒有及時登記或者處置資產,未按照規定程序將資產管理流程化;第三,資產使用人將國有資產私有化,導致資產去向不明;第四,未定期清點與盤查資產,造成水利單位制度上資產管理在采購、分配、使用、處置環節存在諸多漏洞,造成賬實不符;第五,水利事業單位往來款項管理往往較薄弱,應收賬款款項較多,賬齡較長,長期掛賬,未進行清理,對客戶沒有進行資信管理,導致催收難度大,存在風險較大。

(三)水利事業單位資產數量眾多,構成復雜,科學、準確分類存在一定難度

國有資產專業性較強,而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由于具有種類較多、類型多樣、構成復雜等特征,且分布比較分散,因此難于管理。

第一,水利事業單位除了辦公用品外,大多數資產為水利基礎設施,很多資產諸如液壓站、軸流泵、滾水壩設備,涵管、疊梁閘、出水渠閘門、出水泵、側翻式拍門等都是建在水下或埋在水里,而且資產數量繁多,基層水利單位管理站點多,分布范圍較廣,構成復雜,地理位置較偏僻,管理難度較大。

第二,水利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專業性較強,不是水利管理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無法正確辨別水利基礎設施,更無法有效進行管理資產。目前,部分基層水利事業單位由于人手不足,在職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從事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都是兼職人員,很多人沒有接受過學習水利知識,不具備國有資產管理知識,應對風險的能力不足,導致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效率低,效果較差,造成水利單位國有資產閑置、低效、浪費,甚至發生國有資產損失現象。

(四)資產權屬不清,職責劃分不明確,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基層水利事業單位存在實際管理人與資產所有人不相符的現象。水利事業單位對泵站只是代管服務,平時負責維修保養泵站資產設備與電氣設備,在更換新設備后,代管單位往往將新設備作為事業支出進行賬務處理,但對拆除老舊設備無法按照規定程序報廢,導致資產所有人賬面仍為老舊設備,新設備無賬面反映,這種現象在基層水利單位普遍存在。由于權屬不清,職責劃分不明,報廢資產長期無人管理,沒有監管部門及時監督,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現象時有發生。

(五)資產信息不能及時共享,造成資產閑置、低效現象

目前,水利公共基礎設施沒有統一的資產管理系統,資產管理混亂。資產信息系統不能滿足水利單位資產管理需要,資產信息系統監管流于形式,國有資產使用、處置等活動在單位各科室之間信息不對稱、調配不及時,分配及使用不均勻,導致部分部門設備閑置,部分部門無設備可用,國有資產日常更新、維護、保養都不及時,導致一些水利基礎設施老化程度較重,在汛期來臨時無法保障設備正常運轉,更無法保障所管轄區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有些水利事業單位在購買資產時沒有調查研究,沒有充分考慮已有資產使用情況,存在重復購置問題,也沒有調劑并合理使用,致使國有資產出現了閑置浪費現象。

(六)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管乏力

水利事業單位都是由基層水管單位改制而成,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管理范圍廣,多數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野外,監管方面往往依賴于現有的管理單位及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部門,但上級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所要監管部門及行業較多,人員配置通常嚴重不足,導致監管乏力。

三、加強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意識

基層水利事業單位應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提高單位自領導到基層資產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

首先,單位的各級管理層要從思想上意識到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要以“重資產管理”“重資產效率”的指導思想,根據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對水利單位資產進行管理。

其次,水利事業單位的基層人員也要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意識,對現有人員進行培訓,提高現有水利工作人員專業素養,豐富國有資產管理的手段,研究出適合自身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方法,精準把握水利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自身特點,使國有資產管理得以規范,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深度和廣度,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性。

(二)夯實資產管理基礎工作,定期盤點、清查資產,做到賬實相符

水利事業單位應夯實資產管理基礎工作。第一,提高資產采購人員的認知和定位,將水利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嚴格按照要求登記入賬,不能將其作為其他庫存商品與低值易耗品進行賬務處理;第二,資產管理人要保證賬實相符,在資產信息變換、使用人變更或地理位置發生變化時,及時更新資產信息,對資產情況資產總量、分布、構成、變動情況及原因進行備注說明。處置國有資產,應當嚴格執行審核手續,未經過上級主管單位審核及同級財政審批不得自行處置。第三,資產使用人變化時除應及時進行信息更新外,還應對使用資產要進行交接手續,明確資產使用人的保管義務,使其在資產丟失時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杜絕將國有資產私有化,避免資產去向不明,乃至流失現象;第四,要定期和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賬目清查,并進行實物盤點,做到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賬目、資產卡片、實物相符合。不定期清點與盤查資產,使資產與實物相一致。第五,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無償轉讓、出售、置換、報損、報廢時,應當按照公開透明的原則進行,將處置收入及時上繳國庫,不得隱瞞、截留、擠占、坐支和挪用國有資產租賃收入和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同時完善水利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與自身單位內控制度建設,理順國有資產采購、分配、使用、處置各個環節,做到賬實相符,使國有資產各方面信息保持完整準確。第六,做好水利單位國有資產報告年度編報工作。水利事業單位應當在保證會計基礎工作正確的基礎上,全面盤存資產實際情況,完善資產卡片各項信息及數據,編制資產報告,保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和資產實物相符合,本期與上期比對數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與會計核算云平臺數據相符合。年度報表填報說明和年度國有資產分析報告內容應保證全面、詳實。

(三)對資產管理人進行培訓,使其熟悉資產性質,便于管理

水利事業單位要加強對資產管理層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使其了解水利基礎設施特征、性質及各項功能,提升專業化水平,建立崗位責任制,并承擔相應責任,簽訂資產管理崗位責任書,同時還可以將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實績納入單位績效考核中。

可以將資產使用的效率、質量和設備性能完好程度同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相掛鉤,建立資產有效管理、合規采購、監督、處置等相關制度,對于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分別進行考核,然后進行打分,將評分結果納入單位績效考核范圍。

水利事業單位的資產配置也應嚴格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與水利事業單位職能履行情況相匹配,要做到科學合理,優化本單位資產結構;勤儉節約,從嚴控制,對于本單位年初預算配備資產,按照標準進行配備;對于年初不在本單位預算配備標準內的資產,應當從實際工作出發,按照厲行節約原則,合理配置。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配備資產,如果通過調劑能夠解決的,應優先調劑,并進行單位績效項目評估。在單位資產使用保管過程中,應根據資產使用年限,對國有資產使用及保養進行績效考核,在國有資產使用年限內,對機械設備維護保養是否良好進行績效評價。泵站機電設備應根據使用年限及性能進行績效評估,并將其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以充分調動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確保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取得切實效果。

(四)明確資產權屬,職責分明

第一,基層水利事業單位所負責管理的水利基礎設施,應由實際管理人進行資產入賬,在資產移交時應詳細記錄移交每項所建水利基礎設施資產的成本價值,方便代管單位進行資產調撥登記。只有資產權屬清楚,在資產出現更換、水毀及不可抗力造成損失時,才能夠及時做到按流程進行資產采購、分配、使用、處置等手續。對人為造成國有資產損失與流失的,應根據責任進行處罰,做到職責分明。

第二,基層水利事業單位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所管理的泵房建設年代較久遠,房屋大多數沒有產權證,土地是國有劃撥性質,并根據當時基礎建設投入價格入賬,與目前市場價值懸殊較大。對泵站房屋及土地產權,應報主管部門及財政管理部門,按照程序進行資產評估入賬,與市場價值相匹配,便于監管部門掌握可靠信息,使財政部門掌握資產真實狀況。

(五)加強資產信息共享,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在信息時代,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水利事業單位也應加快發展步伐,提高國有資產信息化水平,充分發揮網絡技術應用優勢,結合水利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步驟,引進科技手段,制定與時俱進的、可行的資產管理規劃。應完善資產管理系統,以確保及時記錄資產的購置、使用和報廢等相關信息,避免資產重復購置的問題和現象,保證資產使用的透明度和公開性。為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水利事業單位不能僅僅局限于應用原有的傳統應用軟件,應根據水利公共基礎設施自身特點,考慮到種類、位置、功能的多樣性、組成的復雜性等開發新的應用軟件,或及時為原資產分類管理系統增加新的功能,以提高分類監督分類管理的有效性,便于水利公共基礎設施管理。

此外,水利事業單位應積極接受有關部門監督,推動資產共享制度進一步完善,充分發揮資產的作用,提高資產利用率,避免重復采購,并及時轉讓閑置資產,提高低效資產的使用效率和質量,以提高水利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避免浪費國家公共資源。

(六)切實加強監管工作

水利事業單位職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國有資產管理情況會影響到單位各方面的工作,為實現對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從采購到處置的全程監管工作,要突出重點,合理統籌。

水利基層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管,主要應以配置、使用、處置和收入四個方面為切入口。首先,要建設、完善相關制度,狠抓制度執行和監督,促進資產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其次,要做好國有資產調劑工作,能進行部門間調劑的,就不再新置資產,要盤活低效及閑置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加強資產處置的管理,嚴格按照處置流程進行資產處置,處置收入要上繳國庫,嚴禁挪作他用。

加強主管部門與財政部門的監管力度,遇到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問題時要及時與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溝通,配合好上級安排的審計工作,接受公眾監督,提升資產管理水平。同時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在制度上杜絕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流失,保證基層水利資產安全、完整,提高預算資產使用效率及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事業單位應提高單位管理人員資產管理意識,夯實資產管理基礎工作,做到定期盤點,定期與資產管理平臺進行資產清查,確保賬簿、實物相符合。由于水利事業單位資產專業性較強,因此應加強資產管理人專業培訓,要明確資產權屬,職責分明,實現資產管理系統信息共享,提高資產使用頻率,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安全、科學的管理環境,進一步推動水利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宮玲玲.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 (24):5-6.

[2]許寧.新時期加強行政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研究[J].財經界,2021 (34):94-95.

[3]唐嘉潞.探析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 (23):120-121.

[4]劉春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研究[J].投產與合作,2021 (12):3-4.

[5]陳玲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優化建議[J].商訊,2021 (36):125-126.

[6]譚靜,牟新華.依法依規處置國有資產 推動國資管理提質增效——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新規發布[J].國有資產管理,2021 (11):11-14.

猜你喜歡
國有資產水利資產
向水而生
以科技創新提升水利建設水平
淺談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五年規劃”加強國有資產監督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資產組減值額確定方法探討
構建我國新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的思考
切實保護水利遺產法律須先行
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