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釉茶盞燒制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2022-05-25 09:30張家忠
江蘇陶瓷 2022年2期
關鍵詞:茶盞龍窯釉面

張家忠

(南平市建陽區宏盞堂建盞陶瓷工作室,福建南平 354200)

茶葉起源于中國,我國自古以來就奠定了深厚濃郁的茶文化,而茶盞作為飲茶的器具也深受我國民眾的喜愛,其延伸出的文化內核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藝術之一。茶盞文化起源于南北朝時期,至宋代時發展鼎盛,宋代時期政府大肆修建官窯,文人墨客皆推崇黑釉茶盞,原因有二,一是黑釉茶盞珍貴,燒制泥礦獨特,含鐵量較高,只有福建部分地區的龍窯產出;二是因為宋朝時期興盛斗茶文化,而彼時文人墨客都喜歡斗白茶,黑盞盛白茶,意為黑白分明,為君子之德,此文化一直流傳至今。在當今社會,黑釉茶盞仍舊是廣受歡迎的茶盞之一,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當下對于陶瓷燒制過程中變量的把控更加精準,制作茶盞的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黑釉茶盞的文化也將繼續作為我國的文化瑰寶傳承與發展下去。

1 黑釉茶盞的基本概念

黑釉茶盞誕生于東漢晚期,以當時的技術來說是一種珍貴的陶瓷制品,后經兩晉、南北朝、隋代到唐宋時期,逐步形成一種風格獨特的陶瓷珍品,名聲遠播海外,在歐洲中世紀時期,一個上等的黑釉茶盞其價格可以與黃金相媲美。

黑釉茶盞的主要特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黑釉面,一個是茶盞。黑釉面一般分為純黑釉面與花色釉面。釉面的形成是因為泥坯含鐵量較高,在燒制過程中元素價態發生了改變,就會形成獨特的美麗紋理。對于花色黑釉而言,紋路有條理性、對稱性,且花紋大小一致,則視為品相更好。

黑釉茶盞第二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在于茶盞本身的造型,茶盞的造型有敞口碗、撇口碗、斂口碗、束口碗等。其中,撇口碗造型獨特,唇沿處有彎曲,盞身斜插下來,唇沿和壁身交界處有微微弧度,成品率較低。

2 黑釉茶盞的發展進程

我國是陶瓷與茶葉的發源地,隨著茶葉被廣泛飲用,茶盞文化也隨之興起,開始造型還較為粗糙,更注重實用性能。根據史料記載,我國的黑釉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使用含鐵量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的泥坯進行燒制,但彼時科技不發達,只能依靠經驗,因此黑釉的產出量極低,而當時的南方陶瓷市場則被青瓷占據,北方則被白瓷占據,但正因為黑釉釉色獨特、光潔、醇厚,又產量極低,逐漸被文人雅士視為高雅的象征,深受皇宮貴族的喜愛。隨著時代的發展,工匠們發現了黑釉茶盞的奧秘,那就是用多種方式排除其它元素對于鐵元素成色的干擾,由此可以得到顏色更為單一、光澤度更加柔潤的黑色。

到了宋朝,社會生活穩定,再加上彼時文人墨客對于黑釉的推崇,構成了良好的黑釉茶盞文化發展的土壤,宋朝在各地建窯,陶瓷器產能極盛,黑釉茶盞文化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發展。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于茶葉文化的再次興盛,茶盞文化也隨之復興,黑釉茶盞的制作工藝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再一次有了進步。

3 黑釉茶盞的工藝

(1)黑釉茶盞的制作流程

在黑釉茶盞的制作過程中,首先需要選土,亦可稱為選礦,通常是由兩種以上的礦土融合在一起,將其研磨粉碎加水進行靜止陳腐,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過濾土壤中的雜質。然后再經過練泥、揉泥、拉坯、修坯、晾干、素燒、選坯、洗坯,經過這幾道工序,茶盞就已經初具模樣,待晾干后裝入窯爐中進行燒制,與普通茶盞不同的是,普通茶盞在洗坯后還有上釉等工序,但黑釉茶盞通常不采用人工上釉,而是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賦予茶盞藝術魅力。

(2)制作工藝的特殊性

黑釉茶盞的燒制,與窯爐造型、通風、火力、燃燒物、溫度、濕度、時長、原材料的選擇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即便細致入微,同一批黑釉茶盞還是會因為部分條件的差異,導致成色不同,所以古代在燒制時為了盡量避免環境影響,將泥坯放置在匣缽中進行燒成。黑釉茶盞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具有這樣的特殊性,它的每一個花紋都是自然形成的,符合中國古代對于“天人合一”這一理念的追求,每一種紋理的綻放都是自然藝術極致的表達與展現,正是因為黑釉茶盞有著這樣高貴圣潔、獨一無二的品質,所以深受古時文人墨客的推崇。

在黑釉茶盞的燒制過程中,溫度是極其重要的因素,1 200 ℃時釉面開始著色,1 300 ℃以上釉層處于熔融狀態,此時斑紋析出。但具體紋理圖樣的生成是很難人為干涉的,所以數千年來的能工巧匠都不斷地將心思盡可能地融合在黑釉茶盞之上,期盼能夠破解黑釉茶盞紋理的秘密,也造就了黑釉茶盞文化的鼎盛。

(3)窯爐的影響

對于陶瓷制品而言,窯爐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茶盞燒制成功的關鍵點,優秀的窯爐要具備以下幾種特點:通風、能夠精準把控火力、調節濕度。部分官窯對于燒制量也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窯爐建設水平也隨著陶瓷文化的發展不斷進步。

黑釉茶盞的主要生產窯爐為龍窯,因其外貌似臥龍而得名,依山坡而建,因為有斜度,空氣流通快,升溫、降溫快,利于更好地通風和調溫。龍窯最大的特點在于容量大,最多能容納兩萬件毛坯,龍窯采用分段式,每一段之間都設立了多道隔火墻,分割成若干個密室,防止熱量不均勻導致茶盞燒制失敗,龍窯的不便在于非常依賴人工經驗。

4 黑釉茶盞的傳承

隨著科技的進步,當下對于黑釉茶盞的制作方式更為標準化、流程化,窯爐也采用了控溫、密封、隔熱性能更好的電窯,在礦土的配比上也能做到更為精準,因此可以大批量的出產同等品質的黑釉茶盞,黑釉茶盞不再是千金難得,但對于黑釉紋理形成的秘密依然沒有得到解答,依舊是工匠們的鉆研對象,未來也會成為我國黑釉茶盞燒制工藝的發展方向。

中國是黑釉茶盞的主要生產國和購買國,但茶盞也遠銷海外,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愛,也將中國文化推廣到了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喜愛中國的茶文化以及中國的黑釉茶盞文化。同時,我國也致力于對黑釉茶盞燒制工藝的不斷精進研究,促進黑釉茶盞燒制工藝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5 結 語

我國有著悠久的茶盞文化,茶盞不單單是作為茶水飲用的器具,更多的是中國獨特的文化藝術的體現。黑釉茶盞因其釉色渾厚純凈、花色獨特絢爛等特點,自古以來深受大眾的喜愛,隨著時代的發展,極大地提升了黑釉茶盞的出品數量,也促進了黑釉茶盞燒制工藝的進步。

猜你喜歡
茶盞龍窯釉面
一種超疏水陶瓷磚及其制備方法
微雨茶館
稀土尾礦在無光釉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盞現水中之美
龍窯的火不熄
探析柴燒與建盞龍窯燒制技藝
提高全拋釉瓷磚釉面硬度的研究
“活著”的龍窯
龍窯柴燒:一盞一匠心
一種陶瓷釉配方的調試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