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出版融合發展人才培養方向、模式、機制

2022-05-30 07:42李海濤
出版參考 2022年11期
關鍵詞:培養機制融合發展培養模式

李海濤

摘 要:本文立足于當前我國出版行業融合發展人才培養,聚焦對融合發展從業人員個體的培養,從培養的方向、模式、機制三個方面進行分別論述,以期為行業人才培養提供可參考和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融合發展 人才培養 培養方向 培養模式 培養機制

當前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技術與各種傳統行業的融合越來越深入,數字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出版行業近些年更是在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走出一條集紙質出版、電子出版、多媒體出版等多種形式于一身的全新發展道路。隨著出版融合發展由探索走向成熟,由嘗試變成常態,傳統出版單位對融合發展人才的需求也從人數上由少量變大量,從能力上由模糊變清晰,從類型上由單一變多樣。國家層面,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分六大方面,其中“建強出版融合發展人才隊伍”作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被重點描述;9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2022年度出版融合發展工程入選名單,本次新增了出版融合發展優秀人才遴選培養計劃。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也首次將“數字出版編輯”列為一類職業。這些足以看出國家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對出版融合發展人才的高度重視。本文聚焦當前我國出版行業融合發展人才培養微觀層面,從融合發展人才個體出發,嘗試從人才培養的方向、模式、機制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以期為行業人才培養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出版融合發展人才培養方向

近些年絕大部分出版單位均新設置或由以前相關部門通過職能轉變成立了數字出版部或融合發展部等業務部門,有的出版單位還在業務探索成熟之后單獨成立公司專門從事出版融合發展相關業務。但不論是以哪種形式開展融合發展業務,人員構成無外乎通過三個途徑組成:傳統出版人才中“轉”,新入職人員中“培”,社會成熟人才中“引”。而出版單位在探索融合發展業務初期普遍存在一人多“崗”、一人多“職”等情況。尤其是中小型出版單位更是如此,在人員投入較少的情況下,無法滿足專人專崗的需求,只能一個人既做編輯,又做運營,還要負責規劃。隨著近幾年各出版單位對融合發展的高度重視,從事融合發展業務的人員數量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專人專崗,每個人都按照各自擅長的方向成長成為必然選擇。因此,各出版單位在培養相關人才過程中也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經過調研梳理,以及與傳統出版業務崗位對比,筆者認為目前融合發展人才培養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數字編輯

數字編輯,是指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數字技術手段,將文字、圖像、音頻等作品進行選題策劃、稿件資料組織、編輯加工整理、校對審核把關、運營維護發布的工作。從數字編輯的定義來看,該崗位涵蓋的工作內容很多,甚至可以說包括當前數字出版物從策劃到制作、再到運營維護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筆者認為,該定義涵蓋比較全的原因是將數字出版相關內容都包括其中,以便于從事與數字出版有關的各項工作都可以通過數字編輯找到“歸宿”。然而在各出版單位開展相關業務的過程中,數字編輯主要指狹義上的“編輯”,即與傳統圖書的策劃編輯相對應,主要負責數字產品的策劃、組織、把關,對產品質量、市場需求負責,是業務開展過程中的發起者,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把關者,產品落地過程中的核心責任者。因此,數字編輯的核心關鍵能力主要包括產品的策劃能力、內容質量的把關能力、與其他崗位如運營人員的溝通協調能力。數字編輯所需要具備的幾個關鍵能力與傳統圖書編輯從大方向上并沒有太大區別,甚至是高度雷同。但事實上,數字產品在單個產品體量、生命周期、制作過程、所需要使用的技術等多個方面與傳統紙質圖書均有較大區別,甚至是不同的數字產品之間也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對于數字編輯的人才培養既要參考傳統策劃編輯的培養,又要高度重視兩者之間的區別。筆者建議出版單位除了通過培養新人以外,可以在傳統圖書編輯中將有意愿、有想法、有基礎的人轉型為數字編輯。

(二)產品運營人才

數字出版產品在產品形態、產品交付、產品服務、產品迭代等方面均與傳統紙質圖書有著本質區別,尤其是紙質圖書的“售出即結束”的短鏈條、與用戶弱連接模式在數字產品時代被徹底顛覆。絕大部分數字產品以在線的形式為用戶提供服務,可以說從售出之前的推廣,到售出之后的維護,再到產品升級的再售出或再服務,運營工作貫穿始終。因此數字產品運營崗是當前所有出版單位融合發展業務部門的必設崗位,甚至在很多單位這一崗位人數占比在80%以上(含運營與營銷)。數字產品運營崗位人員需要在充分了解產品特點和適用對象的基礎上,具備很強的傳統媒體、新興媒體推廣運營能力,以產品落地為目的的用戶引流、留存、轉化、復購能力,以及同數字編輯保持充分、良性溝通,為前端產品策劃提供準確市場和用戶反饋的能力。目前大部分出版單位在數字產品運營人才培養方面,主要以引進為主,培養為輔,主要是從互聯網、教育培訓等行業引進成熟人才。

(三)領軍人才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當前大部分出版單位融合發展業務除了以“一把手工程”形式由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負責以外,具體進行業務開展的責任人都是數字出版部門主任??梢哉f數字出版部門主任的能力水平對出版單位融合發展業務開展效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數字出版部門主任除了具備一個部門負責人應該具有的管理能力以外,還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養:第一,對傳統出版有深刻認識和理解。我國出版單位所開展的融合發展業務絕大部分與傳統出版密不可分,有些甚至是與傳統出版合為一體,或通過新興出版賦能傳統出版,或通過傳統出版為新興出版提供內容資源、專家隊伍、用戶流量。這也是出版單位能夠開展新興業務探索的最大優勢,因此,只有深刻理解傳統出版價值,并能夠靈活運用出版規律做事,才能將新興出版和融合發展業務做好。第二,對新興出版有正確判斷和把握。近些年各出版單位對新興出版的探索呈現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局面。很多與出版有關甚至無關的探索蜂擁而至,有些是因為有項目資金支持而開展,有些是因為看見其他單位取得成功而模仿,有些是因為一個新技術出現想搶占先機而盲目投入。所有類似探索如果不能在做好充分調研、詳細論證、小心求證的基礎上進行,失敗的概率遠高于成功,而所有這些基礎性工作都需要數字出版部門主任能夠做出正確判斷,對上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對下指明正確可行的方向。第三,對發展前景有必勝信心和決心。出版融合發展是行業發展的未來已經成為普遍共識,但因為目前在絕大部分出版單位內部,融合發展業務不論從人員占比、收入占比,甚至是從業人員收入待遇分配等方面,均與傳統出版存在差距,因此從業人員容易出現信心不足、悲觀絕望情緒。如果作為業務牽頭人員不能通過多種途徑為相關人員建立必勝的信心和決心,所在單位的融合發展部門和業務就會慢慢淪為邊緣部門,而不會成為前景部門。綜上,一個數字出版部門主任只有具備以上三種素養,才能帶好隊伍、做好業務,成為出版單位的融合發展領軍人才。

數字編輯、產品運營人才、領軍人才是出版單位開展融合發展業務必不可少的三種重要人才和關鍵崗位,當然很多單位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還有諸如技術開發、拍攝錄制、后期制作、客戶服務等不同崗位設置,但基于這些工作要么可以通過服務外包,要么在業務鏈條中不屬于關鍵核心崗位,因此本文不再過多論述。

二、出版融合發展人才培養模式

本文聚焦當前我國出版行業融合發展人才培養微觀層面,從融合發展人才培養個體出發,因此主要論述如何通過不同方式方法對個人進行培養,尤其是從初入行業的“小白”,到成熟穩重的骨干,再到能夠獨當一面的核心。鑒于出版融合發展已經在行業內探索多年,絕大部分出版單位均已經取得一定效果和成績,有獨立的公司或部門開展相關業務,因此為了探討人才培養模式,這里將各單位開展的業務從成熟度上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已經步入正軌,有固定流程,在投入產出、考核體系方面都已經形成的成熟業務模式,如較多出版單位所開展的電子書、有聲書業務,以及已經完成前期開發和積累的數據庫業務等;第二類是已經完成前期調研和分析論證,單位內部達成一致共識并確定按計劃開展的穩定項目;第三類是提出初步想法或計劃,明確了方向,但具體市場調研、實施方案、后期計劃都還有待完善的創新項目。因此,按照人的成熟度,尤其是融合發展業務能力成熟度的不同,分別通過三種業務對人進行培養和鍛煉,是符合當前人才培養需求的有效模式。

(一)成熟業務培養新人融合發展基礎能力

作為剛剛從事融合發展的“小白”,不論是新人入職還是由傳統出版崗位調動過來的人員,都需要從思維上、工作方式上盡快融入,從能力上盡快成長。這種情況下選擇成熟的電子書、數據庫等業務進行全流程鍛煉非常有必要,尤其是由傳統出版崗位來到融合發展業務崗位的人員,更需要通過成熟業務鍛煉,主要原因是融合發展業務與傳統圖書業務有較大的思維區別,如對產品的認識、對用戶的認識、對服務的認識、對業務全流程的認識與互聯網思維更加接近,而且融合發展業務中每個人參與的環節都相對更多。與傳統圖書的編、印、發相對獨立的配合模式相比,數字產品各個環節的人員配合度要求更高、時效性更強。因此,通過成熟業務培養新人有兩點好處:第一,業務相對成熟,不會走偏,并且能迅速按照既有模式開展工作,既能發揮新人執行力強的優勢,又能熟悉業務邏輯,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和對產品、用戶、服務的理解力;第二,通過成熟業務的鍛煉,能夠發現新人的特長特點,為后續成長和培養提供基礎和方向。

(二)穩定項目培養員工融合發展綜合能力

如前文所述,穩定項目是已經完成前期調研和論證,單位內部達成共識,確定要實施的項目。這類項目的特點是方向明確、團隊內部沒有異議,但因為還未正式實施,或者還處于實施過程中,既具有很強的可執行性和計劃性,又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可優化性,所以對執行人員的綜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負責項目推進的人員不但能夠嚴格按照項目規劃實施落地,也能夠通過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市場環境變化、技術條件變化、競爭對手變化等及時進行總結,并提出調整方案,經過再論證達成新的共識并繼續推進。通過此類項目鍛煉和培養融合發展人才的綜合能力效果非常顯著,主要表現在:第一,工作內容相對綜合,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而不是機械地執行領導指令;第二,需要具有很強的執行能力,按照計劃嚴格推進落實項目規劃,協調項目參與各方為最終結果努力;第三,需要具有很強的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中存在的不明確的問題以及執行過程中發現需要調整的部分,都需要執行者能夠主動思考,聯系實際,提出最優解決方案。因此,通過成熟項目鍛煉人,通過鍛煉過程發現人,是一個融合發展業務團隊形成人才建設良好梯隊的有效途徑。

(三)創新項目培養骨干融合發展開拓能力

融合發展業務雖然在很多出版單位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對傳統出版業務,還處于業務探索期,或者業務發展初期,很多工作內容和業務方向還沒有完全形成和固定,因此具有創新和開拓能力的人才極其缺乏。如何在工作中培養出這類人才也是擺在很多出版單位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從成熟業務和穩定項目中發現表現優秀、具有創新潛質的人員,并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或個人自己或帶領團隊進行新項目的探索,從項目方向選定、市場調研、項目規劃、項目實施以及過程中的試錯調整,均應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以培養骨干成員的創新發展能力。這種模式不僅能夠實現人才的成長,而且也能為業務發展尋找新的方向和增長點,從而使單位整體業務實現正循環。當前融合發展不論從方向上,還是業務類型選擇上都給出版單位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密結合市場特點,有效利用技術手段,通過大膽嘗試、小心求證的思路開拓新領域、新項目是相關業務骨干人員的努力方向。

三、出版融合發展人才培養機制

人才培養機制既是一個業務開展中的實際問題,又是一個理論問題。不同行業、不同單位在人才培養上都有與實際結合緊密的人才培養機制。本文聚焦傳統出版單位開展融合發展業務這一業務方向,以及發展初期、還未形成普遍共識、發展方向千差萬別等業務特點,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拒絕揠苗助長,給夠培養時間

與傳統圖書編輯從參加工作到成長為一個成熟編輯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相比,當前很多單位對融合發展從業人員的成長都存在急于求成的現狀。一方面迫于業務增長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認為融合發展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有別于傳統圖書編輯,需要進行各種基本能力培訓。實際上恰恰相反,業務增長要求越高,越需要將新人培養成為未來的骨干人員,而不是機械地執行領導命令的流程人員。因為融合發展業務的來源首先是單位內部傳統出版的優勢領域、內容、產品,因此,融合發展從業人員不但要熟悉和了解傳統出版的工作機制,還要掌握較多傳統出版人員具備的各項能力,如策劃能力、把關能力等,還要能夠從傳統出版領域中發現優勢,從而為融合發展業務提供支持和幫助。即便是從其他領域引進的成熟人才,也要首先熟悉傳統出版的相關內容,否則會出現“水土不服”,優秀人才“人挪死”的現象發生。所以,不論是剛從院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新人,還是從傳統出版崗位或其他行業引入的成熟人才,都要給夠培養時間,拒絕揠苗助長。

(二)切忌分門別類,給足成長空間

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融合發展人才培養方向中提到的數字編輯和產品運營人才等,只是將當前所從事融合發展業務的人員進行了大致方向性的分類,而實際工作中,大部分單位融合發展業務領域都存在多種崗位,如數字產品策劃編輯、加工編輯、技術編輯,產品運營、產品營銷、新媒體營銷等。而所有這些不同崗位之間的工作又具有高度的融合度,甚至是需要無縫、無時間差對接,才能保障業務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培養人的過程中,要給足成長空間,切忌分門別類,一開始就把每個人的崗位定死,最好能夠經過多崗位歷練,讓每個人充分熟悉業務的全流程情況。這樣不但能夠通過不同崗位的鍛煉和表現發現不同人的特長特點,還能夠促進不同崗位之間的配合默契度,從而在整體上提升團隊競爭力。

(三)鼓勵探索嘗鮮,給多創新“意間”

創新是目前各行各業謀發展的主要手段,對于成長時間還不夠長的出版融合發展業務更是如此。傳統出版的選題策劃開始就是創新的開始和應用,如今已經發展到高度成熟的階段,而融合發展是整個行業實現更大發展的創新手段,具體到融合發展業務更需要足夠多和廣的創新思路才能打開局面,實現傳統出版的產業延伸以及跨界發展。創新的來源主要是從事具體業務的人員,尤其是能夠深刻理解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關系、能夠充分掌握市場規律、能夠靈活運用新的技術手段的核心骨干人員,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定要給予核心骨干人員足夠多的創新“意間”,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創新思維、鼓勵探索嘗鮮。比如通過不以對錯評價的試點項目,讓過程和結果去決定新思路新想法,充分利用試錯、改錯的機制,培養可能有較好發展前景的新項目。

四、結束語

融合發展是出版行業轉型升級的巨大動力,也是出版產業實現向更廣闊的空間延伸,向更多行業跨界的有效手段,如何培養出更多融合發展的人才是推動發展的關鍵所在。人才培養需要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目前從事融合發展工作的所有人員自身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能力,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將融合發展與出版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用實際行動為行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個行業創新發展的參與者、開拓者,直至引領者。

(作者單位系人民郵電出版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培養機制融合發展培養模式
基于學生滿意度的廣西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機制創新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