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體轉動慣量的測量》實驗的教學設計

2022-05-23 14:38仲麗麗孫艷張健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仲麗麗 孫艷 張健

摘要:在大學物理實驗授課過程中,需樹立實踐技能培養,推動知識的吸收消化等理念。本文對《剛體轉動慣量的測量》實驗,采用“導學式翻轉法”,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初步進行了教學實踐探討。

關鍵詞:剛體轉動慣量;導學式翻轉法;小組合作學習

一、 實驗性質和作用

轉動慣量是表示剛體轉動慣性的量度,對于質量分布均勻、幾何形狀規則的剛體,轉動慣量可以通過數學理論計算得到,然而在實際工程中,類似于微型飛行器等的許多回轉體由于其布局各異,外形很不規則,內部質量分布也不均勻,很難根據它的外形準確計算轉動慣量特性,這就需要對轉動慣量進行實際測量【1】。

《剛體的轉動慣量的測量》實驗屬于大學物理實驗中,力學基礎性實驗,原理和儀器構造相對簡單。對于剛接觸實驗的學生,可通過該實驗的學習過程,了解建立實驗測量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驟、基礎的實驗分析測量方法,建立起良好的按實驗規則操作儀器的習慣,初步嘗試規劃實驗步驟、驗證理論,培養利用理論指導實踐的意識。為下一步能夠完成更復雜、自主性強的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具體教學設計

本人通過《剛體轉動慣量的測量》這一基礎性實驗的教學實踐,采用“導學式翻轉法” 、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通過給學生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課前學習;課堂上通過提問、學生表述、小組合作學習、師生討論交流等多種靈活方式檢驗學生課前學習效果,以達到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另外針對《剛體轉動慣量的測量》這一基礎性實驗性質,教學指導過程突出“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要對自己嚴格要求,嚴謹認真。

1.課前環節

學生自主完成:實驗理論知識的準備,熟悉實驗儀器設備,擬定實驗步驟。以教材為依據,以網絡課件為輔助,完成以下任務:

(1)通過查找資料了解轉動慣量的工程應用及其獲得方法;

(2)分析本實驗依據的實驗原理;

(3)了解轉動慣量儀的結構,熟悉存儲測試儀的使用方法;

(4)了解轉動慣量的實驗測量方法;

(5)根據實驗任務擬定實驗步驟,并隨時記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課前輔助工作:制作有聲課件、操作視頻、儀器介紹視頻并上傳本校網站供學生自主學習參考,具體內容:

(1)布置實驗預習任務;

(2)有聲課件;

(3)授課視頻;

(4)實驗儀器的結構及使用方法介紹;

(5)實驗報告模板;

(6)數據記錄及處理要求;

(7)儀器使用說明書。

2.課堂環節

(1)預習情況檢驗

課上通過互動提問、學生表述、小組合作學習等檢驗學生預習任務完成情況,在此基礎上指導實驗操作,完成本次實驗課程教學。以下是具體問題:

①轉動慣量的應用舉例?

②獲取轉動慣量的常用方法?

③恒力矩轉動法、扭擺法的實驗原理?

在實驗原理教學中,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了解測量條件及理論指導實驗,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記錄,證明掌握模型建立過程,內容設置: 恒力矩法、扭擺法實驗測量模型。

具體任務:

用繪制流程、推導過程圖的方式,分別闡釋恒力矩法和扭擺法實驗測量模型建立過程,說明實驗需要測量哪些量及測量條件。

具體過程:

教師提示(3分鐘):教師以扭擺法為例給出以下具體提示,

分析扭擺法的理論依據(理論測量模型),明確扭轉常數概念;建立測量方程;分析轉動慣量、扭擺周期與彈簧扭轉常數的關系,得出轉動慣量的計算式。

個人自學(5分鐘):嘗試繪制流程/推導過程圖。

小組討論(10分鐘):組內分享個人繪制圖、綜合成員意見在記錄單上繪制繪制流程/推導過程圖、總結兩種方法的聯系與區別,成果:每組提交合作學習記錄單,隨機抽選2人回答問題。

④驗證平行軸定理及其驗證方法?

(2)實驗操作

①學生熟悉實驗儀器裝置并討論擬定實驗步驟。

②教師提示注意事項

利用恒力矩轉動法完成實驗時,利用水平儀,調節承物臺水平;繞線塔輪槽和滑輪槽等高且方位垂直;保證砝碼片著地時,細線完全脫離塔輪;保證繞線緊密并且不重疊;旋緊遮光棒,防止觸碰光電門。

利用扭擺法完成實驗時,每次彈簧擺角在90度左右,這樣扭轉常數才基本相同。

(3)課堂總結

①教師結合實驗留下分析思考題

分析本實驗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減少這些因素的影響;利用本測量儀的設計思路,設計并研制轉軸摩擦力矩測量儀、剛體質量偏心測定儀;研究其他常用的轉動慣量測量方法,例如三線擺法,并說明三線擺法的測量原理和測量方法。

②總結課堂實驗完成情況

3.課后環節

教師通過對課前、課堂、課后所有環節進行系統總結,發現創新點??衫孟麓握n前或通過網絡等方式將實驗報告中出現的問題、教學總結的情況等信息反饋給學生,以便整改提高。

三、 教學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剛體轉動慣量的測量》授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普遍反映學習效果好,主要有以下反饋:

1.在教學內容上,目的明確、原理清晰,設計科學規范,內容符合課程特點和教學對象要求。深、廣度符合教學目標要求。對本學科專業前沿知識有所體現,實踐特色突出。

2.在教學實施上,充分體現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思想,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意識強。安排合理、指導得力、組織有序、操作規范熟練。

3.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熱情高,課堂氣氛活躍。有利于學生科學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技能的培養,教學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 劉志壯.剛體轉動慣量測量的研究 [J]. 零陵學院學報.2002(6).

第一作者簡介:仲麗麗(1981-),女,空軍航空大學基礎部實驗中心實驗師,碩士,主要從事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量子光學。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學習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方法初探
合作 體驗數學學習的甘甜
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導學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