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職業錨理論的大學生創業動機實證研究

2022-05-25 06:37張仰飛王育榮聶邦軍徐浩
江蘇高教 2022年5期
關鍵詞:創客動機挑戰

張仰飛 ,王育榮 ,聶邦軍 ,徐浩

(南京工程學院a.校長辦公室;b.工業中心;c.經濟與管理學院,南京 211167)

一、引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號召下,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及高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創設多樣化的創業支持和服務平臺,給予資金、場地、稅收減免等實質性扶持,營造了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推動了創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

大學生選擇創業,源于特定的創業動機。創業動機指大學生創客選擇創業的目的,是創業行為的內在動力,是創業行為本質的、根源性的驅動力量。關于大學生創業動機的研究文獻眾多,從大學生創客視角分析,創業動機既有實現就業、提升社會地位、改善生活條件、獲得自由時間等多種現實需求,也有掌控人生、挑戰自我、體驗創新、獲得認可、贏得崇拜、發揮能力等事業發展追求,也受家庭創業、資源積累、社會教育、師長鼓勵、社會鼓舞等家庭或外部力量的影響激勵[1]。研究顯示,影響大學生創業動機的前三位關鍵因素是機會識別能力、外部支持條件和自身發展水平,其中市場機會識別是創業最主要的驅動因素,政策支持是創業的重要外部支持力量,自身能力水平是創業選擇決策的重要依據[2]。

職業錨理論被廣泛運用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研究,但應用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相關研究文獻不多,實證研究更少?;诼殬I錨理論的指導,高??梢越⒋髮W生職業定位體系、創業技能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素質培養體系,培養受過高等教育、掌握專業知識、具有創業意識、擁有創業能力的大學生[3]。大學生創業,總體上處于指向模糊化、職業選擇搖擺化的狀況,迫切需要職業錨等理論的職業定位精準指導。本課題組歷時四年跟蹤調查,實證研究大學生創客的創業動機和職業錨傾向,研究結論對大學生明晰職業價值取向,提升創業選擇、創業項目與職業適合類型的匹配度具有指導意義。

二、職業錨類型簡述

職業錨是指職業系留點、職業價值取向點。錨,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鐵制器具。職業錨指個體職業選擇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至關重要的價值取向點,其核心是職業的動機和需要、才干和能力、態度和價值觀。職業錨理論研究比較深入,職業錨的八種類型有:自主/獨立型、創業/創造型、挑戰型、技術/職能型、生活型、服務型、管理型、安全/穩定型[4]。各類型的具體特征簡述如下。

1.自主/獨立型:自主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使工作和生活不相沖突。追求能施展個人能力的工作環境,最大限度地擺脫組織的限制和約束。寧愿放棄提升或工作拓展的機會,不愿意放棄自由與獨立。

2.創業/創造型:有強烈的自我提升意識和團隊精神,勇于創新實踐,敢于克服困難。希望憑能力創建自己的公司、研發產品(或服務),愿意冒險和克服障礙。初期可能在別人的公司工作,同時會學習和評估將來的機會。一旦感覺時機成熟,便會獨立創建公司。

3.挑戰型:追求新奇、創新和較難的目標,珍惜允許挑戰各種不可能的工作機會,喜歡迎難而上、戰勝挑戰、實現突破,獲得成就感。

4.技術/職能型:追求技術/職能領域的提高、突破和應用機會。認可自我的專業水平,喜歡面對專業領域的挑戰,不喜歡從事一般的管理工作,事業發展走技術成才的路線,力爭發展成為技術權威,不愿放棄技術成就。

5.生活型:追求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期望工作家庭能夠兼顧,認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穩定的保障,喜歡穩定且相對寬松的工作環境,愿意犧牲職業發展機會而兼顧和諧的生活狀態,不愿意經常加班加點工作和付出。

6.服務型:追求幫助他人克服困難、改善他人的生存狀態,關注弱勢群體,喜歡志愿服務,參與社區公共事業,捐助受災地區,期望在奉獻中得到價值認可和發展機會。

7.管理型:追求管理技能的提升和卓越,認可自我管理能力,喜歡全面管理,或獨自負責一個部門,能夠整合跨部門資源和成果,承擔部門或單位的管理職責,致力于管理崗位的晉升發展。

8.安全/穩定型:追求和保障工作的安全與穩定感,堅持對工作的誠信和忠誠,盡力完成工作職責,實現工作、財務、生活、生命的安全和穩定。

三、大學生創客職業錨傾向

本課題組在江蘇省內8所高校、5個區域商會、3個創業平臺里向大學生創客發放5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17份,借助于關鍵字抽取法總結顯示,0~5年創業期的大學生創客,具有前五種典型職業錨傾向,后三種表現不明顯,具體占比如表1所示。分析發現,創業/創造型職業錨傾向的占比最多,達38.46%,其次依次為自主/獨立型、技術/職能型、挑戰型、生活型,占比分別為20.51%、20.51%、15.38%、5.14%。數據分析顯示,創業/創造型、挑戰型、自主/獨立型、技術/職能型和生活型職業錨傾向的大學生適合選擇創業。

表1 大學生創客職業錨傾向調查表

四、大學生創客的創業動機

關于大學生創客的創業動機,實證研究采用多選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實現自我價值占52.28%,挑戰自我占47.96%,更快地積累財富占39.81%。大學生選擇以創業的方式驗證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價值或挑戰自我,達成事業成功、積累財富的目標,獲得事業發展的成就感。此外,實證調查還顯示:較好的家庭經濟條件雖然有助于大學生創客的創業發展,但不是大學生創客在創業初期是否作出創業選擇的必備條件,52%的大學生創客家境不太好甚至貧困,急需通過創業以改變經濟狀況。48%的大學生創客,家境尚可或者富裕,因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兼具強烈的創業自信,也會毅然選擇創業。一些大學生有家庭創業“基因”,耳濡目染,深受其益,會持續關注創業技能學習,也一直在尋找好的創業項目,進行積極的創業實踐嘗試,以期實現家庭的“二次創業”。一些大學生響應國家“雙創”號召,嘗試創業后,獲得了成功,所以就堅定地繼續創業。研究發現,大學生創客群體的創業動機既有基于實際利益的現實型生存需要,又有基于價值實現的發展型需要,多元積極的動機交織表明:大學生創客群體,在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和社會資源后,開始對自身和創業都產生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他們普遍都跳脫了最初設立的“利益追求”的目標,開始思考創業本身的深層意義,著重謀劃通過創業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表2 大學生創客創業動機

在開展創業教育時,指導教師時常會問大學生三問:想不想創業? 敢不敢創業? 能不能創業?[5]與此相對應的,大學生在琢磨創業問題時,也會問自己:我為什么創業? 我有創業能力嗎?我能成功嗎? 是現在嘗試還是以后再說? 所有被調查的大學生都認為,有無創業能力是大學生是否選擇創業的決定性因素,學習和增強創業技能是大學生提升創業自信的必然選擇。影響大學生不選擇創業的顯著因素有:不錯的就業選擇、創業意識不強烈或只想不做、缺乏自信或缺乏能力、害怕失敗等。

調查表明,大學生創客認為最重要的品質和能力中,誠信、能吃苦、責任心排名前三位,高于有主見、市場判斷力、技術能力、創新性思維、戰略眼光等因素,反映出大學生創客群體務實的價值導向。毫無疑問,創業路上不會一帆風順,有時會困難重重,面對艱難險阻大學生創客能持續堅持創業的原因多種多樣,調查數據如表3 所示(多選題):挑戰自我克服困難的喜悅占65.71%,對員工的責任占38.85%,對社會的責任占28.78%,成長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占25.18%,反映出大學生創客面對困難積極正向的心態和學有所用、敢為人先的創業體驗。

表3 大學生創客堅持創業的原因

五、結論

大學生精準認知自己職業錨類型傾向,對于明晰是否適合創業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確立多元、復合、積極的創業動機,是大學生創客正確而科學的選擇。學習和增強創業能力,對于堅定創業信心、增加創業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

1.創業/創造型、挑戰型、自主/獨立型、技術/職能型和生活型的職業錨傾向的大學生,是適合選擇創業的,而服務型、管理型、安全/穩定型職業錨傾向,在大學生創客群體中特征不明顯(調查對象中沒有一例),說明此類型職業錨傾向的大學生一般不會選擇創業。

2.大學生創業動機是多元的、復合的、積極的。實現自我價值、挑戰自我、更快地積累財富等創業動機值得肯定和鼓勵。創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是否選擇創業的決心。

3.家庭經濟條件不是選擇創業的絕對制約因素。大學生創客群體中,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甚至貧困的和家境尚可甚至富裕的比例約為1∶1,這說明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影響創業選擇的絕對制約因素,相反,近40%的大學生創客選擇創業的動因是快速積累財富,自立自強、創新創業是大學生創客為改善家庭經濟條件所作出的積極有為的努力。

4.創業能力的強弱是大學生是否選擇創業的決定性因素。創業能力雖然可以在創業過程中得到培養和提升,但在創業初期,最好有足夠的實踐訓練積累豐富的創業經驗和創業實踐能力。高校要高度重視和培養學生誠信、能吃苦、責任心等最重要的創業品質,兼顧培養主見、市場判斷力、技術能力、創新性思維、戰略眼光等,提升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猜你喜歡
創客動機挑戰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語動機自我系統對動機調控策略及動機行為的影響研究
動機比能力重要
讓路人都可以坐下來當創客
創客
創客
動機不純
第52Q 邁向新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