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趙地區園林造景手法分析

2022-05-22 06:34趙丹王宇婷
美與時代·上 2022年4期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

趙丹 王宇婷

摘? 要:城市園林是一個地區景觀特色的重要標志,代表了一個地區園林文化與歷史發展的水平與歷程,也是一個地區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名片。燕趙地區園林造景手法分析以北京市玉淵潭公園為研究對象,介紹玉淵潭公園的歷史與背景,推演其歷史造園圖形,并對其造景手法進行探索??蚓?、障景、夾景、借景、對景、鏡景、添景等典型的造景手法在玉淵潭公園中均有體現。此外,經濟、自然、地理以及文化等方面對玉淵潭公園的造景手法都產生了影響。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玉淵潭公園;造景手法

一、引言

隨著歷史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中國古典園林經歷了歷史歲月的洗禮,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與獨特結構的園林景觀,并積淀了深厚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皠屿o結合”與“疊山理水”是中國古典園林最突出的造園特征。大到園林整體構建布局,小到園林中的一花一木,一草一石都能體現出造園工匠的獨具匠心與別具一格。園林雖然由人為設計建造,但如果合理搭配植物、山、石與水等園林要素,不會顯現出明顯的刀琢斧刻的人工痕跡,反而會給游者以渾然天成的感受[1]。

燕趙大地孕育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不同的歷史時期造就了具有時代特色的燕趙傳統文化?,F今我們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更好地把握城市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傳統園林文化的平衡關系,如何在現代文化沖擊下滿足現代城市居民審美需求的情況下,更完整地保持公園的傳統造園特色。在這種背景下,選擇燕趙地區典型園林(例如北京市玉淵潭公園),了解其造園歷史與發展歷程,分析其造園手法是很有必要的。這對保留和弘揚地區優良傳統文化特色,提升公園的文化品位與文化特質具有重要的意義[2]。

玉淵潭公園將天然環境與公園構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堪稱世界園林藝術的奇觀?!半m由人作,宛如天開”的主題在玉淵潭公園的景觀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本文首先介紹了玉淵潭公園的背景與歷史沿革,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究,同時結合園內的典型景觀對其造園手法進行了分析,最后對玉淵潭公園的歷史造園圖形進行了推演。

二、研究背景

玉淵潭,因水得名。遼金時稱釣魚臺,元朝時期又名玉淵潭,清朝乾隆皇帝在此修建行宮(如圖1)。建國后,更名為八一湖。20世紀60年代,北京將玉淵潭改名為玉淵潭公園。玉淵潭公園現為北京市歷史著名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園面積132.38公頃,水域占地面積為57.92公頃。全園共有4個景區,還有櫻花園、濕地園等特色景園,是市民們茶余飯后休閑觀景的絕佳場所。玉淵潭公園總平面圖如圖2所示,近年來修建了櫻落花谷等4個景區。玉淵潭公園游覽路線如圖3所示,兩條路線各具主題和特色,路程相近,游客可自行選擇北線賞花游與南線文化游兩條路線。

玉淵潭公園中最出名的便是櫻花園,規模之大在國內都是屈指可數。櫻花園面積達26公頃,載有上千株櫻花,獲得了北京地區“櫻花八景”的美譽。每年春季,櫻花綻放,伴隨著公園舉辦的櫻花節活動,吸引了國際國內成千上萬的游客前來賞花,玉淵潭公園已成為一張北京對外交流的典型的名片。

櫻落花谷景區建于游客服務中心南側。玉淵潭公園管理中心通過對公園基礎地形的利用改造,利用景觀設計知識與風水理論為游客提供了除櫻花園外另外一個能休閑娛樂的賞櫻地帶。南山觀櫻于2020年6月對外開放,延續了具有獨特櫻花特色的景觀。櫻花落谷景區以豐富的賞櫻活動帶給不同年齡段游客難忘的游園體驗。游客在引水湖景區可向西遠眺櫻花園美景,也可立于留春園與櫻花園隔湖相望。中山島亦是游客觀櫻的另一佳地。櫻花園既體現玉淵潭公園文化、又兼具生態景觀,形成了與西側濕地園水系和東側芝徑園旱溪相呼應的小橋疊水、亭廊環繞的園林景觀(如圖4)。

三、影響因素分析

(一)經濟因素

北京作為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與重點,不可避免地受到全國經濟建設的傾斜。北京作為古代的都城有800余年的歷史,大多數的園林都是為皇家官宦所造,以供其賞樂游玩,規模宏大,在經濟良好且穩定發展的情況下,北京的園林由打獵、生產等實用性功能慢慢向滿足人的情感與審美需求轉變。

(二)自然因素

北京屬于北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天氣干燥、水資源較少。所以,玉淵潭公園中的水域面積較小,假山、假石和植物造景較多,被賦予一種北方的剛烈之美,展現出率真剛強的特色。由于北方氣溫較南方低,且降雨量較南方少,玉淵潭公園中種植的樹木大多為青桿、白桿、云衫、花旗松和杜松等喬木。為了讓園中的景色一年四季都不乏色彩,選擇適合在不同季節生長的樹木花草進行搭配,讓園中景觀一年四季展現出各具特色的畫面。

(三)地理因素

北京園林屬于皇家園林,歷史上主要供皇室貴族或官宦使用。玉淵潭公園的造園地點較為自由,規模也沒有受地域及政治因素的限制,空間寬敞,將山川溪流納入其中,氣勢磅礴,亦有吞吐日月之勢,足以體現皇家園林的威嚴?;始覉@林力求突出皇權特征,又由于皇帝為了國土常常南征北戰,于是在造園的風格上也體現出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園中山石宏偉,植物高大,呈現恢弘壯闊的景觀風格[3]。

(四)文化因素

以北京地區為代表的北方園林,從商朝開始,隨著朝代更迭不斷發展,到明清時期已相對成熟。最初的園林是給皇室官宦游玩享樂的場所,普通百姓很難建造屬于自己的私家園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精神需求的提升,園林開始逐漸與自然相融,權貴色彩逐漸褪去。北京園林為了體現皇家的權威,在園林布局上處處體現對稱以及秩序感[4]。園林內的主打色彩也均以色彩鮮艷醒目為主,處處體現著皇室的雍容華貴,這在玉淵潭公園中隨處可見。

四、造景手法分析

(一)框景

框景是園林景觀設計中比較常見的造景手法之一,利用門框等具有一定規則形態的人為或天然的框架,將公園內美麗的景觀選擇性地框入其中,形成如嵌入相框中圖像的造景手法[5]。玉淵潭公園中釣魚臺古亭運用了框景的造景手法(如圖5)。其框景手法主要是通過其框洞的設立實現的。立于釣魚臺古亭中,透過古亭的框洞眺望遠處的亭榭樓閣,近處的湖水盡收眼底,引導游客在這些位置駐足逗留,洞內洞外的景色相互交融,給游客以移步異景、漸入佳境的感覺。玉淵潭公園中的玉淵潭宴集詩序石塑也運用了框景的造景手法,將遠處的樹木與小路框入景中。與實心的石壁相比,將石塑中間挖空營造出框景的造景手法使得石塑與周邊景色自然融入一體,不至太過突兀(如圖6)。E8D3731D-1840-4407-9468-A51E9B498B02

(二)障景

障景別名“抑景”,指的是能夠遮擋視線、掩蔽空間的景物,主要為營造“幽深曲遠”的園林意境。障景按具有遮擋視線的景物的布設位置可大體分為三類:入口障景、端頭障景和曲障[6]。入口障景是位于景觀入口處設置的景觀,以求達到欲揚先抑、層層遞進以及使美丑對比更加鮮明的景觀效果;端頭障景位于景觀的末尾,是為了讓游客回味無窮、余韻不散而設置的景觀;曲障則是運用各類建筑,在宅院中最為常見。障景具有激發審美情趣、障丑顯美以及增加園林層次,豐富園林景觀的作用。在游客游覽的過程中,利用櫻花進行遮擋,游客在觀賞櫻花的同時還體會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如圖7)。圖8所示是障景在玉淵潭公園中應用的又一典型實例,櫻花擋住了中央電視塔周圍的景色,游客站在櫻花從中抬頭仰望,給游客一種中央電視塔被櫻花簇擁的感覺。

(三)夾景

遠景在水平方向視野通常會很寬闊,很難達到較好的景觀視覺效果。因此,為了突出景觀的美,將道路左右兩側栽種樹木或設置假山等加以屏障,以形成狹長的空間來營造特殊的景觀氛圍的手法叫夾景[7]。夾景是運用軸線、透視線等最突出的造景手法之一,對提升公園內景觀的層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夾景與障景一樣是一種具有抑制性以及控制性的造景手法,通常游客很難一開始就發現夾景的魅力,需要步步探求,從而帶給游客一種神秘感。夾景在園林中的廣泛應用不僅滿足了現代人的文化需求與精神需求,而且有助于人與景觀之間情感的交流(如圖9),微雨朦朧,櫻花叢中小路蜿蜒曲折,灑滿了花瓣,如此清幽閑凈的氛圍留給游客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又如玉淵潭公園中,一條幽靜的小路在兩旁樹木的中央向未知的道路深處延伸,這是夾景的另一典型范例(如圖10)。

(四)借景

園林中的借景有收無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中常用的方法有開辟賞景透視線、撥除障礙景物、提升觀景點的海拔等。借景的對象通常包括:人、動植物、山川河流以及虛擬的景物。玉淵潭公園就有意識地把園外的景物“借”到園內的視界中來,比如遠借中央電視塔為背景,在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時賞景,景象曼妙(如圖11)。借景是中國園林造景的傳統手法。要想充分利用借景需要做到兩點:首先,做到“借景有因”;其次,適當設置人工借景對象,為了藝術意境的需要,當選擇不到合適的自然借景對象時可以采用此法,以豐富園林的景觀內涵。

(五)對景

對景是園林構景手段中常見的手法之一。從A景觀點觀賞B景觀點,或從B觀賞點觀賞A觀賞點的構景方法叫對景。對景講究對稱原則,當景物恰好在觀賞者所處軸線的正中便是對景最典型的表現之一。當運用于較大規模的景觀時,景物可與園林整體對稱軸不在一條水平線上,根據園林內的實際地形要素及景觀結構,合理運用對景的造景手法,才能更進一步的彰顯景觀的對稱美。玉淵潭公園中的典型實例如圖12所示,堤橋與遠處釣魚臺隔湖相對,游客既可站在中堤橋上遠眺釣魚臺,也可立于釣魚臺中觀賞中堤橋的美景,是對景的典型應用示例。

(六)鏡景

鏡景即在園林景觀中通過人為設立的鏡子或水面等具有反光的湖面所形成的景色,使得景色更具幽遠深邃的意境[8]。由于園林用地有限,巧妙利用鏡景的造景手法可以使園林景色虛實結合,增添一份神秘的色彩。玉淵潭公園中的石橋則是鏡景的典型應用實例(如圖13),石橋景色倒映橋下的湖中,微風蕩漾,湖面中的石橋倒影波蕩起伏。楊柳依依,萬千柳絲垂簾,游客立于橋上,更覺靜謐悠遠。 倒映在湖中的中央電視塔是鏡景的另外一個典型例子(如圖14),巨大的湖面宛如一面明鏡,將虛擬的鏡像與實物分隔開來。

(七)添景

添景的作用是補償遠處的自然景觀或人為景觀之間缺少的過渡景色,可以有效地解決園林景觀缺乏空間層次感的問題[9]。例如將一些不起眼的花草樹木作為補充景觀添加到建筑小品與遠處的亭榭樓閣之間便可形成添景[10]。圖15所示是玉淵潭公園門口處的擺放的蘑菇狀花壇,使得游客進入公園目光即被入口處的花壇所吸引,有效地彌補了入口處景色匱乏、缺少過渡的情況。

五、結語

玉淵潭公園地處北京,其造園風格的發展深受北京經濟政治地位、氣候條件、地理位置、人文歷史以及文化特質的影響。本文還對玉淵潭公園的造景手法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主要運用了框景、障景、夾景、借景、對景、鏡景以及添景的造景手法,充分體現出了設計者的智慧與思想。在現代全球化背景下,應最大限度地保持玉淵潭公園原有的歷史文化特色,傳承古典園林的設計底蘊,依據現代文化,改良與創新古典園林的設計方法,推陳出新,才能使玉淵潭公園成為北京乃至中國園林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參考文獻:

[1]令狐博,汪勇翔.淺析城市公園景觀改造設計——以玉淵潭公園櫻花東園四期為例[J].文化產業,2020(24):32-33.

[2]王震.中國傳統園林藝術設計在風景園林工程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9(24):115-116.

[3]羅容.地域文化下的園林景觀設計和影響因素分析[J].大眾文藝,2020(24):47-48.

[4]王銘國.臺灣私家園林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北京:清華大學,2014.

[5]唐鈾鈞,秦華.“框景”在當今國外景觀中的運用[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143-146.

[6]莫玉秀.廣西古典園林造園藝術手法在現代景觀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園藝,2018(16):124.

[7]賈娜.中國古典園林的構景手法在現代景觀藝術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6(9):94-95.

[8]章佳佳.中國古典私家園林造景手法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家,2021(1):52-53.

[9]李藝琳.明清文人花鳥畫中園林花卉的文化意蘊與造景手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20.

[10]胡雯.探析中國古典園林中造景手法的運用——以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9):77-78.

作者簡介:

趙丹,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

王宇婷,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E8D3731D-1840-4407-9468-A51E9B498B02

猜你喜歡
城市園林景觀
“可食地景”在校園景觀中的應用
景觀園林設計要點應用分析
《景觀平面圖》
創意涂鴉
關于城市園林綠化關鍵施工技術的探討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探討
探析城市園林綠化管理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談城市園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討
中東政治景觀——阿倫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