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劑配伍信息挖掘系統的構建及驚悸古方配伍規律分析*

2022-05-30 03:36吳爽常鵬程岳曉峰周志煥
現代中醫藥 2022年3期
關鍵詞:遠志方劑甘草

吳爽 常鵬程 岳曉峰 周志煥

(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0193)

驚悸是以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為主要特點,臨床一般呈多發性,多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F代中醫學者普遍認為,驚悸相當于西醫內科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經官能癥等具有驚悸臨床表現的疾病[1]。隨著心腦血管疾病的逐漸增多,驚悸在臨床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由于中醫藥治療常有較好療效[2],因此,本研究對《中醫方劑大辭典》第1版及《中華醫典》第5版所載治療驚悸的古代方劑進行收集和整理,構建方劑配伍信息綜合挖掘系統,分析治療驚悸古方組方配伍規律,為臨床驚悸的辨證論治提供理論依據與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本研究以《中醫方劑大辭典》第1版及《中華醫典》第5版作為治療驚悸方劑的信息來源,查詢主題詞為“驚悸”。

1.2資料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①選擇主治或功效明確,方名、方源、藥物組成、用法詳備者。②古代(清以前包括清代)方劑主治中具有“驚悸”字樣者。③給藥途徑均為內服。④藥物劑型不限(湯、丸、散、膏等)。

1.2.2排除標準 ①方劑相關資料不全者,如藥物組成不詳,主治證候、病名不明確、來源不明確等。②對于方名不同而組成相同的方劑不予累計,方名相同而組成不同的按不同方劑計。③對于僅有方名而無組成,或僅有組成而無方名的方劑均不予收集。方名、來源、組成、用法、主治或功效有任何一項缺失的方劑不予收集。④單方不予收集。

1.3數據提取與分析 提取納入文獻的方名、方源、作者、成書年代、組成、功用、主治、劑型、宜忌、加減等信息。對方劑中涉及的中藥藥名進行標準化處理,將《中國藥典》[3]作為中藥名規范化的基本來源。同時,對于由于年代久遠所用的生僻藥,也參考了《中華本草》[4],一并進行規范化處理。采用文獻計量學和數據挖掘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方劑配伍信息綜合挖掘系統的構建 選用Javaweb(Java World Wide Web)建立數據庫,數據挖掘選用開源數據挖掘算法(sequence pattern mining,SPMF)包,由天津給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構建“方劑配伍信息綜合挖掘系統”數據庫,該系統已獲得軟件著作權。數據庫主要包括方劑數據管理模塊,中藥數據管理模塊,數據挖掘模塊。方劑數據管理模塊包括方劑名稱、方源、異名、組成、劑型、用法、功用、主治病、主治證、主治癥、舌象、脈象、宜忌。中藥數據管理模塊包括中藥名稱、異名、類別、藥性、藥味、歸經、功用。數據挖掘模塊包括數據統計、關聯規則分析。數據統計能對單味藥物、多味藥物頻數進行分析,可導出藥物頻數統計的Excel表;可以對藥物用量進行統計,能導出藥物用量統計的Excel表,可以把餅狀圖切換為柱狀圖,以便查看藥物具體用量統計;可以通過關聯規則分析統計病藥關聯規則、病證藥關聯規則,系統能分析出疾病藥物的關聯規則圖、疾病證型藥物關聯規則圖。

2.2文獻篩選結果 從《中醫方劑大辭典》及《中華醫典》共檢索到符合納入標準的治療驚悸古方233首。

圖1 方劑配伍信息綜合挖掘系統

2.3方劑年代分析 納入的治療驚悸古方233首中有5首朝代記載不詳,對剩余的228首古方進行朝代的統計,宋代的方劑占比最高,其次是明代、清代方劑等。宋代方劑較多可能與宋時期政府重視中醫學,政府組織編纂了諸多方書,使驚悸古方的記載較為詳盡,結果見表1。

表1 方劑朝代分析

2.4劑型分析 對每首古方的劑型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治療驚悸古方劑型以丸劑為主,其次為湯劑、散劑,酒劑僅有一首,結果見表2。

表2 劑型分析

2.5虛實證型分析 根據納入方劑主治病證記載以及方劑的藥物組成,我們對驚悸古方的虛實證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驚悸證型以虛實夾雜證為主,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驚悸古方虛實證型分布

2.6用藥規律分析

2.6.1高頻藥物分析 通過整理統計分析,納入的233首方劑,共涉及183味中藥,使用頻次≥30的中藥有20味。出現頻次較高的除人參外還有甘草、遠志、茯神、茯苓、麥冬、朱砂等,藥味甘味居多,藥性多為溫或平,主入心、脾、肝經,具體情況見表4。按照中藥類別對處方中的183味中藥進行整理,結果顯示共涉及20類中藥,使用頻次位于前三位的分別是補虛藥、安神藥、清熱藥,其次為平肝息風藥、解表藥、利水滲濕藥等,具體情況見表5。

表4 驚悸古方高頻藥物分析

表5 不同類別中藥使用頻次分析

2.6.2藥對配伍分析 針對納入的方劑進行藥對配伍分析,出現頻次最高的藥對為人參-遠志、人參-茯苓,均為90次,其次為人參-甘草、人參-茯苓、遠志-茯苓等。分析顯示以人參為核心的藥對是治療驚悸古方中常用的配伍。位于前15位的藥對具體情況見表6。

表6 驚悸古方高頻藥對分析

2.6.3藥組配伍分析 針對納入的方劑進行藥組配伍分析,出現頻次最高的藥組為人參-遠志-茯神,出現59次,支持度為25%,人參-甘草-茯神、人參-甘草-遠志、人參-麥冬-甘草均為支持度≥20%的藥組。出現頻次位于前15位的藥組具體情況見表7。

表7 驚悸古方高頻藥組分析

2.6.4中藥關聯規則分析 針對納入的方劑進行中藥關聯規則分析,設置支持度為20%,結果顯示置信度大于0.6的中藥關聯共有18個,其中置信度在0.80以上的關聯中藥為(遠志-茯神)->人參、(麥冬-甘草)->人參、(甘草-茯神)->人參。具體關聯規則分析情況見表8。

表8 藥物關聯規則分析

3 討論

本研究選用javaweb構建方劑配伍信息綜合挖掘系統,該系統可以對方劑相關基礎數據進行管理,還能對方劑組方用藥規律進行挖掘分析。我們從《中醫方劑大辭典》、《中華醫典》中共收集治療驚悸古方233首,把方劑基本信息錄入方劑配伍信息綜合挖掘系統,通過系統的數據挖掘功能,分析治療驚悸古方用藥規律。

按照方劑年代分析,根據納入方劑來源的年代分布情況,分析各時期方劑分布。納入的治療驚悸古方233首中有5首朝代記載不詳,對剩余的228首古方進行朝代的統計,宋代的方劑占比最高,其次是明代、清代方劑等。分析其原因,其一是宋代政府重視醫藥學發展,組織編纂許多方書,是方劑數量上的大積累;其二是可能與當時的發病人數正相關,當時的歷史背景可能是誘發驚悸的一個重要因素,經濟發展繁榮,勞神傷脾,心神失養,易致驚悸;或人們富足,嗜食肥甘厚味,生痰化濕,擾動心神,發為驚悸。

按照古方劑型與證型分析,每首古方的劑型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治療驚悸古方劑型以丸劑為主。丸劑的特點是便于儲存,藥效持久,服用方便,“丸以緩之”。未病不宜治,只宜調;而調,又不宜蕩,只宜緩;而緩,又不宜湯,只宜丸,“丸藥以舒緩為治”,可以治療病理損害輕微的“未病”,延緩釋放以達到平穩持久療效[5]。驚悸為心悸之輕者,驚悸有時;怔忡為心悸重者,怔忡無時。驚悸為病理損害輕微的“未病”,需長期緩慢治療。說明驚悸大部分為慢性疾病,需要長時間的治療。對驚悸古方的虛實證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驚悸證型以虛實夾雜證為主。中醫學對于心悸病證的認識源遠流長,通過對歷代主要的中醫藥類文獻的梳理,探究歷代醫家對于心悸病證病因病機的認識演變。從病機的認識來看,則多屬氣血陰陽虧虛為其本,正虛基礎上又可兼見痰飲、火熱、血瘀等邪實[6]。從劑型證型上分析,驚悸多為慢性虛損性疾病,需要長期的緩慢治療。

按照藥物使用頻數分析,人參為使用頻次最高的藥物,其次為甘草、遠志、茯神、茯苓、麥冬等藥物,在應用頻數最高的15味藥中,藥味甘味居多,藥性多為溫或平。人參作為驚悸古方中使用頻數最高的單味藥以及主要藥對的核心配伍,提示了古代在對驚悸的治療實踐中,發現并重視了人參的功效及作用?!侗窘洝穼θ藚⒌拿枋觥爸餮a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人參歸脾、肺、心經,功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F代藥理研究發現人參皂苷Re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抗心肌細胞凋亡、抗心律失常、對縫隙連接重塑的作用及對心肌細胞的減毒作用等方面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為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希望[7]。古方和現代藥理研究都提示人參在對驚悸的治療機制上有很大的研究價值。甘草的使用頻率僅次于人參,其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功用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如《傷寒論》治療心動悸、脈結代的名方炙甘草湯。炙甘草湯對于室性早搏[8]、房性早搏[9]、緩慢性心律失常[10-11]等心律失常效佳。如楊亞琴[12]以其治療惡性腫瘤患者放化療后虛勞性心悸56例。研究表明“炙甘草湯加減針對惡性腫瘤患者放化療后產生的心陽虛、心陰虛、心陰陽兩虛的虛勞性心悸有較好的療效,同時保證了放化療的順利進行。炙甘草湯用于心律失常治療能夠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療依從性,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具有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13]?,F代研究[14]證實,甘草的主要成分之一甘草次酸,可通過阻斷鈣通道、限制鈣離子內流延長心律失常的潛伏期,減少室顫頻率,從而發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遠志、茯神使用頻數一樣,僅次于人參和甘草,遠志性味苦性辛、溫,歸心、腎、肺經,功用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經研究遠志中的化學成分主要包含三萜皂苷類、糖類、酮類,也含有少量的生物堿、香豆素、木脂素等,在抗癡呆、腦保護、鎮靜、抗驚厥、抗抑郁、祛痰鎮咳、保護心腦血管等方面具有良好活性[15]。茯神、茯苓為同一植物的不同藥用部分,皆有健脾祛濕、寧心安神之效?!侗静菥V目》[16]中記載:“《神農本草》只言茯苓,《名醫別錄》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薄睹t別錄》記載 “主辟不詳,治風眩、風虛、五勞、七傷,口干,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盵17]從配伍而言,高頻藥對為高頻藥物的兩兩相配,排在前面的高頻藥對依次為人參-遠志、人參-茯神,均為90次,其次為人參-甘草、人參-茯苓、遠志-茯神等。人參-遠志、人參-茯神兩組藥對配伍都補氣安神,扶正祛邪,符合驚悸虛實夾雜,本虛標實的證型特點。高頻藥組是高頻詞藥物的三三配伍,其主要的功用還是補氣安神,以補為主。置信度在0.80以上的關聯中藥為(遠志-茯神)->人參、(麥冬-甘草)->人參、(甘草-茯神)->人參,說明了以人參為核心的藥對藥組是治療驚悸的古方中常用的配伍,主以補益配安神,輔以健脾利水,為治療驚悸常用治法。

按照藥物類別進行分析,提示補虛藥使用頻次最多,其次為安神藥、清熱藥、平肝息風藥、解表藥、利水滲濕藥等。在補虛藥中,補氣藥使用頻次最高,共使用403次,其次為補血藥、補陰藥。說明氣血不足為驚悸證之主要病機。心氣虛是發病的主要病理機制,心氣不足,鼓動無力,心失所養,發為驚悸。清熱藥、平肝息風藥、解表藥、利水滲濕藥使用頻次較高,提示驚悸病機除了本虛之外,往往還兼有里熱、外邪、水濕等,所以驚悸證型以虛實夾雜證為主,為本虛標實之證。

“方劑配伍信息綜合挖掘系統”由天津中醫藥大學和天津給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構建,選用javaweb建立數據庫,數據挖掘選用spmf開源數據挖掘算法包。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進行數據挖掘,可以處理海量數據,匯合了人工智能、模式識別、統計學知識和數據庫的處理等多種技術方法,使得從眾多的方劑數據中獲取有效、潛在有用的配伍規律成為可能[18]。挖掘系統為網絡版,通過互聯網進行錄入、統計、分析,操作方便。系統主要包括4個模塊:基礎數據管理模塊、方劑數據管理模塊、中藥數據管理模塊、數據挖掘模塊。方劑配伍信息綜合挖掘系統能夠對歸經配伍理論、配伍減毒理論、氣味配伍理論、升降浮沉配伍理論、藥性配伍理論進行管理分析,還能對于方劑配伍進行數據挖掘分析。傳統統計學方法的使用不適合組方非線性動態變化的特征,數據挖掘技術的運用可揭示出中醫病證與組方配伍的內在規律,是中藥復方配伍的有力理論支持[19]。

數據管理:通過對治療驚悸古方數據庫的構建,進行數據挖掘并分析治療驚悸古方組方配伍規律,有望為臨床辨證論治驚悸提供一定的參考,為治療驚悸的組方中藥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胺絼┡湮樾畔⒕C合挖掘系統”對古方進行統計學上的數據分析,可豐富和發展方劑配伍理論,挖掘古方用藥配伍規律,是組分中藥研制的技術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從而為臨床用藥提供了指導和借鑒?!胺絼┡湮樾畔⒕C合挖掘系統”的構建為組方中藥、創新中藥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猜你喜歡
遠志方劑甘草
厚樸課程 遠志人生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醫藥方劑相似度計算方法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甘草,多種藥物的“調味品”
中藥方劑,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毛遠志書法篆刻作品欣賞
何謂中醫“七方”
中醫有“七方”
毛遠志
甘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