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實文言文閱讀基本功的方法與策略

2022-05-30 10:48程俊飛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2年9期
關鍵詞:閱讀策略閱讀方法基本功

摘 要:文言文不僅是漢語語言文字的代表,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領悟文言文的內涵和魅力,是文言文教學的題中之義。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引導。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提高文言文閱讀與教學的能力,幫助學生夯實文言文閱讀基本功。文章以《廉頗藺相如列傳》為例,就如何幫助學生夯實文言文基本功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文言文;基本功;閱讀方法;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2)27-0025-03

引 ?言

文言文是先人智慧,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文言文教學不僅肩負著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還肩負著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文學素養的使命。所以,許多人對文言文教學給予了高度關注?!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出臺,給語文文言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結合實際來看,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始終存在頭重腳輕、主次不分的問題,學生也缺乏文言文閱讀能力,文言文基本功不扎實。那么,如何通過文言文閱讀教學,讓學生夯實基本功呢?

一、文言文基本功的內涵

夯實文言文基本功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文言文基本功主要指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識尤其是各種詞類、修辭格、專有名詞、習慣用語、特殊句式、翻譯技巧等,形成完善的文言文基礎知識結構和體系,具備文言文斷句能力,掌握正確的文言文翻譯方法,能通過大量閱讀體會文言文的節奏、韻律、音樂美,并在實踐中舉一反三,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力擴展到閱讀理解、解題中去。文言文是語文考試的必考內容,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文言文在語文考試中所占的比例不斷增大。為此,《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幫助學生打好基本功,促使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文章內容,理解詞的含義,掌握文言知識,能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深化對文言文的價值認同。但是,學生文言文基本功培養,無法一蹴而就,需要將文言文基礎知識學習落實到日常教學中,需要從最基礎的文言文知識入手,結合語篇閱讀分析、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打實基本功,為學生后續學習、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二、夯實文言文閱讀基本功的方法與策略

(一)激發閱讀興趣,領會文章大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事物產生好奇、感興趣,才能啟動思維,在愉悅的情緒下去探索、實踐和求知。文言文作為一種古老的文體形式,不僅有言簡意賅的特點,而且在語言表達上還遵循特殊的規律。此外,一些文言文由于年代久遠,含有許多生僻字詞,

這也加大了學生閱讀理解的難度,所以許多學生對文言文不感興趣。但是,閱讀是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根本。學生要想對文言文有一個整體解讀,必須以閱讀為基礎,領會文章主旨。教師是教學的總設計師,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情況優化導入方式,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文言文閱讀。

例如,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教師可以多媒體為工具,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歷史傳奇小故事“和氏璧”,借助生動形象的圖文影像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以故事的方式講述和氏璧的來龍去脈,給學生的感官以刺激,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借助課文注釋和參考書疏通文義,對文章內容、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如為了避免學生望文生義,斷章取義,教師可以讓學生歸納段落大意,厘清和氏璧與幾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掌握文章主旨和大意,

并結合生活實際,思考文中所提倡的忠、勇、義等傳統道德理念,體會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直至學生能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形成理性認識[1]。

(二)進行斷句練習,領會文章主旨

文言文閱讀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順暢朗讀,了解文章主旨大意。不過,不論文言文順暢朗讀,還是文言文內容主旨理解,都需要建立在文言文斷句、疏通文義的基礎上。所以,從閱讀的角度來講,文言文斷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基本功。所以,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斷句教學和練習入手,讓學生疏通文義,順暢朗讀,為學生熟練背誦、深入理解、有效記憶文言文打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開展斷句教學和練習,為學生學好文言文打好基礎。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引導學生了解斷句的重要意義:“古人之前將斷句當作專門的學問,因為古代的書籍沒有標點,古人讀書都要自己斷句。斷句的方法、位置不同,一句話就會有不同的意思,這就是斷句的妙趣。從前,甲、乙二人是朋友,甲熱情好客,但是乙德行有缺,喜歡白吃白喝,所以大家都不歡迎乙。有一天,乙又去甲家里拜訪,兩人聊了半晌,天近正午。乙見甲并無留自己吃飯之意,就提筆寫了一行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是這樣斷句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就是想留下來吃飯。但是,甲卻裝作不懂,大聲將這行字念了出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乙一聽,好生無趣,只好走了?!边@樣以故事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斷句的重要性和意義。然后,教師可以簡單講述一下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如弄清文體、文章內容和層次,劃分大段落,再集中精力分析上下文,試著斷句并在斷句后回讀,看句子是否拗口、有歧義。然后,教師可以將《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中的標點符號都去掉,讓學生進行斷句練習,使學生突破斷句這個基礎的問題。由此,順暢朗讀、閱讀理解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三)梳理文言現象,掌握文言常識

文言文有許多文言知識、現象,掌握文言知識是文言文閱讀的基礎。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教師必須梳理文言現象,重視文言知識的講述,讓學生掌握特殊句式、特殊用法、翻譯技巧等文言常識,為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打好基礎[2]。

例如,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列傳》時,學生結合課文可知,這篇文章不僅出現了一些重要的實詞和虛詞,還出現了一些特殊的語法現象和句式。如文中出現了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現象,還有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等。就通假字來說,“可與不”一句中的“不”通“否”,“臣愿奉璧西入秦”中的奉通“捧”,“拜書送于庭”中的“庭”通“廷”。在教學中,教師即便做不到字字落實、句句落實,也要重視對文言知識、文言常識的梳理和分析,幫助學生構建文言基礎知識體系。不過,文言文中的字、詞、句,

在運用時同樣要遵循漢語語用規律,即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下使用。所以,為了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在講述文言知識、文言常識時,可以將相關內容置于特定的語言環境下,或者結合經典例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記憶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文言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便于他們今后在文言文閱讀活動中隨時將知識經驗調動出來,為己所用。

(四)分析典型特征,理解深層含義

高中語文教學屬于中學語文教學的高級階段,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的作品,包括文言文,都是名家精品,都屬于經典美文。許多文言文在內容、情感、表現手法方面都非常典型,有其獨特之處。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要抓住典型特征,以此為重要的切入點,分析文章內容、情感和表現手法,幫助學生理解典型事物的意蘊、作用,寫作手法的精妙,體會人物和作者細膩的情感變化,促使學生真正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史記》中的名篇,它不僅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

在語言描寫、人物性格特點刻畫上更是古文、傳記的典范。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反復品味文本的典型語言,全面分析、歸納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讓學生走進文本深處,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文章開頭以“雙起法”開篇,本文的主角廉頗和藺相如陸續登場,但是剛開始,兩人的身份和地位懸殊,也為后面的矛盾做好了鋪墊。接下來,作者用一系列的事件塑造了人物形象,點明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先是借繆賢之口推薦藺相如,揭示了藺相如的智慧和謀略。再就是藺相如提出了“寧許以負秦曲”的見解,親赴秦國面見秦王。其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等事件,更是凸顯了藺相如機智勇敢的特點。作者通過材料取舍和裁剪,完成了事件敘述和刻畫人物形象的任務。這樣抓住典型特征讓學生進行文言文閱讀和鑒賞,可以讓學生深刻領悟文言文的內涵和主旨,使其掌握文言文閱讀技巧。

(五)加強練習,鞏固和提高閱讀能力

練習是教學的重要手段,練習具有查漏補缺、鞏固提高的作用。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練習為文言文拓展和延伸的重要方式,借助練習達到“促使教學良性循環”,鞏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時,在課堂教學告一段落,或在重要的知識點、文言常識講述結束后,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借助語文試卷中或者語文高考試卷上與課文有關的試題,讓學生進行課文復習,開展課堂練習,檢查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掌握情況。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設計一些與高考試題接近的題型,設定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在課堂練習中,教師還要注意練習的方式,要以學生為主體,重點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如教師可以對話的形式,讓學生對藺相如、廉頗的性格特點進行描述。也可以觀照現實,以“弱國無外交”“內部團結”“敏銳的洞察力”“外交藝術和智慧”為主題設計一些問題,與學生進行深度對話,讓學生知曉為國犧牲、愛國忘私的大義,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六)考點和試題解析,完成必要的積累

在高中語文考試中,文言文閱讀歷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許多地方的高考說明中,都有關于文言文閱讀和考試的明確規定,文言文閱讀能力更是高考所重點考查的一項能力。所以,在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清這樣一個問題:雖然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但是文言文閱讀能力卻是考試重點關注的問題,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考試這種方式來體現和反映。而語文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都能在課文中找到依據,所有的考點都要建立在書本知識、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因此,在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文言文閱讀能力和應試能力培養當作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題中之義,借助考點回顧、試題解析讓學生了解文言文考試的出題點,全面把握文言文閱讀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進行文言文閱讀和學習指明方向,讓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和學習變得更有目的和意義。

例如,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教師可以借助高考真題、模擬試題等讓學生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字詞、句式知識,讓學生了解字詞句的含義,夯實基本功。

例題:指出下列各句之中的通假字及含義。

A.臣愿奉璧往使,通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

B.拜送書于庭,通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

C.召有司案圖,通___________,解釋:___________

D.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通___________,解釋:

這道題中的所有例句都源于《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考查的是文言文通假字知識,通假字是最基礎的文言知識之一。要想正確解答這道題,不僅要能找出通假字,還要能解釋通假字的含義,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來說都是挑戰。學生只有增加文言文知識積累,才能確保自己在遇到這類題時能做到胸有成竹。教師可以借助這類試題,詳細講解一些通假字的含義。例如,“奉”通“捧”,詞義為“捧著”;“庭”通“廷”,意為“接受朝拜和處理政務的地方”;“案”通“按”,意為“審察,察看”;“孰”同“熟”,意為“仔細”。然后,教師可安排一些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相符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借助大量的閱讀和課外練習提高綜合素養和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學習文言文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從基本功開始。因此,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文言基礎常識、典型特征分析入手,夯實學生的基本功,逐步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領悟文言文的深意,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郭松濤.打好文言文閱讀的基本功:以《赤壁賦》為例[J].群文天地,2012(13):209.

劉利軍.如何搞好文言文閱讀[J].新課程學習,2011

(05):152.

作者簡介:程俊飛(1976.8-),男,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閱讀策略閱讀方法基本功
背書是寫作的基本功
練好“四干”基本功 爭當人大出彩人
練好基本功,提升維修能力
開展郊區初中學校英語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
書香閱讀 心靈成長
巧用策略,“悅”讀繪本
淺談如何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梅蘭芳苦練基本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