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盞

  • 宋代點茶的美學特征研究
    茶末后,用沸水在茶盞里沖點。這種點茶法雖不是宋代獨創,但到了宋代,點茶已發展到一定高度,形成了標準化的規范,它要求極高的操作技巧和文化修養,這也就意味著在制茶工序、茶具茶器的選擇、沖煮法等等方面有嚴格且詳盡的要求。2.2 制茶工序中的感官享受北宋茶學家蔡襄為了向宋仁宗推薦建安茶,特作《茶錄》,分上、下兩篇分別論述了茶葉的選擇標準、烹煮方式和煮茶所用的器具,集中反映了宋人品茶的技藝及其審美特征?!恫桎洝飞掀摬?,由茶的色、香、味講起。色:“茶色貴白。而茶餅多

    福建茶葉 2023年10期2023-12-14

  • 論清代詩歌中的陶瓷茶盞
    大量內容涉及陶瓷茶盞,目前相關研究較少,有鑒于此,特寫作本文。1 茶盞的稱謂茶盞常被稱為盞,下舉數例。清高士奇《臨江仙·試新茶》詞曰:“清泉烹蟹眼,小盞翠濤涼?!盵1]清王錫振《金盞子·秋茗》詞:“泛盞古銚清泉,有仙風盈腋?!盵2]清王鵬運《水龍吟·惠山酌泉》詞:“孤懷誰識,臨風把盞,低徊問水?!盵3]鄭板橋詩云:“烹茶亦已熟,洗盞猶細捫?!盵4]茶盞也被稱為碗。如清曹寅《茗碗》:“卯君茶癖與吾同,對客長愁放碗空?!盵5]乾隆帝《竹壚山房》:“竹壚茗碗自如

    山東陶瓷 2023年5期2023-11-06

  • 白鳥與茶盞
    這都是一只普通的茶盞。誠然,如果是它最初的樣子——深黑色釉面打底,釉色晶瑩剔透,杯沿呈現出通透的紅棕色,從杯沿到杯底,密布銀白色的短條紋——無疑,這是一只華美而貴重的茶盞,可是,現在的它已經“破相”了。茶盞內外,光滑的釉面上遍布丑陋的裂痕,讓它從身價不凡,一下變得一文不值了。奇怪的是,縱使布滿了裂痕,卻一點都不影響這只茶盞盛水的功能,倒進去的茶水絲毫不會滲漏出來。誰也說不清,茶盞上的裂痕究竟是怎么造成的,不像是摔的、磕的,倒像是由內往外碎裂開來,好像茶盞

    福建文學 2023年6期2023-06-18

  • 宋代陶瓷茶盞的裝飾藝術探究
    滿足飲茶的同時對茶盞的裝飾藝術和造型有了獨特的見解:茶盞造型趨于小型化、口大足小、瘦高清秀。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飲茶方式的不斷改善,以及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加注重實用,追求精神感受,因而對茶盞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1 文人文化對茶盞裝飾藝術的影響中國茶史上歷來就有“茶興于唐,盛于宋”的說法[1]。宋代政策“重文抑武”的施行,讓士大夫文人文化和地位空前高漲??婆e取士的革新促進了文化發展,市民教育的普及淡化了等級制度,相對來說也普及了大眾教育,士

    福建茶葉 2023年2期2023-02-28

  • 茶洋窯單色釉茶盞的燒制工藝研究*
    3000)茶洋窯茶盞中的單色釉就像是“隱士”,低調深沉、不喧賓奪主,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茶洋窯茶盞的單色釉又被稱作是“純色釉”或是“一色釉”,因為瓷釉中含有的化學成分不同,燒制之后,茶盞表面也會顯現不同的色澤,分別為白釉、黑釉、綠釉、紅釉等,統稱為茶洋窯單色釉系。1 茶洋窯單色釉分類1.1 古樸清麗,韻味雅致——綠釉(青釉)宋代人對茶盞的審美追求中,對于“氣韻”的追求尤為最盛,認為韻味是美的最高級,宋代詩人范溫的《潛溪詩眼》一文就體現了宋代人對于“氣韻”的

    陶瓷 2022年3期2023-01-14

  • 茶洋窯黑釉茶盞的燒制工藝研究*
    之為“盞”,宋代茶盞以黑釉盞居多,因此燒制黑釉瓷茶盞的窯口也隨之多了起來。建窯建盞在宋代名氣空前,像建盞這樣的黑釉盞在宋代需求量大,使得當時其他窯口爭相仿制建盞來滿足市場需求。在建陽周邊,包括閩北、福州等在內的很多地區形成了大規模的黑釉瓷窯群和產地,比較有名的窯口當屬茶洋窯。茶洋窯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東南約25公里的葫蘆山村的茶洋,因而得名茶洋窯,亦稱南平窯。從地理位置來看,茶洋窯位于閩北,是進入閩江通向海路的必經之路,便利的水運條件有利于其創燒和發展。茶洋窯

    陶瓷 2022年3期2023-01-14

  • 茶洋窯雜色釉茶盞的燒制工藝研究*
    玩的熱愛,茶洋窯茶盞在模仿建盞的基礎上開始興盛,雜色釉茶盞也隨之開始流行起來。1 建盞的釉色特征和歷史地位建盞都是采用正燒,故口沿釉層較薄,而器內底聚釉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燒窯中底部產生粘窯。由于釉在高溫中易流動,故有掛釉現象,俗稱“釉淚”、“釉滴珠”,這是建盞的特點之一。束口、撇口、敞口、斂口是建窯建盞器型的基本特征。在建盞最盛行的宋代,上流社會流行斗茶,普通市井茶肆流行分茶,因為這兩種飲茶方式,應運而生出不同類型的茶盞,就用途而言,束口盞用于

    陶瓷 2022年3期2023-01-14

  • 遇林亭窯黑釉盞的美學研究*
    大、存世數量少、茶盞的造型精美。黑釉茶盞造型沿口描以金邊,內有粗細不一樣的條紋,足底附以釉色淺痕,茶盞內壁上有文字、花鳥等。圖1 日本及國內收藏的宋代遇林亭窯金彩天目日本著名美術館所編撰的《天目》一書就收錄有金彩黑釉茶碗,被日本認定為重要的美術作品。1998年,國家開展了對“手工藝品的搶救和復興建盞文化”的活動。其中,在福建武夷山地區開展“重拾舊燒制工藝”活動,開展對遇林亭窯遺址搶救工作。在搶救工程中,挖掘出了許多宋代遇林亭窯黑釉盞殘片,通過殘片與金彩天目

    陶瓷 2022年12期2023-01-04

  • 黑釉茶盞的燒制工藝研究*
    的發展息息相關。茶盞作為宋代最受歡迎的茶器,也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黑瓷的代表,享有“瓷壇明珠”的美譽。宋代盛行斗茶,而在建安貢茶產地尤甚,雖然不能代表茶文化的歷史,但卻可以反映茶文化在盛行的過程當中所達到的一種高度。而斗茶的標準不僅要看茶湯的色澤和均勻程度,以湯花色澤白,茶面細碎均勻為佳;而且還要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以湯花保持時間較長,貼緊盞沿不退為勝。宋人斗茶時喜歡用白茶,以茶色白者為上品,而為了創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僅要茶品好,還要有適合的茶

    陶瓷 2022年5期2022-12-06

  • 考古材料中的遼金元茶具辨析*
    所見的茶具主要有茶盞托、茶盞、茶瓶、荷葉罐、茶點容器、渣斗、備茶工具等幾類。1.茶盞托。由盤和托兩部分組成的一體式器形,盤下帶圈足。盤有圓形、菱花形、葵花形;托有弧腹、曲腹、直腹之分,個別托心中空,材質有金、銀、瓷、漆、陶,部分裝飾紋樣;金銀材質有的在紋飾處鎏金。具體情況參見次頁圖1、表1。表1 茶盞托圖1 出土遺物中的茶具器形[2]2.茶盞。曲口或圓口,弧腹或斜直腹,有的在內壁或口沿裝飾紋飾。75頁表2所列盞均為與盞托共存關系比較明確,或者尺寸、造型、紋

    農業考古 2022年5期2022-10-27

  • 微雨茶館
    面的當數在茶館的茶盞中流傳著的宋代點茶。宋韻在徑山的宋代點茶中慢慢浮現。古話“茶興于唐,盛于宋”,將宋代點茶推到了一個崇高的地位。在茶館中,一位茶師正在煮茶,我的目光隨之落在了茶盞中。茶師將嫩茶碾成細膩的茶粉,放置在小小的茶盞中,用煮好的沸水點沖。在點沖時,要像蜻蜓點水般少量注水,讓茶粉在茶盞中慢慢調成膏,繼之量茶注湯,邊注邊用茶筆輕輕擊拂。在擊拂的過程中,一股淡淡的茶香從小小的茶盞中溢出,一抹新綠在茶盞中出現。我迫不及待地品了一口茶,茶湯輕輕流入喉嚨,一

    作文新天地 2022年27期2022-10-09

  • 淺談盞現水中之美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茶盞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幾千年來的經典文化遺產也相當豐富,其中茶盞的傳承便是重要一項。在很早以前古人就有飲茶的習慣,在古代,茶實際上是當作藥來使用的,作為調理身體的一種方法,那么喝茶必然要有一個器物,這一器物也隨著茶飲的盛行而創制并流行起來,后代統稱為“盞”,也就是杯子的意思。就歷史資料的考證,最早的瓷盞在東晉時期就已經有窯口燒制了,所見的歷史器物為直口腹壁平底沙足,掛施青色釉,開片細微。等到南北朝時期,飲茶的習慣逐漸成為社會的風貌開始流

    青年文學家 2022年15期2022-07-06

  • 黑釉茶盞的復古與創新*
    福建更是專燒黑釉茶盞而聞名。導致黑釉茶盞成為黑馬的原因,不僅是宋代點茶盛行,也是因為宋代出現建窯這個窯口。鐵本是青瓷、白瓷需要控制降低的成分,建窯卻反其道而行之,在當地胎釉原料含鐵量本就偏高的限制下,將劣勢轉換為優勢,燒制出以鐵為主打,自然形成的斑紋的瓷器,令黑釉茶盞藝術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用含鐵量高的胎釉,且控制好還原氣氛,能燒出比宋以前黑瓷薄釉、黃胎更為純粹的黑色,部分茶盞不僅斑紋像兔子的毫毛,胎體也微厚容易保溫,顏色也是“紺黑”,比他處“色紫”的

    陶瓷 2022年5期2022-06-02

  • 微雨茶館
    面的當數在茶館的茶盞中流傳著的宋代點茶。宋韻在徑山的宋代點茶中慢慢浮現。古話“茶興于唐,盛于宋”,將宋代點茶推到了一個崇高的地位。在茶館中,一位茶師正在煮茶,我的目光隨之落在了茶盞中。茶師將嫩茶碾成細膩的茶粉,放置在小小的茶盞中,用煮好的沸水點沖。在點沖時,要像蜻蜓點水般少量注水,讓茶粉在茶盞中慢慢調成膏,繼之量茶注湯,邊注邊用茶筆輕輕擊拂。在擊拂的過程中,一股淡淡的茶香從小小的茶盞中溢出,一抹新綠在茶盞中出現。我迫不及待地品了一口茶,茶湯輕輕流入喉嚨,一

    作文新天地(小學版) 2022年9期2022-05-30

  • 黑釉茶盞燒制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濃郁的茶文化,而茶盞作為飲茶的器具也深受我國民眾的喜愛,其延伸出的文化內核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藝術之一。茶盞文化起源于南北朝時期,至宋代時發展鼎盛,宋代時期政府大肆修建官窯,文人墨客皆推崇黑釉茶盞,原因有二,一是黑釉茶盞珍貴,燒制泥礦獨特,含鐵量較高,只有福建部分地區的龍窯產出;二是因為宋朝時期興盛斗茶文化,而彼時文人墨客都喜歡斗白茶,黑盞盛白茶,意為黑白分明,為君子之德,此文化一直流傳至今。在當今社會,黑釉茶盞仍舊是廣受歡迎的茶盞之一

    江蘇陶瓷 2022年2期2022-05-25

  • 宋朝飲茶方式和茶洋窯黑釉茶盞的關系研究*
    。3 茶洋窯黑釉茶盞的特征3.1 黑釉建盞的特點黑釉建盞的使用和宋朝點茶、斗茶的文化息息相關。為了迎合點茶和斗茶文化中對色澤的要求,逐漸形成茶色白,盞宜黑的斗茶基礎理論。烏黑中耀射出分明的茶色,“雪白湯花”色彩對比明顯,宋代茶人也以此作為判定茶藝高低的依據。黑釉建盞大小合適,口大底深、胎體厚重,釉色漆黑光亮,釉面布滿了由氧化鐵結晶而形成的各種斑紋,整體造型簡潔,符合宋朝人的審美觀點。建窯黑盞截面色黑,是含鐵量較高所致;胎骨厚實堅硬,叩之有金屬聲,俗稱鐵胎,

    陶瓷 2022年3期2022-04-22

  • 溫潤奇絕梅花玉茶盞
    是一件清代梅花玉茶盞。若入一盞清茶,托盞而飲,那溫潤奇特的古代梅花玉盞杯中,便有悠悠茶香自遙遠的時空裊裊飄來。這件清代梅花玉茶盞,高7.2厘米,寬6.5厘米。下有底盤,上有圓蓋。整個盞面,黛青的底色上布滿了絳紫色連枝梅花。形狀天然的梅,疏影濃淡相宜,清逸飄灑自如,好一幅上天賜予的美奐佳圖,可謂天功神奇,想象無窮,輕瞥一眼便會樂淘其中,舒心而開懷。說起材質和質地,更是精巧難尋。很多人都是知道和田玉、岫玉和獨山玉,這非脂非翡的梅花玉,便稀少而奇絕了,溫潤滑膩的

    北京紀事 2021年12期2021-12-10

  • 盞中窺見萬般釉色
    趙趙兩宋燒造茶盞的窯口眾多,北方有定窯、邢窯、耀州窯、懷仁窯……南方有官窯、龍泉窯、吉州窯、建窯……各窯口主燒的瓷器,青瓷、白瓷、黑瓷不盡相同。黑瓷中以建窯最具代表性,同時建窯也是當時燒造茶盞最為專業的窯口。建窯,又稱建州窯?,F今遺址位于福建省北部建陽市水吉鎮一帶。建窯是采用龍窯燒造瓷器的窯口,龍窯順應山勢而建,長為幾十米乃至上百米,其中大路后門山更是發現有長達127米的龍窯窯址。龍窯一次可燒造多達數萬只的茶盞,在歷史文獻中甚至有一窯燒盞十萬只的記載。但縱

    中國收藏 2021年9期2021-09-13

  • 后唐伊德妃墓出土的一對遼代銀盞托
    之父”,如果說是茶盞容納了茶身,賦予了茶形,那茶盞下方的盞拖則是讓喝茶這件事變得“雅”的關鍵。盞托,又稱為茶托、托子,唐人也寫成“茶拓”,即置于茶盞下方的托盤,托盤的中間部分有作為承托之用的凸口,稱為托圈,托圈可以避免端杯飲茶時茶盞在托內左右滑動,增加了茶盞的安全和穩定。盞托良好的隔熱阻熱功能,讓人們再也不必將滾燙的茶盞端于手中,可以愜意雅致的飲茶了。傳說盞托由蜀相崔寧之女發明,唐·李匡乂《資暇集》中記載:“始建中(公元780 年-783 年),蜀相崔寧之

    魅力中國 2021年21期2021-08-07

  • 建盞之美在于型
    之初就是為了燒造茶盞、茶具。對于建盞,人們往往傾向于提及建盞的釉色,而忽略建盞繁多的器型。隨著宋朝點茶文化的興起,眾多的建盞流通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上至皇帝官員,下至黎民百姓,無不使用建盞。作為人們飲茶的實用器,不同的飲茶方式以及飲茶受眾直接影響著建盞的變化,造就了豐富多樣的器型。相比在釉色方面的主觀判斷以及今天對過去審美標準的揣測,每種器型所對應的使用方式,則象征著客觀的燒造制度。場景一:佛門清凈地器型實際上就是茶盞使用環境影響下的結果。當胎土經過淘洗、拉

    中國收藏 2021年5期2021-05-14

  • 茶湯與茶盞間的互動
    〕徐夤《貢余秘色茶盞》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知名主持人王為,與我搭檔做茶文化欄目多年。每周二的電臺直播中,我負責聊聊茶,他負責打打岔,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王為是北京人,自然也特別鐘愛茉莉花茶。我總想讓他換換口味,就送去兩包鳳凰單叢。后來想到烏龍茶最好還是小杯品飲,于是又捎上一套我自制的寶鼎天地杯。兩周以后,直播間里發生了如下對話:“單叢喝了嗎?”我問?!耙呀浰腿肆??!蓖鯙榇?。聞聽此言,我心里涼了半截。但還不死心,趕緊追問道:“那寶鼎天地杯呢?”杯子我可舍不得給

    月讀 2021年3期2021-04-16

  • 宋代文人集會茶事圖中“點茶法”器具研究
    個人面前都有一套茶盞。食案右下角的文士端起茶甌正欲搜腸潤吻,食案旁兩名侍從正在給文士們端茶送水。第二組是在楊樹左側竹林中交談的兩名文士。第三組就是畫面下方侍僮備茶場景中的五人,此場景中的備茶場面和點茶流程被著意表現出來,宋徽宗所著的《大觀茶論》中所介紹的茶事器具在《文會圖》中均可找到相應的對照。趙佶的《文會圖》描繪的是皇家雅集的盛況,而劉松年的《攆茶圖》則是三兩摯友的小型文人集會(圖2)。劉松年此畫所繪為歷史人物,其所繪器具及茶藝程式,皆為典型的宋代點茶法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20年10期2020-12-09

  • 淺談吉州窯與茶文化
    是茶托改為盞托。茶盞要凸顯白色泡沫持久不退,黑色茶盞效果最佳,所以斗茶者往往采用黑色茶盞。而且黑色茶盞胎體厚重,能長時間保持茶湯溫度,又具有價格低廉等優勢,中低檔黑釉茶盞被普通百姓廣泛使用,使用者也不乏文人士大夫、商賈貴族甚至皇室。黑釉色本非令人喜愛,正是出于觀茶色和斗茶風尚的需求,才受到世人的推崇,也正是這種茶文化背景,這種市場消費潮流的導引,促使吉州窯黑釉瓷茶具得到長足發展。在元代,我國飲茶習俗發生了轉折性的重大變化。元代的統治者——蒙古人,不再嗜好制

    錦繡·中旬刊 2020年5期2020-08-13

  • 宋代黑釉茶盞
    。宋代燒制黑釉瓷茶盞的窯口較多,本篇介紹宋代福建省建陽窯窯口生產的黑釉建盞和江西省吉州窯生產的黑釉木葉天目茶盞。一、建盞品種建盞制作,釉料配方獨特,窯變后會顯現出不同斑紋和色彩。建窯在平常窯溫下燒造均是普通品,只有在非常高溫條件下才會出現神奇的曜變,有兔毫條紋、鷓鴣斑點、珍珠油滴斑、曜變天目等名品。兔毫條紋中有金毫、銀毫、柿紅、烏金等呈色。油滴、曜變天目中暈斑五彩紛呈,變化萬千,猶如璀璨的星空,絢爛精妙。日本學界稱宋代黑釉類瓷為“天目”。鐮倉時代(1192

    收藏家 2020年4期2020-06-08

  • 飲茶用盞
    。流傳至今的宋代茶盞精美質樸、各具特色,其中有一種名盞叫油滴盞,盞上的小斑點就像油滴一樣,寶寶和爺爺來欣賞一下吧。幸福小目標《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社會——向幼兒介紹反映中國人聰明才智的發明和創造,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幸福加點料1.茶盞品類豐富,各具特色,爺爺掃描二維碼,和寶寶一起來詳細了解各類茶盞的特點吧。2.現代人喝茶很少用盞,常用茶壺。爺爺掃碼,和寶寶聽兒歌《茶壺精靈》,體會茶壺煮茶的樂趣。3.延伸問題:寶寶,你家喝茶用什么器具呢?

    動漫界·幼教365(小班) 2020年2期2020-02-03

  • 流轉與鑒藏(下)英國館藏三件汝窯茶盞
    加納爵士舊藏汝窯茶盞托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亞洲經濟繁榮發展,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于一九八七年開放了中國外銷展廳。一九八八年,徐展堂先生(一九四一年~二〇一〇年,香港著名商人、慈善家、藝術文物收藏家)資助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建立中國展廳,并于一九九一年正式開放。本文將要介紹的第三件汝窯茶盞托便是展廳展品之一,并從此一直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四十四號廳(即中國展廳)向公眾展示。這兩件汝窯盤原屬尤莫霍浦路斯的私藏,均帶有乾隆皇帝御題詩。此件為本文介紹

    紫禁城 2019年8期2019-11-18

  • 真味
    沒過幾秒鐘便倒入茶盞,深深地呷了一口。一股令人難以忍受的苦澀肆意漫游在我的舌尖,似乎每個味蕾都在緊縮。我重重將茶盞放在桌上:“這哪里是極品碧螺春,只怕連黃連青杏也不過如是吧?!蓖夤Χ徽Z,輕輕用白巾拭盡桌上的茶水,又倒了些水進去,輕輕蓋上茶壺,搖了搖,徐徐注入另一個茶盞中:“來,再嘗嘗這個?!蔽医舆^茶盞,謹慎地喝了一口,苦澀依然,但這次有一絲甘醇緩緩地從苦中涌出,不過只是一瞬便即褪盡,取而代之的是更濃的苦。這極品碧螺春,也不過如此嘛。當外公再一次向茶壺中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11期2019-07-14

  • 葉子
    。捧起面前玉色的茶盞,望著長居在這古院的參天大樹,我呆呆出神。隨著秋的到來,葉子們心潮澎湃。這是它們一年中歡呼雀躍的時候。葉子的凋零,是因為風的追逐,還是樹的不挽留?錯了,都錯了……那是葉子心甘情愿地隨風起舞。它們使勁地一點點地從樹梢上脫出,耗盡所有力氣,體會那鉆心刻骨的痛,留下那丑陋的疤痕,最后脫離樹梢,只為了隨風飄揚。在半空中跳圓舞曲的那一瞬間,它們不顧一切。即便傷痕累累,也不愿放棄自己所做的一切。葉子們落在地上,直到凋零的最后一刻,也沒有放棄微笑。即

    作文周刊·小學六年級版 2019年48期2019-02-02

  • 真味
    沒過幾秒鐘便倒入茶盞,深深地呷了一口。一股令人難以忍受的苦澀肆意漫游在我的舌尖,似乎每個味蕾都在緊縮。我重重將茶盞放在桌上:“這哪里是極品碧螺春,只怕連黃連青杏也不過如是吧?!蓖夤Χ徽Z,輕輕用白巾拭盡桌上的茶水,又倒了些水進去,輕輕蓋上茶壺,搖了搖,徐徐注入另一個茶盞中:“來,再嘗嘗這個?!蔽医舆^茶盞,謹慎地喝了一口,苦澀依然,但這次有一絲甘醇緩緩地從苦中涌出,不過只是一瞬便即褪盡,取而代之的是更濃的苦。這極品碧螺春,也不過如此嘛。當外公再一次向茶壺中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 2019年11期2019-01-13

  • 論明代小說中的茶盞
    小說中有大量涉及茶盞的內容。在中國古代用于品飲茶水的茶盞,又被稱為碗、甌、杯、盅和盂等。小說雖然會有許多虛構夸張的成分,但畢竟是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在相當程度上能夠反映當時的社會真實。研究明代小說中的茶盞,有利于進一步發掘明代茶文化的內涵。一、茶盞推動明代小說情節的發展明人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0 卷中描繪滕大尹茶甌中的茶水偶然潑到畫上,使他發現了畫中的秘密:“丫環送茶來吃,(滕大尹)將一手去接茶甌,偶然失挫,潑了些茶把軸子沾濕了。滕大尹放了茶甌,走向

    中國茶葉 2019年8期2019-01-04

  • 觀南宋《斗漿圖》 賞館藏宋代茶盞
    茶,還有的則手拿茶盞似乎在探討茶的品質、調茶的技藝……整幅《斗漿圖》都在描畫街頭巷尾斗茶之景,凸顯出宋代斗茶風氣之盛,但從中不難發現,畫作者其實對斗茶中所使用的各式茶具的繪制也頗為用心,像執壺、茶碗、茶盞這些常見茶具,均可在圖中一一尋見。二、黑龍江省博物館藏宋代茶盞茶,興于唐而盛于宋。宋代蔡絳《鐵圍山叢談》載:“茶之尚,蓋自唐人始,至本朝為盛,而本朝又至祐陵(即宋徽宗)時,益窮極新出,而無以加矣?!笨梢?,茶文化在宋代已空前繁榮。而隨著茶文化漸臻至高境界,宋

    文物天地 2018年9期2018-11-28

  • 宋代建盞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
    ,在當時相對其他茶盞而言是最適合“斗茶”的器具,深受世人追捧。建盞在宋代的流行使其對當時整個黑釉瓷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且建盞作為茶具在整個中國茶文化史上都占用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宋代首選的茶具中國的茶與茶具的搭配是茶文化高度藝術化的表現。中國有句名言“美食不如美器”,宋人飲茶講究色彩對比反差,即黑釉茶具配白茶,黑白分明。宋代的茶盞有五色,黑、青、青白、醬、白,宋代茶色尚白,因此黑釉茶盞最受斗茶者的喜愛。而建盞又是黑釉茶盞中最受歡迎的茶具?!恫桎洝吩?/div>

    天工 2018年1期2018-04-24

  • 陶瓷杯:“一輩子”的前世今生
    唐代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宋代斗茶之風大盛,因便于觀察茶沫白色的緣故,所以特別崇尚建窯和永和窯的黑釉盞。連宋徽宗趙佶皇帝也不例外。他在《大觀茶論》中直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有玉毫條的盞即是人們常說的兔毫盞,產自福建建陽窯。宋時盞型大致有兩種:一為小淺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種為撇口,如喇叭,小淺圈足,腹壁斜直。元代黑釉茶盞相對減少,多見青白釉制品。元代茶盞多直口、胎體較為厚重。明代以宣德白釉盞制作最為精美。成化、嘉靖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8年2期2018-04-11

  • 小人物
    他對面無人飲過的茶盞中。在這片濃郁的橙紅色中,他的臉上依舊是淡然的模樣,只是眼角微垂,嘆道:“他,真的走了啊?!边€記得昔日小區的棋桌上,退休的老大爺們各顯神通,好像把畢生的故事都傾注在這粒粒棋子上了。其中,技藝最高的當屬“白眉”和“長須”了。人如其名,“白眉”年過七旬,兩條眉毛似撒滿了糖霜;“長須”年過八旬,固執地保養著他的山羊胡。這對可是出了名的“冤家”,下起棋來便是拼了命的較勁,仿佛自己是身處國際聚光燈下的“大人物”。棋盤是他們無言的戰場,激戰中他們仍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18年3期2018-02-22

  • 汪曾祺的“眼力”
    光聚攏在汪曾祺端茶盞的手指上。一個年約七十的老人發話:“剛才端茶盞的那位朋友雖相貌平平,穿著打扮與普通市民沒有多大區別,可他筆下功夫非常深厚,一般人不能與之相比?!崩先说脑捪癫柘惆泔h進了汪曾祺和他朋友的耳朵里,兩人甚為驚奇。汪曾祺的朋友帶著疑問來到老者面前,微笑著探問:“打擾一下,您認識那位拿筆桿的人嗎?”老人微笑著如實回答:“不認識?!迸笥迅{悶了,再問:“既然不認識他,為何您說他筆下功夫非常深厚,您是根據什么判斷的呢?”老者輕輕地呷了一口茶,說:“物以

    雜文月刊 2017年24期2017-11-14

  • 空谷留香話茶盞
    69)空谷留香話茶盞萬秦文(金陵科技學院 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9)作為中國古代藝術和傳統工藝的杰出代表,宋瓷被稱為高格調、高境界美的象征,并被抽象為一個堪與唐詩、宋詞、元曲、明劇以及宋元山水畫、明清園林等并列的“文化符號”。本文從宋瓷的歷史淵源和造型特色出發,闡釋宋瓷的藝術價值。宋瓷;茶盞;美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唐朝以前“茶”這個字還沒有統一和確認,一方面是被求仙者當做神異功能的靈物,另一方面又是被百姓與達官視為尋常的漿飲。直到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17年5期2017-10-18

  • 花滿玉壺
    是,想想我日常的茶盞里,不光盛茶,還盛花,盛月色,盛相敬的光陰。端起一盞,清水里養著花色,養幾瓣簡單的白,以一場儀式般的隆重,與自己相處一段光陰,眉目如畫卷展開。所以我的茶盞,是花盞,也是光陰盞。能在人間擁有這樣一盞茶的光陰,我一直感恩著所有的遇見與擁有。我們能走多遠?沒有舟車勞頓,沒有他鄉酒旗,沒有長亭連短亭,仿佛只需一眨眼,便可去到想去的地方??戳藙e人的風景,看風景的自己,大多還是自己。能走多遠呢?我曾這樣問過自己好多次。直待越來越喜歡靜處,走的路,看

    哲思2.0 2017年6期2017-09-03

  • 淺析唐宋時期中國茶具的美學風格嬗變
    所用的器物,稱為茶盞。茶盞在唐代的詩文中,有時候叫碗,有時候稱為甌。唐代茶盞以陶瓷制品為主,器型比碗要小,敞口、淺腹、斜直壁,制作工藝精湛,適于飲茶。唐代偏好青茶,故常用青色或白色的茶盞搭配茶色,兩色意境交融給人以感官享受。如唐代詩人徐寅的《貢秘色茶盞》:《陸羽品茶圖》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濱。中山竹葉醅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一個“染”字和一個“盛”字則將茶色美和瓷色美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7年2期2017-05-14

  • 千年茗香
    最細膩的茶粉置入茶盞中,用沸水沖點,再用茶筅充分擊蕩攪拌,使茶與水充分交融,直到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為止。飲茶之風的盛行以及對茶事活動的重視,對于茶器也愈發講究。宋代斗茶之風盛行,特別流行于上流社會和文人雅士中,因此對于茶器更是窮極精巧以彰顯身份,尤以茶盞為甚。好的茶盞需要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將樂宋代隸屬于朝廷貢茶產地南劍州,當地及周邊地區的茶文化氛圍濃厚,因此對茶盞也有較大的需求。早在唐朝時期,將樂便是生產陶瓷的重要產地。將樂物產豐饒,民風淳樸,歷史上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7年2期2017-03-09

  • 茶具小史
    筅(xiǎn)、茶盞、茶托和湯瓶等。點茶不再把茶末放到鍋里煮,而是用湯瓶先煮好水,用茶匙把茶末放入茶盞,直接沖入開水,將其調成均勻的茶膏。然后一邊沖水,一邊用茶筅擊拂茶湯,直到溢出細密的白色泡沫,即可慢慢品嘗了。這個過程要有茶匙、茶筅、茶帚、茶盞、茶托和茶巾。茶匙要重而有力?!安梵凇本褪且话研≈裰?,一頭破竹成絲,差不多相當于今天攪蛋器一類的工具,日本茶道至今還保留著這種茶具。宋代的茶盞,主要產于福建建陽窯的黑釉瓷備受推崇,取代了唐代唯淡青色越瓷為佳的局面。

    月讀 2016年11期2016-11-28

  • 唐茶宋盞明秘閣 紅漆黑釉綠茶香
    自論語。點茶需將茶盞預熱,茶盞灼熱易燙手,有茶托才能用于持卮,使之不顛。以其弭執熱之患,無坳堂之覆:“弭者,止也,坳堂之覆”。典出《莊子·逍遙游》。其意為盞托端茶盞無傾翻之險。再其名為“承之”,意即承茶盞與茶之重。字“易持”,則指其“盞托”真實身份,起便于端持之用。所號“古臺”,指其外形似臺?!捌岬衩亻w”其名漆雕,顧名思義,漆器剔犀或剔紅。漆器之漆,非油漆也,取于漆樹,秘制而成。于古時,漆器之工可繁可簡。簡則素漆彩繪,價廉物美;奢則金銀螺鈿,雕花篆鳳。上至

    收藏與投資 2016年4期2016-05-30

  • 茶盞,一人一盞一世界
    享受的明顯傾向。茶盞在唐以前就已有記載,《博雅》說:“盞杯子”宋代時開始有“茶杯”之名,陸游就曾寫過:“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的詩句。茶盞、茶杯是飲茶的用具,它的基本器型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比飯碗小,比酒杯大。據考古或文獻資料證明,瓷盞在東晉時已有制作,南北朝時飲茶之風興起。唐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并且茶盞開始配有盞托。宋代時斗茶之風大盛,極為崇尚茶具的精美。茶盞的形狀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口沿較直;另一種則是撇口,像喇叭

    寧夏畫報 2016年3期2016-04-21

  • 珍惜一碗茶
    的心,去感受端起茶盞的人的需求。天寒時推門而入,需要的是一捧熱泉,頻喝頻添,直至一道暖意由背脊而上,又順血脈游走全身,溫暖你的身心。若是不溫不涼的茶水,隨來隨倒,那樣的漫不經心,只會讓人的寒意,由腳底走到心里。夜來容易輾轉難眠的人,則贈予一碗溫柔,選擇柔和的熟普,不著痕跡的滿上,讓時光與風月都慢慢的談,把心跳和腳步都逐漸放緩,卸去重擔,今晚必定是一夜安眠。若是數人一起,便要把穩手里的茶海,關注好眼前的數只杯,讓眼前的杯中茶水總在同一線上,平了那些高低波瀾,

    醒獅國學 2015年6期2015-09-02

  • 鼓式乳釘紋黑釉茶盞爐賞析
    件鼓式乳釘紋黑釉茶盞爐,個人認為它是一件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藏品。長期以來,由于黑釉茶盞的稀缺性,導致人們對它認識的不足,今天筆者有幸將此茶盞爐分享,以供大家交流。該鼓式乳釘紋黑釉茶盞爐為宋代建白瓷品種。瓷質滋潤緊密,胎體白細厚重,釉面溫潤透光,修胎雕刻工藝精細,釉色呈烏黑,并帶有金色窯變,特別是在口沿、開窗邊緣、乳釘、弦紋處都有漂亮的窯變效果。整體看有明顯的寶光感,可認定其年代久遠。該爐的最大直徑10.5厘米,高6.5厘米,壁厚0.5厘米,開窗3.8厘米,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6期2015-07-06

  • 油滴盞 斗茶香
    小,一個黑乎乎的茶盞,我到底不曉得好在哪兒。后來,我明白了那茶盞是宋代的油滴盞,油滴盞與古代斗茶息息相關。說起古代斗茶,可真是一件趣事。斗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斗茗、茗戰。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錢有閑人的一種雅玩。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斗。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人斗茶,大都為一些名流雅士,圍觀者眾多,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蚨嗳斯捕?,或兩人捉對“廝殺”,三斗兩勝。斗茶內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戲。斗茶品

    當代人 2015年4期2015-05-30

  • 宋 建窯兔毫盞
    茶盞翻邊、束口、底足無釉,為宋代典型的福建建陽窯產品,是最為流行的品種。該物件釉色青黑,釉呈上薄下厚勢態,滿布如兔毫般上下通達的流紋,因而俗稱“兔毫斑”。此外,其口沿呈黃褐色,內施滿釉,外施釉不到底,釉面有開片和使用痕跡,?;潭雀?,深沉光潤、古拙樸素。其底足部露胎,削足工整。參考目前國內外拍賣價格,應在人民幣三十萬元以上。中國是茶的故鄉,而中國古代的茶具,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以福建建窯兔毫盞為代表的黑釉瓷茶盞,因其精湛的工藝水平和適應

    愛尚生活 2015年9期2015-05-30

  • 唇齒生香 杯盞成趣
    艾丹的大作《宋金茶盞》,先生深入淺出、沁透著嚴肅思考和率真情懷的文字配之一件件樸素天成的高古茶盞,讓筆者眼前一亮,聯想到之前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心中戚戚之感不覺而生。眾所周知,目前在國內瓷器收藏領域,占據主流的依然是明清瓷器,高古瓷器的受眾尚不為多。抱著探究艾丹先生為何選擇宋金茶盞這樣一個相對小眾的領域進行收藏的疑問以及對中國的茶文化進行更多了解的愿望,我們在3月初的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與艾丹在北京朝陽區的一所公寓內聊起了他的這些寶貝們。一壺普洱、一壺綠茶,

    中國收藏 2015年4期2015-05-25

  • 靜心凈心—茶香道
    幾款精致的“宋代茶盞”,宋朝被茶學界稱為“龍鳳盛世”,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市井小民,皆有飲茶之風,茗茶已是生活社交不可或缺的一環,茶具進而走向精致化,“茶盞”便是此種文化下應運而生,此次即有耀州窯、龍泉窯、吉州窯及湖田窯所燒制的精品,光素典雅,含蓄別致,既品茗亦參禪,深富文人情懷。茶壺此次亦推出高級工藝師名作,如顧景舟的《僧帽壺》、汪寅仙《九頭南瓜提梁壺》(1壺4杯4墊)、高振宇《大仿古壺》、張正中《大南瓜壺》及陳國良的《天池壺》,精致典雅,其中不乏或出版、或

    文物天地 2014年6期2014-09-15

  • 武夷山購壺記
    每壺配有兩只鎏金茶盞,畫的也是彩蝶青花,呼而應之,相得益彰;另一把是除壺蓋之鈕和壺柄壺口壺底鎏金外,用赤紅作底,白花作襯,既喜氣洋洋,又不失文雅,也配有兩只茶盞,如同一母雙胎,隨行如影。我將兩壺輪流捧在手里,反復端詳,心想用這樣的壺泡綠茶、用這樣的盞盛其湯該多美麗。女攤主也是畫師,看出我愛不釋手,便咬死價格,說這次參展,每樣作品只帶來一件;我雖心疼,但終于難抵誘惑,只好付錢取貨。臺灣的“陶作坊”在大陸已久負盛名,我看中了它的一把“懷汝”系列的茶壺,顧名思義

    茶博覽 2013年12期2013-09-25

  • 韓國茶道與緩慢美學
    的基本程式是感覺茶盞、把盞之手的上下移動、品茶三步驟,把此三步驟交叉重復,就是韓國熱衷的茶冥想。我們不妨了解一下其基本程式:飯后,家中或者辦公室,抽時間準備茶盞。如果沒有自備茶盞,用紙杯也可;如果沒有葉子茶,袋泡茶也無妨。茶葉無所謂其產地,韓國產、中國產、日本產、印度產、歐洲產等的茶葉,都可以用來做茶冥想用茶。除了綠茶、紅茶等傳統茶葉之外,現在還有不少功能性茶品,比如減肥茶、安神茶等,都可以用來做茶冥想用茶。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去購買一人用的茶具。茶盞最好是

    武夷學院學報 2012年1期2012-08-15

  • 禪釋徑山茶
    的茶頭僧在釉黑的茶盞中沖點出青綠色的茶湯。大慧禪師端起茶盞,飲啜一口,席間諸人隨之輕輕端起,慢慢品飲。徑山的晚風從松林中吹來,透過戶牖吹進這靜默的明月堂,茶香隨之四溢。大慧禪師看著諸人,用中氣十足的聲音說道:茶,如何?幾位僧人又飲了一口,蹙眉思索著茶的味道。數位士子神情興奮地急欲作答。大慧禪師目光如炬地盯著蹙眉的僧人。再次問到:茶,如何?僧人低著頭,嗅了一下手中的茶盞。大慧禪師“啪”的一聲將茶盞放置在案上,眾人一驚。禪師厲聲言道:整日里參一句“祖師西來意”

    茶博覽 2010年4期2010-06-20

  • 盤點歷史老茶具
    ”、“湯瓶”和“茶盞”,且以瓷制的為好。茶盞,唐朝就有,但因唐朝茶貴綠,最宜青瓷茶具,而宋因茶貴白,故獨宜黑釉茶具,建窯黑釉茶盞應需而生。建窯茶盞,口大足小,不僅易于茶末的沉淀和倒渣,且在口沿與腹部交接處的內壁有一道環形凸圈,正好能約束好茶湯的量,否則的話“茶少湯多則云腳散,茶多湯少則粥而聚”。建盞多為紺黑色,其釉色變幻莫測,最著名的兔毫釉可在盞面上呈現出各色流紋,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

    茶博覽 2010年9期2010-04-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