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牛胃腸炎的綜合防治

2022-05-23 08:45王梅
中國動物保健 2022年5期
關鍵詞:臨床癥狀病因預防措施

王梅

摘要:奶牛胃腸炎是指胃腸道的黏膜發炎,是胃腸紊亂疾病中的一種。此病發病快,犢牛的死亡率較高,以病牛體溫升高、腹痛、腹瀉、脫水、消化不良、自體中毒等癥狀為主,給養牛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本文從病因、臨床癥狀、治療和預防措施進行闡述,望給相關工作者帶來幫助,降低此病的發生。

關鍵詞:奶牛胃腸炎;病因;臨床癥狀;治療;預防措施

奶牛胃腸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消化道內科疾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夏季為此病的多發季節,要注意防治。胃腸炎是胃腸黏膜表層及其深層組織的急性或慢性炎癥。此病的臨床表現為病牛體溫升高、胃腸機能紊亂、腹痛腹瀉、脫水、消化不良、自體中毒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死亡。由于飼養不當造成的奶牛免疫力下降,或者飼喂不衛生,發霉、有毒的飼料飲水等。繼發性病因是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導致的,如線蟲病、球蟲病肝片吸蟲病、沙門氏菌病、大腸桿菌病、病毒性腹瀉病等均可導致發生[1]。養殖戶要積極防治此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降低此病的發病率,促進養牛業的發展。

1 病因

奶牛胃腸炎的病因可以分為原發性病因、繼發性病因和傳染性病因[2]。

1.1 原發性胃腸炎病因

長期飼喂霉敗的羊草、青貯飼草或飼喂不潔的飲水,水源性的傳播、草源性的傳播、霉敗飼料的傳播,引起原發性腸炎,所以當一個牧場出現腸炎時,一定要檢查自己的飼草飼料是否有問題。

奶牛吞食了臥床上不潔的墊料,如鋸末、稻殼粉、麥稈或沙子;或飼草飼料中含有大量的沙子、泥土等,都會引起奶牛的胃腸炎。另外成乳牛和后備牛容易吃沙子,如果臥床是鋪墊沙子,奶牛吃沙子會引起真胃的積沙,引起腹瀉,后引起真胃的潰瘍。

飼養管理差,臥床不干凈不清潔、過度潮濕;糞道積糞:飼養環境很差,奶牛容易遭受致病菌、病毒及寄生蟲的感染,這是飼養管理的問題。

飼養密度過大,特別是集中產犢的牧場,一天產幾十頭犢牛,犢牛舍過度擁擠,再加上通風不良,特別是冬天犢牛舍內溫度達不到8℃左右,有的犢牛舍結冰,這樣很容易引起犢牛暴發腸炎。另外奶桶、水桶污染,也是造成腸炎的因素。

1.2 繼發性胃腸炎病因

常常繼發于真胃的疾病,這類是容易出現的。首先是真胃積沙,一些高產奶牛在泌乳階段出現消瘦,而且不斷排出稀糞,糞便變黑色或者煤焦油色的糞便,這是真胃的疾病。奶牛的真胃內積沙、真胃內異物、真胃的不完全阻塞、真胃的潰瘍等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腹瀉癥狀,這些真胃的疾病比真胃左方變位的發病率還要高,所以要特別重視對真胃疾病的診斷。

真胃右方扭轉的病牛,發病率相對比較低,一旦發病,也表現腹瀉癥狀。

1.3 傳染性胃腸炎病因

病毒性的傳染病,常見的就是牛病毒性腹瀉和輪狀病毒性感染腹瀉。在犢牛以輪狀病毒性腹瀉為主,國內各個牧場腹瀉犢牛中輪狀病毒的占比大約是40%~60%。

細菌性的傳染病,特別是3歲以上的牛常常發生奶牛副結核病。犢牛常常發生沙門氏桿菌病、大腸桿菌病、腸炎鏈球菌病。沙門氏桿菌性腹瀉,15日齡以后的犢牛發病率高。大腸桿菌病性腹瀉是10日齡左右的犢牛發病多。腸炎鏈球菌病以一個半月左右的犢牛容易發病。成年牛還容易發生梭菌性腸炎和真菌性腸炎等。

寄生蟲病,常見的是斷奶犢牛的球蟲性腹瀉,如果牧場不是封閉式的,如果犢牛和成乳牛接觸的機會很多,那么這樣的牧場球蟲病發病率非常高,特別是預混料中沒有添加莫能菌素的牧場,犢牛的球蟲病發病率明顯升高。小球隱孢子蟲病性腹瀉,是7~15日齡犢牛腹瀉常見的原因,有的在3日齡就感染上小球隱孢子蟲,不管是封閉式的牛場還是散養的牛場,現在發病率占犢牛腹瀉的40%~80%。

2 臨床癥狀

病牛突然發生腹瀉,糞便呈水樣含有大量黏液,呈紅褐色或灰色,帶有血塊,腥臭難聞。體溫升高,心跳加快,脈搏快,但是較弱,精神不佳,被毛蓬亂。食欲渴欲廢絕,停止反芻,磨牙,呻吟,瘤胃蠕動音和腸音減弱,皮膚溫度不正常而且彈性減退,四肢根部等部位發涼,眼窩凹陷,眼結膜黃染、口干、舌苔重且散發臭味[3]。剖檢可見胃腸道、腸系膜充血,腸管壁擴張變薄,變透明且沒有彈性,淋巴結腫大。

腹瀉是胃腸炎的重要癥狀之一。由于病因的強烈刺激,可引起胃腸道的分泌和運動功能紊亂。腸蠕動加強,分泌增多,表現為劇烈腹瀉。此外,胃腸壁的血液循環與營養也受到嚴重阻礙,使胃腸道發生不同程度的病例變化,如充血、出血、滲出、化膿、壞死、潰瘍等。而胃腸壁上皮細胞的損傷、脫落以及蠕動增強,能反過來嚴重影響胃腸道內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道內容物在各種微生物的影響下異常發酵分解,其產物進一步刺激胃腸壁,增強炎性變化,使糞便惡臭并帶有腐敗發酵的氣體。因此,臨床表現為腸音初期增強,腹瀉可達10~20次/d。糞便呈粥樣、糊狀及至水樣,且混有血液、黏液和壞死組織等,糞便呈米黃色、水泥灰色、綠色、黑色、煤焦油色、巧克力色、血色等。惡臭難聞。發病后期腸音減弱或消失,腹瀉次數減弱,肛門松弛,努責而不排糞。

脫水和自體中毒是胃腸炎另外兩個重要癥狀。如上所述,劇烈的腹瀉可導致大量腸液、胰液丟失,鉀離子、鈉離子丟失增多,液體在大腸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喪失,從而引起機體脫水、電解質丟失及酸堿平衡紊亂等病理過程。脫水體征嚴重時,表現為全身消瘦、皮膚干燥缺乏彈性,少尿、血液濃稠,眼窩深凹、腹圍緊縮等。由于黏膜腫脹,膽管被阻塞致使膽汁不能順利排入腸道,細菌得以大量繁殖,產生毒素[4]。加之黏膜受損,毒素及腸道內容物的腐敗、發酵產物吸收入血,隨血液循環作用于各內臟器官,而引起自體中毒。隨著病情惡化結膜和口舌藍紫,體溫降低、四肢厥冷、出冷汗,體表靜脈萎陷、肌肉震顫,精神高度沉郁,昏睡或昏迷,甚至陷入休克狀態。

3 診斷

要根據病牛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解剖等做出初步診斷,要對牛的糞尿、血進行化驗。判斷出是單純性胃腸炎還是由其他疾病繼發的胃腸炎。

診斷時,首先根據全身癥狀、食欲紊亂、鼻鏡和舌苔變化、糞便變化及糞便中含有的病理性產物等,不難做出初步確診。然后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對血、尿、糞等化驗,即可對單純原發性胃腸炎及傳染病、寄生蟲病的繼發性胃腸炎進行鑒別診斷??诔魢乐?,食欲廢絕,主要病變可能在胃;若黃染及腹痛明顯,初期便秘而腹瀉出現較晚,主要病變可能在小腸;若脫水迅速,腹瀉出現早,主要病變多在大腸。

4 治療

治療時,首先要查明病因,消除病因。治療的原則是清理胃腸、制止胃腸內容物的腐敗發酵、消除炎癥、補液、解毒、強心及增強機體抵抗力。

奶牛胃腸炎的治療原則是清空腸胃、緩瀉止瀉、抑菌消炎、補液解毒、強心等。清空奶牛胃腸道,排出毒性物質,可以減輕自體中毒和炎性刺激。根據腹瀉情況進行緩瀉或止瀉治療。當糞便干燥、排便遲緩,有大量黏液,氣味腥臭時,為促進胃腸內容排出,減輕自體中毒,應緩瀉治療。常用硫酸鎂200g、魚石脂15g、酒精100mL,加溫水3,000mL灌服[5]。

可以灌服500mL石蠟油或者10g魚石脂和500mL植物油混合,也可灌服300g硫酸鎂、硫酸鈉或者人工鹽。病程前期可以灌服。但在使用瀉劑時,要注意防止用藥量過大,且脫水牛慎用。當糞便稀薄,頻瀉不止,腥臭氣味不大,不帶有黏液,應止瀉治療。常用炭200g,加溫水3,000mL灌服。中期和后期應停止灌服。輕度胃腸炎可以內服磺胺脒片,奶牛4~8片/10kg·bw,2次/d,連續服用3~5d。使用青霉素注射液800萬IU、鏈霉素注射液200萬IU、安痛定注射液30mL、肌肉注射,2次/d,連續使用3~5d。補液是治療奶牛胃腸炎的重要措施,有著解毒強心的作用。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者氯化鈉注射液200mL,VC注射液20mL,烏洛托品30mL,混合靜脈注射。使用葡萄糖注射液150mL或者氯化鈉注射液150mL,碳酸氫鈉注射液250mL,安鈉咖注射液10mL,混合后靜脈注射。葡萄糖注射液500mL,氯化鈉注射液100mL,安鈉咖注射液10mL,氯化鈣注射液100mL,混合后靜脈注射[6]。對于腹痛的病牛應當使用鎮痛劑,如水楊酸鈉注射液,靜脈注射100~300mL或者口服阿司匹林片。當臨床癥狀好轉時,使用健胃劑,如復方龍膽酊、馬錢子酊等,可以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

可依據病情和藥敏試驗,為選用和調整藥物做參考。一般氨芐西林與環丙沙星配伍,阿莫西林與慶大霉素或環丙沙星配伍,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止血補液,解毒強心,糞中帶血的患??伸o脈注射或肌肉注射止血類藥物。補液是治療腸胃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兼有強心解毒作用。補液應盡早進行,且最好將生理鹽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5%碳酸氫鈉溶液按2:1:1的比例進行混合輸液。另外,每500mL的輸液中加入10%的氯化鉀溶液10mL以補充鉀。為了增強抵抗力并調節代謝,還可額外補充VC;為維護心臟功能并改善血液循環,可應用安鈉咖等藥物和腎上腺素等藥物。

中藥也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馬齒莧360g,蓮子肉72g,大蒜、人參、茯苓、山藥、白術、蒲公英、金銀花各120g,薏苡仁、白頭翁、黃芩各72g,扁豆88g,砂仁、桔梗、黃連各48g,甘草24g,混合后粉碎,給奶牛灌服?;蛘哐a骨脂120g,肉豆蔻、五味子、吳茱萸各60g,炒白術、炒白芍各72g,陳皮48g,防風36g,研成粉末灌服。

5 預防措施

應注重預防,針對前述的病因,養殖戶要加強飼養管理,使用質量好的墊草,禁止飼喂腐敗、發霉、變質、冰凍等飼料,保證牛舍的通風,夏天防暑,冬天防寒;保證飼料的配比,不易消化的飼料應切短、碾碎。飼喂要定時、定量,防止暴飲暴食或空腹喝大量的冰冷的水。做好驅蟲和防疫工作;積極預防并及時治療可以繼發該病的原發病。按時清掃糞尿,定期進行消毒;平時注意觀察奶牛的狀態,定期做傳染病的檢疫,定期驅蟲,保證牛舍通風干燥、空氣新鮮、光線充足。給出生后的犢牛及時飼喂初乳。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6 結語

臨床養牛中奶牛胃腸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消化道疾病。養殖戶要積極防治此病,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飼料的配比,保證營養充足,禁止飼喂霉變飼料,此外還有減少牛群應激反應,平時注意觀察奶牛的飲食、精神狀態,做好早發現早治療,降低此病的發生,促進養牛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關世杰.奶牛胃腸炎的病因、臨床癥狀、鑒別診斷及防治[J].現代畜牧科技,2021(3):165-166.

[2] 朱志剛,朱慈根.奶牛胃腸炎治療策略分析[J].中國乳業,2020(10):51-52.

[3] 梁文娟.中西醫結合治療奶牛胃腸炎[J].中獸醫學雜志,2018(7):36.

[4] 韓繼明.奶牛胃腸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J].今日畜牧獸醫,2017(9):37.

[5] 蘇文斌.奶牛胃腸炎的診治[J].農業知識,2017(3):58.

[6] 劉紅梅.奶牛胃腸炎的防控措施[J].北方牧業,2015(14):30.

猜你喜歡
臨床癥狀病因預防措施
混凝土裂縫的形成、處理和預防措施
老年眩暈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療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恙蟲病60例臨床分析
丙種球蛋白無反應性川崎病藥物治療臨床分析
煤礦井下測量誤區與預防
漢字小門診系列(六)
漢字小門診系列(五)
尋找發熱的病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