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段寫話教學的現實困境與實踐策略

2022-05-26 00:42吳淑萍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22年3期
關鍵詞:寫話教學現實困境低段

吳淑萍

[摘 要]小學低年級是寫話的開始,也是為學生今后進行作文打基礎的重要階段??v觀當前的寫話教學,存在著教材編排練習次數不多、教師缺乏足夠重視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導致了學生到中高年級之后,出現語言積淀匱乏、表達蒼白的現象。文章理性剖析當前小學低段語文寫話教學的現實困境,并探尋寫話教學的實踐策略,以尋求寫話教學的“生長點”,使提升學生語文素養這一目標落地生根。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現實困境;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07-0093-03

小學低年級是寫話的開始,也是為學生今后進行作文打基礎的重要階段??v觀當前的寫話教學,存在著教材編排練習次數不多、教師缺乏足夠重視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又引發了學生到中高年級之后,出現語言積淀匱乏、表達蒼白的現象。由此,筆者認為,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為學生搭建寫話訓練平臺,探求寫話教學的“生長點”,尋找合適的寫話教學策略,使提升學生語文素養這一目標落地生根。下面,筆者將自己多年來對于小學低段語文寫話教學的些許心得,與同行共同商榷。

一、小學低段語文寫話教學的現實困境

(一)思想錯位,認知不到位

低年級語文教學,大多數教師偏重識字與寫字教學,忽視寫話練習,他們普遍認為寫作是中高年級教學應該攻克的堡壘,低年級學生只要能完整地說一句話,表達無誤即可。教師思想錯位,導致寫話教學不到位。

(二)編排劣勢,訓練不到位

統編語文教材在一二年級只安排7次寫話練習,而中高年級每學期則安排8篇習作,還不包括課后的小練筆、語言綜合實踐、各類非連續性文本等。數量上,低年級寫話練習的次數明顯處于劣勢。低年級教師未能提供訓練平臺、練習機會,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等能力在這一時段缺乏扎實訓練,到了中高年級,其表達自然危如累卵,語言堆砌拼湊、蒼白無力。建構語言尚且如此淺薄,何談文章結構及表達形式?

二、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讀”字當頭,觸摸語言溫度

閱讀根植于所有學科課程。小學一二年級是學生書面語言經驗形成的初始階段,語文課程應該將培養閱讀興趣、積淀語言、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筆者認為可以試著采取以下幾種策略。

1.晨讀:大聲讀,讀出韻味

低年級語文教材韻味濃厚,節奏輕快,是晨讀的范本。如《古對今》,韻文簡潔、輕快,非常適合全班學生齊聲誦讀;“快樂讀書吧”中的經典童謠《搖搖船》,讀著讀著,童真童趣躍然紙上?!缎W生必背古詩75首》也是晨讀范本之一,大聲、流利、有感情地誦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晨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悟教材的語言美、節奏美、音韻美,真正發揮教材的價值。而學生將規范的語言、明快的韻律熟記于心,在熟讀成誦中積淀語言,培養語感和節奏感,自然而然,在無形中就提升了語言能力。

2.課堂讀:靜靜讀,讀進文本

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靜心思考,培養學生靜讀靜思的能力。例如,學了《玲玲的畫》一課,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你是如何解決的?你是否讀過這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又是怎么處理的?”學生在教師抽絲剝繭的點撥中,分享交流生活的樂趣。有的學生說,自己剛買的衣服扣子眼裂了,媽媽就在扣子眼處縫一只美麗的蝴蝶,好看得很。還有的學生聯系《父與子》中的畫面:“兒子拿著毛筆,端著墨汁,經過客廳,墨汁不小心撒在地毯上,兒子趁勢在地毯四周畫幾頭小獅子,父親見狀也在地毯中央畫了一條龍,地毯瞬間化腐朽為神奇?!本瓦@樣,慎讀,靜思,審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挖掘文本內涵,讀進文本,增進智慧,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3.暮?。耗x,讀懂書香

語文教師作為學生閱讀的領航者,在統編語文教材課外閱讀課程化的要求下,要從課外閱讀體系、學段目標、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等方面出發,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讓他們在大量的經典讀物中品味書香。另外,親子共讀是低年級學生最佳的閱讀方式。親子共讀,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增強閱讀力,豐富語言積淀。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讀書,讀懂書香,讀出能力。

(二)“仿”隨其后,挖掘語言深度

低年級學生對語言尤其敏感,從模仿起步進行表達,無疑是不錯的做法。教師要引領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課文的語言表達特點、文章構段模式,通過模仿運用到自己的表達當中。

1.尋找“積”點,關注寫話之“基”點

積累語言素材對語言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活用課文這一范本,留心關注語言“積”點,智慧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素材。

(1)關注語氣助詞

相同的語氣助詞在具體語境中有不同的情感表達。例如,《棉花姑娘》一課中,語氣詞“吧”既有棉花姑娘渴望治病的心理,也包含著燕子和青蛙對生病的棉花姑娘無能為力的心理。圍繞本課語文要素“讀好課文中的對話”,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情感,試著在不同的語境中運用“吧”字造句,并拓展理解“啊”“呀”的情感表達,有效進行語言實踐訓練。

(2)積累成語

成語是中國語言文化的濃縮精粹。學習成語,既可以了解歷史,又可以積累語言素材,涵養文化,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如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的“展示臺”版塊,有一組描寫景色的詞語:含苞欲放、百花爭艷、花紅柳綠、春色滿園。在學生總結詞語特點后,教師可讓其舉一反三,進行詞語歸類,積累背誦含有四季特點的四字詞語。

(3)積累名言警句

例如,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日積月累”版塊已滲透有關讀書、理想、誠信等名言警句,教師在引導學生簡單理解句子大致含義后,讓學生試著運用到具體語境中,在運用中積累經典語言素材。

2.尋找“練”點,關注寫話之“技”點

統編語文教材編排非常嚴謹,每篇課文都是經過專家們精心遴選編入的,是最權威的讀寫材料?;趯W段要求,圍繞課文教學目標,教師適時組織學生仿寫經典課文段落,很有必要。

(1)尋找角色“點”,豐滿人物形象

課堂上,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角色“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例如,教學《荷葉圓圓》時,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拓展:“除了課文介紹的事物,荷塘中還有誰?他們又是怎么玩的?”讓學生仿照課文句式進行仿寫。

(2)尋找情節“點”,豐盈故事內涵

低年級課文,故事情節簡單,一個標點、一個結尾都有其深厚的意蘊。教師要睜大“慧”眼,探尋每一個故事情節的訓練點,對教材中“別有深意”的留白不疏忽、不放過。例如,《日月潭》中,圍繞“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這句話,分別描寫了日月潭在清晨霧氣籠罩下的若隱若現之美,中午艷陽高照的艷麗之美和雨天的朦朧之美。不難想象,日月潭的傍晚也是奇美無比,教師可以通過日月潭的實景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想象,寫一寫日月潭在夕陽霞光映襯下的景象。這樣既豐富了文章內涵,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材的“留白”中得到提升。

(3)尋找表達“點”,豐富想象能力

低年級的課文,典型“表達”點較多。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情,引導學生基于文本,品讀語言,向讀學寫,超越文本,豐富想象能力。如教學《霧在哪里》時,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霧’”這個淘氣的孩子,它還會來到哪里?把什么藏起來?它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那里的景物會發生什么變化?仿照課文句式,練習表達?!庇秩?,教學《媽媽睡了》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第2至第4自然段都以“睡夢中的媽媽真……”開頭。在學生發現作者的構段特點后,教師再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自己的媽媽為家里做了些什么,然后以“睡夢中的媽媽……”開頭,仿照課文段落真實表達,抒發情感。這樣教學可讓學生的想象在表達中放飛,讓表達在想象中提升。

(三)“寫”出真我,拓寬語言廣度

在統編語文教材的以讀帶寫整合中,編者遵循“讀寫融合,以讀促寫”的統一規整框架,引導學生在大量語言的浸潤中,培養書面語感,提升涵養。

1.即刻實踐

學校的格?;ㄩ_了,走進校門,姹紫嫣紅,尤其耀眼。教師趁機帶領學生觀察格?;?,了解格?;ǖ拿Q、特性、隸屬科目等,引導學生近距離觀察晴天、雨天的格?;ㄒ约吧衔?、傍晚的格?;?,并記錄不同時間段格?;ǖ拈_放情況,最后寫一篇觀察日記在班級里分享。以日記的形式,訓練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釋放表達天性,在反復的實踐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即時創作

低年級的寫話,應該是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情感和想法,抒發自我,把自己的真性情表露無遺。例如,一次上課時,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緊接著,“嘩啦嘩啦”的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天地之間,掛起巨大的雨簾,雨點“噼里啪啦”地擊打在窗戶上。學生都很興奮,甚至有學生趴在玻璃窗上畫畫,有的還把手伸出窗外。此時是指導即興創作的最佳時候,教師不妨調動學生的所有感官,激發學生參與創作的興趣,讓課堂練筆水到渠成。

3.即時創編

在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的結尾飽含深意。有的課文篇末以省略號結束,引發讀者思考。如《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課文充滿了奇妙的想象,結尾的省略號,給人的想象空間很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這個省略號,聯系自然萬物的生長規律,探究想象:“在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還有哪些事物在學習生活?他們是怎樣學習的?”讓學生以兒童的視角、樸實的語言,即時詮釋表達對課文的感悟,落實本單元“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的語文要素,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有的課文看似圓滿,其實結尾發人深省。尤其是寓言故事,更是意味深長。例如,教學《坐井觀天》一文時,教師問:“青蛙如果跳出井口,它會說些什么?是否會感嘆自己的無知?是否會感慨小鳥的胸懷?如若再次遇上青蛙,它又會說些什么?身邊是否有這些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人呢?你會怎么勸解他們呢?從青蛙的身上,你是否發現自己的不足呢?”教師可以這類課文,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這樣既延伸故事情節,升華文章主題,又深化了學生對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認識,發揮寓言故事的教育作用。還有的課文結尾,有續寫創編的空間。例如,《寒號鳥》一文,故事以寒號鳥凍死在大雪紛飛的夜晚結束,結尾凄涼又悲傷:“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墒?,寒號鳥已經在夜里凍死了?!苯處煾鶕@句話中的“可是”一詞,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寒號鳥沒有被凍死,故事又會怎么發展?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啟發?生活中見過喜鵲或寒號鳥這樣的人嗎?”教師在教學課文時可以創造續編機會,以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激發情感表達,讓學生在想象中表達,在表達中悟情。因此,教師要即時發現創編空間,聯系實際生活,結合故事意蘊,利用故事結尾大做文章,順勢延伸,讓情感得以延續,讓故事的內涵更深遠,凸顯文章的教育意義。

4.即興創意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讀寫能力,教師可將繪本閱讀引進課堂。臺灣著名學者林美琴在《繪本有什么了不起?》中提到:“一本優秀的繪本不只是具象地呈現圖畫,繪本創作者常以豐富的圖像信息來傳遞思想和用意?!币龑W生選擇繪本中最感興趣,或者最有意思的一個畫面展開想象,寫出畫面背后的故事,這種創意讀寫,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與思考能力、想象與表達能力,提升繪本的建構閱讀力、創意寫能力。以德國赫姆·海思的繪本《好朋友》為例,該繪本以輕松幽默的筆觸將小豬、小老鼠、小公雞三個好朋友的趣事,通過簡短的文字、鮮艷的水彩畫面呈現在讀者眼前。繪本中,有這樣一個畫面:作者以兩頁一畫面的跨頁設計,表現三個小伙伴一起在村里的池塘捉迷藏的場景。畫面上只有一句話:“有一天,他們在村里的池塘捉迷藏?!碑嬅嬷姓l負責找?誰負責藏?他們藏在哪里?可能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畫面上還有哪些事物?最有趣的是哪個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展開想象,由說及寫,還原故事,凸顯繪本魅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創意表達:“課余,小伙伴們在一起是否玩過捉迷藏?怎么玩?在哪里玩?說說一起玩耍的情景?!边@樣,由繪本及生活,由說及寫,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美好,在寫作中創造美好。

總之,在低段寫話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大語文觀,充分利用教材,關注現實困境,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 “海量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在思辨中領悟閱讀方法,在悟法中靈活表達,在實踐中抒發情感,從而讓“讀寫”之花并蒂盛開在語文這一片原野上。

(責編 韋淑紅)

猜你喜歡
寫話教學現實困境低段
巧用繪本——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的新路徑
邁好從低段到中段的“坎”
中國網絡民主發展的現實困境及優化對策
預學——在中低段語文課堂綻放別樣美麗
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的有益嘗試
低年級寫話教學淺探
低年級寫話教學方法探微
對低年級寫話教學的一些看法
自然保護區社區參與現實困境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