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2022-05-23 09:51黃賓連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3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德育教育小學語文

黃賓連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之下,面向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模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無論是在教學重點或者是教學目標方面,都更加看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扭轉以往語文教學過程中,忽略對于學生品德和人格培育的短板,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小學生所承擔的繁重課業壓力和培訓班壓力不復存在,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更多的著眼于對于學生的德育培養,因此思考雙減政策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關于德育教育的滲透具有現實意義,關系到小學語文教育體系的完善,同時也關系到雙減政策的貫徹落實。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分析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可以發現多數語文教師關于學科聯系性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再實施語文教學過程中,關注重點在于文本和蘊含的思想情感,包括相應的觀點太多的講解,而很少通過實踐活動或者是教學引導的方式,向學生普及德育內涵。得益于雙節政策的實施,小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有所減少,這為教師思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是因為雙減政策實施之后,小學生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可以用于德育實踐的開展,可以說探討雙減政策之下的小學語文德育滲透路徑,對于推動語文課程改革至關重要,也能夠更好的實踐小學語文學科具有的育人功能。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內容分析

1.愛國主義精神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部分,愛國主義可以說是當代小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關系著小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以及家鄉的熱愛。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能夠引導小學生為祖國的繁榮強盛奉獻和服務,并且現階段小學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十分豐富,能夠有效支撐愛國主義德育的滲透。

2.傳統美德教育

《弟子規》中曾提到:“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庇纱丝芍?,中華傳統美德一直是支撐中華民族在世界各族中獨秀玉林的核心精神,因此對于當代的小學生而言,也需要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同樣屬于當代小學生必備的思想品德內涵。在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同樣有著大量關于中華傳統美德的素材,借助這些素材的挖掘以及應用,能夠更好的幫助小學生掌握基本的為人處事的道理以及準則,促進學生個人修養的提升。

二、雙減之下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方法

1.創新教學方法,感受德育內涵

首先,游戲教學法。以《手術臺就是陣地》內容教學為例,在該課文教學過程中,應當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白求恩大夫所表現出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于工作認真負責,對于同志極度熱忱的品格內涵,教師可以采用課文編排為舞臺劇的方式,讓學生自由選擇不同的角色進行扮演,并配合多媒體設備保證舞臺劇呈現效果的豐滿,在編排舞臺劇的過程中,應當由學生自行組織和親身參與,才能夠形成對于戰爭殘酷的深刻體會,同時也更能夠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表現出的責任心,讓學生理解到愛好和平盡職盡責的必要性,并且在編排和排演舞臺劇的過程中,學生會經歷團隊合作,針對于小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集體觀念培養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傳統教學模式中機械化的講解反而會影響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抵觸心理而采用舞臺劇的方式,不僅教學過程更加直觀,同時取得的教學成果也更加理想,順勢完成了對于學生德育的滲透。

其次,情境教學法。關于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是指在學生的學習現狀基礎之上,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景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因此情景教學法通常具有直觀性和具象化的優勢,是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理解和記憶的有效教學手段,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關于德育的滲透通常是采用理論知識和道德觀念講解的方式,要對于這些概念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相對較為宏觀龐大,加上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對于理論概念的興趣不高,因此很難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比程雅情景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現德育的滲透效果更加理想,例如借助多媒體設備配合教學內容展現不同的圖片或者是視頻實現教學情景的創設,能夠保證小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全面關注,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化的教學情景往往是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關鍵,同時也能夠完成對于教學內容的補充,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更加容易,并且這種教學方式和小學生的學習特征十分匹配,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實現德育的滲透就顯得輕而易舉。

2.開展語文實踐,滲透德育教育

首先,課內積極組織閱讀教學。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閱讀教學同樣是實現德育滲透的重要載體,并且閱讀教學成果也是學生展開寫作重要的素材來源,因此在德育生產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學生閱讀視野,閱讀理解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能夠跳脫出閱讀教學,服務于應試教育的局限認知,充分認識到閱讀對于學生德育培養的良好效果是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實施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德育素材除了拓展學生的視野之外,更能夠保證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道德熏陶。

其次,課外積極組織實踐活動

素質教育強調既要開展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知識教育,又要開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實踐教學,比如在學習完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內容后,為了讓學生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現狀有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從而培養起自身愛護環境、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和品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社區服務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社區衛生環境,并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負責垃圾的收集、分類等工作,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的衛生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意識都將得到有效培養。更重要的是,這種意識經過長期的積淀,會逐漸內化為學生的基本素養,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宣傳環境保護觀念,以身作則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結語

綜上,本文主要分析雙節政策實施之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的具體策略,雙節政策實施使得小學生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展開各種語文實踐活動,語文教師需要積極把握這一契機,通過創新德育滲透策略的方式,更好的發揮小學語文學科的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任雪芬.試析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J].考試周刊,2021(08):38-39.

[2]楊特林.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揮語文教學德育功能[J].讀與寫,2021(28):289.

[3]劉艷敏.關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的思考[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21(02):205-206.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德育教育小學語文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