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大學公共藝術應用情況及未來發展分析調研

2022-05-23 07:47白倍源裴子怡吳一凡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3期
關鍵詞:未來發展應用

白倍源 裴子怡 吳一凡

關鍵詞:校園公共藝術,應用,未來發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一、公共藝術是什么?

(一)首先”公共藝術”,在上世紀90年代由西方傳入國內。它主要存在公共空間中,并服務于大眾。公眾藝術是在公眾空間中,以雕塑等藝術作品的展示方式被社會大眾所認識,通過它將新穎和充滿創造性的一些特殊公共藝術形式與城市公用設施有機的結合,從而改善了人類生存的精神狀態,更好的表現了都市生活和城市文明。1而學校公共美術建設則既是一個社會開放的生物化形式,也是一個時代精神與態度自由的表現。學校公共美術的涵蓋范疇,在表現形式上可分為攝影、園藝、雕刻、壁畫、廣告攝像、舞蹈、藝術裝飾、音樂等各種表現形式?,F在公共藝術主要還是應用于城市為主,但它的作用對于校園來說也一樣可取。

(二)校園公共藝術不僅僅是單純的公共設施它還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它基于公共藝術和教育文化兩門學科。優秀的校園環境與公共文化,能營造和諧的校園、啟發參與者的創造才能、保存校園文化和歷史記憶、美化校園公共空間、帶動地區經濟等功能。它有著強烈的美的熏陶與同化力,不僅增強了學校的藝術氣氛,也彰顯了校園文化精神的重要作用,同時有著對藝術育人的積極意義,對學生們日常生活的美育也有很大的提升。研究校園公共藝術的設計原則,有助于把握校園公共藝術設計的本質和內涵,有助于解析現有校園公共藝術設計中存在的弊端和遇到的問題。

(三)公眾藝術作品是要建立在公共場合,并同時服務于社會公眾的,為所有公民所共有的社會資源。它代表了某種共同精神,并重視普遍的參與度、代表力和合法性。2所以公眾藝術作品一定要和周圍環境結合,首先它應該在真實含義上轉變為該市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并反映出這個城市不同于其他的特點;然后,它不僅可以成為個人的自我宣泄,而且還要顯示出社會大眾共同的生活意愿和審美趣味;最后,還要充分考慮到用新當代藝術的手法去改變、轉換和提升環保的藝術作品質量這一原則。一種較好的公眾環保藝術作品是很適于這個地區的,但并不一定適用于任何地區。

二、以寧夏大學為例

校園內的公共藝術分布情況如下:

A區(賀蘭山校區)暫無藝術建筑;

B區(懷遠校區)的藝術建筑主要分布在北門入口處的金波湖的凌云廣場的人形雕塑以及西門大門上的四幅浮雕,小組成員重點前往凌云廣場和西門的浮雕進行取材和觀察了解;

C區(文萃校區)的藝術建筑主要分布在西邊,有個小廣場中間有個圓環形的木制門狀的兩條長廊和木制長椅,還有在南門和一號樓間的一片小公園中間有個亭子。

同時我們小組走訪了北方民族大學,對北方民族大學的學生進行了校園內的尋訪北方民族大學被譽為”坐落在花園中的大學”校園內部的環境優美,公共設施豐富,有許多的公共藝術,如花園中的名人雕塑群和體育館外有關運動的公共藝術都是不錯的作品。調查了校內學生們的看法,大部分同學都對校園內的環境和設施表達了贊美,同時也詢問了他們對校園內公共藝術的看法,大多數同學對公共藝術是有所了解,對校內公共藝術的建議也大多是希望多增加一些新的公共藝術和公共設施相結合的校園公共藝術,給學生們在學校中逗留的時間增加,在校園內進行交流探討,休閑運動,欣賞品鑒,提高個人的審美體驗。

結果表明公共藝術的分布多少與學生課間休息時的人數成正比。以賀蘭山校區與懷遠校區為例,賀蘭山校區由于沒有公共藝術分布所以很少課余期間賀蘭山小區散步或者休息。而還懷遠區由于公共藝術分布較多、環境較好并且配置著沿湖跑道,所以每當課余時間都可以看到很多同學們聚集在一起或休息、或拍照、或輪滑。由此可見公共藝術的觀賞性與吸引力對于同學的聚集具有重要意義

以文萃校區小廣場公共藝術為例,小廣場將椅子與花池充分結合,盡顯美觀與大氣,但是沒有充分考慮材料問題,由于石質材料的原因這就導致長椅冬冷夏熱所以無人問津,而且長椅所在區域并無帳篷、綠化等遮陽物遮擋,這也是長椅無人坐的一大原因。我們小組認為設置遮擋物以及改變長椅材質但不影響美觀會更加吸引同學。文萃校區化工學院附近的室外休息亭也極具美觀、設計感與舒適感,其封擋前后兩面及遮蓋,留有左右兩面以做通風之用,并且亭內留有桌子以供學生學習之用,是同學們在課下休息以及在屋內學習煩悶想要出去透氣時的絕佳場所。經過我們小組對寧夏大學現有公共藝術的調查寧夏大學公共藝術的存在有優點也有不足,尤其是賀蘭山校區應增加建設公共藝術,從而表現學校的人文氣息。

三、寧夏大學校園內公共藝術作品:

(一)紀念意義的公共藝術。是指藝術學校中為紀念某個重要人物或事件的公眾美術活動或公眾美術雕塑,意在借助視覺形式使目標受眾銘記在心,從而增加對重要人物或事件的感受與銘記力。3于二零一八年寧夏大學舉行建校六十周年慶祝大會,校慶活動中,學校為此做了一些紀念形式的公共藝術雕塑作品,擺放在校園里。

(二)勵志,鼓舞公共藝術。校園也是培訓學生的主要場地,有義務使廣大受眾體驗到健康積極的學習氣氛和鼓舞人心的正能量。例如寧夏大學懷遠校區的凌云廣場是的大型人形雕塑和懷遠校區西門的四幅大型浮雕”春””夏””秋””冬,隱喻了寧大一年四季學子們在寧大的刻苦與努力,是在寧大進行培養升華的全面型人才,也讓進出校門的學生得以觀賞品鑒,以此領悟上進心。

(三)與公共設施相結合公共藝術。公共藝術作品中除了紀念意義的公共藝術與勵志性鼓舞公共藝術作品,還有在空間維度上布置范圍最廣的設施類公共藝術作品,它在具備了公共藝術作品中最基本裝飾性特征的同時又具有高度互動性和實用價值,如在公眾開放場地中富有藝術魅力的座椅、石墩、井蓋、導向標牌等。良好的校園必須擁有美感的公共設施與之配合,它不但提升和美化了校園,給學校帶來了獨特的人文氛圍,例如2021年在寧夏大學文萃校區和賀蘭山校區連接的地下通道有許多校訓的大型字體公共藝術在墻上,還有寧大榮耀墻讓曾經單一枯燥的地下通道升華為一個宣揚寧大榮光的光榮之道,成為了學校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它可以讓學生們在課余時間有處可去,又可以讓孩子享受藝術美的陶冶。所以,設計優美的設施型公共藝術空間不僅可以使學生們得到直觀的教育好處,同時對學校未來的發展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四)學生們自發的短期性公共藝術。在寧大校園內,經常都會有一些學生會通過自發組織,運用自身的知識開展主題性的公益藝術設計。這些作品不但美化了校園,而且豐富了學校內公益藝術作品的種類,給校園文化帶來了風采。例如在二零一八年校慶時,上海美術學院學生就自發成立了志愿者隊伍,在三個校園里進行彩繪設計,如在文萃校園進行的樹木彩繪設計和校圍墻外進行的墻面彩繪設計。在散發歷史感和陳舊感的百年校園里,給原來平凡無奇的公共空間帶來了新生命力。

四、制約因素

作為公共藝術的公共雕塑,公共藝術具有公共的、開放性的特點,它在提供自身作用的同時也會受到很多制約因素。4怎樣讓公眾自發地走近它、認可它,喜愛并欣賞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首先,作為公共雕塑藝術,它不能只考慮作品放置的環境和將使用的各種關系,更要考慮作品自身的力量和靈魂,切忌不可生搬硬套、迎合一些潮流的炒作,而且應該特別考慮到公眾的參與要求,讓欣賞者近距離地接觸藝術品,體現對公共藝術應有的親和力,讓大眾的視覺被吸引,內心才能融入其中,和作品產生心靈互動,這才是公共藝術品應該有的基本要求。

第二,公共雕塑不應是一尊孤立的藝術造型,它應該融入公共藝術的整體環境內,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亮點。

第三,公共藝術必須提倡使用現代思維、手法,運用多樣化的材料,營造出一個符合當代人欣賞、活動的藝術環境。

目前,我國的公共藝術仍處于一個起步、發展階段,隨著科技、設計和法紀的不斷完善,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但離廣大公眾所需求的還相差較遠。在中國的公共藝術建設中,至少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因素。

(一)專業教育問題

在藝術設計教育中,”公共藝術設計”專業已經在為數不少的藝術院校里悄然設立了,這是快事。但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專業報批、專業教師能力、敬業精神、教學條件、教學管理水平、教學質量、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等都不容樂觀。長此以往,即使有大量的專業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也會因此而留下許多缺陷。

(二)經費問題

這是一直困擾公共藝術建設的障礙。上世紀中期美國總統羅斯福開始注重公共藝術的建設,他開始從建設經費里取出一定份額的資金來建設公共藝術后來這種機制逐漸變為立法制度。這一方式成了提升城市文化地位的有效措施,逐漸在世界其它地區的建筑核算中推行。

現在,國內的公共藝術建設經費,還是傳自以往,小型的項目難以獲得重視,中型的項目則也有部分無法獲得經費,除了大型的項目有些贊助為主但也都難以獲得足夠的經費支撐。這導致很多公共藝術作品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和預期的效果,這也導致全國各地的公共藝術由于有限的經費,很多當地負責人直接使用一些不銹鋼材質的公共藝術基本上重復率很高。

五、總結:

公共藝術應用在校園中應該注意:

公共藝術在校園內應用的同時要考慮多方面注意事項,要在追求美觀同時做到綠色環保又實用,這才是當今校園內缺乏的公共藝術作品,不能華而不實。而且要根據不同學校的不同需要來,建設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要在校園中應用不能只考慮當下,更多的要考慮未來的影響和發展,如果一味追求當下的使用和觀賞,要讓公共藝術存活在校園里,讓其走進師生的心中和學校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申子嫣.公共藝術在校園環境中的設計策略研究[J].藝術家,2020,(04):102.

[2]施嘉穎,肖銘.淺析高校校園公共藝術設計[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06):57-58.

[3]陳冰清.校園公共藝術的美育功能研究——以江西財經大學為例[J].現代園藝,2020,43(05):166-168.

[4]吳筱榮.略論公共藝術發展的制約因素[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4):59-60+63.

白倍源,2001年9月7日,男,寧夏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

猜你喜歡
未來發展應用
高校微課教學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
工業集中與廢棄物排放的關系
論微電影廣告的營銷傳播及發展策略
淺析控壓鉆井技術探討與展望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