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奶仔豬腹瀉原因及防控策略探析

2022-05-23 08:45石蓉
中國動物保健 2022年5期
關鍵詞:腹瀉防控

石蓉

摘要:斷奶仔豬屬于影響養豬產業發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仔豬斷奶之后飲食變化、斷奶應激、免疫水平下降、腸道菌群改變等,均會導致仔豬出現腹瀉的狀況。腹瀉出現之后預后效果較差,治愈后生長性能會出現顯著的下降。所以,科學養殖生產,加強飼養管理、優化養殖環境以及開展斷奶仔豬腹瀉綜合防治十分關鍵。

關鍵詞:斷奶仔豬;腹瀉;防控

現階段,我國生豬養殖規模持續擴大,斷奶仔豬腹瀉逐漸演變成了嚴重危害仔豬成活率的疾病之一。當豬群產生腹瀉的疾病之后,會對仔豬生長性能的正常發揮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同時,腹瀉還會引起仔豬身體素質和免疫力的降低,抵抗疾病的能力減弱,極易感染多種傳染性疾病,進而不利于生豬養殖產業的持續發展。

1 仔豬斷奶腹瀉的主要原因

1.1 斷奶應激

仔豬達到21~25日齡之后,就會出現應激情況,主要涉及精神、環境、爭斗以及飼料等相關狀況。其中,精神應激是指仔豬離開母豬后,由于不能再依賴母豬,且對外界環境較為陌生,容易出現懼怕的情況。當仔豬所處環境溫度在25℃以下,但是又未超過18℃,那么仔豬的抵抗能力就會在短時間內降低,進而讓消化系統產生紊亂的狀況,腸道之中包含的致病性大腸桿菌會迅速的進行繁殖,形成大量的毒素,引起仔豬腹瀉[1];就飼料方面的應激而言,原因在于提前對仔豬進行斷奶,而在這之前由于其未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里適應飼料,加之體重較輕,尚未形成完善的消化道系統,缺乏較強的抵抗能力,出現應激狀況后,若飼料包含的蛋白質成分過高,那么仔豬就難以將其消化與吸收,導致腸道劇烈蠕動,飼料沒有完全消化就被仔豬排出體外,引起腹瀉的情況;爭斗應激表現為將仔豬轉移到保育欄之后,仔豬出現爭斗行為,并在爭斗的過程中損傷,再加上抵抗能力偏弱,進而產生腹瀉。

1.2 飼料因素

如果仔豬介于21~25日齡之間,因其未有較大的消化器官容積,所以在消化吸收飼料上就具有一定的難度。若飼料包含的營養價值較低,亦或是頻繁地更換飼料,仔豬一次性食用飼料過多,飼料營養不均,未有良好品質,存在發霉變質的情況,或者含不消化物質過多,未達到相關衛生要求,不具備良好的適口性,均極易使消化不良的情況在斷奶仔豬中出現,最終導致腹瀉發生,如果情況嚴重的甚至還會發生死亡。

1.3 病原微生物感染

仔豬斷奶時,因為身體有應激反應出現,身體抵抗力慢慢降低,所以就為各類病原體的入侵提供了缺口。細菌性病原體屬于病原體的范疇,經常聽到的大腸桿菌、魏氏梭菌等就包含其中;病毒性病原體以腹瀉病毒、輪狀病毒為主。很多時候引發仔豬發生腹瀉的主要原因就是病原體感染,其中又以大腸桿菌占據主導。除此之外,各類寄生蟲也極易導致腹瀉,比如球蟲。一旦仔豬感染球蟲,在不超過半個月的時間內就會有典型癥狀出現,所以也就有10日齡腹瀉的說法。大多數時候,成年豬是此類寄生蟲的主要攜帶體,毫無癥狀,但其排出的蟲卵卻會污染環境,并會對仔豬的健康狀況造成影響。

2 臨床癥狀

對于斷奶仔豬腹瀉而言,通常出現在斷奶之后的1~2周,結合患病豬抵抗能力存在的差異,能夠劃分為急性與慢性腹瀉兩種。其中,急性腹瀉體現為營養狀況良好的斷奶仔豬突然死亡,未表現出任何臨床癥狀,亦或是發病史較短,腹部以及耳部的皮膚為藍紫色。而慢性腹瀉則指的是仔豬采食量減少,排出黃白色以及黃綠色的粥狀稀便,通過直腸檢查體溫顯示正常。仔豬出現腹瀉的狀況之后,身體會逐漸消瘦,臥地不起、肌肉震顫、嚴重脫水[2]。當進入發病中后期時,患病豬無法自主控制排便,脫水嚴重,精神萎靡,若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極易出現脫水衰竭死亡的狀況。

3 仔豬早期斷奶腹瀉的防控措施

3.1 仔豬早期斷奶要科學

針對仔豬早期斷奶,需根據具體狀況對斷奶日齡進行明確。當仔豬能夠維持良好的采食和生長發育狀態,且體重符合標準,那么可提前斷奶。如果仔豬體重不符合要求,一般不提前斷奶。仔豬出生1~2周后,需要誘導其采食哺乳階段的飼料,沒有進行斷奶時應保證仔豬在采食量方面能夠達到600g,立足于此種鍛煉方式,可以確保仔豬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形成較為完善和正常的消化系統,不被外界各類因素干擾[3]。需要注意的是,鍛煉時需要檢查仔豬的健康水平,保證其維持健康無病的狀態,不然就需要適當地對斷奶時間進行延長。斷奶時,需要將母豬從豬舍中轉移出去,然后繼續飼養仔豬2~3d,再向保育舍進行轉移,通常選擇夜間斷奶。完成斷奶之后,應對仔豬分群,此過程中需讓仔豬維持穩定的情緒,避免出現打架的情況。

3.2 合理搭配飼料

對仔豬開展飼養管理工作時,需通過科學的方式對飼料進行搭配,根據仔豬消化功能的發育狀況,明確飼料的投喂量,并科學搭配營養元素。首先,提前對飼料進行補足。立足于仔豬腸胃在發育方面的特點,可在開展斷奶工作前補充一定的飼料,仔豬7日齡時進行誘飼,減少母豬進行哺乳的次數,避免斷奶之后仔豬腸道難以較好的適應飼料,增強消化功能,并順利吸收飼料中包含的各類營養物質,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斷奶應激。其次,合理運用飼料蛋白。對日糧進行搭配時,應將消化與低抗原作為基礎,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合成氨基酸,防止飼料中包含過多的蛋白質。同時,對蛋白飼料進行膨化處理,以此來減少其中涉及到的抗營養因子,如豆粕,避免仔豬出現腹瀉的情況。再次,在日糧中加入適量的粗纖維。對于纖維素而言,可以促進消化酶的生成速度,讓養分濃度得到適當的降低,提高飽腹感,讓仔豬腸道正常蠕動,并將毒素與致病菌排出。需要注意的是,粗纖維過量會對仔豬發育未成熟的腸道黏膜造成損傷,進而引起腹瀉的狀況。最后,將礦物質、維生素等加入到飼料中。這兩種元素對于仔豬的健康發育十分重要。

3.3 確保豬腸道菌群健康

首先,在飼料中加入益生菌制劑。益生菌屬于對機體有益的活菌制劑,主要在動物腸道中定植。當提出“替抗”、“禁抗”之后,養殖業逐漸增加了對益生菌以及發酵產物的運用。仔豬及時補充乳酸菌等相關益生菌,能夠讓仔豬腸道菌群實現良好的發育,確保仔豬腸道維持健康的狀態。其次,對糞菌進行移植,促進腸道健康。指的是提取母豬糞便之中包含的相關菌群,將其向受體轉移,讓其在受體形成微生物體系。對于糞菌移植而言,最開始是用于治療人類頑固性腹瀉,有關專家在風濕以及腫瘤等相關疾病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近年來,糞菌移植成為動物中的密切關注對象[4]。將糞菌移植應用在新生仔豬中,可以使其腸道物理屏障得到改善、確保菌群多樣性、促進自主免疫性能和生產性能增強、保證腸道菌群結構平衡。仔豬達到3日齡之后,可喂服糞菌液,以此來降低隱窩深度,并讓絨毛高得到增多,減小出現疾病的幾率。采取糞菌移植的方式,能夠預防仔豬出現腹瀉的情況。最后,落實好確保仔豬健康的各項工作。定期對豬舍進行全面消毒以及清潔,維持干燥的環境,減少病菌的出現;嚴格控制環境溫度,防止過熱或過冷,以免秋天溫度驟降等狀況引起仔豬腹瀉;及時接種疫苗,加強仔豬免疫能力,降低出現疾病的幾率;開展斷奶轉群工作的過程中,應采用安全、全面的預防手段,科學養殖仔豬,促使環境應激的損傷減少。

3.4 藥物預防和疫苗接種

注重母豬產前以及產后的各項保健工作。母豬分娩前一周,將相應的抗菌類藥物添加到飼料之中,仔豬出生12h后,應飼喂長效抗菌類藥物,使細菌性疾病的發生率得到有效預防,多粘菌素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喹諾酮類抗生素等是常用的敏感藥物。為了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仔豬腹瀉進行有效預防,仔豬剛斷奶后,應和養殖場疫病流行特點相結合,開展相應的疫苗免疫接種,著重接種豬輪狀病毒、流行性腹瀉滅活疫苗,并且仔豬出生之后需要及時的接種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菌苗,加強自主抵抗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斷奶仔豬腹瀉會導致養殖戶出現較大的經濟損失。導致斷奶仔豬產生腹瀉狀況的因素眾多,若不注意就極易出現各類疾病,并且單一的預防和治療,難以展現出良好的效果。對此,應注重對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避免斷奶仔豬出現腹瀉的狀況,全面提升生產效率,并推動養殖經濟實現穩定、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洪蓮.斷奶仔豬腹瀉原因及防控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11):89-90.

[2] 蔡雯雯.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病因及綜合防治[J].今日養豬業,2021(2):88-89.

[3] 崔莉.仔豬早期斷奶與腹瀉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2021,17(2):97-98.

[4] 楊奉弛.預防早期斷奶仔豬腹瀉,提高養豬效益[J].中國畜禽種業,2021,17(1):104-105.

猜你喜歡
腹瀉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精準防控 同心戰“疫”
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檔案工作強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防控疫情 從我做起
公眾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爭分奪秒的防控導彈車組
舒肝健脾方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68例療效觀察
腸炎寧顆粒治療小兒腸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乳酸菌片聯合復方胃蛋白酶散治療小兒肺炎繼發性腹瀉效果觀察
雙歧桿菌活菌聯合蒙脫石散對腹瀉患兒的療效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