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雀啄灸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臨床研究*

2022-05-30 04:01李雙王浩張良花李偉
現代中醫藥 2022年3期
關鍵詞:變應性印堂鼻部

李雙 王浩 張良花 李偉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北京 100089)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s,AR)是一種IgE介導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AR發病率較高,中國成人的患病率為17.6%[1],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按過敏原種類可分為季節性變應性鼻炎和常年性變應性鼻炎兩類[2]。季節性變應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是對季節性過敏原敏感引起。常年性變應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是對常年存在的過敏原敏感引起。變應性鼻炎不僅直接給患者鼻部直接產生不適,而且可引發鼻竇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目前現代醫學治療AR以環境控制、藥物治療和變應原免疫治療為主[4],但是還沒找到迅速根治AR的方法。其中藥物治療有一定副作用,限制了其臨床應用。我們運用雀啄灸治療PAR效果較好,研究結果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均來源于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科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患者,共64例,將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雀啄灸組)和對照組(藥物組),每組32例。其中治療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 19~69(40.1±13.4)歲;對照組男22例,女10例;年齡17~65(38.9±11.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1.2診斷標準 符合《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5]中變應性鼻炎的診斷標準,且經血清特異性IgE檢測證實;并參照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變應性鼻炎臨床指南》(2015)[6]。

1.3納入標準 ①符合以上診斷標準,無嚴重的心腦血管疾??;②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③2 w內未接受藥物治療;④對艾灸無過敏患者;⑤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4排除標準 ①妊娠或意向妊娠,哺乳期婦女;②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慢性鼻竇炎,鼻部惡性腫瘤者;④未按照規定服用藥物者;⑤中途退出治療者。

1.5治療方法 治療組:先取仰臥位,然后將無煙艾條的一端點燃,距離皮膚2~3 cm,選取印堂穴進行雀鳥啄食狀的往返運動,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灸15 min,以皮膚紅暈為度;再取俯臥位,采用同樣方法對大椎穴進行進行雀啄灸。隔日艾灸1次,每周艾灸3次,連續治療4 w,共艾灸12次。

對照組: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每日一次,每次10 mg,連續服用四周。

1.6觀察指標

1.6.1鼻結膜炎生活質量調查問卷 鼻結膜炎生活質量問卷(the 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廣泛應用于AR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評價,標準版RQLQ包括7個方面共28個項目,每項以受困擾的程度分為0~6分[7]。

1.6.2鼻癥狀總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s,TNSS) 鼻癥狀總分表評價的是鼻塞、流鼻涕、鼻癢、噴嚏等癥狀的嚴重程度。每個癥狀按輕重程度分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重。累積總分即為鼻癥狀總分。該評價可對AR嚴重度進行量化評價。

1.6.3療效標準 參照《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及療效評定標準》[8]對AR做出的療效判定標準進行。療效指數=(TNSS治療前總分-TNSS治療后總分)/TNSS治療前總分×100%;療效指數≥75%為顯效,75%>療效指數≥25%為有效,療效指數<25%為無效;

2 結果

試驗過程中,兩組無脫落,無剔除及終止病例。

2.1兩組PAR患者治療前后RQLQ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RQL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RQLQ評分治療后較治療前均下降(均P<0.01),且治療組RQLQ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治療組與對照組均可改善患者的RQLQ評分,但是治療組的優勢更大,效果更明顯,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RQLQ評分比較分)

2.2兩組PAR患者治療前后TNS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T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TNSS評分治療后較治療前均下降(均P<0.01),且治療組TNS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治療組與對照組均可改善患者的TNSS評分,但是治療組的效果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SS評分比較分)

2.3兩組PAR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尚不能認為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有差異,提示二者均是治療PAR的有效方法。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3 討論

AR屬于中醫學“鼻鼽”范疇,外感風、寒、濕等邪氣侵襲為常見外因,“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可見內在臟腑功能失調也是重要病因[9-10]。肺為一身之華蓋,主氣、司呼吸,鼻為肺之外竅,可見鼻鼽與肺氣虧虛或者肺氣郁閉密切相關。脾胃為氣血生化之來源,脾胃虛弱氣血乏源自然肺衛不足,“衛氣者,衛外也”,衛氣虧虛而致外邪侵襲皮毛肌表,而鼻部為人體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渠道,外邪侵襲鼻部也是首當其沖。此外,腎為封藏之本,腎氣虧虛則腎不納氣,肺腎共同完成氣之升降出入,腎不納氣則肺氣不降,表現在外則是鼻氣之不舒。腎為水臟,腎陽不足可見水氣失司,水飲上犯肺金則外竅之鼻氣不通??梢?,外感風、寒、濕邪是鼻鼽的外在原因,肺、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是鼻鼽的內在原因[11-12]。

目前治療AR主要以環境控制、藥物治療、免疫治療為主要手段[4]。其中環境控制難以在日常生活中實現。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口服抗組胺藥物、鼻用抗組胺藥物、鼻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以及白三烯抗體藥物,上述藥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患者鼻部癥狀,但是各藥物的副作用限制了其臨床使用。免疫治療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治療手段之一[13],但該療法療程長、多為有創操作使很多患者望而卻步。艾灸作為中國醫學重要外治法之一[14],對鼻鼽一病有著獨特的治療優勢。艾灸主要以艾草辛溫走串之性為特點,主要表現為溫補和溫通的治療功效[15]。而溫補和溫通的功效正適合鼻鼽之外有風、寒、濕等邪,內有肺脾腎臟腑功能失調的疾病特點。AR為IgE介導的非感染性Ⅰ型變態反應性疾病,艾灸可能是通過降低 IL-4 的含量,從而降低 IgE 的水平達到治療過敏性鼻炎目的[16-17]。

艾灸在《黃帝內經》就開始使用,艾灸作為灸法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艾條灸根據是否接觸皮膚可分為懸起灸和實按灸,實按灸容易感染和遺留疤痕。懸起灸包括有溫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雀啄灸起源于《內經》時代,由朱璉編撰的《新針灸學》最早提出[18]。相比于其他懸起灸方式,雀啄灸刺激量較大[19],適合于面部操作,本次選取穴位為印堂穴和大椎穴,也正好適合雀啄灸的操作和運用。印堂穴為督脈之頭面部穴位,督脈從沖脈發出,循行人身腰背正中之陽位,經過頭面部正中循印堂穴下鼻部,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20]”,印堂為治療鼻部疾患的要穴。此外,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氣,通過印堂穴雀啄灸溫通、溫散之性,可祛除鼻部風、寒、濕等外邪。在傳統面診中印堂穴為眉間“闕中”之部位,而“闕中”對應的內在臟腑為肺臟,通過在印堂穴的雀啄灸治療以溫補之性可調整內在肺臟之肺氣虧虛和肺氣郁閉。大椎穴位于背部督脈,為手足三陽經和督脈之會的交會穴,通過督脈循行聯系鼻部,自古就是溫陽散寒的要穴,加之雀啄灸溫通陽氣、溫散邪氣,同樣契合鼻鼽之病機特點。

通過試驗研究結果分析,治療組和對照組均可改善患者鼻部癥狀和鼻結膜炎生活質量;相比較于對照組而言,治療組雀啄灸在改善患者鼻部癥狀和鼻結膜生活治療質量上均優于對照組;兩組總有效率相當,但二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樣本量小有關。雀啄灸采用的是非藥物、非有創性操作,操作較為簡單,無毒副作用,相較于其他懸起灸方式而言刺激量更大,不同于實按灸容易感染和遺留疤痕的問題,適合在基層推廣使用。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觀察周期較短,期待在今后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增加觀察周期。

猜你喜歡
變應性印堂鼻部
自擬蒼玉君子湯結合針刺治療肺脾氣虛兼風寒型變應性鼻炎的經驗分享
生物制劑治療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進展
變應性鼻炎行標準化舌下脫敏治療的護理體會
面部形態特征及美學標準的研究進展
常挖鼻孔招來感染
常見運動創傷的簡單處理方法(二)
球迷·繆印堂薦評
繆印堂的“年畫”
繆印堂薦評
牛年看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