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質疑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技巧

2022-05-23 05:41趙紅光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3期
關鍵詞:質疑淺析小學

趙紅光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彼刭|教育就是要調動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獲得主動發展和全面發展。教師重視學生的質疑正是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一環。

關鍵詞:淺析 ? 小學 ?數學 ? 教學 ? 培養 ?質疑 ? 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有創新意識的人才,而培養創新意識的必要條件是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高探究能力必須善于思考、善于質疑。在目前的學校教育中,學生主要以被動接受學習為主,缺乏積極思考、敢于探索、善于質疑的品質。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課題:如何使學生由對原有知識的不滿足,而不斷產生探究的愿望,不斷產生新的疑問和問題,不斷提高質疑能力。以下筆者就結合自己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來談談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當他們和教師感情融洽時,覺得你什么都好,也愛上你的課。相反,你教的再好,他也不愿意聽。因此,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投入,熱愛學生、了解學生、不分好差,除了更多的言語表揚,甚至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關懷的注視、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肯定的手勢都會對學生產生莫大的鼓舞。比如,對于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一旦他們積極爭取提問題時,教師則要盡可能優先讓他們發言,即使提出的問題不夠準確或價值不大,也要以真摯的情感予以熱情的肯定和表揚,以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決不講:“XX同學今天也學會提問題了?!薄跋氩坏絏X同學今天有進步了”等這類明褒暗貶的話語,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挫傷他們的進取心。建立教學過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就會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心理負擔,使他們敢于質疑。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敢于質疑

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應努力營造出“教師——學生”及“學生——學生”間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敢于提出自己獨特的想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表示出,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為以及任何探究跡象,都是好事情。要引導學生對所發現的問題展開討論,深入探究。討論能使智力從“常態”躍遷到“激發態”,從而促進質疑能力的提高。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有疑

在教學工作中,有的教師經常議論:現在的學生太懶了,學問學問,隨學隨問??蓪W生就是不問,即使不會也不問,真拿他們沒辦法。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造成了學生對教師既迷信又崇拜,學生對困惑既渴望質疑但又害怕“出錯”。思維活動總不能跳出教師預先設計好的“圈子”,同時又生怕因為質疑遭到教師的訓斥。因此,學生已習慣于被動地、無條件地接受知識(哪怕是錯誤的)。不敢向教師質疑,更不敢向課本質疑。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質疑,使質疑成為學生的自身需要。例如,學習百分數應用題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題:“某車間去年加工一批零件,結果10個月超產30%,照這樣計算,去年一年可超產百分之幾?”學生受“照這樣計算”的干擾,按常規解為:30%÷10×12=36%。我先向學生明確指出這種解法不對,要求學生先自己思考,而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我提示學生:“10個月超產30%”,這10個月實際完成了全年計劃的百分之幾?每個月實際完成了計劃的百分之幾?這時候學生的質疑就如饑似渴,而教師的釋疑則如降甘露。在老師的引導和點撥下,學生很快列出了正確的算式:(1+30%)÷10×12=56%。因為學生對在困惑中獲得的知識會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一個“巧”字、掌握一個“活”字,根據具體情況,積極創設情境,學生就樂于將自己的疑惑提出來。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還要對學生的質疑有充分的考慮,做到心中有數、“案”中有人。給學生的質疑創造良好的機會,提供充足的時空。

四、營造氛圍,使學生敢疑

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積極主動性發揮的前提,它能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處于一種寬松的心理環境中。學生心情舒暢,就能迅速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樂于思維、敢于質疑。因此,教師要與學生角色平等,變“一言堂”為師生互動。在課堂上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更應該傾注愛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師的厚愛和關注,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角色距離,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其次,要允許學生質疑“出錯”。這是學生敢于質疑的前提。例如,教學的“百分數應用題”,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一個班學生人數不超過五十人,其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80%,問這個班最多有多少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學生見了這題,當時即向我提出:“這道題未曾告訴具體人數,無法解答?!边€有的學生提出:“告訴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80%這個條件,又應該如何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這時,我反問學生:“學生的人數應該是什么數?”學生回答:“學生的人數應該是整數”。我又啟發學生:“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80%,這80%化成分數是多少?”我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學生經過討論,也很快得出結論:因為80%= 4/5,4+5=9,因此這個班的人數最多是45人,并很快求出了這個班級男女學生的人數。

五、教給方法,使學生善疑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不但要讓學生想質疑、敢質疑,還要讓學生主動質疑、學會質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疑”,學會導疑。教學中,當學生的思維停止或處于消極狀態時,教師要巧妙地進行激疑,啟動學生思維的內驅力。如教學“圓的面積”時,許多學生囿于課本的推導方法,而不思創新。這時我向學生激疑:還能將圓拼割成其它圖表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躍躍欲試,并先后將圓轉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探索和創造,從而推導出了圓的面積。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導疑”。如教學“比的基本性質”后,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質疑:學了比的基本性質后,你會想到什么性質?一學生舉手:我想起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性質。另一學生說:老師,為什么在“商不變性質”中沒有“同時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而用“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的說法?又有學生說:小數的基本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有聯系嗎?學生質疑的情緒極其高漲,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我則給予適當的點撥,讓學生撥開疑云,疏通障礙,變阻為通。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它們的聯系和區別。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質。教師導之有方,常導不懈,學生便能自獲其知、自增其能。

綜上所述,我認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想問、敢問、好問、會問,使學生由被動質疑逐步轉向自動質疑,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從而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等多方面得到發展。

猜你喜歡
質疑淺析小學
淺析測量不確定度及評定
淺析市政道路軟基處理技術
三角恒等變換題型淺析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對《老人與海鷗》的一點質疑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渤海國文化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