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的提升

2022-05-23 09:11王雪珍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鄉鎮政府鄉村振興

摘要:鄉鎮政府是否具有較高的執行力會直接影響到各項政策的落實效果。當前正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更需要鄉鎮政府有較高的政策執行力。但從F鎮政府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實際情況的分析來看,鄉鎮政府存在著政策執行力較弱的問題,在落實相關政策時流于表面、不夠扎實,導致公共政策的執行效果被嚴重削弱,對黨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政府政策執行力弱化原因有客觀和主觀兩個層面的,需從增強依法行政理念、完善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制度、優化執行機制、選培執行主體、重視政策目標群體和規范政策制定等方面著手,推動政府政策執行力提升,保障鄉村振興戰略順利落實。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

中圖分類號:D6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9-3605(2022)03-0005-10

一、問題的提出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居住在鄉村的人口有50979萬人,占全國總人口36.11%,這說明中國還是一個鄉村大國。鄉村為中國工業化作出了重大貢獻,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工農業剪刀差越來越大,農村的資金、人力等資源要素被城市源源不斷地吸走,城鄉差距也越來越大。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順應五億多農民美好生活愿景的重大決策部署。政策出臺以后效果如何取決于政策的執行。美國政策學家艾利森認為:“在實現政策目標的過程中,方案確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決于有效的執行?!盵1]中國學者趙樹凱也認為:“政策導向雖然源于中央,但政策推進必須依托基層政府,這是一個無法逾越的環節”。[1]鄉鎮政府是鄉村振興政策的直接執行者,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政策目標和解決鄉村振興問題的直接領導者和承擔者,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取決于鄉鎮政府的政策執行力。

對于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的研究,國內學界主要從執行主體、執行體制、行政文化、外部環境、價值取向等方面進行。丁煌、李新閣(2019)認為基層政府及其公務員理性選擇的多重利益訴求是其政策執行力的動力本質[2];徐建牛、施高鍵(2021)從相機執行的角度分析,認為利益的相對獨立化為基層政府策略性地執行上級政策提供了行為激勵[3];吳賓、齊昕(2019)分析學界對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的研究發現,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受到信息不對稱、利益博弈、公眾參與、政策滿意度多種因素的影響,并提出要提升公眾政策認同度、協調各執行機構、優化政策執行理念、強化政策執行監督。[4]徐元善、孫臺維(2012)認為鄉鎮政府的政策執行必須體現“公平正義”“以人為本”“德法并舉”和“責任民生”。[5]倪咸林、向征(2016)在分析鄉鎮政府社會政策執行偏差后,認為需要通過完善政策設計、挖掘社會資本、強化法治保障、加大技術性創新來促進法律和政策執行。[6]這些前期研究為提升基層政府政策執行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和對策建議,但鄉村振興戰略是十四五規劃期間重要任務,相應的政策措施執行面臨的環境、資源等要素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升基層政府政策執行力,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二、政策執行力主要影響因素

政策執行涉及方方面面,影響執行力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政策制定本身

公共政策包含了工作目標、理論依據、推進手段等眾多內容,公共政策制定是否科學,是否具有較強的延續性,落實公共政策的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這些因素是影響政策執行力和執行效果的首要因素。

(二)政策執行主體

政策執行主體既包括政府組織又涉及到個人層面,從政府組織的角度看,影響政策執行力的主要因素是地方政府執行的力度、政策執行群體的支持、政府組織可利用的各類資源;從個人層面上看,主要是指政策執行者的能力,政府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業務水平對政策執行力會產生重要影響。

(三)政策執行環境

從縱向來看,各級政府行政權力的大小會影響到政策執行效果,如果地方政府擁有較大的權力,將會擁有更多的資源支配權,權力下放會給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由裁量權,使地方政府的活力不斷增強,但同時也會引發政策執行隨意、宏觀調控失靈等問題,對黨和中央的形象帶來負面影響。從橫向上看,政府機構之間職能是否厘清,權責是否明確,對政府政策執行力有很大的影響。另外當地的文化風尚、政策受眾素質等都會影響政府政策執行力和執行效果。

三、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弱化分析——以Y市F鎮政府為例

2020年國家實現全面脫貧后,開始布局鄉村振興戰略,為了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從中央到地方,從縱向到橫向,各路政策紛至踏來,鄉鎮政府應接不暇,新冠疫情的襲擊更讓鄉鎮政府手忙腳亂,鄉鎮政策執行難上加難。通過對Y市F鎮政府在落實抗擊新冠疫情政策情況進行分析發現,鄉鎮政策執行力弱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策執行僵硬化

政策執行僵硬化是指行政主體在落實政策時,對上級的文件政策照搬照抄、機械執行,沒有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執行僵硬化還表現在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較低,凡事都等待上級指示。政策執行僵硬化造成了較大的成本消耗,不利于提高政策執行效果,導致政策目標無法順利實現。

在此次抗擊疫情工作中,F鎮政府暴露出政策執行僵硬化問題,主要表現為:在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F鎮政府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沒有深入領會上級政策和精神,就匆匆投入抗疫斗爭中。村干部在向鎮政府咨詢政策時無法得到明確答復,導致一些工作有所延誤。印發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施方案直接套用上級文件,沒有和當地實際充分結合。工作開展缺乏靈活性,在開始復工復產初期,由于上級相關政策沒有細化,許多務工人員咨詢能否返崗時,政府工作人員存在思想顧慮,不敢對咨詢者做出明確回答,導致復工復產進度較為緩慢,降低了執行政策的時效性。

(二)政策執行表面化

政策執行表面化是指政府工作浮于表面,雖然表面上看聲勢浩大,但執行政策時落實不力,很多政策沒有轉化為實際成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式主義??挂吖ぷ髦凶罾_基層的就是形式主義??挂吖ぷ魅蝿辗敝?,上級政府分配了大量的工作,鄉鎮政府需要抓好具體落實。在疫情防控初期,F鎮干部不僅要做好摸排和政策宣傳,還要向上級填報大量的統計表格,鄉鎮干部要對接縣委辦、政府辦、組織部、衛健委、應急管理局等眾多部門,每個部門都要求鄉鎮迅速上報,給鄉鎮帶來繁重的工作任務。由于上級部門之間統籌安排不足,各個單位發出不同指令,給鄉鎮布置了很多重復的工作,鄉鎮干部疲于應對,這些形式化的工作浪費了大量精力。表面上看,每天在填報表格,但實際上對抗疫工作并沒有多少實際用處,這引發了鄉鎮干部的強烈反感,甚至影響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政策執行局部化

政策執行局部化是指政府在落實政策時有選擇地執行,往往是執行一些簡單的、對自身有利的政策,對有難度的、對自身不利的政策執行不到位,導致上級政策無法得到全面落實。執行局部化最明顯的特征是趨利避害,由于政策執行主體存在著一定的自利傾向,導致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有所刪減,政策要求和實際落實情況不相匹配,自然無法取得較好的政策執行效果。執行局部化的直接影響就是政策執行停滯化,如果政策執行過程中和本地利益出現沖突,將會導致政策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2020年3月12日,Y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在疫情防控中辦理健康通行卡的通知》,這一文件明確規定了鄉鎮政府的工作責任,要求嚴格審核轄區企業和群眾個人的“健康通行卡”申報表,對于符合條件的要及時發放健康通行卡,并將申報表留存30天。這一政策是Y市政府為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而制定的,為企業和務工人員提供便利,從而更好地推動復工復產,但這一政策在鄉鎮一級落實效果不佳。通過對F鎮調研發現,“健康通行卡”發放的比例很低,部分鄉鎮工作人員主觀上不愿意開展這項工作?!敖】低ㄐ锌ā笨梢杂删用駛€人填報申請,然后由村委會審核后遞交鄉鎮審批,或者由企業為員工集體代辦,短時間內大量的人員提出了辦理需求,給鄉鎮工作人員帶來了很大壓力。健康通行卡的有效期只有7天,辦證人員需要每天在崗,而且相關工作人員并不具備健康檢測的資質,卻要因為蓋章承擔著一定的工作責任,他們因此存在著較多的思想顧慮,寧愿承擔抗令不執行的責任,也不愿意主動開展這項工作。

(四)政策執行擴大化

政策執行擴大化是與政策執行局部化相反的政府行為,是指政府在執行上級政策的過程中,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一些不適當的內容,從而更好地滿足個人或局部利益。例如隨意擴大政策目標群體、延長政策適用時間、層層加碼原定要求等。地方政府表面上是為了貫徹執行上級指示,實際上卻是為了自身利益而隨意調整政策。地方政府往往打著因地制宜、細化規定的旗號,為政策執行者提供諸多便利,導致上級政策在基層變味,影響了政策的指向性與針對性。

隨著Y市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半個月內無新增病例產生,疫情防控的重點由嚴格防控轉變為疫情防控和恢復經濟相結合,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逐步推進復工復產。但隨著企業的重新運營,人員流動速度不斷加快,外來人員的流入使得疫情防控難度加大。對于自駕的省內返程人員,上級并沒有明確規定是否要居家隔離,但為了防止疫情反撲,F鎮政府要求返程人員全部居家隔離14天,即使返程人員攜帶了健康證明,也要在家中自行隔離。這種做法背離了上級政策的初衷,導致復工復產政策無法取得實效。

四、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鄉鎮政府表現出政策執行力弱化的問題,究其原因既有客觀方面的,也有主觀方面的。兩方面原因疊加,大大降低了鄉鎮政府的政策執行力,也嚴重影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

(一)客觀原因

1.政策自身存在缺陷。鄉鎮政府的主要職能是落實上級政策,很少直接參與方針政策的制定,但上級政策的質量是影響鄉鎮政策執行力的重要因素。政策自身缺陷是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弱的一個主要原因,表現為:一是政策缺乏連續性。政策是否具有連續性會直接影響到執行主體的認同感。連續穩定的政策可以減少執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讓人們對政策產生信任感。如果公共政策不斷出現變化,將會導致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增加,不利于提高政策認同感與執行力。鄉鎮政府在政策落實過程中也會出現類似問題,上級政府在政策出臺后發現推行效果不佳,又會增加一些補充條款。這些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的政策不利于提高政府權威,必然會引發政策執行力弱化的問題。二是政策缺乏科學性??茖W性和可操作性是衡量政策質量的重要標準,如果政策本身不夠科學,政策與客觀實際不相適應,甚至與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相違背,必然會導致政策執行舉步維艱,給鄉鎮政府帶來更多的工作負擔。

2.政策執行環境與資源保障欠佳。一是缺乏執行力文化。執行力文化能夠影響到鄉鎮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與一個家庭中的家風較為類似。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極為濃厚的官本位思想,社會中普遍存在著官貴民輕的思想,甚至在現代社會中仍然有一定的思想殘留。部分行政人員把手中的權利當做特權,以惡劣的態度對待群眾,在執行政策時手段較為強硬,在面對矛盾沖突時會出現粗暴執法,導致群眾滿意度不斷降低。二是政策執行物質資源匱乏。物質資源是開展行政行為的基本保障,如果鄉鎮政府可利用的資源不足,必然會導致政策執行無法取得良好效果。充足的物質資源是執行政策的基礎,但是在執行政策的具體過程中,政策制定者卻忽視了物質資源支持,而是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在政策目標制定上面。上級部門在分配任務時沒有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甚至只下達任務不提供資金,因而,鄉鎮政府經常會出現物質資源不足的問題,這也是阻礙政策推行的原因之一。

3.體制機制不夠健全。一是權責關系不明晰。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權力劃分不夠科學,十八以來,我國不斷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央政府將很多權力下放到基層,使鄉鎮政府的活力得到激發,鄉鎮政府在處理公共事務時具有更強的自主性,但也因此引發了政府宏觀調控不力、政策執行效果不一等問題。這一弊端在前期鄉鎮扶貧工作中較為明顯,為了在扶貧工作上快速取得成績,鄉鎮政府傾向于選擇一些短期見效的項目,由于中央層面管控力度不足,導致出現大量的重復建設行為,扶貧資金的使用效果不盡人意。另一方面,同級政府機構之間存在著職能交叉,政府各部門之間分管著同一項工作,一旦出現問題就相互推諉。很多由部門牽頭的工作簡單下放到鄉鎮政府,導致鄉鎮政府疲于應付,必然會影響到政策執行效果。二是監控機制不健全。監督機制是政策有效執行的重要保障,[7]政策執行力不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監控機制缺失。鄉鎮一級負責監管的主要是鄉鎮紀委,而鄉鎮紀委書記又是黨委班子成員,要接受鄉鎮書記的直接領導,難以實現對鄉鎮書記的同級監督,導致鄉鎮紀委的職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隨著鄉鎮監察制度的改革,目前縣紀委會向鄉鎮派駐監察組,與鄉鎮紀委進行聯合辦公,鄉鎮原有的紀檢監察干部作為縣紀委派出機構人員進行管理,但人事關系和工資待遇仍然保留在鄉鎮,鄉鎮紀檢干部不再擔任黨內職務,這使得鄉鎮政府監控力量更為薄弱,不利于推動各類政策的落實。

(二)主觀原因

1.執行主體能力素質不高。政策執行主體是推動政策落實的直接實踐者,是影響政府政策執行力的關鍵要素。鄉鎮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和工作態度等主觀因素會影響到政策執行力。從當前的行政實踐來看,由于鄉鎮工作人員能力素質不高,在面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政策方針時無法應對,總是機械地去貫徹執行上級政策,導致政策執行效果無法得到提升。例如在開展環境治理工作時,F鎮政府工作人員對上級精神領會不足,為了做好河流污染整治,簡單地在河流中設置攔網,導致河道擁堵水位上漲,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去疏通河道,這種落實政策的行為不切合實際,是對上級政策的歪曲執行,導致政府執行力弱化問題日益嚴重。

2.“人情”因素的干擾?!叭饲椤笔切姓顒又斜厝淮嬖诘囊蛩?,會對鄉鎮政府的執行力產生較大影響。一是特殊主義,根據雙方關系遠近在執行政策時采取不同的標準,例如在落實政策時特殊照顧,或者在分配資源時厚此薄彼,導致政策執行出現不公。二是互利主義,利益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追逐的基本目標,鄉鎮工作人員在落實政策時也會和其他人出現利益交集,導致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討價還價的問題,鄉鎮領導為了維護好關系,對一部分人的利益進行特殊保護,還有上級領導以優惠政策作為條件要求鄉鎮政府進行有差別的資源分配等。三是道德約束,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較強的道德約束觀念,面對別人的示好行為時要做出相應的回應,如果對其置之不理,就會被認為不近人情。出于道德層面的約束,在接受對方人情的同時,要給予相應的回報。鄉鎮政府處于我國行政組織結構的最底層,在執行政策時,有時會收到上級領導授意要求給予特殊關照的,而鄉鎮領導又礙于人情無法拒絕,因此鄉鎮政府在落實政策時會出現變通,導致政策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3.目標群體的負面影響。目標群體是指享受公共政策的人群,他們對各項政策的執行效果感受最為直接。從本質上看公共政策是對社會利益進行調節的一種手段,直接影響到目標群體的切身利益。目標群體如果對政策不認可,即便政策制定者能夠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政策,政策執行者能夠全力推動落實,也不一定能夠收到預期的政策效果,因而要推動公共政策的有效落實,必須獲得目標群體的認可和支持。但鄉鎮政府面對的是不同利益訴求群體,而且政策變動和干部調整速度又較快,基層群眾難以及時了解新政策,如果鄉鎮政府沒有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將會導致部分群眾對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另外,一項新政策在落地過程中必然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這些利益受損的群體會產生抵觸情緒并采取阻撓行動,對政策的有效落實形成一定阻礙。

五、提升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順利推動鄉村振興戰略

從以上分析得出,要提升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順利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從增強鄉鎮干部依法行政理念、完善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制度、優化執行機制、選培執行主體、重視政策目標群體和規范政策制定等方面著手。

(一)增強鄉鎮干部依法行政理念

依法行政是確保政策能正確執行的前提,要使依法行政理念成為鄉鎮干部的常態思維,養成依法履職、依規辦事的習慣,提高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執行政策的能力。

1.要樹立法律至上理念。在社會主義國家,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法律至上就是人民利益至上。鄉鎮干部要樹立依法行政的意識,要在內心中真正形成對法律的信仰,堅持法律高于權力,敬畏法律,忠于法律,確保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行政職權,保障各項政策依法落實。

2.要注重在學習與實踐中培養法治思維。培養法治思維是一個“學習法律——實踐法律——思考總結”的過程,是一個長期漸進、循環往復的過程,這就需要鄉鎮干部把握正確方向,長期堅持,逐步養成。在具體工作中,鄉鎮干部要善于把國家、地方的法律法規與工作實際相結合,要把握工作的地域性、差異性和階段性,堅持把法治規律與國情、省情、市情的創造性相結合,在實際工作中自覺培養法治思維,把依法行政理念真真實實地落實到政策執行的每一個環節中,確保政策依法依規執行。

3.要運用法治方式處理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問題。鄉鎮干部在處理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時,應努力做到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緊急、越是矛盾突出,越是要自覺堅持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開展工作時多想想法律依據、法定程序和違法后果,帶頭模范遵守法律。同時,鄉鎮干部要深刻認識法治是改革發展的助推力,而不是束縛力,努力做到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確保政策平穩落地。

(二)確保政策的科學性與穩定性、連續性

鄉鎮政府政策的執行效果,首要條件是政策本身是否科學,是否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要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和穩定性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1.政策制定契合實際??茖W的政策必須符合當地實際情況,這就要求在政策制定時,必須先到基層進行充分調研,收集一線資料信息,進行反復論證與分析。其次是政策制定必須契合當地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獲取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再是政策制定必須要有系統性,要充分考量政策之間相互依存關系,增強政策的整體性科學性。最后要考量政策執行的靈活度,給予政策執行者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執行的空間,讓政策執行更科學,更符合實際需要。

2.確保政策的穩定性與連續性。政策若不穩定,朝令夕改,政策執行主體難以執行到位,政策目標群體難以及時適應和接受,政策制定者、政策執行主體和政策目標群體之間難以構建相互信任的關系,導致政策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減弱,進而影響政策執行效果。因而必須要確保政策相對穩定性與連續性,增強政策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確保政策執行到位。

(三)完善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制度

1.嚴格落實回避制度,減少政策執行中人情的干擾。要通過異地任職制度確保同一單位上下級之間、政策執行主體和政策目標群體之間不存在親屬關系,從根源上防止政策執行過程中人情因素的干擾。

2.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健全責任追究制度能夠全面增強政策執行主體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8]要加大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利己主義等問題的整治力度,對嚴重偏離政策方針的問題要迅速查處,防止政策執行不力給經濟社會造成不良影響。要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通過網絡平臺、熱線電話、信訪部門等渠道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及時發現潛在問題線索。在問題萌芽時,就啟動檢查巡視、約談、通報批評等方式,倒逼責任落實。還要充分運用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通過曝光反面典型案例,適時開展各類警示教育活動,強化對政策執行不力的警示作用。

3.加大對政策執行落實的監管。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的作用,政策執行情況要作為紀檢監察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制定政策執行監管清單,對照清單有目的地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基層進行實地查訪,對于政策落實不力、政策執行有偏差的要及時督促整改,對于出現嚴重問題的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另一方面要發揮鄉鎮政府內部監督的作用,通過內部職能部門之間的權力制衡和相互監督促使政策執行情況能在內部得到很好的監督。此外還要加強政務公開,發揮新聞媒體、社會公眾、社會組織等方面的外部監督作用,促使政策公平公正及時有效落實。

(四)優化鄉鎮政府政策執行機制

1.健全權責匹配機制。權責匹配是政策有效執行的前提條件,因而要通過健全權責匹配機制,保障政策執行主體責權對等。首先要科學劃分中央和地方的職責和權限,目前存在越到鄉鎮政府這一級基層政府,責任越重權力越小的問題。要通過簡政放權,把更有利于地方結合實際行使的權力下放到地方,保障地方政府特別是鄉鎮政府具有貫徹落實公共政策的執行力。加快行政體制改革,精簡機構,減少行政層級,確保政策信息上傳下達更通暢更準確,減少人浮于事、懶政、惰政現象。對政府部門職能進行整合,進一步明晰地方政府部門之間的職能,減少部門間的職能交叉,減少政策執行主體之間互相推責現象,加快各項政策的落實落地。

2.完善利益協調機制。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必定涉及到多方利益,在利益分割中必然會發生一定的沖突或犧牲。一般來說,在政策制定的時候,中央政府會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進行目標設定。由于各地實際情況不一樣,一項政策對A地可能更有利,對B地可能利不多甚至無利或減少利益,但從全國總體角度來看是有利的。這時中央政府力推政策落實時會受到B地政府的阻攔。中央政府要使得這項政策在B地也能得到很好落實,必須要有相應的利益補償機制,確保B地在執行政策中受損的利益能得到合理補償。為此要搭建縱向政府之間、橫向地區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保障政府之間、地方之間的利益均衡,特別要保障鄉鎮政府這一層級的利益,增強政策執行的聚合力,減少政策推行過程中的阻力。

3.優化政策績效評估機制。做好政策績效評估有利于提高政策執行主體的積極性,推動政策執行,因此要提升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必須優化政策績效考評機制。首先,考核鄉鎮政府政策執行效果必須與當地經濟社會各項發展指標結合起來,設定政策執行績效評估指標,并對設定指標科學量化,減少績效評估主體的主觀隨意性,使得設定的評估指標更切合當地實際情況,更科學合理。其次,從單一主體的內部考核模式向多元主體考核模式轉變。要保障政策執行效果評估更客觀公平,可引入第三方評估,把人民群眾、社會組織、市場主體對政策執行效果的評判意見吸納到政策執行績效評估中去,使得政策執行績效評估信息更全面、更客觀科學,也使得評估過程能得到全面監督,保證評估的公平性。再次,明確政策執行時限和考評方式。政策是有時效的,政策在合理時間內執行,才會更好地發揮政策效果,因而要明確指出各類政策執行時限,考評時,必須把政策執行的時間進度考量進去,并采取隨機抽檢和年度考核相結合的動態考評方式,促使政策在有效時間內順利推進落實。最后,加強政策執行績效考核結果的運用。將政策執行績效考核結果作為鄉鎮干部提拔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從而激發鄉鎮干部推動政策落實的內生動力。

(五)提高政策執行主體的素質

1.提高政策執行主體的思想素質。加強政策執行主體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對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促進政策執行主體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政策執行主體公仆意識,牢記“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和黨的初心使命,正確運用手中的權力,真正為人民謀幸福。培養政策執行主體的服從意識,提高對上級政策的信任度和認同度,激發政策執行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2.加強政策執行主體的職業素養。加強政策執行主體職業培訓,鼓勵他們接受繼續教育,讓他們不斷學習新的經濟、政治、管理、現代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理論,開闊他們的視野和思路,幫助他們樹立系統思維和戰略思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道德、積極的職業心態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讓他們能真正愛崗敬業,并有高度的責任心,成為一個有為敢為勤為善為的政策執行主體。

(六)關注政策執行目標群體利益

一項政策能否得到執行目標群體的認同和支持取決于這項政策能給他們帶來多大利益。能給他們帶來很大利益的政策往往是受歡迎的;對他們的利益影響不大的政策,往往會受到冷淡;對他們的利益有損,則會遭到反對,政策執行就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要提升公共政策執行效果,需切實增強目標群體對政策的認同感。[9]這就需要關注政策執行目標群體的利益點所在,在制定政策時,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實地調研,了解政策執行目標群體主要關注的利益點是哪些,使制定的政策盡可能給更多的政策執行目標群體帶來利益,從而獲得他們的認同和支持。如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有部分政策執行目標群體利益受損,政策執行主體需堅持理性協商民主原則,搭建合理有效的協商溝通平臺和參與渠道,制定科學的協商溝通程序,讓各目標群體在坦誠、理性地充分表達自己偏好的同時,能兼顧其他目標群體的利益訴求,[10]讓利益受損的目標群體得到合理的補償,避免發生因政策執行目標群體阻攔而使政策無法順利推行的情況。要做好政策宣傳,讓政策執行目標群體及時充分了解政策給他們帶來哪些利益,提高政策認同,減少政策執行阻力,獲取更多的支持,使政策執行高效高質。

(七)科學配置與使用政策執行資源

鄉鎮政府是一線政策執行主體,承擔著大量的政策執行任務,要使這些任務圓滿完成必須要有相應人、財、物、技術等資源支撐。以資金為例,如果資金短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鄉鎮政府就難落實所有的政策,就會選擇執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忽視執行一些符合公共利益但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因而要科學配置與使用政策執行資源,減少資源浪費,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在資金方面,要充分考慮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和后續深化推進所需的資金,保障政策落地落實。鄉鎮政府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把要落實的政策根據其重要性和緊迫性作好排序,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資金合理分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政策能依序得到很好執行。在資金來源上,其一,鄉鎮政府應結合當地實際大力發展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獲得更多的稅源來充實財政資金,夯實政策執行資金基礎。其二,要盡量爭取上級政府和職能部門的財政資金支持,上級政府和職能部門也要充分考慮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全過程所需要的資金,并及時給予資金支持,避免出現因資金不到位政策無法執行的情況。其三,為了提高鄉鎮政府政策執行效率,還可以通過激勵的方式給予資金支持,如對政策執行效率高、效果好的鄉鎮政府給予資金獎勵,從而充分激發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動力,使政策能得到更快更好落實。此外上級部門要加大對鄉鎮政府資金及其他相關資源使用的監管,杜絕暗箱操作、貪污腐敗、謀取私利等違法行為,使資源真正合理用到政策執行上,保障政策有效執行。

參考文獻:

[1]段月瑩.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提升基層政府政策執行力的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62-263.

[2]丁煌,李新閣.干部考核作用下基層政府政策執行力的動力機制及其優化——以A省B市生態環保政策執行與考核為例[J].行政論壇 ,2019(5):109-118.

[3]徐建牛,施高鍵. 相機執行: 一個基于情境理性的基層政府政策執行分析框架[J].公共行政評論,2021(6):104-123.

[4]吳賓,齊昕.政策執行研究的中國圖景及演化路徑[J].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19(4):33-46.

[5]徐元善,孫臺維.論鄉鎮政府政策執行力提升的倫理意蘊[J].中國行政管理,2012(3):78-80.

[6]倪咸林,向征.體制與鄉土雙重背景下鄉鎮政府社會政策執行偏差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6(10):24-30.

[7] 王明雪. 我國公共政策執行力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基于制度分析的視角[J].學術探索,2018(3):56-60.

[8]劉華.鄉村振興中基層政府的公共政策執行偏差及糾正機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9):1-6.

[9] 胡俊生,冷雪強. 我國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提升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69-71.

[10]王雪珍.新時代社區精準治理的行動邏輯與路徑選擇[J].湖湘論壇,2019(4):94-103.

責任編輯:楊葉紅

猜你喜歡
鄉鎮政府鄉村振興
探究鄉鎮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挑戰及對策
鄉鎮政府固定資產管理探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扶貧攻堅中鄉鎮政府執行力的提升
鄉鎮政府績效改進的障礙性因素與對策雛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