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與“特殊”:馬采的藝術學學科架構

2022-05-30 10:48童秋利徐子方
美與時代·下 2022年9期
關鍵詞:美學

童秋利 徐子方

摘? 要:2021年12月10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了《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目錄》(征求意見稿),其中關于藝術門類的學科調整引起學界的熱烈討論,尤其是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擬復名為“藝術學”,這一話題引發的熱議不斷。馬采是我國藝術學學科的開拓者之一,“一般”與“特殊”的藝術學學科架構是馬采的首創。我國藝術學學科發展脈絡和前進路徑或許能從馬采的藝術學學科建構中再得到一些啟迪。

關鍵詞:藝術學;學科架構;馬采;美學

自1867年康拉德·費德勒(Konrad Fiedler)提出“藝術學”①應該獨立成為一門學科起,“一般藝術學”從一個搖搖欲墜的學術概念,歷經150多年的積累與更迭,終于在中國漸漸發展成了一門獨立而穩健的學科。學科落成和發展的背后,深藏著前人的探索與鉆研、奔走與宣揚,在這些繼往開來的學者中,馬采是最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位。馬采留學日本12年②,回國之后,他一直在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工作,未曾遠離教育事業,始終致力于為構建中國藝術學體系夯實基礎??梢哉f,馬采的藝術學與美學思想是中國藝術學的理論源泉之一。

宗白華于1926年至1928年撰寫的《藝術學》一書中,提出過要將藝術學從美學中分離出來,并且把藝術學作為一個新誕生的學科來看待。這是中國一般藝術學的起點,然而卻一直沒有在學科層面再進一步,凡論及藝術命題,仍要靠美學來兼談美和藝術。針對這種尷尬的情形,馬采首次在學科層面予以設計,一種經過了學理論證的新學科方案自此產生,由此直接影響了我國一大批90年代活躍在美學和藝術領域學者的學術路徑。研究馬采“一般”與“特殊”的藝術學學科架構(如圖1),可以展開五項奠基性工作:詳盡考察“藝術學”的詞源、史源與問題意識;描述藝術學思想從歐陸到東方的豐富發展歷程,澄清這一譜系的多重線索與論爭性張力,闡釋一般藝術學思維方式與傳統的區別與聯系,追蹤其前沿進展;揭示一般藝術學思想對當今藝術問題的闡釋力;圖繪當代藝術學學科架構的學理地基;探討一般藝術學思想在我國的初步接受與創造性轉化機制。

一、一般藝術學

一般藝術學,或一般藝術科學(Allgemeine Kunstwissenschaft)最初是埃米爾·烏提茲(Emil Utitz)和瑪克斯·德索(Max Dessoir)一同創立的學派。馬采認為,關于藝術學的討論,早在19世紀中、下葉就已經在美學界內部出現??道隆べM德勒③(Konrad Fiedler)在《論造型藝術作品的評價》一文中就曾明確提出過單獨成立藝術學這一學科的主張,并就藝術學與美學的關系提出了質疑。他認為“美的價值”和“藝術的價值”二者本質不同,因此“藝術現象”不能包括在“美學現象”中研究,單從美學立場無法完全了解藝術作品的全部內容,所以從美學原理出發的藝術評價對藝術本身也是沒有說服力的。

馬采在此基礎上展開論述,他認為,美學研究的范疇在其日漸發展的道路上已然擴張到了無法控制的境地。因為美學原本被認為是研究一切美的學科,凡是能夠給人美的感受的自然物,甚至是人的行為,都在研究之列。而過往劃歸在美學門下的諸多藝術相關命題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融合、區分后,已經形成了不下數十種的研究領域。若仍舊要將這些研究領域全都掛在美學的研究范疇中,姑且不論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能否為普通的美學學者所駕馭,單論美學學科呈現出的一個核心掛著龐大附屬的狀態,也是極別扭的。德索曾說:“美學一向命運不佳。它作為邏輯學的小妹妹遲遲來到這個世界上,從開始之日起,便受輕視。說它是作為下里巴人的學說也好,是關于絕對存在的感官外表的一門學問也好,它總是處于從屬和無關緊要的地位?;蛟S就是由于這個緣故,或許是由于論題本身的含混,美學從來就不能主張一個疆界分明的領域或可靠的方法?!盵1]藝術學與美學二者的混亂亦源于這種思維懶惰,將藝術學規定出來,是美學學科自身發展的必經之路,“藝術學或一般藝術學,就是根據藝術特有的規律去研究一般藝術的一門科學”[2]1。無論是方法論還是研究范疇,規范了藝術學,實際上也是規范了美學。

馬采認為,費德勒的理論是藝術學的理論奠基。在其基礎上,德索兼收了從古希臘到黑格爾延續下來的“一般”精神,為藝術學營建了一個“一般藝術學”的名稱和研究語境,從而使對整個藝術現象的綜合研究在學理上獲得了合法性。烏提茲又在德索的基礎上,規定了一般藝術學將從藝術的定義、體驗、享受、藝術美、藝術作品、藝術家等方面全方位考察藝術,宣示了一般藝術學與美學全然不同的立場,并且提出了與心理學、史學、美學進行跨學科研究的要求。

從馬采對一般藝術學發展歷程的引述來看,他充分熟知且支持藝術學與美學開始分野的邊界,這需要“歸功”于馬采在日本的留學經歷。當時他學習的專業是“美學與美術史”,該專業培養既通曉西方美學,又通曉日本傳統繪畫,并且最終能夠向西方世界宣傳日本傳統繪畫的人才。出于這種要求,一般藝術學因其對藝術作品的“強觀照”和脫胎于美學理論的“理論性”,對這一批希冀以本土藝術作品研究藝術規律,從而構建國際藝術話語權的人有著極強的吸引力。所以盡管馬采回國之后長期身處美學學科體系,但他依舊確信并秉承一般藝術學的科學性和必要性。

“一般藝術學就是研究那些關于藝術一般的本質、創作、鑒賞、美的效果、起源、發展、創作和種類的原理和事實的科學。特殊藝術學的知識,即各種藝術史和各種藝術學所提供的資料,雖然不斷被參考被利用,但一般藝術學的研究決不是對戲劇、音樂等特珠現象的直接的探討,也不是對宋代繪畫或顧愷之等某一時代某一作家的具體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藝術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為對象作理論的考察?!盵2]9馬采對藝術學的研究對象做了清晰的定義,初步完成了藝術學與美學的區分,加固了藝術學作為一門學科而無法被替代的存在意義。由此也可以清楚解釋馬采關于一般藝術學和特殊藝術學的第一道分類。

在一般藝術學中,馬采首先討論了“藝術體系學”④。他認為,雖然謝林在19世紀初期就對藝術的組織進行了根本的研究,但無論是之前的萊辛、康德,還是之后的叔本華、黑格爾、菲舍爾、哈特曼,都沒有從藝術事實本身出發構建藝術體系,而只是作為美學者、哲學家進行一些個人意見的表達,因此始終不見有被一致認可的藝術體系。馬采認為,哈特曼依照植物學和動物學的方案,將藝術按照本質差異加以類集才是正確的。但這種研究不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自行集合,所以藝術體系學的存在應該以解決兩大問題為目的:其一,完成各種藝術的鑒別、建立類集、綜合的標準(即分類原理);其二、討論藝術系統的發展、分化,即以藝術的原生形式(Urform),討論藝術是單元的、單系統的,還是多元的、多系統的。

從馬采的整個學科架構來看,藝術體系學的實際意義更多體現在為藝術學本身鋪墊學理和歷史基礎。尤其是藝術史,在一般藝術學的語境下,一般藝術史必須圍繞藝術體系學的成果而展開,而藝術體系的更新,也需要一般藝術史的實證研究給予輔佐。

關于“藝術史”,馬采將藝術史分成“哲學”的藝術史和“科學”的藝術史?!罢軐W”的藝術史,即是以黑格爾為代表的把藝術史看做藝術理念之發展的類型;而關于“科學”的藝術史,馬采首先引述了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中的說法,指出藝術史就是核定有關藝術和藝術家的發展的歷史事實,它的任務只能是事實的穿鑿、核定和記述,不是說明。馬采在這種說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分析和補充,他認為,格羅塞的定義存在將藝術史祛除藝術的社會性、流于單純的藝術品和藝術家考證的傾向。由于這種藝術史對社會性的放逐,重視社會性的藝術史才自然地結成一派。正是因為關注范疇的不完全重疊才最終形成了藝術文化史和藝術社會史的相對對立狀態。

關于“藝術心理學”,馬采認為藝術在創作和鑒賞中,都常體現為心理的現象。由于一般藝術學對于藝術家和欣賞者的重視,藝術心理學得益于心理學本身的發展,生發出了眾多的觀點和研究方法。以純心理學方法研究的有費希納、朗格、李普斯、里波、桑塔亞那等人;以哲學的心理學方法研究的有康拉德·費德勒(Konrad Fiedler)、??藸柼?、科恩等人;以生理學的心理學研究的有艾倫、馬歇爾、斯賓塞、沙里、莫曼、屈爾伯等人;以生物學的心理學研究的有格羅斯;以民族心理學研究的有馮德等人……這些各有所長的心理分析法,常被反對一般藝術學的學者認為是一般藝術學唯一的可信成果。馬采認為心理學研究方法雖多,但從基本渠道上來看不外乎是“內”“外”兩分,從“內”“外”兩個角度觀察藝術對人的意識的效果,并分析藝術創作的發生和過程。在馬采對美學的分析中,關于審美的心理研究的本質和研究流變,可以更清楚地解釋這里“內”“外”的區別:其一,審美的事實在其根底及其結局終歸是心理的事實;其二,審美事實從另一方面看,又不能不是社會的事實;其三,審美事實又是哲學研究的動機及其對象。

時代變遷,研究的中心問題旋即出現偏重?!暗搅私?,英國傾向心理的研究,法國傾向社會的研究,德國則以其哲學的賅博和深邃為其特色。而最近一般傾向,又排棄哲學的考察,主張事實的研究,而以心理的研究為最盛,社會的研究亦漸露其端緒?!盵3]230馬采認為,無論使用何種藝術心理學的研究辦法,藝術心理學解決的都是藝術沖動、藝術創作、藝術鑒賞、藝術美的問題,而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最需要的是生理學的輔助方法。他舉了格奧爾·希爾特(Georg Hirth)《藝術生理諸課題》(Responsibilities of Art Physiology)中應用視覺生理的說明來研究造型藝術的案例。而受馬采推崇的這位希爾特,其實是一位德國19世紀末新藝術運動的領航者。1895年至1910年,德國出現了頗具特色的新藝術運動,被稱為“青年風格”,該詞來自格奧爾·希爾特(Georg Hirth)于1896年在慕尼黑創辦的期刊《青年》(JUGEND),從簡單的幾何造型和直線的運用中找尋新的形式與發展方向,這也是青年風格最大的貢獻。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學的發展與藝術的實用角度的推進關聯密切。馬采在這一部分還介紹了莫曼《美學體系》中關于創作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藝術家對于自己活動的告白或美學反思、試問法或問答法、傳記的方法、藝術家的心理傳記學、病理專輯學等,馬采認為都可作為藝術心理學的構建基礎。

關于“藝術社會學”,馬采將藝術社會學中心問題的變遷歸納和對應的學者歸成四個階段:1.社會對藝術的影響——杜波、文科爾曼、泰納;2.藝術對社會的感化——居友、拉斯金、莫里斯等社會學者;3.藝術的社會起源——馮德、格羅塞、希恩、布赫爾發生學派藝術學者和人類學者;4.藝術與文化和社會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布爾克哈德、孔德、威爾芙林、胡里契。

馬采從發展中的社會學研究主流中歸納出了藝術社會學的研究課題:1.原始藝術學——包括藝術的社會起源和藝術在原始社會中的發展;2.藝術樣式發展的社會學——關于歷史時代,藝術在文化社會中發展的問題;3藝術的社會體制——包括社會對藝術的影響和藝術對社會的感化;4.民族藝術學——即某民族獨特的藝術,關于其表現的材料、方法、樣式、精神、趣味等的研究。

馬采在《藝術源流——發生與發展——藝術學散論之六》中討論了原始藝術的沖動與展開、藝術史、藝術與社會三個維度。從發生角度來看,原始藝術中的傳達、和合、刺激、魔術是藝術發生的最主要社會條件。關于藝術是如何從原始進化到高級的,馬采分析了兩種研究路徑,即馮特的通過觀察藝術作品探討心理的方法,和格羅塞所使用的應用文化藝術的分類法,從地理學的、人種學的方面去探究的方法。馬采最終的結論是,所謂原始和高級、粗野和文明的藝術之間存在“質的一致”,即無論何種藝術都是遵照相同的法則創造出來的?!芭浜?、均整、對照、漸層和調和等法則,不單為雅典和翡冷翠(佛羅倫薩)市民所實行,而且也為澳洲土人和愛斯基摩人所接受。這就足以證明過去美學只是憑空斷定的?!盵2]78即對于人類,存在著關于美的快感的一般條件,因而也存在著藝術創作的一般法則。馬采在這里利用“藝術社會學”為一般藝術學的地位背書,各藝術門類之間的本質存在一致性,社會的進步乃至藝術的發展都不會打破這種一致,因此藝術學的存在才合理且必需。

“藝術哲學”是一般藝術學中的最后一項,而這原本是美學的領域。馬采認為,對于不是作為自然的事實,而是作為文化的事實的藝術,給予其獨立的地位,并由此求出藝術的規律性的,就是藝術哲學。馬采從“藝術”一詞的早期詞義出發考察藝術的本質:在中國,“藝術”有學問、技術、才能之意;在西方,則有學問、技術之意。馬采指出,藝術在漢語中固有的含義僅有“由于某一定的才能和熟練而產生的人類的活動”[2]20,并且未限定究竟是哪一類特殊的活動。這里實際上點出了“藝術”這一語詞的古今之變,即曾經的藝術的基本特質:藝術需要依靠天生的才能,并需要通過后天的刻意練習而達到熟練程度才得以誕生。藝術在此處也沒有專指任何一種或幾種門類藝術。在拉丁文中,“ars”一詞也具備與中文“藝術”一詞類似的含義⑤。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則更多將其作為“學問”來解釋。而在希臘神話的諸神中,從三繆斯到四繆斯再到九繆斯,繆斯(The Muses)始終是掌管文藝活動的女神,并且音樂一直是其中的門類⑥,喜劇、悲劇、舞蹈、詩、修辭學等門類則是在后續補充中加入的。由此又可以推溯到藝術體系學的研究成果去。

二、與一般藝術學分離后的美學

馬采將美學作為了與美學史、本體論、認識論、哲學史、邏輯學、倫理學等同等地位的藝術學的“輔助學科”。由此可見,馬采從研究的切入點和對象入手,將藝術學與美學劃分成了兩種相互依存但具備不同研究任務的學科,讓美學規避了過于寬泛的研究范疇,也讓藝術學有了更適宜的生長土壤。馬采對于美學學科的定位從側面規定了他的藝術學學科架構思路。

馬采在《美學斷章(甲)》中關于美學的部分里,首先討論的就是“美學”這一學科。他認為,美學首先是“研究審美的或美的事實”的學科,而在當時的美學研究中,這個“事實”被普遍被認為是“美術”,或至少要在“美術”這個狹小的層面反復鉆研。馬采并不支持這種看法:“美學是一種規范學,但這卻不意味著它會教人創作的規范,不是藝術的創作一定要根據美學的規范。美學或藝術哲學,只是考察、思索藝術美的根本原則的學,而決不是教人創作或玩賞藝術的學。藝術的創作和玩賞是實際的創作藝術美,玩賞藝術美,它和美學所從事的美的根本原理的理論的考察,完全是兩碼事”[3]235。他認為美學除了要以美術為對象,還必須包含自然美及歷史美,即除卻視覺上直接帶來心靈震撼的人造視覺藝術,自然界和人類文明中還有許多尚待美學考察的層面。馬采將美學的視野擴大到了藝術作品之外的更寬廣的“審美”的維度,明確了美學研究命題與藝術學研究命題的本質不同。

于是在此前提下,在美學這一層次,審美的事實就至少包含以下三個維度:心理的事實、社會的事實、哲學價值,且必須吸納相應的研究方法。當時世界上的美學研究分別以心理的、社會的、哲學的研究方法在英國、法國、德國各自為營。德國以哲學研究美學的方法至馬采成文的時代也已經開始轉向心理研究和社會研究,哲學的考察遭到排擠。然而馬采仍舊認為:“美學這種分工的研究,卻只不過是美學發展道路的一時的現象。既然以上諸研究都是以審美事實為對象,則把它綜合起來,而成為渾然一致的統一的學科,自是當然的事?!盵3]229-230可見馬采關于美學的學科意識始終是以研究內容為中心的,而無需再將學科本身做細分?!霸诮裉?,‘美并不被看作在單純的感性知上面成立的,也并不認為美學就是感性知之學……把各種藝術品所賦予的一切藝術價值,用‘美這個總概念加以綜合。美學就是在理論上加以考察攻究這各種藝術價值的根本原理之學?!盵3]230馬采借用“藝術價值”一詞,明確了美學的真正任務,即考察藝術價值,而并不能也無法考察藝術本身。

三、特殊藝術學

馬采不僅將藝術學與美學予以區分,更將一般藝術學和特殊(門類)藝術學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一般和特殊的對比,區分了門類研究并打通了研究的任務方向。馬采認為,特殊藝術學是研究關于藝術個別的本質、創作、欣賞、美的效果、起源、發展、作用和種類的原理和事實的科學。音樂學、文藝學、工藝學、戲劇學的學理研究、歷史研究、博物館研究都應被排入此列。比如,藝術學研究各種藝術生成和發展的歷史事實,以及藝術形式、內容的變遷問題,是可以確定各種藝術之事實的學科。這類藝術學在學術研究上代表客觀具體的傾向,因此可以稱為事實藝術學,其考察方向與一般藝術學“通盤考量”的考察方向相對立,即一般藝術學考察的是所有藝術現象共通的理論和歷史,而各種藝術學只需要深入考察本種藝術現象的理論、歷史和相關的研究工作。特殊藝術學,正是這各種藝術學的各維度研究之總稱。

當下中國的藝術學科分類仍是以朱光潛為代表的西方型美學,即藝術哲學的思想,和以蔡儀為代表的蘇俄美學理論為指導展開的。而在學術上的分類,目前的主流則是由張道一的經緯論發展起來的體系:藝術學的“經線”部分包括:藝術原理、藝術史學、藝術審美、美學、藝術評論學、藝術分類學、比較藝術學、民間藝術學、藝術辯證法、藝術文獻學等九大分支學科;藝術學的“緯線”部分包括:藝術思維學、藝術文化學、藝術考古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藝術經濟學、藝術教育學、藝術倫理學、宗教藝術學、環境藝術學、藝術法學等。

藝術學學科新創,名目堆集大抵由學科申報的余興而起。劉道廣在《藝術學:莫后退———論藝術學研究的學科構架》一文中對這種結構提出了質疑,他認為馬采構建的藝術學學科架構具備深刻論證的學術邏輯,能夠在不羅列的情況下,體現學科基本結構和相互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他根據馬采的一般與特殊結構發展出了一般、應用、交叉三大類藝術學科(如圖2)。盡可能在“張-易框架”上縮減了學科贅余。

在特殊藝術學里最值得注意的是,馬采參照自然科學中“標本”與“科學研究”的關系,提出了“藝術博物館學”也應當被歸于特殊藝術學。它是一門研究藝術相關事務的收集、保存和陳列方法,以資研究者觀察研究的科學。從事實情況來看,由于全球藝術學界對藝術史(各類藝術史)的重視,再加上經濟發展后人類精神文明需求水平的提升,物理空間的集合作為最直觀的體驗方式受到了最多認可和歡迎,藝術博物館學隨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各地政府籌辦、私人設立、高?;I建的藝術博物館數量都在逐年遞增。而在網媒時代,實體藝術博物館存在的必要性也在經受挑戰,隨著越來越多掌上藝術博物館的出現,線上瀏覽與下載擴寬了藝術博物館學中陳列和研究的渠道。在特殊藝術學中,不止藝術博物館學處在飛速的發展中,激烈的討論象征著學科的發展是進行式的,這對學科本身來說是健康且必需的。在近百年前的學科構架中,馬采已然注意到了藝術博物館學的重要性,由此,不可不說馬采的藝術學建構是領先且凝練的。

四、結語

當下我國的藝術學學科分類是綜合了學理基礎、現實需要、教育布局、管理方便等多方因素而形成的學科體系。這個體系,確實造成了許多語義沖突。藝術學與美學的區隔尚未分明,藝術學又在日漸發展中呈現出了許多問題:藝術學理論的贅余命名、音樂與舞蹈學的強行合并、民族藝術被掛在法學大類下的民族學中、文藝學和文學藝術被掛在文學大類下……這些復雜的問題仍有待通盤考慮之后再作調整。馬采對藝術學做出的學科架構是學理上的分類,各教育主題的成本分擔和政策與學歷上的認證體系并不在其考慮的維度內。因此馬采這里討論的學科分類會偏向藝術自身的范疇討論,如果將其發展到學科層次,則必須依托實際情況,在實際資源分配和人才配給上再做細化。

注釋:

①目前國內關于“藝術學”的概念有兩種:一是作為門類存在,與文學、哲學等并列,包括所有門類藝術;另一是基于一般藝術學理論構架的藝術學理論。本文所論當指后者。如無特別說明,文中使用“藝術學”概念即指一般藝術學。

②從1921年赴日讀預科算起,至1933回國赴中山大學任教為止。

③馬采更常用“菲特萊”的譯名。

④馬采關于藝術學的建構見圖1。根據馬采在《從美學到一般藝術學——藝術學散論之一》中的論述補充繪制。

⑤西方“藝術”一詞,英文為“art”,法文也是“art”,其詞源都出自拉丁文“ars”。

⑥一說music的詞源為muse。

參考文獻:

[1]德索.美學與藝術理論[M].蘭金仁,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1.

[2]馬采.藝術學與藝術史文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

[3]馬采.哲學與美學文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

童秋利,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理論、流行文化研究。

徐子方,博士,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戲曲史論。

猜你喜歡
美學
仝仺美學館
盤中的意式美學
飲食美學中還鄉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外婆的美學
現代生活美學之城
生活美學館
VR嶗山:虛實相生的美學
造物美學
純白美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