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數學核心問題引領,助力小學生探究性學習

2022-05-29 20:33朱艷春
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核心問題探究性學習教學目標

[摘? 要] 核心問題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能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指明方向。文章認為,核心問題的設計需要以教學目標、生本理念和思想方法為導向,融入各個教學環節中,推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力求以教學智慧推動學生智慧的成長,讓教學充滿生長的活力。

[關鍵詞] 核心問題;探究性學習;教學目標

教師的教學策略在深化課程改革中不斷改進,從過去的“主導”逐步轉變為當前的“引導”,促進了知識的自主建構,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在引導的過程中,問題教學一躍成為最主要的教學方式,而核心問題是提問教學法的關鍵所在,它可以誘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學習和自主探究[1]。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在各個教學環節中設計核心問題,促使學生參與探究性活動,推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力求以教學智慧推動學生智慧,讓教學充滿生長的活力。

一、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的核心問題設計

教學目標是核心問題設計的源泉。具有目標導向的核心問題,可以讓學生明晰學習任務,聚焦數學思維,進而有效突破學習重難點,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诖?,教師在設計核心問題之前,應緊緊圍繞實現教學目標這一重心,優化核心問題設計,讓核心問題更好地服務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

1. 以契合目標的問題促進思維生長

案例1? 分數乘法

問題情境:

(1)蘋果有6個,橘子的數量是蘋果的3倍,橘子有幾個?

(2)蘋果有6個,橘子的數量是蘋果的1倍,橘子有幾個?

(3)蘋果有6個,橘子的數量是蘋果的1/2,橘子有幾個?

(學生經過思考、探究,很快畫出線段圖,列式解決問題,同時闡述了解題思路。)

核心問題:第(3)題的分數問題和前面的倍數問題有何聯系?

(“類比+聯系”的過程,讓學生很快探尋到倍數與分數問題的相同點,明晰數量關系,并在頭腦中逐步形成關于“分數乘法”的概念系統。)

這里,筆者將核心問題設于學生思維的生長點處,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關鍵處探尋到學習的著力點,由點及面地進行探究,進而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自然地生長出新知。

2. 以契合目標的問題突破教學重難點

案例2? 分數的意義

核心問題:

(1)紅紅有6個棒棒糖,給了明明2個,這里的“2個”你是否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2)一堆棒棒糖中的1/3可能是多少個?

(核心問題的引領點燃了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得學生對單位“1”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學生展開思考和探索,進一步理解了新知的本質屬性,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問題。)

筆者以核心問題引領教學進程,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引發了學生對單位“1”的探究興趣,繼而推動學生的思維不斷地向著縱深處發展。在比的基礎上,筆者再進一步分析分數的意義的本質屬性,使得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以生本理念為導向的核心問題設計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核心問題”的一頭連著教學目標,另一頭則連著學習目標。因此,核心問題的設計應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展水平。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教師應做好對學生的分析,包括分析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思維特征等,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核心問題,以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

1. 從生本理念出發,設計“撥云見日”的核心問題

案例3?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核心問題1:在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根據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底×鄰邊”展開思考,可以嗎?為什么?(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是借助核心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困惑完全暴露出來,讓學生的錯誤認知逐步被修正,并使學生在辨析中不斷感知,在思辨中獲得認識。進一步地,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1,通過對比和反思,學生逐步感悟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時的必要條件,建立起對新知的理解,并為之后的學習積累足夠的活動經驗)

核心問題2:試著說一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底×高”計算的原因。(被提問后,處于思維沖突中的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去充分體會“割補”的概念,并自主探究割補后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系,最終自然生成計算方法)

在數學探究中出現的錯誤是無法回避的,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唯有尊重錯誤,借助錯誤資源設計核心問題,才可讓學生在內省中習得知識。本例中,筆者通過引導學生探求問題本質,讓學生展開探究性學習活動,經歷從錯誤到正確的修正過程,實現“撥云見日”的學習效果。

2. 從生本理念出發,設計“層層深入”的核心問題

案例4? 有余數的除法

核心問題1:余數從何而來?

核心問題2:余數與除數有何關系?

以上兩個核心問題源于學生內心的疑惑,直擊教學的重難點。筆者在關注到學生的思維狀態和實際情況后,延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效拓展了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深度??梢?,這樣從學生出發設計的“層層深入”的核心問題能夠幫助學生自主參與概念探究,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從而順著知識發展的脈絡展開探究性學習,也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達到自主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的效果。

三、以思想方法為導向的核心問題設計

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和掌握是一個從易到難、逐步深入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地感悟、理解和體驗。而核心問題可以觸及數學思想的滲透點,因此,教師應以思想方法為導向去設計核心問題,引領學生完成知識的建構,實現思維的升華。

案例5? 烙餅問題

核心問題1:如果需要烙3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如何烙?(讓學生經歷操作、比較和反思的過程,體驗到烙餅這件事的關鍵是“每次都需要烙2面”)

核心問題2:烙4張和5張餅如何安排最省時?(餅的數量不斷增加,烙的次數與時間也隨之增加,但省時策略可不變。教師帶領學生運用之前的探究結論,得出只需將餅分解成2張或3張來烙,且每次鍋里都烙2面就能實現“最省時”。例如,需要烙6張餅時,我們應2張一組地烙,或3張一組地烙)

“烙餅問題”的本質是體會優化思想的應用。筆者以優化思想為導向設計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歷有效的思考過程,并在數學思考中孕育優化思想。同時,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習得了類比的學習能力,為全面提升學習效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核心問題引領下的數學課堂可以賦予學生更多的獨自思考、自主探究、主動學習和合作交流的時空,以實現經驗的有效積淀和知識的自主建構。核心問題的設計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意義重大,它可以讓課堂主線更加清晰,讓學生的思維更具有凝聚力。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從課程教學目標、生本理念、思想方法等角度入手,展開多元的數學探究活動,讓學生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積極主動探究,從而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功經驗,獲取豐富的基本活動體驗。

參考文獻:

[1]? 殷麗萍. 緊扣問題核心,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J]. 小學教學參考,2015(11):78.

作者簡介:朱艷春(1984—),碩士研究生,中小學一級教師,曾獲南通市優秀班主任稱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核心問題探究性學習教學目標
淺談高中數學核心問題的思考
以“核心問題”為引領的課堂教學應做到“五讓”
挖掘文本教學價值,搞好語言實踐活動設計
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常態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探究策略的培養
《孔乙己》連續性教學目標撰寫及教學活動設計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