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小學田徑課堂教學策略

2022-05-23 07:47勞英杰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3期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勞英杰

關鍵詞:小學體育;田徑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引言

小學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的學科,小學生年齡較小,主要參與跳遠、投擲、短跑等田徑項目,此類田徑項目是小學生參與度較高的項目,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小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將進一步提升[1]。對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體育運動趣味性不強、學生參與熱情不高、沒有做到差異化教學,因此,本文針對小學田徑課堂創新教學的意義展開探究,提出創新教學策略,為小學生體育教育提供參考。

一、小學田徑課堂創新教學策略的意義

首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及學習興趣。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田徑項目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比如,在田徑項目中的跑、跳、投等運動中,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教師在組織田徑項目教學時通過創新性思維,對田徑活動進行整合,能實現小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升的目標[2]。比如,在學習籃球運動時,教師可在運動前設置田徑項目,讓學生以倒退的方式自隊伍走到籃球面前,運球到籃筐下投擲,最后跑回到隊伍位置,讓學生依次完成此項運動,這種鍛煉方式能完成熱身運動,避免學生在激烈的籃球運動中發生碰傷,也能調動小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身體素質。

其次,培養小學生合作意識及集體理念。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實施創新性教學模式,教師可對比賽形式進行規劃,根據課程標準及體育教學設計設置個性化活動,比如,學習投擲教學中,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投擲活動,學生可劃分成不同小組,兩個小組同時參與比賽,一組站在兩邊用沙包投擲中間小組,躲避小組可選擇一個學生作為盾牌,負責指揮其他成員并攔截沙包,其他成員被擊中后退出比賽,教師以積分的方式進行競賽,提升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并鍛煉學生反應能力及運動能力。

二、小學田徑教學創新教學策略的應用

(一)創新教學,激發興趣

考慮到小學生心智稚嫩,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多些創意與新意,圍繞“寓教于樂”展開教學,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好感,使得學生在快樂課堂中逐步掌握相關體育技能。

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步跑、高抬腿、變速跑、彎道跑等多種項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實踐,并組織學生進行競爭比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而且,以小組為單位,將身體素質相同的學生劃分至同一小組,教師指導起來也相對容易,根據各小組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逐步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在此基礎上,合力開展節目表演,將田徑運動訓練的各個項目以節目表演的方式開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在表演中,學生能夠有效感受田徑運動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對田徑運動的好感與興趣。通過表演,學生從中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也至關重要。為保證學生參與趣味比賽節目的積極性,在進行節目的規劃組織時,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師生聯動,共同設計節目。通過排練節目既能夠達到訓練的效果,又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熱情,逐步提升學生的各項技能。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要注意時機的把控,通常在學段總結、期末考核臨近期間最為恰當,通過編排節目不僅能夠起到訓練鞏固的作用,還能借助趣味節目消除學生臨近考試的緊張感,將“寓教于樂”最大化。

(二)傳播文化,發揚精神

體育教學并非機械訓練,田徑運動并非單純的跑步,也包含一定的文化與精神,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體育學習生活,還能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這對于其體育學習至關重要。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少年兒童的成長也強調“野蠻體魄”,良好的大環境下,學校田徑運動教學更要注重體育文化與精神的傳播。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訓練的間隙講解一些體育名人的故事,一方面幫助學生緩解訓練壓力,另一方面激發學生斗志,讓其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拉近師生距離,規避學生對體育的排斥,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除此之外,還要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直觀地傳授體育文化與精神,比如利用多媒體播放運動員的日常訓練、賽場拼搏以及取得成功的場景,這相較于講故事更直觀、更形象,能夠讓體育精神深入學生心中。

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觀看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體育賽事。借助賽事創設情境,帶領學生深入其中,感受體育文化的魅力。當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前往實地觀賽,效果更佳!

(三)立足學生實際,開展歡樂蹦跳活動

小學體育田徑教學中“跳”的部分,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教學方式,許多體育教師在跳高、跳遠部分的教學僅僅是通過相關動作的拆分講解以及部分注意事項的告知完成,學生學得“稀里糊涂”,動作練習得也就平平常常。針對這種現象及問題,我認為,我們需要在此基礎上,讓田徑教學中的“跳”立足學生實際情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進而在“歡樂蹦跳”中完成田徑教學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跳遠”時,我突發奇想地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外賣員頭盔上所戴的“袋鼠耳朵”帶入課堂教學中,學生看到這個新奇的教學工具紛紛想要戴在頭上試試,我則拿出道具和手機,將他們戴著耳朵進行跳遠練習的瞬間進行拍攝記錄,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整理,并上傳到班級群中。課堂中學生戴著“耳朵”歡樂地蹦蹦跳跳,傳統枯燥乏味的跳遠教學不復存在,歡樂的“蹦跳”課堂得到彰顯,學生學得快樂、練得開心,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非常之高。

結束語

總之,小學體育田徑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創新性教學模式,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體育教師應當對既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通過創新型教學模式鍛煉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在小學階段德智體美勞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季尚升.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8):80-81.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0.18.080.

[2]潘培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田徑教學實踐探究[J].體育風尚,2020(03):148.

猜你喜歡
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快樂體育教學策略探討
優化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