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

2022-05-19 14:13藺聰于航娜張文瑩
臨床醫學工程 2022年5期
關鍵詞:效能協作乳腺癌

藺聰,于航娜,張文瑩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 乳腺科,河南 鄭州 450003)

研究[1]表明,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改善各種臨床癥狀,延緩疾病發展進程,有效防治各種并發癥。乳腺癌患者因術后功能狀態缺失[2],自我管理能力明顯不足,對其術后康復效果與獨立性產生明顯影響。雖然乳腺癌患者住院期間可獲得專業化的護理服務,但出院康復期間的護理延續性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凸顯出延續護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常規延續護理缺乏規范性、標準性與統一性,忽略了其他學科在乳腺癌康復中的重要性[3]。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則充分強調多學科間的交叉互動,其主要目的在于促使患者獲得規范化、系統化、連續性的護理服務。本研究分析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疾病管理能力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20 年2 月至2021 年1 月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5例。觀察組年齡40~60 歲,平均(51.15±3.28)歲;臨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32例,Ⅲ期15例。對照組年齡41~59 歲,平均(51.11±3.25)歲;臨床分期:Ⅰ期31例,Ⅱ期30例,Ⅲ期1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均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患者知情同意;②首次確診并接受乳腺癌根治術治療;③經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④具備正常交流溝通能力;⑤預計生存期≥6 個月;⑥KPS(卡氏功能狀態)評分>70 分。排除標準: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存在自殺傾向;③合并慢性、急性感染;④合并其他嚴重軀體疾??;⑤存在嚴重免疫系統疾病。

1.3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延續護理,即患者出院時加強常規出院指導,出院后每月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或家庭訪視,以此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變化情況,為其提供針對性建議與指導。觀察組實施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①成立多學科干預小組:組建一個專業的多學科干預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心理科咨詢醫師(1 名),主要負責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并根據評估結果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營養師(1 名),主要負責評估患者營養狀態,實施針對性的營養干預,靈活調整患者飲食結構,將其機體免疫力提高;康復師(1 名),主要負責評估患者機體狀態,了解其康復鍛煉情況,并為其提供術后肢體鍛煉指導;主管護師(2 名),主要負責采取護理措施;乳腺外科護士長(1 名),主要負責監督護理過程;乳腺外科主治醫師(1 名),主要負責了解患者身體、生理狀況,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并為患者后期治療與術后康復治療提供指導。組內所有成員均接受統一培訓,使其掌握多學科協作延續護理相關內容與知識。②實施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患者出院后,小組成員與患者共同創建微信群,護士長負責管理此群,協同各個科室在微信平臺上推送相關信息,心理科咨詢醫師可推送心理指導相關內容,營養師可推送乳腺癌術后飲食相關內容,康復師可推送術后康復鍛煉相關內容,以上各項內容可采取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要求患者進行自我監測行為記錄,采用表格形式將記錄發送到微信群中,小組成員可根據記錄表了解患者術后情況,并為其提供針對性指導;患者可通過微信私信的方式咨詢醫護人員,小組成員收到信息后第一時間回復,必要情況下可對患者進行上門隨訪。兩組患者干預時間均為3個月。

1.4 觀察指標①自我管理能力[4]:于護理前后采用自護能力測定量表(ESCA)評價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內容包括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與自護技能,評分越高則自我管理能力越好。②自我效能感[5]:于護理前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價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該量表共10 個條目,各條目記1~4 分,評分越高則自我效能感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自我管理能力護理后,兩組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2.2 自我效能感護理后,兩組的自我效能感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的自我效能感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比較(,分)

3 討論

乳腺癌為臨床發病率較高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且其發病逐漸呈現出年輕化趨勢?,F階段臨床上乳腺癌的常見治療方式為乳腺癌根治術[6],雖然該術式可將腫瘤切除,延長患者生存期,但術后極易出現淋巴水腫、疼痛及軀體形態改變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與此同時,多數乳腺癌患者術后處于沒有信心的狀態,心理健康程度低,術后自我管理能力差。且多數乳腺癌患者手術出院后仍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康復期,故為了確保護理連續性,實施延續護理十分必要。本研究對比為乳腺癌患者實施常規延續護理、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的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自我效能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能夠明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與自我效能感。究其原因為,傳統延續性護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時間、空間限制,難以滿足患者的臨床護理需求。本研究對乳腺癌患者實施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包含營養、康復、心理等方面[7],構建專門的多學科協作延續護理小組,組內各成員均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心理科咨詢醫師通過對患者實施個體化心理評估與疏導,可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改善不良情緒,樹立疾病治療信心;乳腺外科醫師通過對患者病情、疼痛等進行評估,并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感;營養師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指導其科學合理飲食,可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術后快速康復;康復師通過指導患者術后進行合理鍛煉,可提高術后康復效果。因此,通過實施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病情與身心狀況,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與自我管理能力也隨之提高。

綜上所述,以多學科協作為基礎的延續護理能夠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與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歡
效能協作乳腺癌
絕經了,是否就離乳腺癌越來越遠呢?
立足優化設計提高作業效能
中醫治療乳腺癌的研究進展
紅外空空導彈抗干擾效能評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裝備應用效能的思考
魯渝扶貧協作進行曲
扶貧協作中的山東力量
監督橋 溝通橋 協作橋
地方機構改革“+”與“-”——減的是機構,加的是效能
別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