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中醫藥院校運動康復專業發展研究

2022-05-20 02:37陳楚杰
科技視界 2022年11期
關鍵詞:碩士中醫藥學院

陳楚杰 盧 林 林 彬 雷 云

(1.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6;2.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廣東 廣州 510006)

1 運動康復專業教育發展歷程

運動康復專業是一門醫學和體育相結合的新興學科,旨在彌補我國體育健身康復人才短缺的局面而開設的。1963年《高等學校通用專業目錄》中的“運動保健專業”是運動康復專業教育的雛形;1978年,我國一些高等院校陸續招收運動醫學本科學生,運動醫學相關的專業得到發展;1989年,教育部《增補高等學校專業目錄》中的“體育保健康復專業”,成為現在“運動康復學”專業的起源。1998年,“體育保健康復專業”與“體育生物科學專業”合并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2004年,“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在少數高校(北京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和天津醫科大學)試點設立,為四年制本科專業,授予教育學/理學學位。隨著康復醫學和體育運動學科的發展,社會人民群眾需求的提高,各類高校開始逐步開設此專業,2012年該專業被并正式名為“運動康復”。雖然運動康復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它在體育學專業中也經歷了60多年的發展歷程。

2 運動康復專業發展目前概況

2013年9月“運動康復”專業正式開始在全國范圍招生。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醫療行業分類細化等因素,康復醫學得以蓬勃發展,而運動康復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開始關注如何通過體育鍛煉和改變生活方式來促進健康和康復。為了彌補社會運動康復人才的空缺和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我國一些醫學院校、師范類院校和體育院校紛紛開設了“運動康復”專業。如今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引領下運動康復專業迎來了發展的機遇,由于大部分院校由于開設時間較短,缺乏運動康復人才的培養經驗,目前該專業在建設和開發上還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可以說是機遇和挑戰并存。

2.1 運動康復專業本科開設概況

據統計2020年我國高校中進行運動康復專業招生的本科高校一共有63所。其中體育類院校11所,醫學類院校25所(其中中醫藥院校有9所),師范類院校10所,綜合及其他院校17所。2019年全國開設運動康復專業招生的高校共有73所,比2020年招生的高校多十所。通過搜集資料發現2019年到2020年期間新增開設運動康復專業的高等院校有:錦州醫科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興義民族師范學院、聊城大學、成都文理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黃河科技學院、吉利學院、湖南醫藥學院、昆明醫科大學、武漢商學院、鄭州商學院、龍巖學院共14所。2019年到2020年期間停止招收運動康復專業學生的高等院有: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泰山醫學院、遼寧醫學院、廣西科技大學、楚雄師范學院、玉溪師范學院、遵義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云南中醫藥大學、濟寧學院、溫州醫科大學、廣州體育學院、韓山師范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及廣州中醫藥大學(開設但暫未招生)、河北醫科大學、河北體育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吉林體育學院、西南醫科大、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鄭州工商學院、新疆醫科大學共24所,停招學校比新招學校多10所。

開設運動康復專業的高等院校涉及眾多類型,其中醫學類、體育類高等院校居多。相比于2019年(73所),2020年(63所)招生院??傮w減少,但招生中醫藥院校比2019年增加2所。說明近幾年來開設運動康復專業的中醫藥院校和招生人數都有所提升。

2.2 運動康復專業碩士培養概況

2021年招收運動康復學碩士的高校全部為體育院校共11所,名單具體見表1,共招收碩士研究生185人(見表1)。其中北京體育大學、成都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共4所高校招收運動康復學博士。雖然部分院校已經有了運動康復學的博士點,但是由于博士點開設的比較晚且開設院校較少,現在大部分院校運動康復專業的師資多來自于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或者是醫學跨專業,很少有真正運動康復專業背景出身的教師。開設此專業的院校不多,但是每年的招收人數還是比較多的,以武漢體育學院為例,研究生招信息網公布的2021年武漢體育學院招收運動康復學碩士計劃數達到了39人(不含推免)。且近兩年來受到政府大力倡導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影響該專業碩士研究生招收人數呈現擴招趨勢,可見社會對運動康復人才的需求提高和對康復醫學發展的愈發重視。

3 本科運動康復專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幾年運動康復理念逐步受到大眾的接受,運動康復專業也逐年也有所發展,但目前存在的問題也非常明顯。

3.1 培養標準尚未規范統一

運動康復專業由于歷史淵源,與多個專業具有類似性,如康復治療、運動醫學、運動與人體科學等專業,雖然目前獨立成為運動康復專業,但是目前相關院校都根據各自特點進行特色化培養,尚未建立權威的統一培養方案與培養標準。還有一些院校運動康復專業與康復治療專業同時招生,但在培養目標和主要課程設置以及師資資源的區別都不大,甚至培養目標完全相同,但由于康復治療專業辦學時間久,社會認可度高,一定程度上也導致運動康復專業得不到充分的發展,其專業特色也不明確,不利于學科的建設。

表1 2021年高校招收運動康復專業碩士研究生人數

3.2 專業特色分化有待提高,人體梯隊建設有待完善

目前招收運動康復博士的4所院校中,成都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不招生運動康復碩士。經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詢發現此兩所學校其實在碩士階段主要招收了相近碩士專業,如運動人體科學、運動醫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等專業。這也說明了運動康復專業與相關專業在培養目標、培養方案方面重合度較高,專業分化還不十分明顯。另外在人才培養體系方面本科招生院校65所,碩士招生院校11所,博士招生院校4所。在院校數量上看似合理,其實存在很多問題,如表1數據所示,2020年招生的10所中醫院??偣舱惺?55人,如果加上另外的45所院校,預計總人數超過3 500人,但碩士招收185人,博士招生22人,本科∶碩士∶博士招生比約達到了159∶8.4∶1,這也意味著運動康復專業的本科學生,在對口專業繼續深造方面存在巨大困難。

3.3 生源難以得到保障,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2021年本科招生的65所院校中醫學院校有27所,占比超過4成,其中12所具有招生資格的中醫院校中有2所獲批后連續未招生,有3所院校中間有暫停招生情況,說明該專業不僅師資力量存在不完善,也在生源上難以得到保障。在師資方面,以2021年為例,全國僅有4所高校招收博士22人,在全國有65所院校開設運動康復專業的背景下,即使所有的運動康復博士畢業后從事高校教學工作,也需要3年才能為各院校平均配備一名專業教師。如安徽中醫藥大學正因為缺乏運動康復專業教師才導致專業申辦后也未正式招生。

4 “健康中國2030”戰略帶來的機遇

健康環境與健康國民是健康中國的基本內涵?!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指出:“要惠及全人群,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使全體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質量的、可負擔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突出解決好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問題”。在“健康中國”的引領下,為了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運動康復需求,很多社區開設了社區康復,專門配備了康復治療師和康復器械,更好的讓運動康復融入社區,融入大家的生活。同時社區的健身運動器械也逐漸得到了完善,使得居民們運動健身更加方便。

“健康中國”是促進運動康復專業發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促進運動康復專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工具。促進對運動康復專業的了解和認可,只有讓國民認可、了解運動康復專業并切身體會到運動康復專業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才能保證運動康復專業在“健康中國”的引領下更好的發展。

5 中醫藥院校發展運動康復專業的建議

5.1 加強專業師資及教材建設

努力加強運動康復專業學科建設,特別是博士點建設,形成專業特色和廣泛的社會影響,保證生源質量,培養學生樹立運動康復理念和從事康復事業的信念。同時加強教學監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氛圍;運用科學合理的運動康復專業培養指導方式,致力于培養高水平實踐性專業人才。加強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本身的專業理論水平、實踐操作水平和科研水平;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教學方法、科研能力,在人才培養的道路上探索和實踐;引進高水平人才資源,加強學科內部人才跨專業交流。

5.2 加強人才梯隊(本、碩、博)培養

大力推廣加強運動康復專業本科教育,推進中醫藥院校運動康復學碩士研究生教育,探索擴展運動康復學博士研究生教育。加強人才梯隊培養,形成科學人才培養鏈條,為社會輸送充足的人才資源,為專業學科建設輸送堅實強勁的師資力量,為運動康復的發展打下夯實基礎。

5.3 加強醫體融合理念推廣

中醫藥院校保健功法、傳統體育一直是我國優秀的養生保健體育運動,為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應該加強體醫體融合理念科普,醫體融合可理解為體育運動與醫療相結合。即用體育的方式增進人體健康,這也是需要康復的人群、亞健康人群回歸健康的最有效且廉價、簡單的途徑。推廣醫體融合,強調生命在于運動,提倡通過體育鍛煉達到自己的健康目的。這不僅是人們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現階段國家大力倡導的。

5.4 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的優勢

中醫傳統文化的積累沉淀,有著獨特的學科建設培養體系。濃厚的傳統中醫文化孕育深厚的基礎,特有的中醫康復理論引領運動康復的發展,讓學生能應用中醫理論到康復治療的實踐操作中,這是中醫藥院校開設運動康復專業較為明顯的優勢。發揮傳統功法、傳統保健體育對慢性病、疑難雜癥的特殊療效,響應政府發展中醫藥文化的號召,充分的發揮中醫藥院校的優勢,深度挖掘其內在潛力。從而努力培養具備中醫康復理論背景的實用型人才。

5.5 醫院設置相關科室,解決就業問題

推進醫院運動康復相關科室建設,促使醫院吸納更多的運動康復人才,形成完善的運動康復診療體系。努力克服運動康復專業畢業后選擇的局限性,發揮體育運動在疾病防護和健康促進領域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就業工作指導,明確培養目標。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收集用人單位的反饋,仔細分析。及時調整更新課程,幫助畢業生更好的融入社會和工作。

運動康復作為一個年輕的專業正處于發展階段,存在著與康復治療專業劃分不清晰、開設院校類別多樣化且培養方案不一、招生人數不穩定就業率有待提高、人才梯隊體系尚未建立,等等問題。需要時間、機遇、機會等因素共同建設提高?,F階段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識也不斷增強、康復的需求也日漸增長,這都是現階段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同樣也是運動康復專業發展的機遇。隨著“健康中國2030”的提出更是給運動康復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猜你喜歡
碩士中醫藥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簡介
初等教育學院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應用
中醫藥在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中的應用
如何寫好碩士博士學位論文
從《中醫藥法》看直銷
中醫藥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學院掠影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獨立學院:“我該如何存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