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策略淺析

2022-05-23 08:30王穎萍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王穎萍

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還有相對較高的提升空間,需要從業者依據實際教學效果不斷調整完善。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依舊存在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實際課堂教學有效性堪憂的問題,教師應當深入理解新課程理念,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手段,有效培養學生的基礎數學思維與綜合能力,通過教學游戲、思維導圖、信息化技術等的應用,實現高質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構建,更好地呈現小學數學的思維培養價值,為學生長遠深入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思維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綜合能力;策略

引言: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借助多媒體教學、注重動手操作等方式提高數學課堂的吸引力,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知識,在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交流中感悟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教學目標清晰化,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只有當小學數學教師實現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手段的創新,才能夠合理地把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大體方向。同樣的,當小學數學課堂有了一個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效果也就隨之而來了,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手段能夠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來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從而維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當小學數學教師把教學目標細分成一個個具體的部分來合情合理地展開教學內容時,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在無形中就和學生進行了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鳴,小學數學教師要將數學教學課堂作為學生認識和學習數學的主要陣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課堂效率,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內在的認知。所以,教師想要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將小學數學教學手段創新,就需要學會將教學內容細分、歸納、總結,同時還需要學會使用科技化、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2.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保證數學課堂的正常分配和運行

創新數學課堂是未來數學教學事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創新后的小學數學課堂可通過云課堂端進行預習作業布置的任務,它不僅僅方便教師的監督和統計學生的完成情況,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因此,學生想要更好地學習數學,首先是通過云課堂端進行課前預習工作,當學生能夠通過云課堂端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無形中就為教師節約了不少的教學時間,也縮短了教師的數學教學進度,使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及時對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合理的分配和改進。其次,要知道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科目,沒有將教學內容合理分配和布置,老師很難將創新化的數學教學深入落實和運行。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

從整體上來看,目前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仍存在教學方法枯燥無味、不具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特點,僅注重對知識進行傳授,很少能以教學內容為根據合理設計和提出問題。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導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難以得到提升,進而對學生思考能力的發揮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依賴教師單方面講解的習慣,而難以開展獨立自主的學習活動,在面對問題時則不能主動進行分析和思考。與此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趕進度或提高教學效率,通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未與學生進行充分互動,也未幫助學生保留理解和解決問題的空間,不利于學生對數學問題充分思考、對數學知識進行全面掌握。這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基礎知識以及數學公式的理解和應用均具有一定的局限,同時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知識基礎的建立。

2.不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部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仍存在教師一味地講授理論知識的情況,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被嚴重忽視。且教師長時間持續應用機械式的教學方式,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進度和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導致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難以使自身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提出問題的能力被嚴重削弱,對于數學知識進行理解的能力難以得到提升,學習數學知識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由此,在學生面對越來越多的數學學習困難時,其學習興趣將不斷下降,自信心極易受到打擊。若長期如此,學生甚至可能出現消極的學習狀態和厭煩數學的情緒。在此狀態之中,如果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難度則更大。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和枯燥,導致學生的學習情緒受到嚴重影響,也就嚴重限制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提升。

3.不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一些小學數學教師持續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導致學生長時間處于單方面接受知識的被動學習地位。而這一情況持續存在的原因,則主要在于教師認為只要學生能夠記住數學知識點、能夠解答題目即可。由此,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均受到了嚴重的忽視。在新課標背景下,大多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以體現,也未獲得尊重。而很多本應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并未對自身的主導作用進行充分發揮,甚至可能代替學生占據了主體地位,導致學生間不能開展科學的合作探究。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間進行友好的交流和互動,導致整體教學氛圍枯燥沉悶。這樣會不利于學生進入到學習情境之中,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受到嚴重阻礙,進而導致數學教學過程中缺乏生機。學生的主動性難以得到提升,合作探究的意識及能力均相對較薄弱,不擅長對自身優勢進行展示,同時邏輯思維能力不強,自然也就難以提升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效果。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策略

1.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引導學生走進自然,鍛煉視覺和感知能力。大自然中有著極其豐富的數學內容,特別是低年級數學中的認數和數數,都是從自然畫面開始的。如生活中各種幾何圖形和顏色的景觀都是學生觀察的對象和內容;或者練習目測和步測、感知溫度和氣候的變化,引導學生鍛煉視覺和感知能力。同時,要多給學生提供接觸生活的機會,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方法,特意組織一些特別的活動,創設一定的氛圍,引導學生從中獲得更加豐富的生活閱歷,積累觀察的經驗,豐富數學知識。如生活中的電費、水費、日常開支等費用,可以聯系數學教學中的“百分比”“統計圖表”等知識。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通過設問來引導學生思考,或者是創設思考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設置的問題除了要有價值以外,還要考慮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要使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學生才樂于動腦,思維活躍,久而久之養成善于思維的習慣。首先,可以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來引導他們思考。例如,我們經常讓學生用小棒等物品“擺一擺”,用紙片“拼一拼”;或者把游戲融入課堂教學中;或者模擬超市購物等輔助數學學習。其次,利用學習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如“把一根較長的木棒鋸成3段,用時12分鐘。想一想,如果鋸成8段,最少用多少分鐘”,對學完乘除法的小學生來說,乍一看這是一道很簡單的題,特別是受到定勢思維影響的學生,很快就算出是32分鐘。實際上正確答案應該是18分鐘。此時,教師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答案,更不要急于糾正學生的錯誤,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演示,然后再思考、分析、探究,最后獲取正確的答案。再次,在求異思維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求異思維就是打破定勢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拓展學生思維的寬度和深度,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特別是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3.趣味教學改善課堂氛圍

小學數學在大多數學生心中是相對有趣的科目,這種感受是構建學生學科興趣的基礎。隨著年級的提升、數學學習的深入,良好的數學學科興趣將會幫助學生克服深入學習中的困難感和畏懼心理。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互動游戲,適當借助信息化技術在課堂節點穿插教學游戲。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數學課堂氛圍和學生思維活躍度,也能夠避免學生注意力的渙散,為之后的課堂教學做好準備。例如在小學二年級上冊長度單位部分的教學為例,當完成基礎內容的教學,學生有了基礎的長度認識之后,教師可以在實踐中穿插教學游戲,為學生提供具有視覺欺騙效果的素材,引導學生辨別素材長度關系。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進一步增加學生的綜合認識,可謂一舉兩得。培養學生知識回顧與串聯的習慣數學學科知識內容是相對系統性的,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以基礎為主,這種系統性并不明顯,但從長遠數學學習的角度來看,學生如果能夠形成清晰的數學知識體系,在面對更復雜的學習內容時就能更快地厘清思路,不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心理。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提高思維導圖的應用頻率,從課堂、章節知識內容的系統化開始,培養學生應用思維導圖串聯知識點的意識;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性地將已完成的教學內容與新知識內容串聯起來,一方面輔助學生構建更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知識串聯意識,促進學生有效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

4.創設生活情境,讓數學和生活緊密結合

教師在教學時要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輔助教學,在講小數時,教師可以列舉超市中常見的小數,以及將人的身高、體重用小數表達出來。教師還可以運用生活中的物體進行教學,比如講長方形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物體的哪些面是長方形。教師要靈活運用生活中的素材,幫助學生感悟生活,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的導入環節中,老是可以播放超市中的畫面,并引導學生說,超市中的商品真齊全,我們一起來看看商品都是多少錢?蘋果4.9元/斤,玩具車9.9元/個,酸奶2.5元/個,可樂2.9元/瓶。然后老師進行提問:“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數有沒有共同特征?”學生回答:“數中間都有一個圓點?!崩蠋熞龑W生:“像4.9這樣的中間有小圓點的數,我們叫小數。哪位同學可以嘗試讀一下呢?”然后選擇幾名同學試讀,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小數的讀法。然后引導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6角用元表示是多少元呢?5元6角可以用小數表示嗎?”學生進行討論,得出:“6角=0.6元,5元6角用小數表示為5.6元?!崩蠋熡謫枺骸?.9元和9.9元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呢?”學生回答:“4.9元表示4元9角,9.9元表示9元9角?!边@節課運用生活中常見的小數進行導入,學生接受知識更加容易,理解小數的含義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現象。又如,在《年、月、日》這節課的教學中,老師出示日歷、掛歷,并提問:“日歷、掛歷是用來做什么的?它們上面記錄了什么?”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回答:“上面記錄了月份、日期、星期、節日等信息?!崩蠋熖釂枌W生:“觀察2021年日歷,可以找到31天和30天的月份嗎?”學生觀察每個月的天數,找到了每月31天和30天的月份。老師提問:“2月份是多少天呢?”學生回答:“28天?!崩蠋熡謫枺骸捌渌攴菝總€月的天數是不是也和2021年的相同?”學生觀察2020年的日歷,發現30天和31天的月份相同,但是2月份有29天。老師給學生講解了平年、閏年的知識,學生明白了為什么2月份會有28天和29天。這節課結合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助于學生理解年、月、日的含義。

四、結語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說,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合理的教學活動,采用科學合理的課堂設計,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充分掌握,以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田麗華.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學刊,2020(1):68—69.

[2]黎良.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六年級高效課堂教學研究[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20(003):192.

[3]陳通.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

[4]王龍.談一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20(6):0008-0008.

[5]趙紅芳.關于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幾點思考[J].知識文庫,2021(5):24.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淺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